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时是学神,长大成学渣?这3个认知缺陷别遗传给孩子了!

为什么有些孩子,小学初中成绩都挺好的,但是一到了高中大学就一落千丈?就连他们身边的老师和家长,都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视频就给你解释清楚,赶紧点赞收藏。

我们解决问题,一定抓本质。

第一个本质就是,这类孩子,太听话了。

他们压根不知道:

在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想要取得成功的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考的那些卷子,难度不高。随便一个老师,都能做到满分。所以你只要好好听,跟着老师给你安排的路,走下去就好了。

归根到底,想在小学初中成功,比的就是谁更加听话,谁更加刻苦。

而到了高中,逻辑就变了。哪怕是省重点的科任老师,都不敢说自己做卷子,能比班里第一名的那个学生,做得更快,得分要高。这时候,你还想成为学霸的话,就不能照抄老师的路了。你得开创自己的学习方法,像个成年人一样,规划自己的学习以及人生。

所以想在高中成功,比的其实是,谁能更加快成为一个成年人。

然而,越是过分听话,就越不像一个成年人。越不像成年人,分数就越是好不了

你会看到很多初中的学霸,他们过去都是靠着听话,就能取得好成绩。一上到高中之后,9个科任老师都给你疯狂布置作业,他得熬夜到晚上2-3点,才能勉强做得完。结果到了第二天上课,不是想着打瞌睡,就是听得云里雾里。

越是这种过分听话的孩子,自我规划的能力就会越差。

没有自我规划的能力,就很容易在无穷无尽的补课和题海之中,完全迷失掉方向。每个老师都跟他讲,这部分非常关键,他就一直被不同人牵着鼻子走,学起来既没有条理,也没有自己的节奏。

所以听话是很听话了,但是排名就是不断地往下掉,于是他就开始迷茫了。

而且,越是过分听话,学习效率就越低。

高效的本质,其实是放弃

没有放弃,就没有高效

这类孩子,以前从来没训练过,靠自己取舍、靠自己放弃的能力。到了高中大学,什么都抓,就什么都得不到。哪些知识点是细枝末节,应该少花时间?哪些题目是重中之重,在高一就必须静下心来狠抓?哪些科目提分简单,可以留到以后高三再管?他都是完全没概念的。所有学科都一齐抓,所有学科就一齐没进步。

最后他们努力了一个学期之后,成绩还没啥提升,甚至还稍有退步。她就觉得努力不努力,都差不多了,还不如不努力了。他们眼睛里面的那种光,就消失了。这才是最可怕的。

就像是你们在单位和企业里面看到的,那些特别听话,好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等到升职加薪的时候,往往就轮不到他。因为你在社会中做事,光是靠听话是不够的。想升职,你至少得会谋划、会管理、会取舍。如果你过去20多年都是靠着听话,到了工作中也是不分主次、不分轻重缓急,就连自己都管理不过来。那老板又怎么会提拔你,让你去管理别人呢。

想引领好这种太听话的孩子,我们千万不要觉得,听话是什么好事。

从小开始,你还要让他稍微叛逆一点,让他有更加多的机会,去自己做决定,去自己负责任。

你要只帮一半,不帮另外一半。

比如说,今晚要学3个小时。有2个小时,是你安排好的。但是还有1个小时,你就让他自己决定,到底是几点开始,几点结束。

又比如说,你可以给他布置一个,根本完成不了的任务量。有一半是必须做完的,另外一半的任务,就让他自己决定,到底保留哪个,放弃哪个。

从小就做这个刻意训练,让他得到充分的锻炼,长大了才不容易踩坑。

除了太听话,这类孩子还有一个很致命的弱点。

那就是,他们太聪明了

然而,越是聪明的小朋友,就越难适应高中大学的学习。

他们在初中小学,凭借着这种小聪明,能拿个好成绩。但是这种小聪明,也会让他们变得很不踏实。

等上了高中之后,学习的逻辑也变了。高中的信息量,是初中的3倍。

而且,高中前的义务教育,是合格性考试,要尽量照顾到大部分人的水平。而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出题人本来就不指望你,能全部都学透彻。

这种学生,在小学初中靠着小聪明浮躁一点,靠着小聪明跳步一下,都没啥事。因为老师有足够精力照顾每一个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会带着你慢慢讲,慢慢教。从每一个细节来给你补好基础。

但到了高中就不行了,老师上课就跟赶集一样,恨不得用最快时间全部都给你讲完,赶紧快进到一轮复习。

但这种孩子,是看不到这个真相的。他们去到高中大学、出到社会以后,还以为和以前一样。他还以为过去的自己,是因为天赋异禀,所以成绩很好。还以为现在的自己,能继续靠着聪明顺利过关了。不愿意去做那种细碎琐碎的事情,也没有能力做好那种重复的小事。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

古人曾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没有重复,就没有思维。

思维是靠重复做出来的,而不是靠只看一眼,就能想出来的。

他学不好简单的基础和细节,就解不出复杂的题目。他做不到重复的实践和琢磨,就形成不了抽象的解题思路。

而且这时候的老师,已经没有耐心给他擦屁股了。

久而久之,这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就落后身边同学一大截了。

随着年纪变大,他们越学就越是觉得,自己智商不够,越学就越是听不懂。

更加糟糕的是,小时候越聪明的孩子,长大了越容易被骄傲所毁掉

小学初中的学霸,因为缺乏社会阅历,潜意识中都会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一点,多多少少是带着点傲气的。

而且有些时候,他们的家长,甚至比孩子自己都要自大。他们看到自己孩子聪明,还挺得意的,到处夸奖自己的小朋友。

不仅没有提早去做思想上的引领,反而还滋长了孩子的自大情绪。

于是小朋友就更加傲慢了。

不仅做事不踏实,他们还会用内心的自大,来掩盖自己实际生活中的弱小。

哪怕是别人成绩超过他了,他还会用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指指点点别人,觉得别人只是在内卷,不如自己聪明。

哪怕是别人从思维碾压他了,他也不能从神坛中走下来,低下头弯下腰,慢慢地夯实基础和细节。他只会觉得这种东西太low了,配不上自己。

成绩越差,他就越是要用这种高大上的东西,来当遮羞布,没有办法踏实下来。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职场上,这种人也是非常常见的。他们沉浸在过去高学历的光环之中,不愿意谦卑地做,那些基础工作,只会觉得这些世俗的东西太低端。就这么蹉跎了几年,总是沉浸在高大上的词汇之中,结果快要30了,才突然发现自己的业务能力,还不如那些背景一般的同事。

对这种太聪明的小朋友,提前自学会尤其重要。

千万不要给他找补习老师。

你就丢给他一个课本和习题,以及两天时间,让他只靠自己,从课文和答案中学会知识。

到时间了,就让他回答你的问题。如果还是学不会,你就引导他再去重复看,再去重复练,用这种最简单的方法,来学会知识。当他靠着重复的方式,能自己学懂一些东西,他自然就能明白,踏实的力量了。

而且,当他从小就有这种经历,他也能自然明白,我现在看似是聪明,只不过是因为年纪小而已。我现在其实也没那么厉害,如果我继续浮躁下去,那以后面对更难的知识,肯定是学不会的。

这样他到了高中大学和社会,才不容易踩到陷阱。

说到这里,我们来讲最后一个本质原因。

这类孩子,之所以到了高中大学容易失败,

是因为他们过去太成功了 ,过去太顺利了

其实人生过得太顺,不是个好事

当你过得很顺利,很多反馈,都太容易得到了。

这种孩子,以前出1分力,就有1分回报。把1道题认真看1遍,就懂了。以前努力学个1-2周,成绩就能提上去了。

于是他就以为,只要努力了一下之后,所有事情,都能马上见到效果。

但是去到高中大学社会,学习的东西和遇到的事情,会变得难很多。他不可能像以前那样,马上就能达到,马上就获得反馈

他现在,可能出了5分力,只能有1分的回报。把1道题认真看了2遍,也仍然啥都看不懂。哪怕努力学个1-2个月,成绩都不见得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当他努力了一阵子,经历过一两次考试没有进步,得不到他想要的快速反馈,他就开始怀疑努力的意义了。他在学校,还能在外界逼迫下学一点,回到家就完全不想学了。甚至会沉迷上游戏,靠这种即时满足,去逃避现实世界。哪怕别人对着他,稍微说几句话,他也会脾气爆炸。

而且,这种小时候越像学霸的孩子,面对逆境就越是无力自救

他过去实在太顺了,一直都没有机会,去训练面对逆境的能力。

所以当他遇到挫折,就没有办法耐下心来,去找自己身上的问题

而且,人类都有这种劣根性:

成功了,就觉得是自己的牛X

失败了,就觉得是别人的问题

所以,当他面对成绩下滑的逆境,不仅没办法接受现实,反思自己的缺陷,他甚至还会把原因,都甩锅给外界。

他只会觉得:凭什么老师不像以前那么关注我了?凭啥那些同学,不像以前那样尊敬我了?

他仍然是以为,自己的实力和智商,是要比别人高的。之所以分数没啥变化,那肯定就是老师的问题,是学校的问题,是他们不适合自己。之所以分数还小有退步,那肯定是同学的问题,是班级的问题,是他们影响到自己了。

他恰恰看不到,自己需要像个成年人一样,去适应这个环境,而不是让环境来适应自己。

于是他就在每天的怼天怼地之中,彻底地泯然众人矣了。

这种小学霸的巨婴心态,不仅会损害到成绩。它对成年后的事业,也是有很大危害的。

比方说,一个人太年轻的时候,赚到了太多钱,其实是坏事。

你以为这是上天赐给你的礼物,其实是个毒药。

在社会上太过少年得志的人,往往是走不远的

他们很容易会以为,钱都是很容易得来的。潜意识中就瞧不起,那种细水长流、赚钱慢的做事方式。

等到时代的风口停下来了,容易赚的钱已经没了,而难赚的钱,他又不愿意赚。于是他就甩锅给外界,埋怨经济的问题、市场的问题,唯独不是自己的问题。

最后在一次次的投机取巧中,反而还把过去赚的给吐出去了。

对这种过得太顺的孩子,从小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因为人是不可能完美的。哪怕学习再好,到了体育、艺术、逻辑演讲等等领域,你总会碰到一个,自己特别不擅长的。

培养爱好,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多才多艺。

培养兴趣的最大意义,其实是为了让孩子多点挫折。

让他从小就能走出舒适圈,体验到那种,自己也会失败的感觉。

越是在小时候经受小失败,长大了反而越不容易大失败。

孙子兵法有云:多算胜,少算不胜

小朋友,永远都是家长的一面镜子而已。

想要鸡娃成功,靠的从来不是,热血上涌的刷卡报课,又或者是盲目窒息的过度关爱。

想培养出优秀的小朋友,靠的无非就是,带着科学成长的观念,在不断实践中提高自我认知水平,以及笃定平和的心境,仅此而已。

我是硬核学长2077,

只分享无痛苦、能实操的学习方法。

就这样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你家孩子处于6-15岁,请一定认真看看此文,受益终生!
女儿刚上高一,数学考试46分、物理44分,还有救吗?该怎么解决?
家里数学成绩好的孩子平时在家是怎么学的?
告别小聪明
为什么很多初中成绩很好的孩子,到了高中成绩却普遍下降了?
高中与初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