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听起来太离谱了,所以不可能是真的!| 批判性思维

-- 共1200字 / 阅时 2min --

上期 [周三] 栏目我们聊了诉诸虚伪谬误,这期栏目我们聊个人怀疑谬误。

01.

“不对不对,这听着不可思议,根本不可能……”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当聊到AI在教育中的应用时,他说:“我不信机器人能取代老师,那怎么可能呢?机器人怎么可能有人那么聪明?”

当听到历史学家解读某个事件时,他摇头:“我不信专家的话,他们肯定是在为一些人辩护。历史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就被解释清呢?”

当说到外星文明的可能性时,他质疑:“那些都是编剧和导演瞎编的。宇宙中怎么可能存在其他生命呢?我们连太阳系都还没探索完呢!”

像这样因为自己的知识局限、自己不知道,就本能地怀疑、否定的人,是很难和他们讨论新事物的。

类似这样的情形就是犯了个人怀疑谬误它就像是我们的大脑在面对某些看似匪夷所思的事物时发出的一种自我保护信号,它告诉我们:“等等,这听起来太离谱了,不可能是真的!”

但是,正如我们之后会看到的,这种本能反应并不总是正确的。

02.

简单来说,个人怀疑谬误就是因为人们对某些事情不了解、不理解,或者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就一口咬定它是假的、是不存在的。

就像我们看到魔术师变魔术,因为看不懂其中的门道,就认定魔术师使用了什么邪门歪道。

  • 没有深入了解AI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仅凭直觉就否定它的潜力和价值,就犯了个人怀疑谬误;

  • 没有详细了解历史事件,仅凭固有的知识经验就对专家的解读产生质疑,也是个人怀疑谬误的体现;

  • 没有了解宇宙的博大,就轻易地否定外星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同样是一种个人怀疑谬误。

如果对个人怀疑谬误置之不理,它可能导致我们因为无法接受新想法、新观点而错失重要的机会。拒绝相信AI的应用,就可能失去拥抱智能时代的机会。

它还会把人困在固有的知识、认知里,阻碍我们去创新,毕竟“新东西”是未知的、不了解的——这些都会被它否掉。

它也可能影响人际关系,只要说到对方不了解的,他就否定;或者说的东西我不懂,我就认为它不对,人和人还怎么交流?关系怎么维系?

03.

那么,如何做才能避免个人怀疑谬误,避免它对我们生活造成影响呢?

保持头脑清醒!

  • 如果别人讲的东西,我不了解、不懂,先承认自己不懂,再克制自己否定它的欲望,请他多讲讲、自己也多了解一些,等有了了解,再说自己的看法。

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保持头脑清晰,还得保持心态开放、懂得提问——愿意去学习、去探索,会问:“这个观点有什么依据吗?”、“这个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好让自己更多的了解。

  • 如果自己讲的东西别人因为不懂立马给否定了,也别上气怼,深呼吸三次,然后进行补充解释,如果对方不管不顾就是不听,那么结束这个话题,话不投机半句多。

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保持头脑清晰,还得有度量、能理性思考——接纳对方有知识盲区、不理解,不要让自己因为被否定而上情绪,影响判断,尽量地解释,也懂得适可而止,不纠结。

如果能保持头脑清醒,同时有度量、有开放的心态,会提问、能理性思考,那么我们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杜绝被个人怀疑谬误所影响。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内容,希望你有一个不被谬误影响的一天。

#批判性思维 | 推荐——

我对事不对人,可你新来的懂什么、瞎提什么建议?| 批判性思维

同事喊我聚餐,我不想去,不去又怕影响同事关系、影响之后的工作、甚至因此失去工作…真糟心 | 批判性思维

“保时米”的外观「抄」了保时捷,不是自己的原创,所以它就不怎么好看了?| 批判性思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要想思想轻松的运行,不妨掌握一下几个批判性思维。
学会提问,提高本质思考力
建立逻辑思维,我推荐三本书
AI时代更需要《学会提问》
做个聪明人的基本功——读《批判性思维》
《学会提问》||如何利用批判性思维提出关键性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