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建树: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失败对今天的战略启示

北宋作为继承五代最后的政权后周军事力量的王朝,其在立国之初的军队号称大梁精兵,宋太祖和宋太宗靠着这支精锐的军事力量,结束唐末以来中国的动乱局面,完成了中国局部的统一。但是,在公元979年宋太宗攻灭北汉,进而趁胜发动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役,却在幽州与契丹帝国的精锐骑兵军团决战时,遭遇到了出乎意料的失败。至于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失败的原因,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本文在这里就不再讨论。本文主要关注的是,五代时期盛行的战略文化和军事思想对宋初收复燕云十六州战略的影响,以及对今天的启示。

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战略价值

燕云十六州是指:今天北京、天津全境,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区。它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自然和政治的天然地理分界线,同时,燕云地区背靠燕山和北太行山山脉是非常有利于农耕民族的政权,在这一地区部署重兵集团对游牧民族骑兵集团进行有效地前沿防御,以避免游牧民族南下对中原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掠夺和破坏,并且,该地区还有较为发达的农耕区地带,在这里长期驻扎的重兵集团,其后勤供应问题可以就地解决。正如《孙子兵法·地形篇》所指出的那样,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因此,地形和地势对战争的胜负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因为这样燕云十六州对农耕帝国抵御游牧帝国的入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后周和宋初的统治者都在思考着,如何收复被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的战略。

五代军事思想对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思想的影响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规模的战乱和分裂割据的时期,那时,由于割据政权林立,并且,这些政权像走马灯一样交替出现,这些割据政权都必然面临着战争资源匮乏的严重问题。因此,五代十国时期的军事思想,倾向于强调突袭和偏好野战,特别注重在一次战役中彻底击垮对手。例如,后唐庄宗急渡杨刘而“直取大梁”,是这种战役法的典范。这也是五代时期政治家和名将们所推崇的主流军事战略思想,就是突破一点而急速向纵深发展,实现在一次战役中彻底击垮对手的军事战略思想,最终成为五代时期主流的军事思想。后来在五代时期所发生重要的战役,都能看到该军事战略思想的影子,这其中包括后周世宗柴荣在公元959年北征契丹而成功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瀛、莫二洲,也是采取了急速突袭的战役法。

宋初的统治者作为后周政权的政治和军事遗产的继承者,其在制定军事战略依然受到五代军事思想重大影响。由于,宋太祖一朝采取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北宋没有和契丹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两国保持了大体上的和平状态。但是,到了宋太祖去世,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并且,在公元979年攻灭了五代十国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之后。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任务,已经成为北宋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一个国家安全问题,同时,它也事关着北宋是否能完成国家统一重大国家战略问题。此时,宋太宗和他的军事统帅们依然延续着五代时期主流的军事思想,急速突袭,一招制敌。基于此,宋太宗决定携宋军在石岭关击败契丹军队,进而攻灭北汉,两战皆胜之余威,趁势收复被契丹帝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地区,完成北宋统一中国的最后一步。随后宋太宗亲率十万宋军精锐突袭幽州(今北京),攻击十余日而不能下,此时契丹帝国派出大军来增援幽州,双方战于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附近),由于宋太宗缺乏这种大型战役指挥经验,同时,也是为了尽快拿下幽州,把曹翰率领的三万宋军预备队派去攻打幽州。当契丹名将耶律休哥亲率三万骑兵突袭高粱河宋太宗的指挥总部时,宋太宗手下只有一万殿前司军队可以迎战契丹军队的三万骑兵,结果这一万宋军虽然拼死力战,但是,终究因为双方兵力悬殊较大,再者,宋太宗之前没有指挥大型战役的临场经验,导致宋太宗殿前司本部精锐契丹军队被击溃,宋太宗也仓皇逃离战场,而失去宋太宗统一指挥的其他各路宋军,也先后撤离了幽州。北宋第一次北伐契丹随即宣告失败。

北宋在这次北伐战略思路,依然是想用五代时期主流的军事战略思想,通过一次战略突袭,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殊不知它现在所面对的对手,已经不是五代时期那些在中国南方小隅的割据政权,而是面对的是一个几乎占据东北亚大部分地区的契丹帝国,并且,它有能力动员起三十万军队(大多数是骑兵)。此外,契丹帝国政治和社会组织模式相对于以往的匈奴和突厥帝国,那种松散的部落联盟国家的组织模式,它已经开始走向半封建化,使契丹帝国政治和社会的组织更有凝聚力,再者,契丹本身就是骁勇善战的民族,这两者合二为一的时候,契丹帝国就成为了当时东北亚地区的第一强国。反观,北宋面对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强敌,还是沿用五代时期主流的军事思想,急速突袭,一招制敌,来作为它的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国家战略。有研究指出,大纵深快速突袭,一战彻底击败对手,这种在五代时期战争中,屡试不爽的军事战略思想或战役法,如今被用来对付辽在这个政治和军事上都相对稳定的大国。虽然这些作战手段在早期也收到相当效果,但情况不同的是;辽朝广阔的领土,为抵消宋军早期的强大攻势提供了足够的回旋余地,而其强大的增援能力也足以挑战,及重夺宋军的战役主导权。最后,耶律休哥一个令人瞠目的侧击,使宋军不知所措。因此宋军将士纵有很多优秀,这个败局的铸成亦非偶然。总之,从宏观角度看,高粱河体现了战争形式的新陈代谢。

对今天的战略启示

当前中国正在快速崛起之中,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和挑战,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好机遇,化解好挑战,这是摆在每一位中国战略的制定和决策者一个不能回避的重要战略课题。从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失败的历史教训看,当时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在战略上遭遇到一个陌生对手时,一个国家绝对不能去套用和照搬过去对付强敌的成功战略经验,甚至是屡试不爽的战略和战术的方法,否则将会是国家真正灾难的开始,这一点上古今中外皆然。正如李德·哈特所说,无论是一个国家或是一支军队,假使他的头脑麻痹了,那么全体也会很快随之而崩溃。

责任编辑/郎亚娇 张玲

图文编辑/徐坤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宋燕山府
两宋长达三百多年都未能收回燕云十六州,为什么朱元璋用一年就收复成功?
燕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北宋为什么一直想要收复这个地方?
宋辽战争(二):谁更正统
苏洵《六国论》的逻辑谬误:3、预设前提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看《大宋宫词》,不得不了解这些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