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见红旗渠

没想到,只隔三年,又来到河南林州,再次见到红旗渠。

红旗渠是愚公移山神话变成现实的地方,有许多团友和我一样,多次参观红旗渠。这次再看青年洞,仍感到新鲜和神奇。特别是在青年洞前,看见有序列队拍照的中小学生和一群群来自各地的年轻人,觉得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在涌动 ,让人感到欣慰和宽慰。

我们一行年龄都差不多,对红旗渠印象很深,只要一人开头唱放映于1974年的新闻记录片《红旗渠》里的主题曲,“劈开太行山” ,大家就会接着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按排,誓把山河重安排……”林县就是现在的河南林州 ,身穿军训服的年轻人,听了我们这群老顽童的歌,再听红旗渠景区小喇叭里播放的歌曲,也许感觉旋律吻合,歌词一样,侧头回望,向我们投来好奇目光。我主动告诉他们,这首歌叫“《定叫山河换新装》”,你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会唱,是半个世纪前的流行歌曲,赞扬的就是红旗渠。听了我的解释,年轻人给我们一个大大的赞 。我们也夸奖他们能吃苦,没坐观光车,徒步走到青年洞景点。他们摆摆手笑了,说必须的,何况参加军训的小学生也是走路来的。果然,看见景区旅游公路上有许多穿着校服的中小学生高举团旗、少先队旗和校旗,向青年洞方向走来,统一的校服和鲜艳的红旗飘扬在旅游公路上,成为景区一道充满活力的风景。

虽然过了五一,来红旗渠参观的游客依然很多,想找个没人拍摄的角度都难。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年的建设者没想到,他们引来的生命之源,现在成为观光热点,每年来参观的游客有五六百万,让周边群众吃上了旅游饭。歌曲里唱的漳河水,现在非常清澈,游客花上三十五元,穿上当年的工作衣,戴上藤编的安全帽,在渠内乘快艇,钻渠洞,游渠道,寻觅建设者当年的豪情壮志。

在红旗渠纪念馆,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以及部分当年修渠工人用过的提灯、藤帽、垫肩等物品,让游人走进了那个特定的时代。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险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使你领略到“人工天河”的无尽诗意,主景“青年洞”依断壁而凿,从大山之中通过,为你展现出一幅雄壮的画卷,太行美景的“雄、险、奇、秀”凝集于此,极目远眺,惊诧之余,唯有赞叹……

当年,红旗渠要从陡峭如切的狼牙山悬崖绝壁上穿过,必须凿通一条长达600多米的隧洞。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坚硬如钢的石英砂石,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丝小斑点。正是在战天斗地的精神支撑下,民工们仅用了一年就将山洞凿通。如今的青年洞是红旗渠景区中的精华景区,是游人必看之地,这里还有一线天和虎口崖栈道让你体验建设者的不易。当再次贴着崖壁,走过虎口崖栈道时,我与团友们都有一种战胜自我的欣喜。说实话,两次空手走过虎口崖栈道都有胆颤心惊之感,当年腰挂绳索在悬崖峭壁排石除险的英雄任羊成等前辈更是命悬一线。红旗渠纪念馆有一张任羊成在悬崖上除险的照片,记录了他凌空排险的瞬间。《红旗渠》记录片里也有他和工友们腰间系一根绳,就像轻盈的燕子在悬崖峭壁上忽上忽下,将松动的碎石铲除。李先念副总理曾两次陪同外国政要参观红旗渠,与除险英雄任羊成结为朋友。了解到红旗渠群体的英雄事迹后,李先念欣然为红旗渠题下了"山碑",这二个笔力雄劲的大字现在就刻在青年洞旁,成为人们拍打卡照的热门景点。两次来红旗渠青年洞,我都与“山碑”合影。

听说,前段时间红旗渠有个步行隧洞因旅游需要扩建,施工者使用的是现代化掘进机,说这里的地质结构太复杂,难度太大,产生畏惧,当他们看见前辈们用原始方式开掘的隧洞,感到惭愧,觉得前辈太了不起了。

参观红旗渠 ,还要致敬脚踏泥土,扎根基层的新闻工作者魏德忠和新华社记者李安。1960年,时任河南日报摄影记者魏德忠在太行山采访时,被建设红旗渠的场景深深震撼,此后连续10年,他跟拍红旗渠建设的所有关键过程,留下了《凌空除险》《红旗渠工地“铁姑娘”》等海量珍贵影像资料。如果没有魏德忠的摄影作品,人们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就不会获得强烈的视角冲击和心灵震撼。心中有多少牵挂,脚下就有多少泥土。作为新闻工作者,就应该向魏德忠那样扎根基层,寻求真相。如果说,任羊成、吴祖太等众多红旗渠建设劳动模范是英雄,跟踪十年拍摄红旗渠的摄影记者魏德忠也是英雄,他用摄影作品发声,用新闻事实说话,践行了我在现场,客观报道的新闻准则。

红旗渠是在国家最困难的1960年开始建设的,30万林县人,苦战10年,仅靠一锤,一铲,一双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渠引水,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第八大奇迹。这个奇迹的创造,除了广大林县人民,更重要的有个好的领导群体。县委书记县长一班人敢于担当作为,县委书记杨贵曾立下誓言,修不成红旗渠,俺就跳崖向林州人民谢罪!为了解决林县人民世世代代缺水难问题,杨贵书记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有了这样一心为百姓着想的领头雁,人民群众还有什么舍不得呢?

红旗渠建设总投入达七千五百多万,这在当年是巨款,但工程上未出现过一例贪污腐败甚至是浪费现象。当时林县工程指挥部指挥长马有金是县长,也是一名抡大锤的民工。在工地上,他敢和年轻民工挑战抡大锤比赛,如果平时养尊处优,怎敢在万人建设工地摆擂台?为节约开支,就连返回县里开会,马有金也是搭运煤车。那时,别说红旗渠,其它地方多数干部与群众关系也如鱼水亲。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是停留在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遇到这样的好干部,群众怎能不拼命干活?工程投资不够,林县群众就自己动手,造炸药,烧石灰,涌现了许多能工巧匠,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没水平测量仪,一位叫银路的石匠,就用脸盆装满水,再放个小板凳,替代水平测量仪,工程竣工验收时,用这种叫”水鸭子”的土办法测量建设的红旗渠,竟然与设计图纸不差丝毫,后来银路成为红旗渠的总工程师。工地上唯一的水利工程师吴祖太毕业于黄河水利专科学校,虽然只有中专文凭,他设计的空心坝解决了水利设计专家一时无法解决的河道排洪与渠道引水灌溉同时进行的难题。吴祖太是家中独子,新婚四天就和妻子告别,回工地后,就夜以继日工作,没想到这对新婚夫妻却从此阴阳两隔,先是做教师的妻子救过铁路的学生牺牲。安葬妻子回工地后没几个月,在红旗渠王家庄隧洞除险时,午饭没吃的吴祖太与村卫生院长李茂德救出了正在隧洞施工的工人,俩人同时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修建红旗渠时,有81名建设者和吴祖太、李茂德一样献出了生命,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

修建红旗渠,林州妇女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姑娘双手扶钢钎凿炮眼,炸山洞的照片被摄影记者魏德忠拍摄下,她们的事迹凝固成永恒。我曾在井冈山垦殖场插队五年,也是铁姑娘队员,在帮石市口分场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学会了装炸药点炮,有次在工地点炮时险些一命呜呼。那位年轻的男社员因为耳背,在未吹哨前就点燃了引线,让我和另外几位点炮手来不及从预定路线撤退,还好当时急中生智,纷纷跳下干涸的河道,贴在河道墙下躲过了腾空而飞的泥土和乱石,如果那次“牺牲”了,现在的日子都是挣来的!

岁月流过六十年,想起杨贵书记与红旗渠共存亡的誓言,当今也有那么几个党员领导干部用自杀方式了结生命。他们不是为人民利益,而是妄想保住家族财产和所谓尊严;妄想保全多年建立的关系网,让子孙仍有人提携护佑。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两种不同的精神境界,两种人生的选择。前者,人民铭记在心;后者,遗臭万年。如今,林州人说起红旗渠,人们这样评价老书记:“古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

参观了红旗渠,感悟了红旗渠精神,也让我的精神再次受到洗礼。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比起当年的红旗渠建设者来说,真不算什么。相信有红旗渠精神垫底,什么困难都可以战胜。













(图片汪彩萍  柯援生拍摄)

 往 期 回 顾 

 安徽名人馆:烽火中前行的先锋

 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

 合肥:渡江战役胜利塔

 合肥:百万雄师过大江(上)

 合肥:百万雄师过大江(下)

 合肥:巢湖畔观景随拍

 摄影日记:5.28—6.3

 合肥:地铁站的文化主题

 上饶美术馆馆藏油画展(上)

 上饶美术馆藏油画展(下)

|人|家|

2023年第159期(总第3104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文凤 | 拜谒红旗渠
红旗渠的故事
红旗渠
河南安阳旅游----红旗渠、络丝潭景点
红旗渠要是现在修得多少年?
敢叫日月换新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