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冰冷的历史里,1个温暖的切片

文章配图-春宴图局部

01

淳熙五年(1178年),朱熹奉命调知南康军(今江西庐山)

他一方面开垦农事,安抚百姓,一方面重建书院,呕心讲学。

前来听讲的学子不计其数。

恰在此时,在四川从军的陆游,时隔八年返回绍兴老家,途中路过庐山,重游几处胜迹后,正好听见朱熹在讲学。

这年,陆游53岁,朱熹48岁。

两个小老头一交谈才发现对方不仅才高八斗,文采飞扬。

而且与自己志趣相投。

老陆一生都在致力于抗金,他结交朋友很简单,谁主张抗金,谁就是他朋友。

朱熹也是铁杆主战派。

庐山相识后,陆游匆匆而别。

虽天各一方,两人却书信往来不断,诗文唱和不绝。

一段长达22年的友谊,就此开始。

也为冰冷的历史里,添加了1个温暖的切片......

02

十月,朱熹找到了唐朝白鹿洞书院遗址,奏请朝廷,修复书院。

朝廷同意了,白鹿洞书院也修了。

朱熹又不惜重金,到处托关系,延请名师,师资问题也解决了。

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书院没书。

朱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得知朱熹有难,陆游来了。

陆游的祖父陆佃是徽宗朝宰相,家中藏书丰富。

陆游本人也嗜书如命,每任一地就锐意收集书籍,手上有很多书。

陆游将视若珍宝的书籍,全部捐给了白鹿洞书院,解了朱熹燃眉之急。

白鹿洞书院被誉为天下四大书院,不知有多少学子因为朱熹、陆游学有所成。

03

淳熙八年(1181年)八月,浙东爆发大饥荒,无数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宰相王淮大力举荐朱熹担任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赈济浙东灾民。

(朱熹在南康军曾成功赈灾,救灾经验丰富)

还没等朱熹上任,他就收到陆游寄来的一首诗:

市聚萧条极,村墟冻馁稠。

劝分无樍粟,告籴未通流。

民望甚饥渴,公行胡滞留。

徵科得宽否,尚及麦禾秋。

——灾情如火,你怎么磨磨唧唧,还不上路啊?

原来,陆游当时正被免官回家,亲眼目睹了灾民惨状,心急如焚,催促朱熹赶紧上任,救灾。

这年十二月,朱熹才来到绍兴府上任。

上任后,便马不停蹄亲自巡视绍兴各地,甚至远涉衢州、婺州等地考察灾情。

淳熙九年(1182年)正月十六日,陆游亲自到绍兴府衙找朱熹,朱熹还在外地考察。

陆游心里有点担心:朱熹是个搞学问的儒生,他到底会不会赈灾啊?

不怪陆游担心。

淳熙七年,江西爆发饥荒,陆游为了赈济灾民,不顾上级反对,强行打开官仓,却收效甚微,不仅没有成功赈灾,反而自己被直接免职。

陆游为好友捏了一把汗。

事实证明,陆游完全是白操心了。

朱熹考察结束后,首先稳定社会治安,然后召集各地富商筹措粮食,而后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赈灾效果十分明显,活民无数。

陆游心中暗自感谢老朋友拯救家乡百姓。

04

就在这时,朱熹仕途再遭打击。

七月,朱熹巡视台州,有灾民举报台州知州唐仲友贪赃枉法,再加上小人挑拨,朱熹误以为唐仲友是个大贪官。

嫉恶如仇的朱熹当即上书弹劾唐仲友玩忽职守,赈灾不力、放任手下胡作非为、违法收取私盐税钱、与妓女严蕊厮混等罪名。

奏状上报朝廷后,宰相王淮为难了——

一个是好友(王淮还对朱熹有举荐之恩)

一个是亲戚(唐仲友是王淮的老乡,王淮的女儿还是唐仲友的弟媳)

为了调停朱唐矛盾,王淮让人举荐唐仲友担任江西提点刑狱,暂避朱熹锋芒。

可唐仲友不惯着朱熹,上书自辨清白,弹劾朱熹。

最终宋孝宗出面裁决,各打五十大板。

唐仲友被免职;朱熹接任江西提点刑狱。

这个结果,唐仲友不仅不满意,朱熹也不满意,心灰意懒,决定辞官退隐。

陆游听说,赶紧写信劝阻朱熹。

然无卵用,朱熹主意已定,辞官隐居武夷山,专心讲学。

陆游“恨铁不成钢”,一口气写了五首《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给朱熹。

其中一首,写道:

身闲剩觉溪山好,心静尤知日月长。

天下苍生未苏息,忧公遂与世相忘。

——苍生百姓都还在为了生计忙碌不停,你怎么能躲到山里偷闲犯懒?

面对好友的“批评”,朱熹淡然一笑,写了三封信自白心迹:“杜门读书,毕此数年为上策,自余应付一笑之。”

——我就是一个书生,当官并非我所愿,闭门读书,研究学问才是我最喜欢做的。

其实,陆游自己当时也是没有一官半职的“在野闲人”。

都是无官一身轻,自此之后,两人书信往来更加频繁。

陆游一有什么事情,就写诗给朱熹小老弟。

朱熹呢,每次收到陆游的诗信,都先夸写得好,再夸字写得棒。

两人隔空“秀恩爱”,一点都不带重样的。

05

或许老天爷看不惯两人“如胶似膝”,出个难题考验两人。

庆元二年(1196年),在奸相韩侂胄的指使下,监察御史沈继祖凭空捏造,弹劾朱熹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恭、不谦,诬陷朱熹“诱引尼姑,以为宠妾”。

韩侂胄党羽纷纷跟上,指责朱熹是“伪学魁首”,喊出“斩朱熹以绝伪学”的口号。

顷刻间,朱熹身败名裂,落官贬职。

朱熹的门生或打入大牢,或流放外地。

史称“庆元党禁”。

庆元党禁后,陆游写诗谴责韩侂胄,为朱熹鸣冤......

可是,没过多久,陆游自己也出事了——

庆元三年(1197年)二月,韩侂胄新建了一个南园,专门派人威逼利诱,请杨万里作记。

为奸相园林作记,那可不摊上个攀附权奸的恶名?

杨万里严词拒绝,我不做官可以,为你作记断然不可以。

韩侂胄愤怒无比,又拿杨万里没有办法。

他转手就把这个苦差事交给了陆游。

为啥是陆游?

原来,韩侂胄为了笼络人心,巩固地位,打出北伐抗金的旗号,启用主战人士。

陆游是主战派精神领袖,韩侂胄诏他入京共商北伐大业。

陆游知道韩侂胄不是个玩意,可与抗金大业相比,写一篇文章,不值一提。

陆游提笔写下千古名文《南园记》。

陆游一出手,很快就传遍天下。

结果,大宋清流名士纷纷指责陆游为拍韩侂胄马屁,厚颜无耻。

(“陆游学广而望隆,晚为韩侂胄著堂记,君子惜之…见讥清议”)

朱熹的门生纷纷来告知。

朱熹非但没有怪陆游,反而为陆游担心,长叹了一口气,道:

“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

这年冬天,陆游偶染风寒,朱熹特意让人寄了一床纸被给陆游。

人生在世,能此好友,夫复何求?

陆游激动坏了。

06

庆元六年三月初九日(1200年4月23日),心力交瘁的朱熹病逝于福建建阳,享年70岁。

消息传出,天下士民,悲痛欲绝。

朱熹的门生决定共赴信州,举行大葬,反抗韩侂胄暴行。

韩侂胄慌了,严令各地官员不得允许有人悼念朱熹,有违此令者,严惩不贷。

最终,在韩侂胄的高压下,朱熹死后“未有表示哀悼者”。

此时,陆游已经75岁高龄,白发苍苍,步履阑珊。

绍兴与建阳相隔千里,他根本无法翻山越岭,飞驰闽海,亲自祭奠好友。

泪眼婆娑的陆游,想起二十多年前,庐山脚下朱熹讲学的样子。

泪尽血出。

陆游不惧韩侂胄威胁,毅然决然,写了一篇祭文:

“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髦,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

寥寥35个字,字字泣血,胜过千言万语。

——我愿死一百次换你复活重生,我的眼泪就像倾尽黄河之水奔流向东海。可恨,你离我太远。我老了,只能让我的心来到你的身边。虽然你离开了我,但你永远活在我心中,希望你能来享用我遥拜你的祭品……

时隔数百年,依旧可温暖人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变节叛国真相
《宋朝史》——公元1182年朱熹劾唐仲友案:理学被禁的先声
朱唐交奏案本末:唐仲友冤枉吗?才不!真正冤枉被黑的是朱熹
朱熹生平介绍
文史知识丨莫砺锋:死后是非谁管得
朱熹生平和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