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农日用杂字》解读(二)

杂字原文:

粪篓太也大,春天地又暄,只得把牛套,拉绳丈二三,肚带省背鞅,搭腰四指宽,二人齐上袢,推了十数天。一个撒着粪,一个就拧鞭。撇绳皮抓口,笼嘴荆条编。拖车载犁耙,镵头犁子安。耢条湿的好,索头连横杆。蓑衣防备雨,苇笠钉上圈。驴将辔头带,牛把缰绳拴。领墒黑罩角,先去耕河滩。

释义:

拉绳(lā shéng):牲口拉车或拉犁时用的绳子,前连“索头”,后拽拖具。

肚带:从牲口的肚子下面通过,系在两根套绳上的绳子或带子,用来防止套绳向上抬起。

(xǐng 音醒):“省亲”的省,原意为探望。在这里是“向上靠近”的意思。下面的肚带靠近上面的背鞅。

背鞅(bèi yāng):套在大牲畜背上的皮带,下端用铁环与“皮抓口”连接,拴在车辕、车把或耧杆的前端,用来驾车、驾耧。上面的“背鞅”与下面的“肚带”在牲口的前腿后几乎形成一个圆圈,围在牲口身上,各自起着驾辕的稳定作用。

搭腰(dā yāo):牲口拉车、拉耧时搭在背上的一段四指左右宽的皮带,两端接绳子系着后鞧(套车时拴在驾辕牲口屁股上的皮带子),防止后鞧脱落下滑。

(pàn):在这里是指“车袢”,系于推车车把的两端,搭于推车人颈后及两肩之上,以便用力和控制小车平衡的宽布麻带子。


撒粪(sā fèn):将农家肥均匀的抛撒在白片地上,准备耕翻进土壤里以增强地力。

拧鞭(níng biān) 用麻或细皮条拧成鞭子,准备耕播时赶牲口用。

撇绳(piē shéng):耕田或拉车时指挥牲口的绳子,连在缰绳上,拉则左转,撇则右转,故谓之撇绳。

皮抓口(pí zhuā kǒu):旧时一般用皮条做成,系在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辕木)前端,是牲口驾辕必需的用具。

笼嘴(lóng zuǐ):戴在牲口嘴上防止它乱吃东西的罩子。


荆条(jīng tiáo)即“柽柳”,其枝条非常柔韧,古代用作刑杖;又可编制筐篮、篱笆等

拖车(tuō chē):本义是一种本身无动力装置、被牵引车拖着走的车辆。在本文中是一种用牲口拖着走的简易木制装载拖具,用四根或六根木条作成,无轮子,双层,只有底层竖向的两根木条着地,运载犁耙耢等大型农具。

              木拖车图

(lí )一种耕地的农具。


耙(bà):用于碎土、平地和清除杂草的整地农具。


镵头(chǎn tóu):《说文》:“镵,锐也。”镵头指犁底前面用于刺穿土地的尖锐铁器。同铧(huá ),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的铁片。


耢(lào)农具名。又名“耱”或“盖”。传统农作工具,用荆条或藤条编成的长方形农具,功用和耙差不多,耢身上压以一定重量,畜力或人力在前面拉,用来平整地面和掩土保墒,弄碎土块。

                      耢

索头(suǒ tou):牛拉车或耕田时置于牛脖上连接套绳的弯横木。在弯木头外缘掏出一段槽儿两头钻眼儿,系上拉绳来拉套。

     左索头,右横杆

横杆(héng gān):牛套后端连接的直棍称横杆,横杆前用拉绳与索头相连,后端中间有一铁钩与犁、耙等农具相连。

蓑衣(suō yī):用茅草或棕或稻草编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山东多数地方都是用产白茅根的茅草编织蓑衣(如下图):


苇笠((wěi lì)):或作蒲笠。苇笠是用苇子加工而成的,村人下地劳作的遮阳或避雨工具,也称斗笠,尖顶,多呈六角形。常和蓑衣搭配,作为避雨的物件。头戴苇笠,身披蓑衣是从前雨天人们的标准装备。苇笠都钉有专做的苇笠圈,戴在头上起稳定作用。

           苇笠钉上圈

辔头(pèi tóu )驾驭牲口的嚼子的缰绳。

缰绳(jiāng shéng )牵马或其他牲畜用的绳子。

             畜力装具图

领墒(lǐng shāng) 指走在垄沟里负力最重的牲口带领同类合耕。

黑罩角(hēi zhào jiǎo):指犄角前罩的黑犍牛(黑公牛)。这样的公牛相对健壮,容易驾驭,用于领墒比较适宜。

            领墒黑罩角

河滩(hétān):这里指河边的滩地,也即河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


解读:

上面这段原话,主要说的是春耕问题。

从以上文字结合农时节气来看,由惊蛰前后的“开冻先出粪”所用的几天时间,到“推了十数天”,这时节气已过了“春分”,离清明节左右的“下首种蜀黍”已经很近了。节气不等人。常言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从冬至交九,到惊蛰、春分,实际已到了“九九八十一,家里送饭坡里吃”的忙碌阶段。“一个撒着粪,一个就拧鞭”,道出了春季劳动的繁忙景象。人们在撒粪的同时,紧跟着就是修整田埂地边,不仅是为使田埂好走,更重要的是防止水土流失。

  从杂字中所说的“二人齐上袢,推了十数天”,可以看出,时人用的推粪工具是叫做“二把手”的大车子,而不是普通的拥车子。“二把手”车子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及以前,潍坊、青岛、日照、临沂等地区,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带的农村普遍使用的一种运输工具。这种车子车身有三米多长,不到两米宽,前后分别有两个把手,驾驶需要前后两个人来操作,所以称“二把手”车子。其主要构件有两个:一是车架子,二是车轮。车架子由前、后把手、车身三部分组成。车轮安装十八根用国槐木制成的车辐条,直径一米半左右。据齐国官书《考工记》载:兵车车轮的直径是六尺六寸,田车车轮的直径是六尺三寸。当时的一尺等于现代的23.1厘米,由此可以推断出当时的六尺三寸就是现在的1.4553米。大车子车身也是用上等的国槐木制作的,横向的前有前额木,后有后胯木,前额木高出,前倾。纵向有相距三十公分的两条担木,与前额木、后胯木横竖榫合,组成基本框架。

 

二把手大车子是以牛、骡等牲口为动力的运输工具(也有的用人拉),牲口在前拉长套。前后各一人,都两肩搭襻,两手握车把。在前的称“把前的”(有的叫“前车户儿”),在后的称“把后的”(有的叫“后车户儿”)。把前的负责使唤牲口,观察路况并告诉把后的。把后的主要负责掌握平衡。当然如果载重太多或遇上坡,光靠牛的力量还不能胜任,人就要助一臂之力了,把前的要努力拉,把后的要用劲推。

凡是推大车子,前后两人都要用襻,套在脖子上分担着车的重量。这就是《日用杂字》中所说的“二人齐上袢”。这种用车袢负重,有时是靠脖颈超负荷的强力支撑。特别是后车户儿,重量太大,脖子被车袢压得肿起来是常有的事。过去,不少村都会见到一些脖子后头鼓起一个馒头状肉瘤的人,这样的人都是被车襻压的。

大车子的主要用途是农家的运输,比如往地里运粪,从地里往家里运收割后的庄稼等。到了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大车子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是胶轮车、地排车。

在旧时的农村,除了这种二把手大车子外,最常用的还是普通拥车子。这种人力小推车,也是只有一个车轮,所以又叫独轮车。  过去的独轮车,车轮为木制,比较笨重,也有大有小。小者与车盘平,大者高于车盘,将车盘分成左右两边,可载物,也可坐人,但两边须保持平衡。在两车把之间,也要挂“车袢”,驾车时搭在肩上,两手持把,向前用力,独轮车就会行走。独轮车一般为一人往前推,但载重时,也可有人或牲畜在前边拉,以助其力。但在路上使用,最多还是用人拉助力。在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打到哪里,支前群众就用拥车子把粮食等战备物资推到哪里,保证了整个战役的后勤补给。陈毅元帅在谈到淮海战役的胜利时,曾经无限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陈毅元帅所说的“小车”,就是这种拥车子,


车袢是木制独轮车的标配。特别是在推重物用力往前拱时,车袢不仅起到掌握平衡的作用,还是助力的辅助工具。蒲松龄在《日用俗字》庄农章中专门提到“粪堆倒蹬两三遍,车袢鞏(拱)来地里搬”,意思就是往地里推粪用车袢是必不可少的。

车袢一般都是用粗麻线编织而成,其规格大致有两种:长123,宽5cm;或长140,宽5.3cm。旧时农村集市上和有的杂货铺里都有卖的。有些比较讲究的人家,会在麻制车袢的外面包上一层布,既美观又好用,搭在肩膀上不容易在用力时磨破皮。有的人家为了将就事,车袢就用一根粗麻绳代替。

在将人的防护、牲口的佩戴、农具的装备等,都一应准备齐全后,就开始耕地了。为什么说耢条湿的好,是因为在耢地前,将编耢的枝条用水打湿,这样既增加重量,又增强韧性,不容易损坏。

在旧时,蓑衣和苇笠是农家防雨的必备物品。“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每当想起到这句唐代歌词,就忆起六七十年代在农村生活时编蓑衣、用蓑衣的情景。那时的蓑衣既当雨具又能当凉席,可说是家家户户离不开它。在当时,蓑衣是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少不了的物件,干活和行路都离不开它。而在炎热难熬的夜晚,从老屋里把蓑衣抱出来,铺在院子里,它又成了纳凉休息的好凉席了。记得在生产队时夜里看坡守护庄稼,也是铺着蓑衣熬夜的。每当从蓑衣上爬起来,带汗水的光背上就留下一片蓑衣结扣的印痕。

我编蓑衣是跟二哥王守亮学的。当年二哥告诉我,那种长白茅根的茅草,六月收割的最好,太嫩和太老都不好使,也不耐用。用镰刀割茅草,要尽量从地皮以下靠近根部往深里割,这样茅草的叶柄就足够长。茅草割回来后要晒干备用。等到编蓑衣前,要先用清水把茅草淋湿,搁置一会儿再用,防止茅草在编织的过程中被拧断。编蓑衣是先结领再向下编织的,一般都打70公分左右长度的双领。领绳既可以用搓好的布条,也可以用细麻绳。打蓑衣领时将双股领绳一头固定到地上,一头绑在腰间,拿几根大茅草从双股领绳间穿过,在茅草根部向上大约30厘米处,用手拧上劲,反手绑紧第一股,并穿过第二股打结绑紧,使茅草根部按顺序朝向内侧,茅草梢部朝向外侧,完成第一扣。按照此法一直打到第32个扣,才算完成了领子的编制。在编制蓑衣身时,将编制好的领子内侧朝上平铺在地面上,两头分别固定。继续用一市尺长的小茅草在距领口5厘米的地方编扣,以便两边加宽。接下来,取第一扣和第二扣各一半继续编,直到最后一扣。此后重复第一扣动作。当蓑衣编制到第20道时,蓑衣的高度、宽度才算基本达到要求。编制好的蓑衣一般有600个左右的扣(可根据个体情况增减)。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每个蓑衣的扣结,不是用麻线,而全是随着结扣进行将茅草叶片用手指即时捻成的。


“苇笠钉上圈”即在苇笠的锥形的下方钉上一个专门编制的竖圈,便于佩戴。在山东北部,苇笠圈是由去皮的绊子草(学名“獐毛”,长有匍匐枝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蔓枝编成的。

       绊子草(獐毛)图


春天耕地为什么“先去耕河滩”?主要是因为河滩地湿度大,早耕早晾墒,不误播种期。如果河滩地耕晚了,一到雨水多的时候,就无法耕种,会耽误一年收成。耕河滩之所以点明“领墒黑罩角”,是因为河滩地特别难耕,用一般的牛拉犁很吃力。

“拖车”也即木拖车,是过去用牛马耕地耙地时必不可少的农具。它主要任务是拖运犁、耙、榔头(夯头)和坷拉筐等。下地犁地前必须准备好犁具,这些犁具相当笨重,人不能扛到地头再扛回来。这时木拖车就派上了用场。

上图为装载耙、犁等农具的拖车

由于木拖车制造结构粗笨,用材注重结实,且没有轮子,故显得特别笨重。它的整体结构,就像一个四腿朝上的木床,只不过床帮朝下而已。四腿朝上,四边安四根牚子(chèng zi 桌椅床等腿中间的横木),接触地面的是两块厚重的底帮。拖运犁具时,耙棚在前后两根横牚上,犁脚卡在后横牚,犁头挂在前横牚,其他小型农具则放在耙上面。木拖车的用材,特别是底帮的用材都比较坚硬耐磨。因为木拖车的行走,底帮直接摩擦地面,即使是比较坚硬的木质三两年也会磨损严重。因此,在北方农村所用的拖车木材,特别是底帮,一般都用槐木、枣木等,最结实的当数杜梨木。木拖车的笨是有名的,如果遇到某人做事慢、好磨蹭,就会说:“看你笨的跟拖车似的!”

“耙” 在这里指的是王祯《农器图谱》中所记载的那种“方耙”,除此之外,还有“人字耙”等。虽说是“方耙”,实际是长方耙。有两米多长,八十厘米左右宽,在前后两根横梁上各钉有略向后弯的15~20多个铁制耙齿,稍短的耙两横木中间装有一“人”字形木牚,稍长的耙两横木中间装有两组“X” 木牚。这种木牚既起到对耙体的加固作用,也是踩耙的人脚踏的物件。“方耙”都由牲口拖拽。踩耙全靠腿脚功夫,不是谁都能干的。若左腿下沉用力,耙的右头快向前移;接着右腿下沉用力,则耙的左头快向前移,如此这般左右腿倒换用力,整个耙体就如蛇行一样蜿蜒前进,有利于在碎土的过程中整平地表。


“耢”,古称“劳”,是从古代一种叫“耰”的农具改进而来的。当土地耕翻过后,先用带齿的“耙”(名词)耙(动词)过,使地里较大的土块破碎,清除了土内的杂草,地表大体上弄得平整,然后再用“耢”摩过,使土壤团粒靠紧,增强保墒的作用。这“耢”是用荆条或蜡条编制的,也叫作“盖”,在像黄河流域这样的干旱地带,为了保证墒情,它是很需要的。

“耙”和“耢”虽都有碎土保墒的作用,但二者由于构造不同,在使用上不能相互代替。特别是“方耙”,因为钉有铁耙齿,主要用于碎土和平地,不能用于作物播种后的保墒。而“耢”因为是用树木枝条编制,碎土的作用不大,主要用于使耙后的土壤更加细密和播种后提高保墒能力。如《日用杂字》中说的“棉花严搪耢”,就是指在棉花播种后用“耢”耢(动词)一下,以利于保墒出苗。

杂字中所说的“领垧黑罩角”,估计很多人不懂啥意思。在北方用畜力耕地,一般都要二至三头牲畜拉犁。农民一般都是用最强健的牲畜走在垄沟里领垧,其它牲畜则在相对平坦的田地上起辅助作用。那这头领垧的牲畜,必用最有劲的雄性黄牛。而两角前罩的黑公牛,就是最佳牛选。特别是在山东,由于有无棣特产“渤海黑牛”,以其体格健壮闻名于世。笔者在寿光老家的生产队劳动时,就有这样一头健壮的黑公牛,不管是拉车还是耕地,每每用其打主力,至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说这些东西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农村劳动经历,要想正确解读日用杂字,是很难的。

            渤海黑牛

(作者:王守照    文中配图,除牲畜装具图是作者制作的外,其余均选自网络,特向原作者致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拖车不是车。
聂学运作品丨土犁子、耙和拖车
吴超先生《正在消失的传统农具》
乡土散文:写给故乡·农耕产物记忆
【西散原创 • 梅雨墨香】​魏丽饶作品 | 喂牛大爹
【灵璧家园文学】那一年,我耢红芋经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