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桃树修剪中常出现的10个问题,看您中了几个?

桃树的修剪应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品种特性,栽培密度,土肥水管理的差异等来决定,而不是“我说了算”,应剪子跟着脑子转。心中有形,通过剪刀这把工具,对树体结构,枝条分布等进行合理修剪,达到丰产,优质,稳定,寿命长等目的。

在桃树的实际修剪中,我们常会出现以下10个问题。

第一个,修剪量过大

很多果农并不是以树造型,而是照搬老一套,什么“三枝六叉十二个头”等,把骨干枝(主枝、侧枝)剪得很重很短,又不注意生长季修剪,出现枝条多而乱的情况,到了冬剪时又要去大枝,结果是树越剪越旺,导致结果期推迟,旺枝大枝太多,树冠密闭。

第二个,重视冬季修剪,轻视生长期修剪

很多果农把冬剪作为主要的修剪时期,而轻视夏季修剪。其实这样是很不对的,从桃树的生长特点和修剪的作用来看,与冬剪相比,生长期修剪更为重要。

因为桃树的分枝多,枝量大,枝叶生长也快,如果修剪不及时,很容易造成树冠郁闭,光照不良影响花芽,果实等的发育。

其实生长期修剪桃树,可以解决冬剪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生长季修剪做好了,冬剪就很简单了,应该重视夏剪简单冬剪。

如骨干枝上的徒长枝,在夏季一般就是疏掉,以免浪费营养还影响其他枝的生长,有空间的可以培养成枝组。如果等到冬季,这样的徒长枝就只能疏掉,造成伤口过大,附近枝上的花芽少且瘪,位置较高。

第三个,主干形桃树不注意上部枝的控制

主要原因是,前期结果多,不注意上部旺枝的疏除,下部光照越来越少,出现枯亡,加上多效唑使枝条向下弯曲生长,就形成一把伞,下部枝条见不到光而枯亡,出现上强下弱,衰弱快,寿命短。

第一年冬剪时,中下部留好预备枝,并严格疏果,上部枝不短截,多疏除较直立的旺枝削弱上部枝量和生长势。

第四个,主干高度

主干高度直接影响果园的空间利用,通风透光情况,产量和果实品质等。

桃树的主干高度与栽培密度相关,栽培密度越大,通透性差,湿度增大,新梢生长弱,花芽分化不良,坐果率低。主干高度应随栽培密度的增大而增高。

如稀植园主干高可留30厘米左右,中等密植的留45厘米左右,密植的留60厘米左右,高密度栽培的可留到75厘米左右,超高的可留到90厘米左右,甚至1米都可以。

主干高度除按栽培密度而定外,还得考虑品种特性和环境条件等。如北方桃主干较矮,南方则宜高;地薄风大的地区,则主干宜矮。

第五个,主枝的选留

树形开张的桃树品种,主枝邻接时,各主枝的生长势容易趋于平衡,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但与主干结合不牢,当栽培密度大,树冠小,主枝负栽量不大时,这一缺点并不明显。

但是,当栽培密度小,株行距大,主枝负栽量高时,或在风大的地区,这样的主枝就很容易从主干上裂下来。

所以桃树的主枝应选生长势均衡,上下错落排列,方位适当,尽量不留朝南生长的枝作为主枝,否则遮光。

主枝错落着生,往往第一主枝容易弱,第三主枝易旺,主枝间的生长势不均衡,此时可采用第二和第三主枝邻接,并与第一主枝邻近的方式来克服这一缺点。

桃树各主枝生长势应保持相对平衡,不平衡时应及时调整。对于长势强的可拉枝,背后枝换头开张角度,减少枝量等缓和长势;而长势弱的主枝,则应轻剪长放,剪口下留饱满芽,增加枝量等扭转长势,得以转强。

第六个,主枝开张角度

桃树主枝的开张角度与其生长势,产量,寿命等密切相关。

如果主枝角度小,直立,则容易出现上强下弱,下部枝条早衰,内膛光秃,结果部位外移等问题。

如果主枝角度过大,则容易出现主枝衰弱,寿命短,后部容易发出徒长枝且难控制等问题。

所以,桃树主枝的开张角度要适宜,一般的品种栽40~50度。这也得看品种,树龄,树形等决定,如开张树,幼龄树主枝角度可稍小,随着结果量的增加,以后逐渐的就自然开张了。而直立型品种的桃树,主枝角度应开张大吉大些,这样才有利于结果。

第七个,合理利用副梢

桃树旺梢上的叶芽具有早熟性,形成的当年即可萌发形成副梢,这是桃树一年多次发枝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幼桃树,生长旺,一年发生多次的副梢。

在幼桃树的整形修剪中,可以利用骨干枝延长枝上的副梢调节骨干枝的方向和角度,加快整形和枝组的培养。

但在成龄期,副梢容易造成树冠郁闭,多以疏除为主。但是,也可以通过摘心,剪梢等方法让副梢生长缓和,在有空间的地方,加快结果枝组的培养。

接受光照良好的副梢,当年可形成花芽,幼树可利用其早结果,提高枝条的利用率。

因此,正确合理地利用副梢,可使桃树早结果,早丰产,早成形。

第八个,内膛光秃和结果部位外移

骨干枝中下部的枝条衰弱枯亡,导致内膛空虚,结果部位快速外移,导致桃树产量下滑。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除桃树本身特性外,我们对骨干枝修剪过重,没有采取及时更新修剪以及对外围枝和直立旺枝处理不当等也是其主要原因。如对骨干枝延长枝短截过重,外围发枝量大,容易形成“扫帚头”,加上直立旺长枝生长旺,分生副梢多,造成通透性差,骨干枝的中下部小枝受光不良,叶片光合作用降低,营养不良,久而久之这些小枝就逐渐枯亡了。

在桃树的修剪中,我们除注重结果外,还要重视更新。

如调节骨干枝角度,对骨干枝延长枝轻剪缓放后结果,这会削弱先端生长,在结果枝结果的同时及时更新修剪,可有效地控制内膛光秃和结果部位的外移。

第九个,控制树冠大小

随着桃树栽培密度的增加,缩小树冠是必然的。

苹果有矮化砧木,但桃树却很少有矮化砧。像用山桃或毛桃作砧木的桃树,对它的树冠控制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修剪加花果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桃树树冠。其方法是,在树冠将要达到预计大小时,对各枝组的延长枝进行轻剪缓放并使其结果,削弱前端生长势,控制其往外延伸。

当树冠达到预计的大小后,可以采用缩放结合的方法修剪骨干枝和大型结果枝组的延长枝,这样就可以将树冠始终控制栽预计的范围内。

第十个,疏枝留橛

疏枝主要用于过密枝,直立旺枝,并生枝,重叠枝,过弱枝,角度和方位不当的枝等,其目的是减少枝条量,降低密度,控制枝梢旺长,改善树冠通透条件等。

但是,我们冬季在给桃树疏枝时,常会留下一个橛,也就是留桩,这个现象相当普遍。

这种疏枝方法,看起来是降低了枝条的密度,但第二年在橛的基部两侧会萌发新枝,因为刺激了副芽。我们再疏这些新生枝条时,会疏掉一个抽生二个,尤其是直立旺枝基部的副芽,抽生的多是徒长枝,徒长枝在生长过程中又会发生较多了副梢。

这种留橛修剪的方法,不仅没有减少枝条的数量,反而加大了枝条密度,同时又刺激了局部的旺长,造成树冠通透性进一步恶化,增加第二年的修剪量。

因此,在给桃树疏枝时,尤其是疏除直立旺枝时,应将剪刀贴近母枝剪,连同副芽一起疏掉,即不留桩。

这就是桃树修剪中常注意的十个问题,看看您有没有没注意的?中了几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桃树主干形、Y字形、开心形栽培各有千秋!
桃树主干形栽培
桃树冬剪整形要与栽植密度和树势相配套!如何修整疏枝?
桃树冬剪;柿子树嫁接、矮化、修剪技术
桃树树型不重要,经济效益才是王道!
桃树夏剪的时间与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