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归正人,无形枷锁下的囚徒

世事最忌三心二意,倘若在国策上摇摆不定,甚至前后截然相反,那只能说——没有最蠢,只有更蠢。

南宋王朝在对待“归正人”的问题上,就把一手还算不错的牌,打成最烂。

什么是归正人?这还要从靖康之变说起。

靖康之变以后,淮河与秦岭、大散关以北原属宋朝的土地,均被金朝或金朝扶持的伪齐占领。

土地被占,百姓还自认为是大宋之民,大多心念故国,常怀恢复之望。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曲线救国”,临时出任伪职。

时间久了,出于对故国的向往,不少人陆续南逃,这些移民被南宋称为“归正人”,正即正统之意。

归正人还被细分为四种,归正、归明、归顺、归朝。

归正人,原为宋朝人,沦陷后复又回归宋朝;

归明人,原不是宋朝人的外族归顺宋朝,弃暗投明之意;

归顺人,蕃夷部落之酋长纳土举族而降,仍在原处主事,名义上归顺;

归朝人,燕云十六州等沦陷几百年之地军民投奔朝廷。

同样都是投奔你的,还非要分出个三六九等,如此来说有色眼镜看人古已有之。

对于归正的普通百姓,朝廷大多安置在两淮、荆湖北路(今湖北一带)等沿边地区,由当地官员负责监视看管。

对于归正文官,大多不授实职,分散安置到各个州郡,给个闲差,不许安排在金宋两国边境的沿淮一带。

武将之中,好多人带军来投,能分散的给分散开,实在不能分散的,周围安置军队防范着点。

这些来投之人,不乏豪杰慷慨之士,多有青史留名者。

著名将领李显忠、牛皋、刘整、张世杰,文武双全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起义军将领王友直、李宝、李全,都是归正人中的佼佼者。

归正人,其实是一个带有侮辱字眼的称呼,说明你原本属于敌对阵营,哪怕你弃暗投明了,也永远是一个与正统格格不入的异类。

国人对于这类人有种天然的不信任,不独宋朝,两千年之史实证明,从敌占区回来的很难摆脱被清算的命运。

辛弃疾一生矢志恢复,二十一岁拉起一只义军抗金,后并入耿京军中担任掌书记,耿京为叛徒张安国所杀,辛弃疾率五十人奇袭数万人敌营,擒获张安国南投宋廷。

这样一位颇以功业自许的爱国将领,常遭投闲置散,不肯起用北伐,最终壮志难酬,抱憾而逝。

李全,与自诩“梨花枪天下无敌”的杨妙真结为夫妇,统领红袄军与金军作战,却饱受大宋朝廷君臣的无端猜忌,为求自保,只得在金、宋、蒙古之间飘摇不定。

有宋一代,在对待归正人的态度上,朝廷时常犹疑不决,时而接纳,时而遣返,让他们无所适从。

《绍兴和议》签订以前,是归正人南下的黄金时期,山东、两淮之地民众大批南下,欲为王师北上之向导,早日收复失地。

而《绍兴和议》签订以后,和议中有遣返归正人的条款,宋廷迫于金国压力,主动遣返南下归正人。

这些被遣返的归正人,一旦返回家乡,必然受到金人的报复和歧视,怨恨肯定记在南宋朝廷的账上。

自绍兴三十一年(1161)起,宋金战事再次爆发,南宋朝廷为招募兵员计,重新接纳归正人,甚至逼迫收复地区的民众全部南迁。

淮北百姓有前次被遣返的教训,当然不肯南渡。宋军先是劝诱,不听就殴逼,更有甚者公然劫夺,动用各种极端手段。

不走是吧,“该走不走,扒房牵牛”,拿大刀片子架脖子上,押着你走。

合着两淮之地的老百姓全是物件,你想要就要,想不要就扔?

其实整个南宋朝廷,从皇帝到文臣武将,大部分是北宋灭亡之时从中原南逃过去的。

大家都从北边来的,不过你们跑得比较快、跑得比较早而已,凭什么自认正统,看不起后来的归正人?

好歹北方人还拼死抵抗金国那么多年,那时你们干什么去了?西湖之上夜夜笙歌,直把杭州作汴州。

视逃跑为战略转移,也就是你九王(高宗排行老九)才能干出来的事吧。

好你个老九,大概忘了自己南奔途中那档子光荣事迹了吧。

跑到扬州,九王跟小宫女做起了不可描述之事,卫士一声“金兵来了”,九王提起裤子就跑,不料惊吓过度之后,再也没了生育能力。

自己恐金症都已经成了顽疾,凭什么瞧不起那些好歹见识过金兵的人,也不知从何而来的自信。

归正人像梁山好汉一样,戴着一副无形枷锁,一辈子摆脱不了“贼寇”的阴影,走到哪都被指指点点——看,那个北边来的贼寇。

从朝廷到民间,浑然忘了当初招纳归正人之时的承诺,给田、免税、免赋,就学、从军、出仕皆有优待。

正是这些承诺,加上恢复故土心切,能征善战的八字军、岳家军多以山东、两河、两淮的北人为主。

这些没有对不起朝廷,只有朝廷对不起他们的归正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旦战事稍停,朝廷就开始清算他们,将当初的承诺抛之脑后。

朝廷虐我千百遍,我待朝廷如初恋?你以为是人都是岳武穆?绝逼想多了,大家都不傻,你不待见我,老资走人还不行。

宋廷此举,等于把人才亲手推给敌国。金世宗要求臣子,多多举荐山东、河南流离之人,不拘于贵贱。

若没有蒙古的崛起,大宋朝或许早亡于金军铁骑之下。然而,对待盟友蒙古,宋廷也时常耍些小聪明。

最后一次南宋派使者向忽必烈求和之时,忽必烈命人抬出几个大箱子,都是双方签订过的契约。

忽必烈指着箱子说,只要贵使能从箱中找出一份兑现过的条约,元军立即北撤,永不犯境。使者掩面羞愧难当,再也无半句言语。

想来也是,对自己人都不守承诺的朝廷,怎么会遵守与敌国不具现实意义的契约?

自以为精明,视承诺如无物的大宋朝,终于搬起石头砸烂了自己的脚丫子。

崖山一曲帝国覆灭的悲歌,千载之下犹让人哭笑不得——面对如此“精明”的老祖宗,惟有掩卷叹息不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崩溃 | 南宋的灭亡真正原因竟是因为这样
南宋:无法言说的襄阳之战
李庭芝:文盖陆秀夫,武胜张世杰,南宋风雨黄昏中的最后一道亮光
铁血残阳,襄阳围城五载
血战常州 1
蒙古帝国扩张成性,重压之下南宋为何还能坚持半个世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