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章 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2

今天开始分享吴雄志老师整理的伤寒论。

吴雄志老师是中医世家,西医博士。伤寒论都是文言文,看起来非常晦涩难懂,通过吴老师讲的伤寒论,就可以思维清晰的从西医和中医的角度来理解伤寒论,及疾病的本质,同时做到中西医汇通。

概论

分为三部分:

1. 太阳病主证

2. 太阳病兼证

3. 太阳病类证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吴老师的辨证思路,先抓主证,然后在是兼证和类症。

【太阳总论】

一:病发于阳,病发于阴

1.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六经辨证是首先分阴阳,这也是外邪进入人体的顺序,先阳--入腑,后阴---入脏。  与六经辨证的顺序是一致的。

这个是正常体质(也称为中性体质或者平人)的人的传变顺序,但是对于有些虚弱的人,外感病会直接入脏,表现为病发于阴。

六经辨证传变顺序:阳经--太阳  少阳  阳明  

                              阴经--太阴  少阴  厥阴

三阳病属腑多实证,三阴病属脏多虚症。实证和虚证的人都可以从外界感受外邪。

实证感受外邪---太阳病

虚证感受外邪---少阴病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感受外邪后,身体表现发热并怕冷的是实证,太阳病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感受外邪后,身体没有发热但是还是怕冷是虚证,少阴病(也有发热伴畏寒发于阴的,是少阴寒化阳虚的人,可以虚阳外越而发热)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来自于《河图洛书》,六是阴数,七是阳数。这个是一个大概是说法,也说明外感病的周期就是6-7天,自己不治疗,大部分会好,一小部分会传变。

畏寒与恶寒区别是,畏寒一般是指病人特别怕冷,加一些一倍或者是接近一些火源的物体,则能得到很好的缓解,恶寒通常是指病人比较怕冷,增加衣物或者是添加近乎都不能进行缓解

小结:虚证也有发热的,比如虚阳外越就可以出现发热的症状,但是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怕冷。怕冷分为恶寒和畏寒,畏寒与恶寒区别是,畏寒一般是指病人特别怕冷,加一些一倍或者是接近一些火源的物体,则能得到很好的缓解,这类人是发于阴,属于虚证。恶寒通常是指病人比较怕冷,增加衣物或者是添加近乎都不能进行缓解,这类人是发于阳,外感病。但是总的原则就是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

2.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有一种人,看上去好像是热病脸色发红,浮热到了表面,但是穿的衣服很厚,是真寒假热。寒在骨髓里面。

还有一种人,四肢冰冷,但是喜欢光着膀子,因为是真热假寒

大家辨证首先从阴阳开始,通过他衣着可以判断寒热,上一条是辩阴阳,这一条是辩寒热真假

小结:辨证的顺序: 辩阴阳----六经病-----辩证----阳(在经在腑)

                                                                           阴(在经在脏

比如一个人感冒了,通过是否怕冷有热,通过穿的厚不厚,就可以知道,他属于阳性的,还是阴性的,帮助我们判断是脏病,还是腑病。腑病多实证,脏病多虚证,虚证就不能用大发汗的方法治疗外感病。

然后根据症状来判断是六经中的哪一条经的病。

如果是太阳经,就需要辩是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这个就是辨证

三阳病又分为在经在腑,在经都是比较浅表的疾病,在腑是病邪进入身体内部。

比如感冒了,外邪首先侵犯了背部,太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体表的皮肤和包括循经的穴位,这是太阳经病,这个时候病邪都在体表,所以叫表证,用发表的方法就可以治疗,如果没有及时驱除风寒,风寒继续沿着膀胱经往里走,就到了膀胱腑,基本与我们现在的膀胱差不多,出现膀胱气化功能失调,就是膀胱蓄水,就是太阳腑病。

三阴病除了分为在经在脏之外,又分为寒化热化,对于同样一个疾病,比如肝炎,它是一个脏病,但是在寒化的时候是没有症状的,热化的时候就是发作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刘渡舟教授:最详尽的“六经辨证”!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条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一三)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每日学伤寒,第三天,第3条!
《条析伤寒》
论八纲辩证与六经辩证的关系 刘渡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