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港回归20年:从“香港制造”到“后继无人”,香港电影失落的20年


香港电影在曾经“世界第三大电影工业基地”的美誉中,一直引领着华人地区电影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代表着在好莱坞之外,电影制作的最高水准。

和好莱坞所在的美国与宝莱坞所在的印度比起来,香港在地理空间上并不起眼,但正是这个紧邻中国大陆的海岛城市,有着美国与印度不具有的来自多元文化的冲击与融合。由于历史原因,它在英国的殖民下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也因为它的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东西方交融和摩擦产生出的文化果实,成为香港最为宝贵的资源。

在这样的资源下,再伴随着由于历史与地理因素,成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让桀骜不驯的西方人看到了东方在他们所擅长和引以为傲领域里极大的潜力和可创造性。

多元文化的融合,让香港电影在一开始就变得很不一样,它能传承中国大陆所流传的一些本土精神,也能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所倡导的创新、多元和变革。

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带动下,香港电影很快以截然不同的风貌和制作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称赞。在上世纪80--90年代香港电影的巅峰时刻,平均的年产量都在150部左右,最多的1993年还达到了187部,产量的巨大和工业体系的较为成熟,不仅让电影成为香港的重要产业,还让世界其他地区的电影人纷纷到香港学艺,或是引进香港电影人才。

今年是香港回归20年,以现在的眼光和香港电影的境遇很难想象出当年,香港电影的繁盛之姿,香港回归之后的香港电影,年产量几乎不再突破100,而与之相对应的曾经被看作是华人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落寞,如今的金像奖,从入围名单起,就有许多不具说服力的影片入选,到得奖名单,也没有了行业标杆的代表性,多的应该算是香港电影人在这个时代,所发出的唏嘘和感慨。

从1997年到2007年,20年间的香港电影到底经历和发生了什么?可以从影片、导演演员和金像奖三个方面全景回顾一下,从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从《香港制造》到《明月几时有》,

香港电影的精神变化

1997年香港回归的那一年,陈果用一部《香港制造》惊艳亮相,以小人物的视角展开讲述了香港人在回归之后的迷茫和未知,影片的主题和表现力度也像是为“回归”的定制。

 

1997年的香港电影还是在巅峰期,这一年除了《香港制造》,还有《春光乍泄》、《半生缘》、《一个字头的诞生》、《神偷谍影》等佳作,尽管这一年的产量已经明显不如前几年,但在发展极为迅猛的80年代打下的根基中,香港电影并没有因“回归”这个政治意味更为浓厚的词汇所改变,仍然坚持着全盛时代的思维模式和制作方法,使得这一年的香港电影与香港一样,闪光夺目地回到祖国怀抱。

《香港制造》以及陈果后面两部《去年烟花特别多》、《细路祥》并成为“回归三部曲”,陈果分别用年轻人、成年人和小孩的角度看待了“回归”带给自身及社会的变化,以底层人的姿态思考了未来,回首了过往,虽然带着一丝留恋,但更多的是在回到祖国之后,香港人对全然陌生和未知生活的憧憬、迷茫以及展望。

在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时,一部《老港正传》上映,这部影片就直接反映了香港回归后的移民问题,用一位电影放映员的视角,回首了这十年回归生涯,香港市民的变化、香港的变化以及大陆与香港融合中产生的些许问题。

黄秋生饰演的主角,在人生暮年时,才完成一生心愿,到北京看到了天安门,这位信仰共产主义的电影放映员,虽说人物设计略有夸张,但毕生的坚守和努力,也正符合了当时给予香港市民的些许寄望,即香港是中国的领土,香港人和大陆人都是中国人。

而今年,许鞍华导演的《明月几时有》上映,这是香港回归20年的“定制片”,同样一直关注社会普通百姓生活及情感的女导演许鞍华这次执导该片,虽说是讲述关于“抗日”的故事,但许鞍华还是用自己对小人物的理解和展示,细腻刻画出一个人物群像,一心向着党、向着祖国的百姓,在危难关头所发出的抗争和牺牲。

到《明月几时有》,可以发现香港电影从表现迷茫下的自我认知和找寻,到香港与大陆在文化融合上的问题,再到团结一致地对抗外敌,其实主角永远是生活在社会最平凡阶层的百姓。这也是香港人寄托在香港电影中的精神,即人文情怀的坚守和传承,从自我,到大我,再到家国,这看似很浅显的词汇,是香港在回归20年来,让市民感受最大的,变化最大的,同样也是香港电影的变化。

老导演与“四大天王”的后继无人

提到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电影导演和演员,不少人的答案应该是相同的:吴宇森、徐克、王家卫、刘伟强、杜琪峰、尔冬升、陈木胜、许鞍华,周润发、周星驰、成龙、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张学友、张国荣、刘青云、梁朝伟、张曼玉、林青霞、钟楚红等等。

再说现今香港电影导演和演员,不少人的答案也应该是一样的:吴宇森、徐克、王家卫、刘德华、梁朝伟、刘青云……

从回归前鼎盛时期的80年代,到回归之后的20年,现在活跃在香港电影里的导演和演员仍旧是当初的那一拨人,只有于80年代而言少许几个新鲜的面孔,如古天乐、吴彦祖等,对现在的观众来说,也已经是“老人”。

香港在早年最独立于世界影坛的是武侠片,以李翰祥、张彻、胡金铨等为首的老导演们通过自己的积累、见解和努力建立起香港电影早年的王朝,甚至到台湾去,帮助提携台湾电影的发展,影响力之广,一时无两。

随后师从他们的吴宇森、徐克、成龙等电影人开始接班,在延续武侠片精髓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特征和变化,改造了类型,形成全新的动作片,同样以他们为代表的新香港电影也在华人地区甚至西方大放光彩。

但在此之后,尽管成龙有“成家班”,徐克、周星驰、王家卫也曾提携过一些年轻导演,但在历史进程中,也因没有个人风格或留给时代的作品,使得并没有被观众记得。之前在采访《香港制造》摄影师柯星沛时,他就直言“香港目前最大的困境就是后继无人”。

的确,在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全盛时期,所有的电影人都在忙碌赶着项目进度,或是累积项目数量,“因为产业太好了,每个人都想着不停地拍,没人在意培养新人这样的事情”。是因为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和产业体系的逼仄下,导致香港电影并不理会未来的长期的发展,狭隘地只看到了眼前的既得利益和收获。

演员方面啊同样如此,像张曼玉、萧芳芳、钟楚红、钟丽缇、朱茵、王祖贤、林青霞等这样的女演员、女明星,在淡出影坛之后,没有接班人。如梁朝伟、周润发、四大天王、梁家辉、任达华等这匹资深男演员,仍然没有停驻的想法,还在不停拍摄着新的作品,用一句口头语来解释,“因为香港电影需要他们啊”。

事实也是如此,如果现在的香港电影中没有了他们,那还有谁能担当起收视和票房重任呢?又或者说,还有谁能替代他们呢?

香港电影变华语电影,

合拍下金像奖的落寞

1997年香港回归后,香港电影也没有因为此而改变节奏和发展方向,仍旧保持着近100部的年产量,直到2003年,CEPA协议(《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颁布,香港与内陆的合拍片可以等同内陆片对待,香港电影人也可以到内陆融资、投资等,内陆与香港的合拍片时代就此来临。

正好2003年也是香港电影最为困难的一年,刚刚陷入最低谷的时候,《无间道》和CEPA放佛让其看到了希望,从那时起,香港导演陆续北上,香港与内陆的合拍变为电影界最热闹的话题。

当如今中国变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第三大经济体时,曾经在这个位置上的香港,已经光辉再。2003年起开始摸索合拍片,到如今香港导演都在内陆有自己的工作室,与内陆资本合作,与内陆演员合作,尽管班底还是香港人为主,但电影已经不再被称为“香港电影”了,“华语电影”的称呼是对现在中国电影发展的肯定,也是给香港与内陆融合成果的一个定论。

在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香港金像奖一直是整个华人地区的电影奖权威,每一年4月都是电影人绝对的盛宴。《秋天的童话》、《胭脂扣》、《笼民》、《阿飞正传》到《甜蜜蜜》、《千言万语》、《卧虎藏龙》、《少林足球》、《无间道》,金像奖见证着香港电影每一步的发展,也记载着香港电影黄金年代时的光辉历史。

但在现在合拍片的大势下,金像奖慢慢失去了权威性,香港本土电影越来越少,或是越来越粗制滥造,使得金像奖面临的尴尬境遇不言而喻,陈嘉上曾经说“金像奖是香港电影金像奖,而不是华语电影金像奖”,这是金像奖的无奈,又是一种自保。

香港电影人都在与内陆合拍,少有人再回到香港本土,怀着纯粹的电影梦或初衷,去拍香港的电影,金像奖此时成了“鼓励本土”的一个代名词。2014年金像奖,《一代宗师》横扫,媒体把此次金像奖称为“薪火相传”的一年,一方面是看到了以王家卫为首的香港导演还是在用香港电影的方式拍着所谓的合拍片,另一方面也是从这一届金像奖开始,香港电影开始涌现出一批被寄予厚望的新人。

在今年的金像奖上,《树大招风》、《一念无明》、《点五步》都有获奖,而这三部电影的导演全部是新人导演,第一部的银河映像旗下培养的新人,后两部是香港电影协会挖掘出的新锐导演,这是香港电影给香港电影人释放的信号,长久被“后继无人”诟病的香港电影,在合拍片盛行的当下,似乎找到了自己该有的方向。

香港电影在华语电影中的模样复刻

2016年,中国电影全年票房达到了457.12亿,比2015年的440.69亿增长3.73%,增速放缓,不过仍旧是北美之外,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而在457.12亿的总票房之中,内陆与香港的“合拍片”就有43部,《美人鱼》以33.9212亿遥遥领先,《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以12.0102亿排在第五,《湄公河行动》11.8418亿排在第六,《澳门风云3》11.1819亿和《盗墓笔记》10.0441亿分列第七、八位。五部影片进入年终榜的前十位,而这五部影片全部是内陆与香港合作的影片。

香港电影近几年慢慢很少出现在大众讨论的话题中,票房和口碑较好的电影也不再是过去观众熟悉的香港电影,因此就有舆论称“香港电影消亡了”。就上文分析来看,香港电影并不是消亡,而是一边在与内陆合拍的“华语电影”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另一边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从本土挖掘新人,重新拾起被遗忘的香港电影精神。

过去香港电影依赖本土创作的根基是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有较早开始发展的工业体系,且也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那时候的内陆并不存在这些。而现在,内陆电影市场发展如此迅猛,前景也一片大好,是世界第二大的电影市场,资本进入电影行业之后,电影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也会很快。因此,与其说是香港和内陆的合拍,倒不如说是香港借助内陆的资源和市场,用更为成熟的电影制作理念来帮助华语电影的进步。

去年年度榜单前十有五部是香港电影人参与的“合拍片”,而今年上半年,《功夫瑜伽》、《西游伏妖篇》、《非凡任务》、《拆弹专家》和《志明救春娇》等影片,仍然是合拍片,从中不难发现,香港电影人或者说香港电影在华语电影中所占有的比重相当巨大。

这正是香港回归20年来,香港和内陆融合中在电影产业中体现的最大变化和最实质性改变。香港电影的发展历史较内陆要久很多,而且香港电影经历过一段漫长且完整的发展过程,与内陆近几年爆发式增长并不一样,因此香港电影人有着更为严谨的态度和成熟的经验,且对于电影制作方面,有能够撑起一个产业的能力。

所以,香港电影不是消亡,它仍旧存在着,并且在与内陆的合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近两年华语电影市场的情况看,香港电影融入在华语电影中后,使得华语电影的进步速度非常快,并且现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和当初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相比,十分相像。香港电影是借助“华语电影”的称谓,来帮助华语电影走向当年香港电影的辉煌而已。

香港回归20年,香港电影的变化是巨大的,“回归”带给香港电影新机遇的同时,也给了其很大的压力,在这20年间,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导致香港电影在这样的压力中,没有挺过来,而在内陆资本的帮助和带动下,香港电影也在新的挑战和发展中,看到了回到本初的希望。

从找寻自我,到坚守初心,再到回望过去,香港电影在这20年的经历也同样是香港人的改变,当新鲜力量能够撑起“香港电影”的旗帜时,香港电影要告诉华语电影的是,他们会一直走下去。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像玩情怀,成龙给茶水莲姐颁奖
港片黄金年代过后的“失控” 各方唱衰却未来可期
金像奖26岁时出售50岁的青春
金像奖《桃姐》大满贯 港星港味一枝独秀
金马奖的未来在哪里
七夕分手,内地电影和金马奖,谁依在谁的肩膀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