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天地与优雅人生
 

语文天地与优雅人生

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曾这样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寥寥数语,唯美且具诗性,借助方块汉字,道出的却是先生心中的那一片赤诚,那赤诚中有故土的依恋,有传统的追溯,有文化的传承,亦有民族的回响……从小与书结缘的我,陶醉于“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诗意的情境,从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那一刻开始,我便真正与语文结缘,希望在我的生命中,能借助“仓颉的灵感”,去诠释美丽且永远不老的中文!

诗意在岁月的河流中流淌,初登讲坛至今已有近二十个春秋,是“语文人生”,充实了我,成长了我,丰盈了我……我与语文相携走过,变与不变是我们心灵的歌。在时代大发展的背景下,语文一路走来,变了很多,教材变、理念变、方法变,但在我心中却万变而美,美丽不老。面对语文的变,我在不断加速前进的同时,始终保持着两个“不变”,其一是“一颗至爱语文的心”不变,其二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追求唯美与诗意,寻找创造与感动,弘扬浪漫与理想”不变,与诗意浪漫的语文结缘,我曾以“如果这个世界上还剩下一名语文教师,那就是我——董一菲”来表达我对语文教师这个职业不渝之爱。

1、语文天地:教师、学生、文本的诗意汇融。

语文教学的外延即生活,我觉得一名教师的成功在于立足课堂教学,依托文本教材,将“生命生活”引入课堂,将学生引入个性化的语文天地,在这个天地里,教师、学生和文本,平等对话,诗意汇融,进而体现一名语文教师对大语文教学观的践行。我们的语文教坛几经改革,语文理念也几经变化,语文教学在求索中求变,在求变中求进,而今渐臻佳境,教师已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课堂上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进一步被定位于学习上的主人;在教材教学上,也由传统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这些变化,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我认为教师、教材、学生三者都是“主体”,只是以不同的“角色”出现,教学中不可“顾此失彼”,要体现“三位一体”,要共赢共生。但令我们遗憾的是,有很多课堂存在教师、教材的“缺席”,教师在践行课改新理念的过程中,主观化、曲解课改新理念,完全放手于学生的课堂,变成了学生们的“众言堂”,热闹的背后,让我们感到了教师的“冷冷清清”及教材的“零零落落”,这种“众言堂”式的“学生自主”,脱离教师,脱离文本,也违背了教育规律,实际上是盲目无方向的,只是学生们热闹式的“孤独”!而令我们担忧的是,课堂上虽然教师、教材、学生“一个都不少”,教师完全践行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认真且认真,准确且准确,严谨且严禁将教材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这种语文课堂,沿袭传统,充其量也是师生互动的灌输式教学,仔细品来,总觉得这样的语文课又缺少了什么?语文学科作为百科之首,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其鲜明的特点在于其人文性,而人文性的魅力在于“诗意”二字,缺少诗意汇融的语文课,也就变成没有语文的语文课。为此,我认为真正的语文教育,应是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知识和人生的“摆渡人”,教材是渡船,是工具,是凭借,也是维系“摆渡人”与“渡者”的纽带,与此同时,教材又是河流,是诗意流淌、汇融的河流,作为“渡者”在守望渡口的同时,更要领略河流的诗意,感悟人生的成长,而“摆渡者”摆渡的是知识,更是诗意的人生。语文教学的外延是文化,是历史,是生活,只有诗意的汇融,才能真正的“三位一体”,才会有语文天地里大民主、大和谐的共赢共生。

2、诗意——语文天地里永远的光芒。

诗意的栖居,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其实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最终就是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尤其是诗意的生活。从这意义上而言,唯学好语文,才会让学生的生命拥有诗意,因为,诗意是语文天地里永远的光芒。我曾在自己的教学随感中这样写到“在文学的王国里,让学生诗意的存在。语文教师的一个神圣的职责就是使学生少一分冷漠,多一分温情;少一分粗糙,多一分细腻;少一分庸俗,多一分浪漫;少一分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多一分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有人曾说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我很喜欢这位教育同仁诗意的话语,因为他道出语文的魅力!尼采曾自诩为太阳,泰戈尔曾巨人式的手指东方,生活中离不开诗意和光芒,有了诗意,语文的天地才那样深邃,因为现实生活是语文天地中诗意的海洋,蔚蓝深邃;有了诗意,语文天地才那样悠远,因为无国界的历史是语文天地诗意的星空,璀璨悠远……简言之,诗意是语文天地永远的光芒!

那么,诗意又从何处寻呢?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在《流云小诗》做过诗意、唯美的阐释:“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香,/在蓝空天末,遥遥欲坠的孤星!”宗老先生的诗意之美,它来源于细雨微风、落花流水、蓝空天末的孤星、自然与天然的一切。顾随先生曾说过“诗人之力如牛、如象、如虎,而感觉必纤细”,语文教师未必是诗人,但我觉得一名语文教师却要有诗人般的敏锐,要感觉纤细,要从现实生活一朵花、一片云,一只鸟、一串笑中发现诗意,在语文的天地里,亦是如此,要学会从一个词、一句话、一首诗、一篇文章当中发现诗意,当然这也就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一颗诗心,有诗心方可慧眼独具。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诗意意识的语文教师会在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诗意,启迪心灵,开启学生诗意的人生。

语文离不开诗意,教材是诗意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师可谓“得天独厚,近水楼台”,尤其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材,满载着诗意与文化。记得有人说:“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歌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中,诗歌是情感的铀。”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个人比较钟情于诗歌教学。我觉得诗歌专题是美的天地,是情感的火山,诗歌教学,更能让学生“享受”语文天地中诗意的“光芒”。如在《走近苏轼》诗歌专题中,引导学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受一个豪情万丈的苏轼,在《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里认识一个申请的真诚的苏轼,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里认识一个超然淡泊的苏轼……在对比诗歌中,发现诗意,诗意化的解读苏轼,为学生在语文天地里,呈现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苏轼。当然这里也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谈到诗意大家就想到诗歌,认为只有诗歌是诗意的,二是回归古典,就是诗意,只有古典的,才是诗意的。其实只要你有颗诗心,学会诗意的发现,在文本教材中,可谓处处有诗意,处处有美。如在讲《花未眠》课时,在介绍川端康成的画像时,我这样说道这是川端的画像,美丽的川端,永恒的川端,淡紫色的川端,旁边有三个词——“物哀”“幽玄”“风雅”,这是日本作家永生永世追求的,永生永世追求的美,也是川端康成为之献出一生心血的美。 诗意化的介绍,易于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初步感受川端康成。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引领者,诗意的引领,引领同学一同去发现诗意的光与影;教师又是一个评价者,诗意的评价,评价文本中的诗意与魅力……只有教师诗意化的解读,学生才可能会有诗意化的感悟。

3、回归诗意心灵,以生命解读生命

教师被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塑造灵魂的高尚重任,客观反思一下,我们胜任这个赞誉么?传授知识是为了学生人生的成长与丰盈,是为了塑造“灵魂”的,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明白,传授知识并不等同于塑造“灵魂”,一段时间以来,语文工具性学科的倡导,应试教育的功利化问题,已经让我们在语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背离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所以很多同仁感到语文的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语文的教法丰富化、多样化,而语文的味儿却越来越淡,长此以往,我们的语文课也只能是更加“有名无实”。王尚文先生指出:“具体到语文课程,它正是通过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这一有别于其它课程的特殊途径使其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的。”我认为真正的教育永远是指向心灵的,而不是功力指向知识,指向能力,为此,我们呼唤,我们真诚的呼唤“要回归诗意心灵,以生命来解读生命”。用我们最具心灵化的语文教育,以情悟情、将心心,在语文教育对话中让学生得到精神的滋养,塑造学生诗意灵魂,在语文天地里,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梁启超曾言“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面对人文价值的“流失”,面对个体生命的“不在”,我们当务之急,教学要回归心灵,回归诗意的心灵,“将心比心”,用生命去解读生命,让诗意的清泉在师生之间汩汩流淌,进而还原语文教学的“灵魂”,还原语文天地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诗意的语文课堂上,感受语文的千般美丽。想达此境界,其核心在于诗意心灵,并以之感悟文本,解读生命。

首先,要用诗意心灵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有时对文本“涉入不深”,只是在知识上作以梳理,并没有真正去感悟文中的人物的命运及情感,在讲解的时候,必然是情感脱离的,做“无生命”的人物分析与解读,而且,在对人物分析的时候,好以概括性、符号性的语言进行模式化的定位,而没有给学生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强硬式”的教学引导及调控,只是流于形式的做出“似”与“不似”解读归纳。这无疑是一种剥离生命式的解读,必然枯燥、乏味。为此,我们要用心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给他们以想象的空间。在讲授《在西地平线上》这篇散文时,我引导学生“说到西部,你会想到哪些自然的景观?人文的景观?哪些类型的美?”(屏幕显示浩瀚的沙漠、绝美的敦煌和辽阔的大草原等)给学生想象空间,回归诗意的心灵,让学生们在想象西部中,感悟西部,在学生感悟过后,我又以“高建群托起了西部的太阳,写出了西部的落日。但我们能感受到西部的落日永远不会落下。如果说余秋雨《文化苦旅》是行走式的文化感悟,无论《千年一叹》《文化苦旅》还是《霜冷长河》都是行走式的,瞬间的文化感悟。在这里,我们无庸讳言这种感悟失之于肤浅,而高建群每年都在走马西部,感悟西部。他将这块土地,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挥写得血浓于水。”诗意的引导学生,以心灵进入文本的研读。

其次,以诗意心灵完成生命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是一种生命的对话,这种生命对话离不开诗意的心灵,缺失了诗意的语文课堂,毫无生动可言,缺失了生命的语文课堂,只能是一片死寂。我们常说“进入课堂,走进文本”,在精心的“准备”之下,流畅自如的对文本进行了深入且细化的分析,就分析、解读来看,也堪称精彩,但是更多时候我们只是在为文章“贴标签”,为人物“贴标签”,为知识“贴标签”,对于文本中人物的解读,往往也只是把他作为文本的一个符号,特定背景下的一种符号,讲解分析中,过于注重概括和归纳,而将人物的“灵魂”与“肢体”分离,无生机,无生气,这种走进文本的方式,充其量算作“走过文本”,这样的语文课堂,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真正意义的语文课。我觉得“走进文本”其要旨在于“走进心灵”,教师要从生命层面上感悟“人物”,对文本中人物进行生命意义上的解读,然后再将这种生命感悟、生命解读,以对话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师生在以生命感悟生命的过程中,完成对人物心灵式的解读。20061月在我校举办的全国部分著名特级教师精品课展示会上,我在讲授《张爱玲的〈爱〉及其他》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传奇女子——张爱玲,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结合三部关于张爱玲的传记(《旧上海的最后一个贵族》、《艳异》、《走进荒凉》)题目含义,展开联想,进行解读。因为在此课之前,已经上过了张爱玲的专题课,做了一定的铺垫,学生们现场的解读堪称精彩,感染了与会七百余名省内外语文同仁,记得关于“旧上海的最后一个贵族”,同学解读道:“张爱玲出生于1920年,生活在旧上海时期,她的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伦,他的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他的父亲是个遗老式的人物,所以说她是‘旧上海的最后一个贵族’。”关于“走进荒凉”,学生这样说:“我感觉对于张爱玲来说,她觉得人生是荒凉的。余秋雨这样评价过张爱玲‘她死得很寂寞,正如她活得很寂寞,然而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正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也同样有一个不在乎多少火药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远连着的上海文化犹存’”。关于“艳异”,有的同学说:张爱玲式的美学追求,不是悲壮,而是葱绿配桃红的,能给人以启示的,悲凉的。她的艳表现在词藻的华丽,比喻的大胆,新颖的用词,具有表现力,正如她一幅“惊艳”过闹市,给人视觉有强烈的冲击!还有的同学补充说:“我感觉她的‘艳异’在作品中是虚伪中真实,是浮华中的朴素。她在美学上不甘心做一个屈服者,她宁愿做一个征服者,她的放纵,她的跋扈,这些都体现她的‘艳异’。”……这种发乎内心,诗意化的解读,赋予文字以生命,赋予张爱玲以生命,从生命层面上感悟生命,不正是我们诗意语文所应追求的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每天进行的是心灵的对话,生命的对话,教师、学生、文本“三位一体”,为我们提供一个浩瀚无际的语文天地,诗意是这个天地永远的光芒,为我们照彻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在老师与教材、教材与学生、老师与学生诗意的汇融,引导学生尽情畅饮知识、感受诗意、充实人生!相信只要拥用诗意的心灵,让诗意的在语文的天地中流淌,你就会感受到空前的充实,由充实知识,进而渐入佳境到充实人生,在语文天地里,只要有一颗诗意的心,你的一生不老,你的诗意人生永在!因为语文、因为诗意,语文教师才可以从容看花,潇洒望月,深情读心,才会拥有优雅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腹有诗书教自如——散乱的读书随笔
自己成长,长成自己
拥抱教育的美好
向王崧舟老师学些什么?
醉在教书的时光里
shuoping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