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则天墓前有61个无头石人,千百年来难以解释,后被考古专家解开

武则天墓前有61个无头石人,千百年来难以解释,后被考古专家解开

原创2022-04-11 18:09·羽昕

提起中华历史文化,很难不想到盛唐气象,而提起唐朝,就很难不想到武则天了。作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女皇帝,武则天不仅在生前是个传奇,死后也给后人留下了众多谜题传说至今无解。

譬如广为人知的无字碑。无字碑位于咸阳梁山武则天的埋骨之处乾陵。

同样千年未解的,还有其墓前61个无头石人来龙去脉的秘密。

乾陵始建成

值得一提的是,乾陵并非武则天一人的墓葬,而是武则天与其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

也就是说,武则天在生前虽然称帝,是名副其实的封建帝王,但却同寻常的封建帝王不同,是没有自己单独的陵墓的。

于是有说法认为,这仍旧是封建社会中对于女性歧视的体现,哪怕武则天曾经身居皇位,权势滔天,也无法在自己失去权柄后得到幸免,只能任由后人对自己的意志各种违背。

但事实上,同高宗合葬是武则天自己的意思。

武则天虽然最初作为太宗才人入宫,先侍奉了太宗皇帝十几年,并非高宗原配妻子,但夫妻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高宗不仅在太宗去世武则天到感业寺为尼时力排众议选择了将她接回宫中封为二品昭仪。

还在她回宫后很快就废除了原来的王皇后,封武则天为皇后,并将朝政大权放手给武则天,可见对她的喜爱与信任。

武则天也先后为高宗生育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

如此深厚的感情基础,再加上当时丧葬风俗流行夫妻合葬,武则天选择与高宗合葬也不足为奇。

乾陵的选址也可以佐证合葬是出自武则天的意愿。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崩逝,朝廷相关机构随即开始了对乾陵的选址。

这次选址由武则天全权负责,专门命唐初有名的堪舆大师李淳风和袁天罡对陵墓修建地的风水进行了考察。

得出了梁山北高南低、呈女性仰卧在大地之势、“大利女主”的结论后,武则天才命人进行了建造。

在埋葬高宗时武则天就已经考虑了陵墓风水对自己的影响,可见武则天自高宗死后便准备与其合葬。

乾陵营建时,经过唐太宗及唐高宗武则天共治两代治理下,国家经济已经从隋朝末年历经战乱时的濒临崩溃逐渐恢复过来,百姓休养生息,唐帝国国力充盈。

丧葬之礼自古就是中华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帝王生前作为国家最高权力中,其陵寝往往最能反应出当时的国力状况。

乾陵建成后陵园规模宏大。仿照当时唐都长安城的格局,陵园内城呈正方形状,仅南北主轴线就长达4.9千米,周长有八十余里,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

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有城垣两重,内城置四门,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等多种风格制式建筑,还设有朝臣像祠堂等建筑。

我们所熟知的武周朝名相狄仁杰就有专门的祭祀祠堂设在乾陵种。

各种地上建筑雄伟壮丽,地下墓室也有众多珍贵的随葬品,传说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藏在乾陵里。

千年风雨后

不过如此富丽堂皇的陵墓建制,显然也给乾陵带来了更多的觊觎。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推崇死者为大,类似于盗墓之类打扰死者死后安宁的行为都被人所不齿。

但从盗墓这一行业的悠久历史来看,主流文化的不认同,从来没能杜绝人类本性里对不属于自己财富的贪婪。

有唐一代,帝王陵寝往往重兵把守,乾陵并未发生过大规模的盗窃事件。

但到了唐朝末年,唐皇室统治风雨飘摇,自然无暇顾及先祖陵寝,再加上连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生存困境下,不少人铤而走险,试图对包括乾陵在内的众多皇陵进行偷盗,乾陵的宁静就此被打破。

黄巢起义时发生了对乾陵规模最大的一次盗掘。

此次盗掘由黄巢本人主持,在其占领了长安之后,直接派四十万的军队进驻了梁山,这次盗掘几乎铲平了半座梁山。

唐亡后五代十国诸侯林立,也有占领长安者意图不轨,对乾陵进行了盗掘。

不过乾陵地宫的入口始终没有被找到,盗墓者对乾陵的破坏始终停留于地表建筑。

而地宫深处的武后和高宗尸骨以及无数文物奇珍,至今仍旧尚未见天日,保存完好。

这些盗掘乾陵的故事传说中,经常具有神秘色彩。

譬如五代的耀州节度使温韬挖掘乾陵时总会遇上了狂风暴雨,但只要盗掘的士兵一停止,天气就会立刻转好。

民国时期的军阀孙连仲,据他自己所说,也在试图盗掘乾陵时遇到了这种奇异现象。

当时孙连仲当时直接动用烈性炸药炸开了乾陵墓道上方的坚硬岩石。

但就在他以为墓道口马上就要随之打开时,天空突然刮起了狂风,许多士兵都被狂风卷起,然后甩到地上,并因此受了重伤,孙连仲自此便断了对乾陵内珍宝文物的念头。

当然传说只是传说,千百年来盗墓贼从未因为这些故事而对武后的在天之灵产生敬畏,从而停止对乾陵的觊觎。

不过据后来专家学者对乾陵的考察,确定乾陵的墓道确实从未被打开过。

直到1960年,乾陵附近县市几个农民放炮炸石头,梁山的用以掩藏墓道口的石头因此被炸落,乾陵的墓道口至此才算是自建成后始见天日。

墓道口被发现后,在中央的指示下,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

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也参与到这次考古发掘中来,工作组于1960年4月开始发掘地宫墓道。

今日我们去乾陵游览所看到的墓道便是在这次考古发掘中清理出来的。

墓道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约十七米,全部用大小几乎等同的石条填塞。

石条上下之间开凿有洞口,用以贯穿铁棍固定,固定之后还灌注了锡铁汁,将石条熔为一体。

如此严密的设计,使得墓道严丝合缝,即使有盗墓贼偶然间发现了墓道口所在地,也绝无通过墓道口进入地宫内的可能,从而保证了武则天夫妇千百余年的安眠。

于是众人又联想到了武则天墓前的61无头石头人迷案上,或许,这些石像是被某批盗墓不成恼羞成怒的人为破坏的?

无头石人秘密昭雪

乾陵建设之初,设有朱雀门、玄武门、青龙门、白虎门四门,无头石人像位于朱雀门外,大小与真人相同,身上所穿服饰据专家考证是当时的胡服。

一些石像的身后,还保留着当时刻他们时留下的残余文字,内容大概为石像主人的姓名和职位以及来自何方。

根据这些文字可知石像主人大多来自域外,因此该石像群被命名为“六十一蕃臣像”。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开放包容年代的代表,当时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最为人熟知的证据,就是唐太宗曾被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称之为“天可汗”。

唐高宗武则天即位时,将太宗的怀柔政策继续贯彻了下来,因此他们先后驾崩后,很多少数民族首领不顾路途遥远来到长安参加葬礼。

负责主持高宗葬礼的武则天和负责主持武则天葬礼的唐中宗都很为这些人对大唐的忠诚感动。

所以下令按照这些人的形象塑造成石像放在乾陵最靠近地宫的地方。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石像有些产自武周朝,有些则产自中宗朝。

那这些石像又是怎样都失去了他们的脑袋呢?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些石像并不是同时失去了脑袋。

宋、元的史料中都曾详细记载过,在当时石像脑袋只是部分消失。

直到明朝,才在纪念游历乾陵的诗句中发现了石像的集体断首现象。

现在历史学界对于石像断首原因的普遍解释为:这些石像的破坏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

乾陵所在的关中地区经常发生地震。

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的“嘉靖大地震”据当时的相关记载,强度为8至8.3级,烈度为11度,对当地无论居民还是风土景物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不光是石像群,乾陵其他塑像也在这次地震后多有倒塌。

而且据现今学者实地考察,由于当时建筑工艺原因,石像的头部较为脆弱,成为首先被破坏掉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乾陵地宫一直无法打开,盗墓贼及文物贩子难免将视线放在地上的文物上。

另一部分蕃像的头可能是被人故意打掉弄走用来换取钱财,也不排除有盗墓贼泄愤行为。

历史文物如此被破坏令人扼腕叹息,好在乾陵早在1961年便已经在周总理的批示下连官方的挖掘行为都停止,成为了文物保护单位。

石像无头的惨剧想来不会再发生,而地宫中的那些珍贵文物,也将会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法再重见天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咸阳 乾陵【唐高宗李治.武则天】【高清大图】
武则天墓:40万大军挖不动、61座断头石像,至今无人敢碰…
【转载】乾陵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帝王合葬墓
坚固的武则天墓
六十一尊石像 唐高宗、武则天乾陵之谜
武则天墓前61个石人都无头,千年来难解,1971年2位农民提供线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