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透视技巧|介绍一种术中评估外踝是否存在旋转畸形的方法
userphoto

2024.05.04 安徽

关注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外踝骨折的复位问题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除部分I/II°旋转型损伤和外展损伤外,大部分分踝关节骨折通常累及外踝。Weber A/B型外踝骨折通常下胫腓联合稳定,直视下以远端凑近端,可以达到良好的复位,对C型外踝骨折,下胫腓损伤导致外踝在三轴上均存在不稳,由此可引发6种移位方式:短缩/拉长、下胫腓间隙增宽/缩窄、矢状面上前后移位、冠状面上内倾/外倾、旋转移位,以及上述5种的合并损伤。

其中,既往众多研究已表明,短缩/拉长可通过评估Dime sign(硬币征,非Coin sign),Stenton线、胫距角等评估;而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的移位,在正侧位透视中可较好评估,旋转移位为术中最难评估的移位。

旋转移位的评估困难,深刻体现在下胫腓螺钉置入时腓骨的复位中,大多数文献均表明,置入下胫腓螺钉后25%-50%存在复位不良,即将腓骨畸形复位并固定,为此有学者提出在常规术中CT评估,在这在实际工作中较难达到。为解决此问题,2019年,来自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的张世民教授团队在国际骨科权威期刊《Injury》刊文,提出了一种术中X线评估外踝旋转是否纠正的技巧,文献报道临床疗效确切。


该方法的理论依据在于,在踝穴位X线上,外踝窝的外侧壁皮质呈一清晰的垂直致密影,与外踝内外侧皮质平行,且位于外踝内外侧皮质连线的中外1/3。

▲ 图示踝穴位上,外踝窝外侧壁皮质(b线),与外踝内外侧皮质(a、c线)间的位置关系。通常b线位于a、c间外1/3线上。

外踝的正常位置、内外旋,在踝穴位上可出现不同的影像表现:

  • 外踝旋转复位。正常的外踝轮廓,外踝窝外侧壁皮质影,位于外踝内外侧皮质的外1/3线上;

  • 外踝外旋畸形。外踝轮廓呈“尖叶型”,外踝窝皮质影失,下胫腓间隙变窄,Shenton线不连续,分散;

  • 外踝内旋畸形。外踝轮廓呈“勺型”,外踝窝皮质影消失,下胫腓间隙增宽。
▲ 图示外踝内旋(左)、正常(中)、外旋(右)的影像表现模式图。

该团队纳入的56例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C型外踝骨折患者,采用上述评估方法,44例术后CT复查基本达到解剖复位,无旋转畸形,12例出现轻度旋转畸形(<5°),其中7例内旋、5例外旋。无中度(5-10°)和重度(>10°)外旋畸形的发生。

外踝骨折的复位评估,既往有研究表明,采用Weber三大参数,即:胫骨关节面与距骨关节面平行等距,Shenton线连续,硬币征。

▲ Weber三大参数

外踝的复位不良,是临床非常常见的问题,在长度的恢复上大家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旋转的纠正上仍需如此,作为负重关节,踝关节的任何复位不良对踝关节功能来说都是灾难性的,相信张世民教授提出的这一术中透视技巧,能助力C型外踝骨折的精准复位。供一线医生参考。

本文来源:骨科青年

责任编辑:向宇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8分钟创伤』跟骨骨折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虎博士专栏 | 转子间骨折中冠状面骨折的重要性和处理技巧
​Injury:经皮髋臼固定钉辅助髓内钉,如何治疗转子下和不稳定转子间骨折?
精确的进钉点和美妙的近端通道(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