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家庭教育中,注意引导孩子正确消费,尤其是孩子的零花钱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何消费的问题,自然日益凸现在我们面前。当此之际,怎样引导孩子正确消费,就成了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时下,青少年中滋生、蔓延着一种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的现象,亟应引起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高度关注。他们这些钱,主要是用来购买衣服鞋袜、休闲刊物、到西式快餐店消费、娱乐消费、购买电子产品和动漫产品等。尽管这些中学生们自己不能挣钱,但消费起·来却大手大脚,毫无节制。他们赶时髦、讲攀比、认名牌、摆阔气、图享受、贪安逸,追求虚荣,讲究排场,吃要美味,穿要时尚,用要名牌,玩要高档,浮躁心态日显,奢侈之风日盛,令不少家长忧心忡忡、摇头叹息。

明代学者薛暄曾说:“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法国哲学家卢梭也说:“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趣味的腐化。”家长要想子女成人、成材,怎能弃“美德”而不顾,却要眼看着孩子一步一步陷入“大恶”的深渊呢?即或你可以不关心社会“风化的解体”,但是你能让孩子“趣味腐化”而熟视无睹、掉以轻心吗?

首先,引导孩子正确消费

买一样东西,应主要考虑产品的核心功能、实用价值,而不必过分看重其夸耀性、符号性。当今社会既然大家都很讲实惠,你又何必重名轻食、舍本逐末呢?提倡理性消费,还应教育孩子懂得区分物品的贵与贱,价格贵的不一定是好货,价格贱的只要实用也未尝不可,消费中的“价格陷阱”你不能不防。当然,还必须让孩子懂得“想买什么”和“应买什么”的区别,“想”是个无底洞,有时很难满足,“欲壑难填”就是这个道理。要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不能异想天开,想入非非。

其次,要坚决摒弃虚荣消费

青少年消费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盲目攀比的结果,归根结底是虚荣心作怪,摆阔斗富固不可取,“打肿脸充胖子”则更是万万要不得的。

最后,要大力克服超前消费

前段时间,重庆一家银行推出一档不受年龄、收入限制的信用卡,娃娃也可办卡,而且可以透支。此举引来诸多微词,认为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现在,有人还鼓噪“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似乎多少有点"寅吃卯粮”的误导之嫌,明智的家长最好予以坚决拒绝,还是恪守“量入为出”的好。

此外,青少年消费时还应注意精神投资

孩子的零用钱除了用于买零食、购服装、过生日等开支外,最好引导其买一点书,买几份报刊,进一进图书馆、博物馆,给灾区贫困儿童捐一点,为残疾人献点爱心,以获取精神满足,求得精神充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无疑将会产生很大的作用。

关于孩子的零花钱问题

在当今的情况下,孩子的零花钱问题大概是每一位家长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零花钱问题并不单一,它涉及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和独立意识、节俭美德以及自制能力等多方面问题。

这里首先涉及一个“给不给零花钱”的问题。尽管世界顶级富豪沃尔玛集团董事长老沃尔顿从来不给他的四个孩子零花钱,而是让孩子们从小打工挣钱,但是现在我们的家长如果不给孩子零花钱,恐怕很不现实,一般情况下也很难做到。所以,对于大多家长来说,大概只能选择:给零花钱。

给多少呢?这就得谈谈如何对待财富的金钱观问题。《说苑》里写道:“以财为草,以身为宝。”我们民间也常说:“钱财如粪士,仁义值千金”,“钱财为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大概也是基于类似的理念吧,2006年6月,当时世界第二富翁美国的沃伦·巴菲特将他的370亿美元的财产捐给世界首富、身价约500亿美元的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他说:“财富应该用一种良好的方式反馈给社会,而不是留给子女。我深信遗产对于子女只会弊大于利" 。

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们得到的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教育机会来看,他们已经占尽了优势,给他们无数金钱既不正确,也不理智。”巴菲特的见解,无疑值得称道,其行动也应令人感动。《汉书》上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如果孩子懂事、争气,你给他很多的钱,就会损伤他的志向;如果孩子愚昧、淘气,你给他很多的钱,只会增加他犯错误的机会。看来,即使富可敌国,在给孩子零花钱的问题上,还是得“悠着点”,以少给一些为好。

既然给了零花钱,关键问题就是必须在家长正确指导下让孩子独立地合理地使用零花钱。要让孩子养成节俭的美德,必需的东西,想方设法让孩子买;不必需的,任其又哭又闹也一定不能迁就满足。要让孩子了解挣钱的艰辛,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有条件的,不妨学学老沃尔顿让孩子假期中打点短工,或者至少带孩子到贫困的农村走一走,到自己曾经艰苦打拼挣钱的地方看一看,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金钱。

即使家境富裕,也不能让孩子大手大脚随意花钱。清代学者申涵光说:"滥用者必苟得。”那些不知节俭胡乱花费的,钱多半有些来路不正,至少不完全是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艰苦打拼挣来的钱,因为只有“苟且得来”的钱才会“滥用”。家境困难的,要让孩子懂得为家庭分忧解难,不能掩饰困境让孩子一无所知;也不能认为孩子生活在困难家庭中就是亏欠了孩子,于是省吃俭用,以多给零花钱来弥补自己对孩子的“负疚感”,甚至让孩子不知节俭放手花钱。

家长不能用多给零花钱来满足孩子的攀比心理,使其有条件到同学中去炫耀自己“有钱”。对于成绩稍差或有某些缺陷的孩子,不能用多给零花钱来平衡孩子的自卑心理,这样会使其有所仗恃而孕育危险。尤其是一些夫妻离异的家长,不能试图用金钱来补偿责任,更不能用竞相多给零花钱来博得孩子的亲近、换取孩子的感情。尽管从感情角度讲这似乎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但父母的感情常常包含软弱的不理智的成分,不假思索地放纵软弱的感情,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甚至贻误终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节俭是好事,但如果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家长没什么好高兴的
小学生家长的55条建议
由压岁钱想到儿童理财教育
美国家庭对子女的金钱教育
思维导图|那些随意给孩子零花钱的家长注意了…
家庭教育,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儿童理财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