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寒热错杂痞证的治疗——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和旋覆代赭汤



149

条   


   

   

   

   

原文: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也,宜半夏泻心汤。(149)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_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释:

蒸蒸而振:蒸蒸,盛也;振,动也,战也。蒸蒸而振,身体剧烈振颤的样子,形容寒战程度较重,这是战汗前的表现。蒸蒸为连绵词,蒸蒸发热,是发热盛的样子。

蒸蒸而振,是寒战盛的样子。

不中:犹言不宜、不可。为楚地方言。

煎:将液体加热浓缩的过程。《方言》:“凡有汁而干谓之煎。”在秦汉,煮和煎的含义是不同的,《伤寒论》对二者的使用很严格。到晋唐以后二者的含义逐渐接近,以致互用。《金匮要略》里常常“煮”、“煎”不分,显然是经过晋唐之人抄写时按抄写人当时、当地的语言习惯修改所致。

这段主讲:论半夏泻心汤证的成因和证治。

解释:

本证成因:少阳病误下,中气受伤,斡旋失司,气机壅滞,而成心下痞。

呕而发热,是少阳病热郁胆腑的表现,胆腑郁热犯胃,胃气上逆,故见呕吐,热郁胆腑,故见持续发热,因此说柴胡汤证具。少阳病禁用汗吐下,因为少阳是一阳,小阳,抗邪的能力较差,汗吐下不能驱除少阳的邪气,只能损伤少阳的正气,于是就容易导致变证的发生。本条“以他药下之”,出现了三种结果,一是柴胡证仍在,有是证则用是方,于是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但所幸没有酿成大的错误。然而毕竟因为误下损伤了正气,于是再用小柴胡汤后,就出现了战汗作解的表现。战汗的特征是,先有剧烈寒战,这是邪气与正气相争的反映;随后又出现了发热,这是正气与邪气相争的反映;随发热之后出现汗出而病解,这是正胜邪却的表现。如果战而不热,是邪盛正衰,正不抗邪;如果热而不汗,是正不却邪,都需要继续用药物治疗。二是少阳病误下后,邪热陷于胸膈,和水邪相结,形成了大结胸证,于是就出现了心下满而硬痛,当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三是出现了心下痞,这才是本条所谈的重点。

主症和病机: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少阳病误下后,中气被伤,斡旋失司,中焦枢机不利,气机壅滞,因此就出现了心下胀满堵,塞不通的痞证。因为是气的壅滞,并没有痰饮、水湿、食积、瘀血等有形邪气的阻滞,所以只是胀满而没有明显的疼痛,更没有按之石硬的表现。由于气机壅滞于中焦,中焦又是人体的升降之枢,进一步必然会导致升降紊乱,上热下寒。因此《金匮要略》说:“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就补充了升降紊乱上热下寒的表现。胃热气逆则呕,脾寒气陷则肠鸣,以至便溏下利,治用半夏泻心汤,和中降逆,化痰消痞。

鉴别:小柴胡汤证为半表半里枢机不利,半夏泻心汤证为半上半下枢机不和,故而需要进行鉴别。如果少阳误下,出现呕而肠鸣,心下痞,则属心下痞证。因其病变部位已经发生了变化,故不可以再用小柴胡汤治疗;而应当用半夏泻心汤。

大结胸证是热邪和有形痰水相结,以心下硬满而痛,按之石硬为特征。心下痞证则是无形气机的壅滞,以心下但满而不痛,按之柔软为特征。

治法

和中降逆,化痰消痞

方剂

半夏泻心汤

方义

半夏辛温,为君,化痰和胃、降逆消痞。以方测证,仲景用半夏为君药,提示本证除中焦胃气虚,无力斡旋外,还受到了痰邪的干扰,以致使中焦枢机不利而成心下痞证。干姜温中暖脾而除寒气,且和半夏相配,有辛开散结之功;黄芩、黄连苦寒,清热降逆而和胃,并有苦降泄满之效。人参、甘草、大枣甘温以调补脾胃之虚,脾升胃降,中焦气机条畅,痞塞自消。本方辛开、苦降、甘调并用,是和解中焦枢机的代表方。

特别要注意本方的煮服方法,要求“煮后去滓再煎”,也就是煮后去掉药渣,把药液再加热浓缩。这样做,意在使寒热并行,攻补同施,更好地起到和解作用。在《伤寒论》中,除半夏泻心汤外,还有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都要求煮后去滓再煎,其意义是一致的。

现代本方广泛应用于急慢性胃炎、顽固性呕吐、慢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肝炎、痢疾、口腔溃疡等。凡症见心下痞满、时时呕逆、大便稀溏、肠鸣不适、苔薄白或淡黄、脉沉弦者,皆可以本方为基本方,加减治之。


   

   

   

   

配图


157

条   


   

   

   

   

原文: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157)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释:

干噫食臭:噫,同嗳,即嗳气;臭,气味。干噫食臭,即暖气有饮食的气味或嗳气有饮食的酸腐败气味。

腹中雷鸣:肠鸣音亢进。

这段主讲:论水饮食滞痞的证治。

解释:

本证成因:表证汗后,表解里未和。

主症和病机: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为中气不足,斡旋失司,枢机不利,气机痞塞的表现。干噫食臭,为饮食停滞,胃热气逆的特征。腹中雷鸣,下利,是脾寒不运,水饮不化,脾气不升所致。胁下有水气,从病机角度来说,本证属于中气虚,又有水邪的干扰;从临床表现的角度来说,腹部肠鸣漉漉有声,是水邪下浸肠道所致。证属中气虚,复受水邪干扰而成心下痞。治用生姜泻心汤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治法

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方剂

生姜泻心汤

方义

生姜泻心汤为半夏泻心汤减二两干姜,加四两生姜而成。二方组方原则相同,皆属辛开苦降甘调之法。生姜泻心汤证因胃中不和且有水气,故本方重用生姜为君,生姜气薄,性辛温,功偏宣散,能开胃气、避秽浊、散水气。干姜辛热,功兼内守;生姜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二者相伍,散中有宣,既能宣散水气,又能温补中州。生姜、半夏、黄芩、黄连合用,辛开苦降以和胃气;干姜、人参、大枣、甘草合用,扶中温脾以补中虚。脾升胃降,斡旋复常,其痞自消。

本方可用于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范围,但以其证兼有水饮食滞者为辨证指征。


   

   

   

   
         

配图


158

条   


   

   

   

   

原文: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2],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158)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臣亿等谨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今详泻心以疗痞,痞气因发阴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参。今甘草泻心汤中无者,脱落之也。又按:《千金》并《外台秘要》,治伤寒慝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

注释:

谷不化:大便夹有未消化的食物。

结热:实热内结于阳明胃肠。

客气:外来的邪气。

这段主讲:论误下致痞,痞利俱甚的证治。

解释:

本证成因:表证误下,中气损伤,斡旋失司,外邪上扰,以致气机痞塞于中焦,进而导致寒热错杂,升降失常。

主症和病机:心下痞硬而满,为脾胃气虚,斡旋失司,气机塞滞,中焦枢机不利。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为脾寒气陷,水谷不化,而直趋大肠。干呕、心烦不得安,是胃虚气逆伴客热上扰所致。治用甘草泻心汤补中和胃消痞。

鉴别:本证与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俱为寒热错杂之心下痞证。半夏泻心汤证的临床表现以心下痞、呕吐为主,后世医家认为其夹有痰邪;生姜泻心汤证的临床表现除心下痞、呕吐下利以外,尚见干噫食臭、肠鸣漉漉,胁下有水气,后世医家认为或可见小便不利,轻度浮肿等。甘草泻心汤证的临床表现除心下痞硬外,其下利最重,甚至日数十行,谷不化,这是脾虚气陷的表现,此外尚见于呕心烦不得安等。

甘草泻心汤证下利谷不化,是因脾寒气陷,下利次数太多,水谷在胃肠道腐熟转输时间太短而来不及消化。少阴病之下利清谷,完谷不化,是因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腐熟无权,每日的下利次数并不一定多。两者的病机和治法是完全不同的,也应当注意鉴别。

治法

补中和胃消痞。

方剂

甘草泻心汤

方义

甘草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加炙甘草至四两而成。炙甘草温中补脾,本证脾虚较重,故重用炙甘草以补其虚,佐用人参、大枣,则补中益气之功更著。半夏和胃止呕,黄芩、黄连苦寒清胃中邪热。干姜与人参、甘草同用,温脾散寒而益气。诸药相合,虚得以补,热得以清,寒得以温,脾胃升降之机恢复,中焦枢机运转,诸证则除。

《伤寒论》载本方无人参。但据宋臣林亿等在本方后的按语,及《千金翼方》、《外台秘要》、《金匮要略》等载本方皆有人参,更据本证脾虚下利严重的病情,本方以用人参为是。

临床应用范围同半夏泻心汤和生姜泻心汤。本方应用于口舌生疮、白塞综合征等辨证属于寒热错杂者也有显效。


   

   

   

   
         

配图


161

条   


   

   

   

   

原文: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161)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二升,日三服。

这段主讲:论胃虚痰阻痞的证治。

解释:

本证成因:伤寒,汗不得法,或经误吐、误下,表证虽然解除,但脾胃之气损伤,以致运化失常,痰浊内生并进而中阻。

主症和病机:心下痞硬,是痰浊阻滞中焦,脾胃气机壅滞的表现。噫气不除,一是指噫气频作,久不缓解;二是指虽噫气频频,但心下痞硬之证不能缓解。由此提示此证不仅仅是中焦的斡旋失司,气机壅滞,而且已经有有形的痰浊邪气阻滞,只凭暖气是不能缓解有形痰阻所导致的心下痞硬的。因此治用旋覆代赭汤和胃降逆,化痰消痞。

治法

和胃降逆,化痰消痞

方剂

旋覆代赭汤

方义

旋覆花消痰下气散结;代赭石重镇降逆;半夏、生姜除痰消饮,和胃降逆;人参、甘草、大枣益气补中。共成除痰消痞,和胃降逆之剂。

本方常用于呕吐、反胃、噎嗝、暖气、反酸、大便秘结、膈肌痉挛、消化性溃疡、幽门不全梗阻、胃扩张、胆道感染、慢性肝炎、咳嗽、咽异感症、眩晕等病证以痰气内阻为特点者。旋覆花要布包煮,以防止极其细小的绒毛状种毛混入药液,喝下后刺激咽壁。代赭石用量少则化痰降胃气,用量大则镇肝降逆气,尤其是生代赭石,用量大时可以直抵下焦,通泻大便,而且易伤胃气。所以仲景在这里用其治疗胃虚痰阻的噫气不除,代赭石用量仅是旋覆花用量的三分之一。但如果临床用于治疗肝气、膈气上逆的呃逆不止,也就是膈肌痉挛,代赭石就需要适当多用一些,用量要大于旋覆花,以加强重镇降逆的效果。又因为旋覆花极轻,布包后放在药锅里常常浮在水面上,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提取,因此北京老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先生,主张旋覆花和代赭石同包煎煮。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可惜这个建议没有能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配图

01

思维导图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特意做了张思维导图供大家学习和理解。


       

       
         

热痞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首经方方证要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与调胃承气汤:都可...
嗳气 噫气 打嗝 食臭----胡希恕论
经方-040、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旋复代赭汤案
腹胀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