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丹学简述

那么我们关心的问题来了,什么是内丹,以及怎么修炼内丹?我能看完此文就白日飞升吗?UP主,是不是已经飞升了?

和一般认为的不同,道与道家的关系是相对繁复的。陈撄宁先生说过:“学道与学仙,这是两门不同的学术。自古至今,学仙的人,一定是从炼丹下手,不炼丹不足以成仙;学道的人,就没有炼丹的必要,只须使后天的神气合一,返回到先天的性命,再进一步使先天的性命合一,归到根本,就是清静自然,然后大道可成。”

其实上古的方术内容丰富,总的来说又可以分成“数术”之学和“方技”之学。其中“数术”

包含了:天文、天相、历法、地学、星相、占卜、式法等研究自然界与社会关系的学问,而“方技”之学关注的则是人或者说人体本身,包括:医方、经方、房中、导引、行气、吐纳等等人体生命学问。

而所谓的内丹修炼,正是道教修仙证道的方术的一种。

我国古代的方术十分久远,据蒙文通的《晚周仙道分三派考》一文之考证,方仙道主要分为三派,包括南方王乔、赤松之“行气派”,秦中容成、彭祖之“房中派”,燕齐羡门、安期之“服食派”。之所以要提这三派,乃是因为他们和内丹的修正,都有渊源关系,其中“行气派”和“房中派”与内丹的功法有关。而“食服派”与外丹炼“不死药”有关。

然而这种逻辑和渊源上的关系,在功法上并无直接的师承与承继关系。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内丹”的概念,应形成于隋唐之际,基本不会早于两汉。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是存在的,有人认为战国时代的《行气铭》和《楚辞.远游》已经是早期的内丹功法。王沐先生的《内丹养生功法指要》中说:“现在文献中记载内丹功法的,以东周安王时期的《行气玉佩铭》为最早”,郝勤先生在《龙虎丹道》一书中则认为:“此玉铭是研究先秦行气术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材料,也是原始内丹术的最完整的记载。”

经于省吾,郭沫若等考释后的《行气》文字如下:

吞则畜,畜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复,复则天。天其本在上,地其本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李零著《中国方术考》认为“丹田”在古亦称“原”、“本”所以,“天之本”应指上丹田,即泥丸;“地之本”应指下丹田,即脐下丹田。(注:泥丸者,道教以脑神为精根,字泥丸)“整个功法应属沿任、督二脉行气的小周天功。”

而船山先生王夫之《楚辞.通释.远游》以内丹学解之,称《远游》篇“所述游仙之说,已尽学元者之奥,后世魏伯阳,张平叔所隐秘密传,以诧妙解者,皆已宣泄无余......故以魏张之说释之,无不吻合。”

而在《老子想尔注》中亦提出了某些与内丹有关的修炼方术,比如“结精成神”或“积精成精”等功法。“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矣”。(《想尔注》是一本道教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典籍,据说道陵祖师就是参悟了此经才得道的)

以上所说诸法门,都有内丹修炼的影子,却还没有实实在在的“炼丹”这个概念。

而之外后的黄庭内外景经,皆述积精炼气之丹法,尤重内观五脏六腑,存思黄庭,练养丹田,这时经里还没有明确的“内丹”的概念,但有明确的“丹田”概念。如《内经》云:“回紫抱黄入丹田”而《外经》有:“呼吸庐间入丹田”等,此时已经有明确的上、中、下三丹田的观念,而且炼养丹田中的精气是内外景经最重要的功法。

我们所熟悉的“丹田”的概念,应该是结丹,炼丹之胎田也,不过早期的“丹田”却与后来的不同。这也是道教学习时常常遇到的难点之一,完全同样的字和词,在不同的语境和时期哪怕都是道家典籍中,也会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意思。

所谓的“丹”原来指的是丹砂,也就是硫化汞。因为颜色是红色的,所以有时候又指“红色”而“田”也可以指“处所”、“地方”,后来的“丹”也可能是指治病的药丸,炉火炼成的丹药等等语意繁杂大家在学习时要注意区别。

到了唐朝孙思邈在《摄养枕中方》中说:“凡欲求仙,大法有三:保精,引气,服饵。”(服饵即服食丹药)又《神仙食气金柜妙录.行气记诀》说:“凡欲求仙,大法有三:一、保精,二、行气,三、服饵。”

1.行气术

包含了各种与炼气有关的修炼法门,如导引、吐呐、漱津、服气、胎息等。通常所说的“性命双修”,简单来说就是“神”与“气”双修,内丹的“性功”与“存思”、“守一”等“炼神术”有关。

“服气术”把“服气”的过程比拟为一种服食“丹药”的过程,而这种“炼丹”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服气过程中各种生命能量的转化过程。

《庄周气诀解》云:“但能握固、闭气、吞液,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神,神化为液,液化为骨,胎结丹田。”

2.“胎息术”与内丹

内丹修炼较之一般修炼法门更要看重“先天”的“元精”、“元气”、“元神”的修炼,而指一般方术为后天修炼法门。

“胎息”之本义是指回到如胎儿在母体内的呼吸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身心达成统一和谐,进入先天无思无虑之境,所以这与内丹学的“返本还源”、“逆修成仙”的观念有关。

进入胎息状态,是从心息相依开始,通过呼吸与精神的配合训练,达到心息之合一,渐至无心心无之高深定境,所以胎息不仅是炼内气的问题。这其中还包括着身心交媾、神气合一的问题,包含着相应的精气神的演化过程。如果再把这个过程比拟为炼丹的过程。“内丹”的观念就呼之欲出了。

3.房中术

房中术亦为道教重要的方术之一,先秦时代的“房中”为一大派,早期的道教亦有“男女合气”之术,虽然后来寇谦之整教,废除“三张伪法”,然而房中术也并未就此断绝。

房中术的含义很广,包括各种与房中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另外有一些虽不是房中术,但与男女阴阳相交结成“胎婴”的过程相关。

一种是“炼神育胎”的“内想之法”,用观想的方法在人体内模拟“气交”以成“婴儿”,似亦为方术与外丹合流以成内丹之一种形态。另一种是所谓的“解散刨根”之法,与房中术不同,但其中关系到“阴阳交接”的原理,亦是一般方术与外丹合流的重要形态。

各种修炼方术各有不同,并产生各异的效果,但总的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前提,那就是必须符合人体生命本身的客观规律。

到了李道纯写《中和集》的时候,将各种方术分成了傍门九品、渐法三乘、最上一乘三级。这时候的内丹学已经把其余方术都作为傍门小道来看待,而只有内丹修炼才是超越成仙的不二法门。

而之所以它不同于一般的养生小术,主要是整个内丹理论讲的是如何从“后天”的身体修炼返还到“先天”的虚无大道,《中和集》说:“夫金丹者,虚无为体,清静为用,无上至真之妙道也。”而一般的养生小法,不过都是在“后天”身心上用功,所以再怎么折腾也是无法成仙的。

先天后天两大层次的区分,是内丹学理论的根本概念,所以不管讲“性命”还是讲“精气神”各种概念都必须明其先天后天的分际与层次。

魏伯阳与《周易参同契》

大家都知道,在某些层面来说《参同契》甚至比《老子》还要重要。不管是内丹派,还是外丹派都共推其为“万古丹经王”。修道的要是没看过《参同契》那就相当于,北京孩子没打过大张伟。

至于作者的问题,同一作者的问题,源流问题太过学术,太过复杂不适于在这里讨论。

该书以易道黄老与外丹炉火相结合,形成系统的丹道理论,把炼丹的过程与天地造化、日月运行相比拟,以阴阳变化、阴阳交媾来形容药物间的配比和化学反映。

而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丹名词开始用于内丹,其根本的方法就是取其象征的、抽象的意舍弃其实际的、具体的意义。如《启真集》有云:“道本无形,喻以龙虎;道本无名,比之为铅汞。”

铅汞本来是化学原料用来烧炼外丹,但内丹用“铅汞”来形容“阴阳互用之理”,再把这种阴阳之理用于人体之内进行具体的解释。

铅汞在内丹学中与阴阳、龙虎等相配,真铅真汞相交媾,而通过这种阴阳交媾以成内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经图》释
紫闺秘书内集卷之八
快速通经、结丹之法
中国真正丹道理法及工程次第6
今微课:道家内丹保养术——回精功
[道家养生]先天丹法要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