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要使用新的语言

书生霸王赵缺《彼岸诗话》中记载:湖南名家熊东遨为某初学者改诗,以“离退”直白,谕之改为“解甲”。吾闻而笑曰:“彼非将军,如何解甲。离退虽直,意思恰当。如熊君所改,则酸气逼人矣。”


“甲”指古代将士打仗时穿的战服。“
解甲”意思是脱下军装,回家种地,指将士退伍还乡。 熊东遨先生可谓是当代名家尚且如此迂腐,闹出笑话。而今天很多初学诗词者,在一些所谓“名家大师”误导下,执衷于华丽词藻堆砌,机械仿古拟古,作品缺少时代语言,缺少现代生活气息,实在让人扼腕痛惜。语言与诗词的关系,与衣服和人的关系有些相似。虽然今天的大街上仍有几人穿着所谓的“唐装”,但更多的人决不会穿着李杜的长衫写诗或工作。时代前进了,诗词的语言也应与时俱进。在网络中,经常见到很多诗词中出现“沙漏”、“红烛”、“抚琴”、“鸿雁”、“尺素”‘金乌’、‘桂魄’,‘征骖’、‘浮槎’,‘天街’、‘丹墀’,‘泮池’、‘黉宫’等词语,这些语言陈腐,与时代相去甚远。用词不实,脱离时代,反而给读者虚假之感,而且陈腐的语言,自然立不起新意,现代人老是写什么才子佳人,书画琴筝,闺怨离恨读者肯定会产生审美疲劳。

这首《临江仙》:
凤篆烧残心宇,灯帘扶影凄然。暂凭红泪忆当年,菱花羞鬓翠,秋水衬眉弯。
   
暗想画楼今夜,罗衾可耐霜寒。蚕身傅向碧丝眠。织愁怜恨茧,有梦便成缘。
作者是个20出头的青年,写的是今天的人和事,却不是今天的语言,读来味同嚼蜡。淮阴农民尹勃写了一首《田趣》:

下田拖草忘拿杈,拨打手机呼自家。
老伴应声已捎带,地头骂我是呆瓜。
“拨打手机”四字就是时代的符号,
新的语言彰显出新的意蕴。两首诗词互相比较孰优孰劣毋庸多言。很多熟悉小编的朋友都知道我的诗词多是运用时代语言,甚至口语入诗。

如梦令*四大名爹(新韵)

四大名爹牛了,红遍一时网络,谁敢惹他们?
堪称中国特色!
骂过,骂过,空有一腔怒火。

鹧鸪天*送气工
重罐肩扛到六楼,汗流浃背气咻咻。
一身尘土妻儿晓,半夜回家父母忧。
穿小巷,问村头,不论冬夏与春秋。
何时才有休闲日?我是穷人我是牛。

有人说“大俗即大雅 ”很有道理。


赵缺在《彼岸诗话》中说到:古之大家,均以时语为诗。故周人用周语,唐人用唐语。今之腐儒,唯以古文为诗,砌古奥艰涩之辞,以为得周唐之三昧。此不亦守株待兔、缘木求鱼者乎!赵缺可谓一语中的,一针见血。最后借用戴铁杵老师一句话结尾:诗词就要贴近时代,贴近民生,贴近实际,要给人美感,给人启发,给人正能量,这才是方向。只是为什么网坛上大量诗词无病呻吟远离时代呢?(部分资料源于网海诗社)

作者简介:幽兰飘香,醉月诗苑主编,农民,省诗协会员,邳州市诗协理事,作品散发省市各级报刊杂志,数十次获奖,入选2015年十大新派作家诗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时代同行
熊东遨:评词话等级(一)
小诗:照镜子
应提倡古韵新吟
你的心思我能懂
时代环境决定诗词语言——桃之夭夭PK哎呀妈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