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摄影构图之广义构图

​艺术便是生命和宇宙的同构

先立后破 法无定式

取其意,变其形

构图理论知识上突破创新,更要敢于突破技法去创新。

作品的魅力基本上来自作品的个性化表达。

远取其势,近取其质。

世界摄影大师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曾经说过,“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摄影构图,专业地说是将画面中看似杂乱的元素以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组合,使之从无序变有序。简单地说,就是安排各个景物或物体的位置,让画面更有美感,合理地安排这些画面元素。符合人的审美观感。形体比例上的对称,心理感受上的平衡。有规律性,所以画面不会让人感觉杂乱。

广义上的摄影构图包括拍摄题材的选择、拍摄主题的确定、画面形式的表现、造型技巧的运用等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对摄影创作的整体把握与安排,是拍摄者创作思想的实现。带着情感构图。构图不能成为目的的本身,因为构图的基本任务,是阐明艺术家的构思。

形式上的美感与意境的营造在更多时候需要合适的构图来彰显。产生优秀摄影作品的前提是构图要与照片内容结合得恰到好处。

狭义上的摄影构图是指在拍摄中对画面的布局、结构和效果的安排与把握,也就是把点、线、面、光、影、色,图案,纹理,色块,透视等视觉元素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及技巧进行有机的结合。

二次构图只是一种构图的补充,正确的做法还是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构图水平,力争在前期拍摄时就解决掉构图的问题。

构图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表达,我们永远是为了表达而构图,而不是为了构图而构图。

创作出好的作品,即决定照片成败的并不只是眼前的美景,还有相机后面摄影师的眼睛和头脑。

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而应该在实拍当中根据场景自身的特点,寻找能够打破常规且又不会脱离实际的角度,恰当运用构图形式,创作出令人意想不到而又符合自然规律和具有美感的画面效果。

三大构图原则出好片:

1.主题明确-一张照片可能没有明显的主体,但一定要有鲜明的主题。表达感情和对生活的感悟。

2.追求简洁

3.形式美感

罗丹所说的:“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面对要拍摄的场景,不要仓促拍摄,正确的做法是先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要前、后、左、右地移动取景机位,从不同角度(全景、局部、正面、侧面、背面、俯视、仰视),用不同焦段取景和观察,这样才可能拍摄出与众不同的照片。

摄影是一门观察的艺术,一门想象的艺术。摄影最难莫过于意境。意境就是摄影作品通过画面描写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这个境界和情调源于你的文化艺术修养、你的情感、你的观察力,甚至是你的经历。取景源于非凡的观察力,而构图方式的选择就是如何精妙地反映那些确定的内容。构图是一种综合能力,它需要较强的识别力和个人品位。识别力可以通过长期的练习获得,而个人品位则需要多方面充实自己,并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入照片中,从而使观者通过照片就能与拍摄者交流。

摄影取舍的艺术/摄影是选择的艺术

摄影中“舍”的目的是为了让“取”更有效果

崇尚“少即是多”的密斯·凡德罗

前景

主体

背景;背景主要起衬托作用,所以简洁的背景能更加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

“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

留白:一幅画面如果被实体对象塞得满满的,没有一点空白,就会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从而影响整个画面的美感。而如果画面中空白留得恰当,就会使人的视觉有回旋的余地,思路也会变得开阔,甚至出现延伸到画面外的无限意境。这些空白不一定是纯白或纯黑,只要是画面中色调相近、影调单一、从属于衬托画面实体形象的部分,就可以称为“留白”。

陪体在画面中的作用

说明画面

烘托主体

添加形式感

平衡画面

与主体相呼应

增加意味,内涵

设备参数影响:

镜头焦距对构图的影响:畸变/透视/空间压缩/拍摄距离,就意味着调整画面内部的透视效果

不同焦距镜头,其本身透视效果就不一样

参数:角度/景别/光圈/

快门对构图的影响( “追随拍摄”“安全快门”“反光板预升”摄影称为“瞬间艺术”)

景深服务于叙事(深焦/浅焦/柔焦/变焦/裂焦/移轴)

景别(节奏/格调/场景的意义)

“特写取其质”。

“全景远景取其势”

有观点认为在镜头构图时,画面边框不应卡在人物的脖、腰、膝、脚关节等关节部位,否则会造成一种被“肢解”的错觉,但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这种担心或许是多余的,在实际影片拍摄中也并没有严格遵循这一“禁忌”。

不同的镜头角度,不仅可以客观地传达画面信息,更可以对观看者心理产生影响,创造出特殊的观看效果。

空间 + 形状 + 线条————布局场景

三维(空间)----二维(平面)----三维(光影)摄影构图调整在空间上主要通过对拍摄距离、拍摄方向和拍摄高度这三个方面进行控制。

“一看、二选、三控制”

近代西方世界建立起的空间的概念是源于牛顿的物理学理论。《牛顿研究》一书系统总结了牛顿的理论研究,作者法国科学思想家亚历山大·柯瓦雷在书中写道:“空间的几何化,也就是用均匀的、抽象的——无论我们现在认为它是多么真实——用欧几里德几何刻画的度量空间,来取代前伽利略物理学与天文学所采用的具体的、处处有别的位置连续区。事实上,这种特征的赋予几乎等同于把自然数学化(几何化),因而也几乎等同于把科学数学化(几何化)。……牛顿的世界主要就是由虚空构成的。”牛顿秉承将笛卡尔的思想,将自然万物数学化,将自然纳入三维坐标系进行探讨,但他反对笛卡尔将空间视为物质的延展,而是将物质与空间完全区分,人文物质由坚硬的、互不相同的、稳定的、彼此分离的微粒构成,它在无限同质的虚空,即空间中运动,万有引力把物质、空间、运动统一在一起,构成牛顿的物理世界,它本质上,是可以测量和计算的数学(几何)结构。这种将自然数学化的思想完全颠覆了自古希腊以来的传统宇宙论,它不再是一个有限的、异质的、天地有别的、可爱可恨、充满灵性的感性世界,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无限的“空间观”。

路斯本人的一段描述更具有定义性:“这是建筑领域的一个伟大的革新:在空间中解决平面问题……就像人类最终将成功地在立体中下棋一样,未来的其他建筑师将在空间中解决平面问题。”

画幅:

35相机画幅长和宽的比例基本保持在2∶3,与黄金比例1∶1.618近似

宽高比: 4:3 16:9 1.85:1 2.39:1/换算2.35:1/2.4:1 2:1

画幅对构图的影响:竖屏画幅/横画幅/120画幅

我们的视觉感知中,对事物的定位往往需要一种潜在的坐标系统,即相交的垂直线和水平线。所以,眼睛首先关注的是视野中具有垂直或水平形态的景物。利用这一点,摄影师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景物时,可以利用垂直或水平的景物形态加以构图,明确画面的视觉中心。

摄影画面中垂直线能否正确处理这一点,就能准确判断出摄影师的基本功是否过硬。

画面的四条边框线总是要跟画面内的景物发生内在联系的,尤其当我们在表达一个空间存在时。在某种程度上,摄影取景的“框取”总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成分,不管你愿不愿意,被四条边框线强硬框取的被摄物体,其内部各元素之间也就发生了种种新的(或原先存在的,只不过如今被彻底强化了)联系,原来(在真实存在之中)是可以分开的,现在却再也无法分开了。

为了更准确地表达我们对被摄物体的尊重和理解,减少武断强硬的套路式安排,我们就得在理解被摄物体的前提下,寻找能够揭示其本质含义的种种关系——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人与景的种种关系,在画面中确立起某种呼应和对比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某种造型上的秩序感,令画面看起来更能激发起我们的视觉想象,在画面形式感上也更富于美感和象征含义。

我们平时所说的视觉冲击力、构图饱满和完整感觉都是相对于画面的边框线而言的。

点是线的收缩,线是点的延长,面是点的扩张。点、线、面三者相互依赖。

两点成一线,线从本质上来讲,是点的运动轨迹,所以它天生具备动态情势。

点具有相对性,是相对于“线”和“面”而言的。在不同的画面结构中,点可以成为面,面也可以作为点来组织画面。与画面相比,点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结构,它可大可小,可亮可暗,可方可圆,可以是彩色的,也可以是黑白的

点:

“点”虽小,但照片中点的位置很重要,其位置的不同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感觉。

照片中存在更多的点,应该在意的便是点与点之间的关联。构图时要注意,多点之间如果没有相互的位置或内在联系,那画面会显得杂乱。

在画面中存在远近的距离对比,那会让照片表现出一种纵深的空间感。

散点——随意自然的/形散而神不散(点多成面)

点缀式构图:在经营画面时,要讲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细节景物点缀画面,以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点缀手法要建立在简洁的构图思路上,即画面要力求简约,避免因点缀性元素的添加而使画面出现繁杂混乱的情况。

视觉中心

黄金分割点0.618

斐波那契数列

井字格/三方法(也是点的一种体现)

线:

一幅画面一般由许多有形与无形的线条所组成,其中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主线条。主线条和其他线条经过组合和联系,形成具有明显特征的线条结构形式。它能引发观者的某种情绪和感受,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因此,摄影师在拍摄时,要根据拍摄意图,寻找表达主题的最佳线条结构形式。线条结构的种类非常丰富,包括横线结构、竖线结构、曲线结构、正倒三角形结构、斜线结构等。

对于线条:应该在意的是其走向,以及线条之间的排列关系:它们是平行、汇聚,还是一般交叉。线条之间不同的走向和关系,会决定画面构图的成败。

直线、曲线,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对角线。

水平线构图/斜线构图/ V形构图突出山峰的交错感/S形构图拍出美女妖娆身材/X形构图

L形构图表现人像画面稳定感/十字形构图……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孤立质点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相互作用的两个质点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曲线:调节画面的节奏

如果我们在这条规则曲线上分别设定A、B、C、D四个点(图3-22),那么,当这条曲线引导我们的视线沿着它的运动趋势向前延伸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么一个事实:各个设定的点中都蕴含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对于A点与C点来说,是在暂时的运动中预示即将到来的静止,而对于B点与D点来说,则是以暂时的静止中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运动。若做进一步分析,我们还会发现,这四个点的内在运动方向和大小力度是在交替互变中进行的,也就是说,无论是此线条上的哪个点,都具有动与静这两种永远活跃的运动趋势,波状线就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动静线”,动与静的交替互变构成了线条的内在律动与节奏,我们将波状线称为“世界上最美的线条”的理由就是因为它是“活”的,而且是有节奏的。由于曲线中的动静感觉都是含蓄而非奔放的,因此,S形线条在美感形态上属于含蓄美,而以S形线条为主线构成的摄影画面自然也就显得秀美隽永了。

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迪早在一百多年前的设计作品中已经体现出曲线构图美感,他认为曲线是自然界的形状,也因此诞生其名言:“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属于上帝。”

通过人物、动物的视线,视线有一定的权重。配合画面中的内容进行平衡处理。

线也可以是无形的:视线朝向、构图元素的运动轨迹或指向

线条对观者的心理作用:

表现动感

引导视觉:对角线——强调方向的构图,透视牵引——增强空间的构图

放射线——发散式构图

分割画面:

表露式表现 隐现式表现 创意式表现

面:

原始规则的形状其实只有三种,即圆形、方形和三角形,其他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形状只是它们的组合与变化。

毕达哥拉斯就明确主张:“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圆形:圆形是自然界最具象征意味的形状,它通过提供一个中心力,产生一种使构图统一的整体感。它从宇宙中概括抽取出来,象征着完整、包容、圆融、完满、安全、温暖和亲和力等许多积极含义

方形:方形是人力的象征,因为几乎世界上所有方形都来自人造。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方形看作是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一种规划与规范,方形因而具有了稳定坚固的意义。当然,与此同时也就有了局限封闭的另一层含义。

三角形:三角形又分为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两种。正三角形由于在心理上给人以稳定、稳重和坚固的感觉,所以成了永恒与统治的象征,由正三角形构成的画面在习惯上又称为“金字塔”构图。倒三角形则完全相反,由于在心理上给人形成极不稳定的感觉,所以我们常以此种形式表示运动、不稳定和倾覆的感觉。

圆线条所构成的不规则形状明显要比直线条所构成的形状来得温和与含蓄,

锐角凸起的部分明显给人以紧张不安的感觉。

面积:三角形、圆形、矩形、菱形,

正三角形——稳重且具力度感构图/三角形构图表现山峦的稳定感

倒三角形——不稳定的动态感

任何被摄物体都会以“形”的方式体现在摄影画面上,只不过有的较为明确具体,有的则较为隐晦抽象而已。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就主张,在决定性瞬间来到的时候,画面中的主要因素会排列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也就是说,在画面的背后其实是由这些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统率着整个画面。

形状的取舍离不开画面边框线的框取方式——取景框内的画面其实就是一个经过截取的新形状,或者说是新形状的组合

形体:往往将结构与形状加以混淆。其实,两者的区别在于,形状是二维平面的,而结构是三维立体的,结构呈现的是形状的细节。

因为结构是立体的,所以要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出结构的体积和深度,貌似不合逻辑。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视觉原本就是在相对扁平的视网膜上感受物体的体积和深度。虽然摄影画面是二维的,但是眼睛能够立体地观察照片中的景物,并能从中看到立体的内容,我们称之为联想空间。

在实际应用当中,大致确定景物的轮廓形状之后,其立体感要通过亮部和暗部的影调变化来塑造,最终全角度展现景物的全方位形体。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

质感:质感表现情绪

空间感/透视:

决定建筑空间形态的属性包括方位、大小、形状、色彩、肌理、光影等。

不同视角有不同的透视关系

摄影必须将真实的三维立体空间转化成二维的平面画面,摄影所展示的世界并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复制,在时空感受上也完全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真实的时空感觉。:解决过于平面化的问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人们的视觉心理对于倾斜线和影调关系以及色彩,透视的认识来营造一个空间深度来。

焦点透视,又称定点透视,指的是将视角固定在一个位置上,才能得到稳定的形象,不同距离的物体得以在同一画面上正确体现近大远小的关系。是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的总称。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其基本原理,将隔着一块玻璃板看到的物象,用笔将其画在这块玻璃板上,就得出一幅合乎焦点透视原理的绘画。其特征是符合人的视觉真实,讲究科学性。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焦点透视,掌握了表现空间的规律。

西洋画一般是采用“焦点透视”,它就象照相一样,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摄入镜头的物象如实地照下来,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东西就不能摄入了。散点透视则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整个画面似乎有很多的视角,而每个视角又都在局部构成透视关系。这种理解,有点像我们现在爬山,走一段,拍张照,再走一段,拍一张,然后再拼贴起来。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不断移动的,因而产生了多个消失点,这种方式被叫作“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

从生理结构和视觉功能来看,人的眼睛在观察远近不同距离的物体时,在视觉上会表现出近大远小、近深远浅、近处清晰远处模糊的现象,并且会受到空气和光线的影响,远近不同的物体在立体感、色彩变化上也具有差异性。同一色彩,近处饱和鲜明,远处清淡朦胧。透视一般分为线性透视和大气透视。

渐减透视是线性透视的一种,是指大小相同的景物从近处向远处延伸所产生近大远小的透视感,表现为从高度上逐渐缩小,最后汇聚成一点。

线性透视可以为画面带来强烈的空间深度感和距离感

在光线穿透大气时,大气中的介质如水蒸气、灰尘等会反射光线,从而产生影调由近及远逐渐变浅以及清晰度逐渐降低的现象,这就是大气透视。

大气透视可分为影调透视和色彩透视。

影调透视,是指当我们透过介质层远距离观察景物时,景物的明暗反差、轮廓、清晰度、色彩饱和度都会逐渐降低,而且随着距离的拉远,介质层厚度增加,散射光线也会越来越多,从而产生远处景物越来越亮、越来越模糊的视觉感受。

利用前景暗示,利用广角镜头对空间的夸张表现,利用影调透视、线条透视(也称几何透视,和色彩透视来强调和控制画面的空间与深度。采用选择性对焦方法拍摄,虽然不如运用超焦距方法那样能获得最大范围的清晰空间,但可以将背景做最大程度的虚化处理,而且画面的虚实感觉对主体突出和画面秩序的建立,都是有所帮助的。

色彩透视,是一种远淡近浓的色彩变化效果,具体指被摄体随着空间距离的远近而使色彩的色相、饱和度和明度发生变化。距离近,色彩鲜明,饱和度高,明度低;距离远,则色彩浅,色彩饱和度低,明度高。

构图实际指通过构思,寻找拍摄角度,选择拍摄对象,运用影调、色彩、明暗、虚实等手段,点、线、面、光、影、色等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及技巧进行有机的结合。对真实的三维世界进行取舍、加工从而形成富有表现力画面的过程。

光影色彩:

光影是照片的灵魂,构图是照片的骨架,用光和构图就是摄影的两大要素。

圣·奥古斯丁认为:“美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上一种悦目的颜色”。

消色虽没有鲜艳的色彩,但在构图中却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单独用消色来构成画面,使画面显得典雅、别致,也可以用消色与其他色彩产生和谐的对比效果。将黑、白、灰色与其他任何色彩搭配,都可以获得协调的视觉效果,并能使彩色看上去更加醒目。此外,消色还能简洁画面,集中观者的视线。

在颜色中,饱和度最高的为红色,最低的为蓝色。

色彩的明度由亮到暗依次是黄色、青色、绿色、橙色、红色、紫色、蓝色。

消色没有色相之分,只有明暗度的区别,但消色有个特别大的优点,即与任何一种色彩放在一起都非常和谐、自然、舒适。

在摄影创作当中,有“色不过三”的说法,为了简化色彩,可以借助于特殊的天气,如雾、雨天气,甚至包括尘土较大的地方也会有同样的效果,都会因此减少颜色的混合而简化主体。

发挥色彩的联想和象征功能。

重力均衡:

“力”乃是画面构成的基础。

平衡、均衡,是一种视觉的协调感,也是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视觉“重量”分配。没有其他任何东西的干扰,主体仍然要受到来自画面四条边框线的强烈作用。这就不再仅仅是画面中的位置问题了,单纯意义上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呼应,也就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构图所要考虑的其实就是关系。

基础:垂直支撑便是利用直角相交的线条,会形成一个相对“规范”。“平行支撑”

均衡与对称有时会被混淆,其中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变化中求统一,后者是在统一中求变化。

需要靠视觉心理来感受,其本质是视觉心理上形、量、力的平衡关系。

一般来说,人比动物重,人造物比自然物重,灵巧物比笨重物重,动的比静的重,色调鲜亮的比色调灰暗的重,色比冷色重,黑色比白色重,画面近景比远景重。距离画面中心远的比距离近的重,形体明显的比形体模糊的重。

摄影家维利·奎克指出:“每一幅照片都应保持一定的均衡。”一幅画面只有做到了均衡,才能达到艺术审美与视觉心理上的基本要求。

要获得稳定的画面,就要使水平线或地平线保持水平状态。

三角形构图同样可以赋予画面稳定性。

负空间:认为构图或布景内的空白区域或空间同样具有质量、重量、意义并值得关注的艺术概念。

数码照片由像素点构成,像素点组合各类“形”呈现不同的视觉重量。量变导致质变。各种形作用于人眼的视觉重量。

人比物重

动物比植物重

运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重

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重(在浅色的背景中)

浅色的物体被深色的物体重(在深色的背景中)

体积大的比体积小的物体重

颜色鲜艳的比颜色灰暗的物体重

距离近的比距离远的物体重

画面中上部的物体比下部的物体重

右边的物体比左边的物体重

………………………………………………………………

节奏:

自身特有的节奏形式来体现其生命的存在。

正因为有这样的“审美视觉暂留点”的存在,我们的眼睛才能看明白画面的真正含义。人眼从一个视觉暂留点到另一个视觉暂留点,视线有了运动或跳跃,在审美心理上就会获得一种满足感,视线的来回跳跃或视觉注意力的张弛变化,在审美心理上也能获得一种内在节奏。

节奏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与韵律结伴而行的有规律的突变。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

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节奏变化为事物发展本原,艺术美之灵魂。相对论变化的结果。

线条、形状和明暗的简单重复、间隔复现、交替互现以及单纯性的渐变、辐射和汇聚,诸如此类都能形成一种简单的节奏,我们称这种节奏为“单纯性连续节奏”

哲学家康德认为:“同我们习惯因重复而求规律的解释相反,我提出要把重复解释为我们习惯于期待和寻求规律的结果……不要消极等待规律重复地强加于我们,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把规律加之于世界。”

节奏是一种很抽象的构图技巧。它并不是实际的景物,而是点、线条、形状、色彩、影调等构图元素按照一定方式排列(如渐变、交替、间隔等)所呈现出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那种牵引我们视线的神秘力量,其实就是画面本身给我们带来的能激发我们视觉兴趣和视觉想象,并引导我们的审美视线作视觉追随的一种欲望或审美心理需求。

秩序感 图案与对称 规律性 单纯性连续节奏 复合节奏

节奏一般有两个作用,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节奏感可以产生力量。

节奏可以激发人的情感,让人随着节奏的变化,情绪产生高低、快慢的变化,陶冶人的情操。

属性韵律方向上的元素间距为一个固定值或者存在一定的数理规律时(等差、等比、费纳波切数列等),该构图关系为韵律构图。但当元素的属性韵律与间距韵律不在同一方向时,此时的韵律关系被打破。

重复式节奏一种或多种构图元素以相同或有规律的间隔重复出现形成的这种格局节奏

渐变式节奏渐变式节奏是指照片当中景物的色彩、影调、形状、形体等出现规律性变化时,令人感受到的节奏。这种节奏的构图,可以让人感受到汇聚、发散、起伏等心理变化。一般来说,要得到好的渐变式节奏效果,镜头焦距的变化以及灵活寻找拍摄机位,都是很重要的。

利用镜像使画面有对称美

通常是对称的基本几何形状:矩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等腰三角形。

a)镜像对称 b)平移对称 c)旋转对称 d)对角线对称 e)螺旋对称 f)组合对称

在摄影构图中,图案效果可以产生秩序感和趣味性。但如果画面中的图案仅仅是简单的重复,就会显得单调。对摄影师来说,最大的能力不是发现图案,而是打破图案的单调感;最大的挑战不在于捕捉韵律,而在于突出图案中的变化元素。

相同或相似的元素重复出现,便会形成图案效果。图案会成为照片中的一种视觉亮点,会受到观者的关注。观者之所以会对图案之美加以关注,是因为我们从小积累起来的对秩序、节奏、规律、逻辑等审美的认知。

审美视觉暂留点:

看”时分出先后顺序,“视觉秩序”我们的视线将顺着画面中的秩序循序渐进,周而复始,最终领会画面的全部意义。

格式塔心理学:

控制质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控制情感。

摄影构图的基本依据就是大众传播学与视觉心理学。

背景的分离:

创造“图——底关系” “图——底关系”是完形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视知觉会自然将视域内的所有图像分为图形和背景两个部分,图形相对于背景来说更加实在,从中突显出来作为视觉中心。基于这一理论可知创造“图——底关系”就是确立构图中的主次关系,是树立视觉中心的有效方法。

完形心理学中“相似性原则”、“接近性原则”和“连续原则”“封闭性原则“

元素间的相似性可以是属性相似、数量相似、比例相似。

视觉以外的感觉因素参与得越多(味觉,听觉,触觉/质感(“摄影的生命”)……),画面无疑就显得越发生机勃勃。通感和联觉反应。

陌生的事物虽然可以带给我们新鲜感,但是我们对熟悉的事物更抱有亲近感和认同感。在这一心理作用之下,熟悉的事物就更容易被视觉所接受和关注。

无对比不摄影:

摄影初期就有对比,黑白照片!

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核心是“冲突”,在他看来不仅蒙太奇是冲突,“一切艺术的基础永远是冲突”。

对比是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两种存在差异的形式进行相互对照、比较,以此突出一种形象,强化一种效果,帮助摄影者表达主题,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对比可分为内容上的对比和形式上的对比。内容上的对比,如新与旧、美与丑、先进与落后等;形式上的对比,如形体对比、色彩对比、明暗对比、大小对比、疏密对比、虚实对比、远近对比等。

增强照片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突出主体的方法;

置于前景

虚实对比:人眼的虚实感还会带来对空间距离的认知,虚实感越强的画面,其空间深度感也会越强。

刚柔对比

色彩对比:我们可以在大面积的同类色中安排对比色来活跃画面,也可以运用如红与绿等对比色来形成鲜明的画面效果。色彩的对比形式有多种,可分为补色对比、同类色对比、中性色对比、和谐色对比等。

1.补色对比。补色的色彩属性迥异,对比性很强,容易使画面产生冲突,需要在画面布局中有意协调,比如淡化对比,这在内部景观和花草拍摄中尤为重要。2.同类色对比。同类色是同一属性色彩在明度上有所差异。同类色对比柔和,能营造柔和、平静的画面意境,但也易导致刻板、单调的画面效果。因此,在色彩表现中要运用其他元素作适当的丰富和调节。3.中性色对比。绿色是一种中性色,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色彩,大面积绿色会对画面色调产生影响,比如绿树下的景物容易偏向绿色。此外,大面积绿色容易产生单调的画面效果,要想打破其单一性,可运用不同的光线和其他色彩丰富画面。4.和谐色对比。自然界的色彩千变万化,更多时候体现为一种复杂的存在,相互影响。在色盘中,相邻的色彩是和谐的,但如果相邻色都很艳丽,它们之间也会相互冲突,如鲜红色与明亮的品红色。我们在画面布局中,要知晓色彩的对比和协调关系,分清主次,剔除破坏画面基调的色彩,并在对比中寻求和谐的秩序感。

元素间的一般性差异并不能称为反差,具有反差性的元素属性就像磁铁的正负极一样鲜明。元素间的反差性可以是一个属性的反差或者多个属性间的反差。

明暗对比 动静对比 大小对比 疏密对比

尝试使用多种构图方式组合

一点透视表现建筑的纵深感

点与形的韵律表现建筑的结构美感

线条交错衬托建筑的形式美感

隧道式构图,就是指周围很暗,中央却很亮的隧道般的构图,可以给画面带来集中力和沉稳感。

框架——更好地突出主体/丰富画面:给光源提供缘由/添加反光信息

拉长人物身材的斜线构图法/斜线构图强调山体的上升感/斜线构图突出建筑的延伸感

对称——相互呼应的构图

牵引线结合三分法构图 将前景中虚化的栅栏作为视觉牵引线,引导观赏者看向模特,与正在看镜头的模特眼神产生交流,画面的层次感与构图美感也就提升了

夸张构图通过夸张的方式,可以让画面变得更具有视觉吸引力,如利用空间透视产生的错觉,拍摄出具有趣味效果的照片。

爆炸式构图:是一种激烈的放射式构图(在表现技巧上,需要在对主体聚焦并按下快门的同时,将变焦镜头从长焦端迅速推拉至广焦端,就可得到一种主体清晰,而四周景物变得极具动感和虚化的爆炸式视觉效果,富有视觉冲击力。)

旋转式构图同爆炸式构图有异曲同工之妙。旋转式是指画面中除了有一个点清晰外,四周景物虚化,且围绕清晰点呈旋转状态的一种视觉效果。

写实与写意在摄影构图中,写实与写意是相对的,当留白的面积小于实体面积,画面就倾向于写实。留白在画面中的作用更多的是对实体的一种衬托,以虚实对比来强化实体的“实”,使主体的形象和细节得以突出呈现。而当留白的面积大于实体面积时,画面在表现的倾向上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由写实向写意转变,这在许多富有诗情画意的风景摄影中屡见不鲜。富有写意的留白会使画面看起来更富有意境。

变形构图所谓变形构图是指画面中的元素,通过特定的光线、镜头、特殊的拍摄角度等方式,表现成为基于原物的变形形态,表现出与常态不同的外貌形态等,使画面获得奇特、新鲜的视觉效果,给观者以另类的视觉感受。

空间错视这是一种利用空间透视产生错觉的方法,在这样的照片中,虽然各元素彼此独立,但由于照片将三维空间压缩到了二维平面上,就使画面产生了明显的夸张效果。广角小光圈要控制景深,让画面有一个延伸,这样才会产生错位的效果。

抽象构图抽象构图的关键是使画面没有特定的形态,以一栋房子为例,其形态已经完全固定,因此很难将其线条进行抽象化处理。相对而言,像水这样形态比较随意的物体,更适合进行抽象构图表现,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利用倒影与反射。

倾斜相机拍摄,被人们称为“荷兰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彩怎么塑造空间感?
强化摄影技能 初学摄影全程训练项目
攝影基礎理論-摄影构图篇
让照片更有视觉冲击力(2)
巧用对比构图,让照片更有魅力
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基本规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