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中秋,心有明月,千古无缺
杨宗纬 - 念奴娇·中秋 (Live).mp34:03
来自西风无尘

碧海青天、银汉无波、冰轮皎洁、桂影婆娑。

素秋千顷、飞镜谁磨、长风浩浩、把酒高歌。

明日中秋,一轮皎洁,相思几多,它生于中国人对团圆美满最深的“执念”——关于秋思和月亮,更关于故乡和远方。

这些恒久的意象,在中华文化中被运用到极致却不露声色,看似意浅却极情深,含蓄而温暖,诗意而幽然

它们伏藏在国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随着月亮的圆缺和月色的浓淡起伏变化,描摹着生命看不见的模样——那是属于自心的敛藏,也是关于灵魂的生长,更是对于天地的敬拜和家国的信仰。

一轮皎洁,相思几多

月到中秋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中秋,关于祭月的仪式感

农历一般将四季分各为“孟、仲、季”三部分,中秋正位于秋天中部,也就是仲秋时节,“仲”通“中”,故称“中秋”。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端午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可见它的重要性。

相较冬春之交的“元宵节”,夏秋之交的“中秋节”当夜被认为是一年中月相最为饱满,月光最为明亮的时候,也最能代表中华文化对于月亮的崇拜和对团圆的祈盼。

众所周知,中秋是关于月亮的节日——为何选择农历八月十五来表达对于月亮的热爱和崇拜,而中华文化为何如此偏爱月亮这一意象,让我们逐一道来。

中秋祭月

为何选择八月十五来表达对月亮的敬拜之意。

《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天子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祭日在早晨日升之刻,而祭月则选择夜晚月上之时。

但因为秋分的时间不确定,且不如中秋之月那样圆满,所以祭月时间逐渐变为中秋之夜。

中秋和秋分时间靠近,白昼和夜晚时间差别不大,月亮位于正东,接收到太阳直射光线最多。而且中秋时,月亮在地球赤道上空,离地球最近,反射到地面的光线也最多,所以月光皎洁,最为明亮。

日月之慧,阴阳消长

而中华文化又为何如此偏爱月亮。

中华文化中日月分别代表着阴阳两极(即日为阳之主,月为阴之宗)。

阴阳相合则万物生灭制衡,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故而皇家非常重视对于日月的祭祀,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而后祭月的习俗又从官方流入了民间,成为非常重要的民俗,而祭月祈福对于男女来说又有所不同。

儿童蟾宫折桂图(网图,侵删)

蟾宫折桂象征着科举中第,故古代中秋祭月男子主要祈求功名;女子则希望面如皓月,貌似嫦娥,所以中秋也被称作拜月节、女儿节。

而在仪式感和习俗之外,月亮有关于“团圆”、“圆满”等幸福美好之意,而且作为中华诗词与文化之中非常重要的意象,它的地位不言而喻。

中秋盼团圆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永远的乡愁

相比于阳光的热烈和直接,月亮则柔和而温暖,非常符合国人骨子里推崇的含蓄、不露锋芒——由内而外散发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气质。

而中秋月则象征着团圆,是属于故乡的羁绊,即如同诗圣杜甫笔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月为故乡,是千里之外的召唤,那是关于乡愁的哀愁和缱绻,衍生为国人挥之不去的家国情怀。

那样的乡愁由来已久,是一壶烈酒,是一碗故乡,任凭风干的岁月布满纵横交错的皲裂纹路,只要浸润了故乡的月色,就能瞬间饱满和生动起来,变得熨帖而温暖。

中秋,永远的乡愁

那是父亲住满老茧的手,为你摘下秋天枝头第一颗红熟的柿子,是母亲藏着老泪的眼,为你卸下归来路上的风尘仆仆。

皓白清亮的月光,染过岁月的无常,染过秋暮的苍苍,在父母的鬓发间留下一团团的清霜。

思念的月光,遥远的家乡

时间如潮水般退涨,那些逝去的、那些归来的,秋雨里诉说的是谁的离愁,秋风里游荡的是谁的思念。

中秋的安然是在家中,而游子的脚步就是圆的半径,再远也走不出故乡的圆心。

细细数来,人生短短几十载,有多少个中秋可以和家人团聚月下,并肩共看那一轮圆满!

中秋归家,共看圆满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月光华满,中秋同看,诗词里的中秋

中秋的唯美让人们为之纪念,也让诸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

古往今来,关于中秋的诗词数不胜数,其中文字优美、感情饱满、立意高远的名篇更是不胜枚举,但每每提到中秋,总绕不开一首来自东坡先生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公元1076年中秋,41岁的苏轼酩酊大醉、欢饮水达旦、饱蘸笔墨写出了传颂后世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其中有对家人的思念和关于人生的无常和旷达,引发了近千年以来一个民族对于“中秋”的情感共鸣和美好祈愿,被不断地吟诵传唱。

明月几时有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关于故乡的思念和记忆,藏在心底最深的地方,一想起,嘴角都会不由自主地扬起。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秋色如洗,凉风有信,月照山河,光满人间——此时的世界最为干净清凉。

月色如诗

丹桂丛、中秋夜,“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云雾遮断,秋雨绵绵,“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想乘风问天工,却路信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中秋无月,亦可从容。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银汉光转,清辉玉盘,中秋有月,此夜之幸。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中秋不仅是每个家庭的团圆日,还是万千海外华人共看明月、同赏佳节的时刻,其背后是对团圆的向往,更是对故土的深情,是无尽的眷恋和思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寄托着一个民族最深的传承和无言的感慨,也是我们永不忘记的根系和归属。

浩荡爽洁的秋风中,有穿越古今的月光,千里同看的美好:遥祭同一轮明月,吟诵着这样的诗篇,品尝着香甜的月饼,口齿噙香,不知今夕是何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秋食,最香甜

中秋从最初的祭祀而来,又有了宴饮、观潮、燃灯、玩灯、猜谜、舞火龙、烧塔、玩兔儿爷等的项目。

少数民族还有追月、行月、跳月、寻月、串月、望月等的习俗。可谓五花八门,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

北京兔儿爷

当然,除了团圆赏月等,还有什么比美食更能慰藉人心呢?中秋的主角除了众多甜美的水果、桂花酒和各种菜品,当然不得不提的就是C位美食——月饼

月饼据传开始始于唐代,其名是唐玄宗与杨贵妃所取,《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将月饼赏赐进士。明朝则成为中秋必备祭品,成为全民中秋食品。

中秋食月饼

作为中秋的主角,月饼的制作一直与时俱进又遵从传统。

美食家东坡曾评价“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

月饼从产地分为京式、广式、滇式、潮式、苏式、台式、港式、徽式等。

月饼香甜

就口味而言,酸甜咸辣丰富多样,馅料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超出了固有思维,颠覆了传统,让人眼花缭乱。

传统有馅料满满、浓郁丰厚、备受争议的五仁月饼;软滑绵密、甜糯清香的豆沙月饼;丰腴适口、清甜耐久的蛋黄莲蓉月饼等;

还有现在时兴的流沙奶黄、桃山皮月饼、冰激凌月饼、榴莲月饼等等。

中秋宴饮,团团之乐

记得幼时的月饼是一种由大到小垒起来的宝塔状的,还包着红白二色的点心纸,而其中的馅料是五仁和红绿丝,很不讨小孩的喜欢,所以总是偷偷啃月饼皮,惹来大人的不悦与责骂。

当然,此时江南还流行喝桂花酒、吃桂花糖藕——想象着白嫩嫩的藕节,装满清香的糯米,辅以八月桂子的褐色浓稠的蜜浆。

擅长吃鸭的南京人还有桂花鸭,桂花芋头等等小吃和大菜。除此以外,中秋不得不提的当然是螃蟹。

红楼梦里的中秋节

《红楼梦》里黛玉有蟹诗雅情: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最出彩和让人口涎欲滴的还是张岱的陶庵梦忆中《蟹会》一文的描述:

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为蚶、为河蟹。河蟹至十月与稻梁俱肥,壳如盘大,坟起,而紫螯巨如拳,小脚肉出,油油如螾蜒 。掀其壳,膏腻堆积,如玉脂珀屑,团结不散,甘腴虽八珍不及。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膏腻堆积、玉脂珀屑,蟹肉的鲜甜,蟹膏的浓香。让人垂涎三尺。

秋日相聚,家人团圆,观月赏花,食此淳厚香甜的美食,再复何求。

中秋团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美的中秋,最暖的守护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时,人们围坐月下、欢笑畅谈、品茗把盏、喜乐融融。

可是一些庭院却少了几个身影,多了月色的孤寂,思念被瑟瑟秋风吹起,无言无声。

宏村月色

跨越千山,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和家人团聚的人们,那些守护在一线的人们,让人心生敬意。

为了天下的一轮圆满和皎洁,背后有太多聚散悲欢。

浩浩人海与茫茫世间,渺小而平凡的人们,何尝不是那千万盏明亮的灯火,在没有月亮的时候,点亮美好和希望,守护着家庭,奉献着社会!

最美的中秋,最暖的守护

从遥远的北疆到无垠的南海,从茂密的森林到苍茫的戈壁,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依然伫立着那孤独而坚定的哨卡。

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我们可爱的边境的战士们依然守护着祖国的安全而无法与家人团聚。

那些在一线岗位的普通人们,认真地工作着,为了众人最为普通的日常,他们付出了诸多的努力。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曾经和现在,为这个民族默默发光发热的有名无名的英雄们,他们就是夜夜照亮我们的那一轮明月,无论阴晴圆缺,照亮了华夏九州,组成了我们民族的希望和真正的圆满!

月圆中秋,天地长久

忆及儿时姥爷家的小院,中秋正是满架葡萄熟透的时候,绿如翡翠,紫似宝石,菊花金黄纯白开成一片,一家人在那样清雅的香气中吃着月饼和各色果品,祭月赏月,美好如斯。

两位老人都已故去,想起姥爷亲手栽植的葡萄和姥姥唤我的乳名,心间那掺杂着温情的回忆会随着泪水不断涌起,感慨良久。

西安城墙观中秋

工作在外,回家颇少,陪同父母的时间更是短暂。儿时不懂中秋为何要千里奔赴,相聚团圆,后来才理解这样的仪式感,正是小时不识月,再懂已中年。

如今每年中秋,不能回家时,父亲还会如往常,将水果精心装饰,认真摆盘,点蜡焚香,祝祷进献月亮,也会给拍照发给远方的我以作留念。

感激家人的用心,这是中秋的仪式感,更是无法归去时心内的温暖。

中秋拜月

正如阳明先生所言——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心有光明,千古无缺,是大自在,也是大光明。

佳节即到,提前祝愿大家心间圆满、喜乐安康!无论是否能与家人团聚,只要共看这一轮明月,即使远隔千里,心也永远在一起!愿佳节快乐!

双节同祝,也愿各位敬爱的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中秋节##月饼##中秋话团圆#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麻烦支持+关注+点赞+评论,非常感谢!

探索文化背后的诗意,感受生命本来的温度,无尘和你一起在文化中体味美好,在琐碎生活中捡拾点滴的温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中秋千古月,千里明月千古情
中秋遇教师节:月是故乡明,师恩深似海
【江苏】高怿訸《中秋佳节》
月到中秋 你乡愁了吗?
千古佳句欣赏100句(千古佳句名言大全)
中秋节——清风明月寄相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