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太宗耶律德光的精彩人生

辽太宗耶律德光的精彩人生

2021-07-24 03:13·清晨de忧伤

辽太宗耶律德光(902年11月25日―947年5月15日),契丹名耶律尧骨。契丹族,辽朝第二位皇帝(927年―947年在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母为淳钦皇后述律平。

辽大同元年(947年)四月,因民间汉人武装反抗此起彼伏,辽朝在中原的统治动荡不安。耶律德光不得不罢兵北还,途中病逝于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杀胡林,终年四十六岁,庙号太宗,谥号孝武惠文皇帝。由其兄东丹王耶律倍(耶律突欲)的长子永康王耶律阮(耶律兀欲)继位。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辽太宗耶律德光的精彩人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辽太宗耶律德光的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唐天复二年(902年),耶律德光出生,契丹名尧骨,他是耶律阿保机的次子。相貌端庄厚重,秉性宽厚仁慈,军国大事多由他来裁决。

随父征战

契丹天赞元年(922年),耶律德光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年仅二十岁。随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参加了一系列征服战争,尤其是在率领六军南征平州、幽州、镇州、定州等后唐城池。天赞二年(923年),契丹军队攻下平州,耶律德光俘获后唐平州刺史赵思温、张崇等将领。回军途中击破箭笴山胡逊奚,诸部全部归降契丹。

之后,耶律德光率兵攻掠镇、定等州,所到达的城池守将都坚守不敢出战。耶律德光的军队到达幽州,符存审拒耶律德光于幽州城之南。又跟随辽太祖击破于厥里诸部,安定河壖党项,又攻下山西诸镇,取回鹘单于城,东平渤海,破达卢古部。耶律德光跟随辽太祖东征西战,立下了很多战功。

契丹天显元年(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国,以皇次子耶律德光镇守西楼(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称号为元帅太子。

继位为帝

七月二十七日(9月6日),辽太祖在出征渤海还都途中去世,皇后述律平总摄朝政。述律皇后在皇太子东丹王耶律倍(耶律突欲)和皇次子耶律德光之间更倾向于耶律德光,想要立他为帝,到了西楼(上京),述律皇后命耶律德光与耶律倍一起乘马在宫帐前,命契丹诸酋长拥立新帝,为自己选择的新帝执辔。契丹诸酋长深知述律皇后的心思,争相为耶律德光执辔,表示愿意拥立元帅太子耶律德光。

天显二年(927年)十一月,皇太子耶律倍无奈之下,率群臣向述律皇后请求皇次子耶律德光即皇帝位,述律皇后接受耶律倍等人的建议,立耶律德光即皇帝位,行柴册礼。群臣上尊号为“嗣圣皇帝”,即辽太宗,大赦天下。朝臣请求改元,辽太宗耶律德光仍使用“天显”年号。尊祖母皇太后萧岩母斤为太皇太后,母亲皇后述律平为应天皇太后,立妃萧温为皇后。

天显三年(928年)三月,后唐义武军节度使王都遣人赴契丹,请求献上定州(今河北定州)归降。唐明宗李嗣源出兵征讨,王都遣使赴契丹乞援,辽太宗命奚秃里铁剌前去救援。铁剌在定州大败后唐将领王晏球。后唐援军迅速集结,铁剌上表辽太宗请求援军。七月,突吕不讨伐乌古部取得胜利。王都上奏后唐军队攻破定州,铁剌战死,涅里衮、查剌等数十个契丹将领都被后唐所俘,辽太宗对此次出师后唐十分懊悔。

同年十一月,辽太宗亲自率军南征后唐。十二月,祭天地,唐明宗再次遣使到契丹,辽太宗在群臣劝谏之下,认为后唐多次派遣使臣是畏惧契丹的兵威,于是想要罢兵。契丹军到达杏埚的时候,唐明宗的使臣到达,辽太宗于是班师北归。

天显四年(929年)四月,辽太宗的长兄东丹王耶律倍自东丹国来朝,之前辽太宗不断想方设法削弱耶律倍的东丹国的实力。辽太宗还多次巡幸耶律倍的府邸,以窥探耶律倍的情况。为此,兄弟之间的关系恶化,矛盾进一步加深。同时,辽太宗因皇太后述律平十分喜爱第三子耶律洪古(耶律李胡),对耶律洪古十分重用。

十月,因为云中(今山西大同)郡县尚未攻下,大阅六军。命皇弟耶律洪古率领军队攻打云中,讨伐那里尚未归顺的州县。天显五年(930年)正月,耶律洪古在代北攻城略地,攻打并夺取寰州(今山西朔州),大肆俘掠而回。同年二月初九日,耶律洪古从云中而回,在行宫朝见辽太宗。二月十二日,辽太宗将先前所俘渤海民户赐给耶律洪古。

三月,辽太宗立耶律洪古为皇太弟,称号为寿昌皇太弟,并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辽太宗亲征在外,京师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常常由耶律洪古留守。十一月,耶律倍带着自己的妾室与珍藏的图书从辽东渡海投奔了后唐,辽太宗统一了契丹。

南下幽云

天显九年(934年)四月,后唐均王李从珂废弑其主李从厚自立为帝,耶律倍自后唐上书辽太宗耶律德光请求讨伐唐末帝李从珂。八月,辽太宗亲自率军南伐。九月,契丹大军到达云州,攻陷河阴。十月,又攻打灵丘,十一月,进围武州的阳城。阳城、洼只城先后降附契丹。

天显十年(935年)三月,党项向契丹朝贡。四月,吐谷浑酋长退欲德率众内附契丹。天显十一年(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称子、割让幽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辽太宗出兵助其反对后唐。

辽太宗遂亲率5万骑兵,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册立石敬塘为后晋皇帝。唐将高行周、符彦卿率兵前来叫战,辽太宗假装退却。唐将张敬达、杨光远又在西边列阵,未及成列,辽太宗以兵逼近之。而高行周、符彦卿为伏兵截断,首尾不能相顾。张敬达、杨光远大败,丢弃的兵仗堆积如山,斩首数万级。其后,更率军南下上党,助石敬塘灭后唐。

十一月,辽太宗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即晋高祖。晋高祖石敬瑭至河阳,唐末帝势穷,召耶律倍与他一同赴死,耶律倍不同意,唐末帝遣秦继旻、李彦绅杀掉了耶律倍,之后举族自焚,后唐灭亡。

幽云十六州会同元年(938年)十一月,刘昫、卢重册为辽太宗上尊号为“睿文神武法天启运明德章信至道广敬昭孝嗣圣皇帝”。大赦天下,改元会同。同月,后晋使臣献上幽、蓟、瀛、莫、涿、檀、顺、妫、儒、新、武、云、应、朔、寰、蔚十六州,并献上图籍,至此“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辽太宗下诏,以皇都为上京,改名为临潢府,升幽州为南京。

割取幽云十六州后,辽太宗将幽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辽太宗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度,分治汉人和契丹。升北、南二院及乙室夷离堇为王,以主簿为令,令为刺史,刺史为节度使,二部梯里己为司徒,达剌干为副使,麻都不为县令,县达剌干为马步。

灭亡后晋

会同五年(942年)五月,晋高祖石敬瑭去世,养子石重贵即位,是为晋出帝。七月,后晋派遣金吾卫大将军梁言、判四方馆事朱崇节到契丹朝见辽太宗耶律德光,国书上只称孙,而不称臣。后晋大臣景延广向契丹解释:“先帝(石敬瑭)是契丹所立,而如今的皇帝是我国自己册立的。作为邻国称孙则可,奉表称臣就不可以了。”契丹客省使乔荣回国上奏,辽太宗开始有南伐灭后晋之意。

会同六年(943年)八月,石重贵之子延煦来朝参拜辽太宗。十一月,上京留守耶律迪辇捕捉后晋间谍,得知后晋对辽朝有二心。十二月,辽太宗亲自赴南京,打算率军南下中原讨伐后晋,命赵延寿、赵延昭、耶律安端、解里等由沧、恒、易、定等州分道而进,辽太宗率大军跟从。

会同七年(944年)正月,赵延寿、赵延昭率前锋五万大军到达任丘。耶律安端入雁门,围困后晋忻、代等州。赵延寿大军到达元城,辽太宗册封赵延寿为魏博等州节度使,加封为魏王。面对契丹大军的进攻,后晋遣使乞求与契丹重修旧好,割让河北诸州。

二月,辽军攻博州,刺史周儒献城投降。后晋平卢军节度使杨光远秘密遣使告知辽军从马家口渡河。后晋大将景延广命石斌守麻家口、白再荣守马家口。不久,周儒引辽军麻答在河东扎营,攻打郓州北津,以策应杨光远。后晋派李守贞、皇甫遇、梁汉璋、薛怀让率领万余人,沿着河水陆俱进。辽军在戚城围困后晋军队,后晋皇帝亲自率军救援,辽军退军。李守贞等至马家口,辽军麻答遣步卒万人扎营,骑兵万人守于外,其余军队屯河西。还未渡河后晋军已经杀到,辽军不利。

三月,赵延寿向辽太宗进言:后晋诸军沿黄河置栅,但是畏惧辽军不敢出战。如果辽军直抵澶渊,据其桥梁,后晋都城必可取。当日,后晋军进驻澶渊,其前军高行周在戚城。辽太宗命赵延寿、赵延昭以数万骑兵出高行周之右,辽太宗亲率精兵出其左。战至傍晚,辽太宗复以劲骑突破后晋高行周的中军,后晋军大败。当时有谍者说东面后晋军的数量少,沿河的城栅也不坚固,辽太宗急忙率军攻打后晋军的东偏,后晋军崩溃出逃。辽太宗派兵追击,后晋军大败。之后辽太宗留赵延昭守贝州。

四月,辽太宗回南京。五月,耶律拔里得奏攻破德州,擒刺史尹居璠及将吏二十七人。契丹攻晋马家口、阳城失败后,不甘罢休,后晋则恃强而伺机反攻。会同九年(946年),契丹以欲取故予之计,派赵延寿诈降,诱晋出兵。晋出帝石重贵不察真伪,悉调宿卫禁军及诸道兵会集广晋(今河北大名),企图攻取瀛(河间)、莫(雄县南)二州,进图幽州(北京)。十一月,杜重威为帅,引兵三十万进抵瀛州,前锋将梁汉璋率先出战,未捷身亡。契丹军大举反攻,杜威惧战,退兵武强。契丹军追击至恒州(河北正定),扼中渡桥(正定东南),与晋军夹滹沱河而峙。旋契丹出奇兵迂回至栾城,断晋军粮道。晋帅杜重威心怀异志,以腹背受敌,挟众将降。契丹以降将张彦泽为前锋,倍道疾驱,攻入大梁(开封),晋出帝被迫投降,后晋灭亡。

更改国号

会同十年(947年)正月初一日,辽太宗以中原皇帝的仪仗进入东京汴梁,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贺。大同元年二月(947年)初一日,辽太宗在东京皇宫下诏将国号“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改会同十年为大同元年,升镇州为中京。

返途病逝

辽太宗耶律德光率部进入东京后,以枢密副使刘敏权知开封府,杀秦继旻、李彦绅及郑州防御使杨承勋,以其弟承信为平卢军节度使,袭父爵。派张彦泽迁徙石重贵出开封,杀桑维翰,然后在东京纵兵大掠。降石重贵为崇禄大夫、检校太尉,封负义侯。接着大封臣子,以张砺为平章事,晋李崧为枢密使,冯道为太傅,和凝为翰林学士,赵莹为太子太保,刘昫守太保,冯玉为太子少保。

其次,派人将石重贵的家人送往辽朝安置。遣赵莹、冯玉、李彦韬率领三百人送石重贵及其母李氏、太妃安氏、妻冯氏、弟石重睿、子石延煦、石延宝等于黄龙府安置。但是石重贵身边所用宫女、庖厨等仍然跟随。改国号之后,升镇州为中京。以赵延寿为大丞相兼政事令、枢密使、中京留守。

不久,原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自立为帝,国号汉。辽太宗下诏以耿崇美为昭义军节度使,高唐英为昭德军节度使,崔廷勋为河阳军节度使,分据要地。刘知远在晋阳称帝后,诸镇和后晋旧将多起兵响应。广大百姓也群起反抗,大部多至数万人,小部不下千百人,攻破州县城,杀死契丹任命的官吏。澶州起义军首领王琼,攻入州城,围击契丹将领耶律郎五;东方起义军攻破宋、亳、密三州。辽太宗很害怕,准备逃走,任命萧翰为宣武军节度使,留守东京。

辽太宗则带着后晋降官数千人,宫女、宦官数百人以及晋府库所有财物,离开封北行。路过相州,屠相州城,城中人男子被杀,妇女被掳,婴儿被掷入空中,用刀尖承接,作为行乐,事后查点,凡死十余万人。辽太宗被迫退出,杀人泄忿,一路上看到荒凉景象,对蕃汉群臣说,破败到这个地步,都是赵延寿的罪过。

渡过黎阳渡的时候,辽太宗对左右侍臣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得出所谓三失:各地搜刮百姓钱财,是第一失;让契丹士兵打谷草扰民,是第二失;没有早点遣返节度使去治理各镇,是第三失。”他当然很懊恼,走到栾城(河北栾城县)病死了,时年四十六岁。下葬于凤山,陵墓曰怀陵,庙号太宗。辽圣宗统和二十六年(1008)七月,奉上尊号谥为孝武皇帝。重熙二十一年(1052年)九月,增谥为孝武惠文皇帝。

耶律德光的文化素养

耶律德光自身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由于'慕中华文字遂改'字德谨。会写辽、汉文字。他和耶律倍都学过书法,所以述律后曾'命书于前以观之',太宗还善写文章。天显十年(935年),太宗靖安皇后萧温病死,'上自制文,谥曰彰德皇后',表示哀悼。同年,在弘福寺为皇后饭僧时,为追感以前父母兄弟在观音像前相聚'乃自制文题于壁'。由于文章感人,使'读者悲之'。

如何评价辽太宗耶律德光?

1.这是一为略有瑕疵的草原英主,执政期间辽国对中原政权的相对优势发展到了顶峰,外交军事能力都不错,奈何南征过程中有些没有克制住自己的欲望,没能让大辽国真正意义上入主中原,他的死也客观上促进了契丹的汉化,才有了后来的澶渊之盟。

2.耶律德光对于契丹的贡献很大,尤其在他继位之后,在许多方面促进了契丹政治和经济和发展。在政治方面他完善了从阿保机开始的管制,使之系统化。他还使契丹的领土继续扩大,使契丹走向了强盛时期。他在位期间,契丹的农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此外,契丹的本民族文化也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功绩

辽太宗耶律德光一生的主要功绩是,开拓了辽朝的疆域,统一了我国北方。这不仅为后来辽朝与北宋在长期的南北对峙中占据优势地位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北方各民族的同化与融合,为以后全国性的大统一创造了条件;从契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确立了'南北兼制'的政治体制和'农牧并重'的经济方针,为以后辽朝历代皇帝所继承和发展;改元会同后,大力进行社会改革,主动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加速了契丹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耶律德光始终站在契丹历史发展的前列,是契丹社会进步的代表,他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和辽圣宗耶律隆绪可以并列为辽朝三位最杰出的皇帝。

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名言名句

国强则其人贤,海巨则其鱼大。——《辽史·耶律图鲁窘传》

赏析:这是辽太宗称赞耶律图鲁窘英勇有谋略的话。一次耶律图鲁窘随太宗伐后晋,遭到杜重威的十万兵力拼死抵抗,苦战数日,毫无进展。于是诸将请求太宗延缓用兵。耶律图鲁窘正严厉色道:“如果半途而止,恰恰对敌人有利,则必然攻陷南京,削平我属邑。这样一来,战争则无休无止,百姓也没有安宁之日。敌人步行而我军骑马,何愁不能取胜。况且汉人脚力弱而行动迟缓,如果挑选轻锐骑兵先截断他们的粮道,则事情没有不成功的。”最后果如耶律图鲁窘所言。因此耶律图鲁窘立下战功,得到很多赏赐。

辽太宗耶律德光的传说故事

1.耶律德光出生

传说在公元902年契丹人为了建立自己的国家在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向东攻打女真各部,刚攻打下这座北邵重城隆州白龙府时随行的述律太后到了分娩的日子,为了攻打下北方的军事重镇隆州黄龙城阿宝机顾不上照顾述律太后,为防止城内女真人反抗派一路人马留下保护述律太后生产,自己带领大军北上,在北争黄龙的路上,耶律阿保机看到天上出现一条飞龙,顿时大喜,与此同时述律太后和保护他生产的人遭遇到女真人的反抗,他们看到有三只猛虎似乎从天而降保护述律太后,也下退了反抗的女真人,由于有了这三只猛虎的保护,述律太后顺利生下了王子,阿保机也顺利的攻打下了黄龙,回到龙州看见王子更为大喜,为王子取名耶律德光,也将这座城改名为耶律德光城,人们都流传在耶律德光出生那天出现的飞龙和三只猛虎的传奇,后来三虎保护王子出生的故事广为流传,虎城也成为了这座古城的别称,后来在耶律德光城内还有三座猛虎的雕塑。

辽太宗耶律德光的母亲是谁?

述律平(879年10月19日—953年8月1日),字月理朵,回鹘述律部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果断有智谋,多权变。辽太祖灭亡渤海后,尊号“地皇后”。神册元年(916年),加号“应天大明地皇后”,史称辽应天后。

辽太祖率军攻击党项时,奉命留守汗帐。室韦部落(黄头、臭泊)趁机偷袭契丹,为述律皇后所得知,亲帅大军击破敌军,从此威震四方。天显元年(926年),辽太祖逝世于途中,临朝称制摄政,掌理军国大事。辽太祖即将下葬时,砍下右手,装入棺木里,作为陪葬品。次子耶律德光即位为辽太宗后,尊她为皇太后。会同初年,尊号“广德至仁昭烈崇简应天皇太后”。

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过世后,孙子耶律阮在镇州称帝,即辽世宗。幼子耶律洪古(耶律李胡)去讨伐战败之后,打算亲自率军出击。后经过耶律屋质进谏,打消此意实现和解。事后发到祖州(今内蒙巴林左旗西南)安置。应历三年(953年),去世,时年七十五,陪同辽太祖合葬于祖陵,谥号淳钦皇后。

辽太宗耶律德光的皇后是谁?

萧温,辽太宗耶律德光的皇后。其父室鲁为辽太祖的述律平皇后之弟;其母质古是述律平皇后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唯一的女儿,而耶律德光则是辽太祖阿保机与皇后述律平的次子。当时契丹各部落实行氏外族通婚制,燕且耶律氏和述律氏之间有着互相嫁娶的习俗。因之,外甥女嫁舅舅是屡见不鲜的。就这样,长大后的萧温嫁给了自己的二舅,当时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耶律德光。

辽太宗天显二年(丁亥,927年)十一月,辽太祖驾崩,耶律德光继承皇位,是为辽太宗,萧温则理所当然的被立为皇后。萧温聪慧素雅,很得辽太宗的宠爱,无论打仗狩猎都将她带在身边。

辽太宗天显六年(辛卯,931年),萧温生下辽太宗的皇长子耶律璟(又名耶律述律)。 辽太宗天显十年(乙未,935年)十二月,萧温随太宗驻跸于百湖西南的行宫中,生下次子阿钵撒葛里(又名罨撒葛),因产后感染而患上重病。

辽太宗天显十一年(丙申,936年)正月,萧温皇后病卒于行宫。五月初一,开始为她服丧。初四,为其上谥号为'彰德皇后’,并葬于奉陵。辽太宗为她亲自撰写哀册。 辽太宗会同二年(己亥,939年)三月,萧皇后所生长子耶律璟被封为寿安公。

辽太宗大同元年(丁未,947年)四月初一,因辽人实施的'打草谷’物资掠夺政策,导致中原反抗不断,辽太宗被迫离开东京汴梁,引军北返,在临城(今河北临城)得了热疾。四月二十二日,辽太宗在河北栾城杀胡林(今河北栾城县的西北)病崩,辽人只得将其运回北方安葬。途中为防尸体腐败,以盐渍腌其尸,时人称为'帝羓’,即为'皇帝腌肉’之意。

由于太宗死得突然,军营中没有合适之人来统帅三军,所以众将商议,由辽太宗的哥哥耶律倍之子耶律阮继其帝位,是为辽世宗。 辽世宗天禄五年(辛亥,951年)九月初八,寿安公耶律璟在一场政变中被立为帝,是为辽穆宗。 辽兴宗重熙二十一年(壬辰,1052年),萧温改谥号为'靖安皇后’。

扩展资料:辽朝是由哪个名族建立的?

辽朝是契丹族,契丹族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

早期分契丹八部,唐初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唐太宗以后,唐置松漠都督府,赐姓李。大贺氏联盟瓦解后,契丹人又建立了遥辇氏部落联盟,依附于后突厥汗国。

天宝四年(745年),后突厥为回纥所灭,此后百年间,契丹人一直为回纥所统治。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册元年(916年)称帝,国号契丹。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改国号为辽,统和二年(984年)又改称大契丹;咸雍二年(1066年)复号辽。

天庆五年(1115年),女真族建立金朝。在金军的进攻下,辽朝于保大五年(1125年)灭亡。西辽延庆九年(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史称“西辽”,又称“哈喇契丹”,成为当时中亚地区的强国。西辽于金兴定二年(1218年)为蒙古所灭。

契丹人髡发,服装通常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契丹人住所为毡帐,皇帝的御帐称为捺钵。随着辽国的灭亡,契丹人逐渐融入了其他各民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契丹往事番外篇70
【巴林文史】葬在巴林地中国史上唯一的木乃伊皇帝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国后晋开衅,彼此指责对方挑事,直到关键人物身亡才真相大白
辽太宗
五代人物:石敬瑭与桑维翰
幽云十六州丢失始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