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正确监督孩子玩手机?你需要这样的教育智慧

孩子假期空闲时间里能不能使用手机?家长又是否可以检查孩子的手机?这些问题一直是家长的疑惑。

网上去年3月某学校老师查学生手机的视频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其实,这个问题细分下来是四个小问题——

1.孩子的手机是否应该检查?

2.孩子的手机检查是否合法?

3.孩子的手机应该由谁检查?

4.孩子的手机正确检查方式?

是否应该检查?

结果正义并非程序正义

应该和可以是“情”与“法”的对应

从我们成年人主观情感出发,检查孩子的手机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只有知道孩子手机上都有些什么软件、软件使用的方法以及在每款app上花费的时间等,才能监控他到底是不是看了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东西,又花了多长时间在这些事上。从根本上讲,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但结果正义并不等于程序正义。

就像我们从感情上认为所有的家暴男都应该被暴打一顿,但在哪一个时间点打他才能够被界定为正当防卫?受害的女性在被施暴那一刻有无还手之力?如果没有,那该由谁来打?打到什么程度?万一打坏了谁来负责?

所以尽管大部分人都认为家长应该了解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但是法律上能不能允许检查却是另一回事。

手机检查是否合法?

隐私,应该被保护

但是青少年也需要被保护

孩子手机里有属于个人隐私范畴的信息。即便孩子是未成年人、没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需要成人给予指导,但这也依然不是成年人可以越俎代庖、随意拿起孩子的手机翻看的理由。手机就如同日记,如果孩子不愿意让父母看,父母就应该不看一样。

但现实情况与理想状态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隐私,从不过问关于孩子手机的一切,也许孩子就会长时间地玩手游或者翻看不良网站。即便只是因为想要更快完成作业而“求助”某些作业软件APP,长此以往也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学习方法,直接导致孩子在高年级出现学业困难的情况。

手机里的内容是孩子的隐私,不能查;但来自网络的诱惑和青少年自身自控能力不完全的生理、心理特征又要求成人必须得查。面对这样的矛盾,有些家长就把“球”踢给了学校,要求老师查学生手机。

应该由谁检查?

教师也不能完全满足家长的要求

只能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正确引导

老师不能左右家长的想法。成年人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做出判断的权利,因此必须尊重别人的思想和行为。但同样作为成年人,老师也需要有自己理性的判断和行为底线,不能完全按照家长要求做事。

面对家长的要求,首先判断其是否合理合法。如果女生家长要求老师体罚追求自己女儿的男生,老师也会照做吗?我想生活中没有哪位老师会满足家长这样的要求。女生家长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他提出的要求显然是违法的。同理,要求老师去查孩子的手机,本质上也是违法的,老师也无需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

退一步说即使孩子已经因为长时间使用手机玩游戏、翻看不良网站等相关问题影响了学习、影响了身心成长,有权利进行干预和监控的人也是孩子的监护人,而不是学校老师。

学校老师只能正向引导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或者强制要求不要把手机带到学校、课堂,但不能越界翻看学生手机的隐私内容。这是教师的职业操守和底线,绝不能因为任何外界的要求和压力,就击穿这个底线。

正确的检查方式

幸福,是源于分享生活

正确的方式,

才能培养出元气满满的孩子

如何正确检查孩子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是很需要教育智慧和专业技能的。

需要坚守的原则是:一定要给孩子做人的尊严。不能打着“我为你好”的旗号,粗暴地践踏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比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耽误学习,或者做错事、染上一些不良习惯等,一个人失去做人的基本尊严,对其终生的负面影响将会更大,更深远。

1.“从娃娃抓起”——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依赖手机只是一个表象。使用手机的方式不当,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孩子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写作业中遇到不会的题,不思考直接就依赖某些作业查询APP。这不是app的错误,而是孩子对待学习困难的方式不对。如孩子的思维习惯是遇到学习困难不思考、不钻研,只图找到正确答案去完成任务、对付老师。那么,即便没有APP,他也会去抄同学的作业,或者直接翻练习册的答案抄上。

所以,解决依赖网络APP完成作业的问题,关键不在于控制手机,而在于培养孩子面对困难坚忍不拔、执着钻研的意志品质,以及教孩子通过查阅教科书、自己的课堂笔记和各种辅导资料等把不会的知识点学会。

再比如孩子玩手游上瘾无法控制时间的问题和很多成年人抱着手机刷抖音、看小视频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过去了没有本质区别。

理性自律的成年人会把吸引自己的APP卸载,或者找一些读书、画画、运动等健康的消遣方式,并给自己定立一个时间表,严格执行一段时间,就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消遣习惯,脱离了对娱乐APP的依赖。

这种方法对孩子也同样适用。家长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引导孩子跑步、打球、看展览、学画画……孩子的生活丰富多样,每天忙得时间都不够用,自然就不会总抱着手机浏览各种不适合的网站了。

2.青春期的孩子——协商为主,限时使用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非常反感家长干预自己的“小圈子”。于是,在这种状态下,针对手机使用的问题更为突出。有些家长发现控制不了孩子长时间聊天、打游戏,就干脆采用非常极端的方式——没收手机。但这样一来,不但让孩子专心学习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激化了亲子矛盾,甚至有些孩子“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

现如今,孩子们生活在网络时代、电子产品时代,日常出门查询路线、坐公交车、买东西、听音乐、与同学交流……都不可能不用手机。如果让孩子完全不用手机的话,相当于让他与世隔绝。这个做法是非常不理性的。

在这里我们建议的做法是——与孩子达成“契约”:一天中,在家长知情的情况下,在某个固定的时间,使用1-2个小时的手机。其他时间手机要关机,或者锁在家里固定的地方,确保不会有人能偷偷翻看。

人是社会动物。一般情况下我们拿起手机的第一件事是看一看微信对话框上有没有红点,有没有人@自己。完成了来自同学朋友的这些社交需求之后,才是去翻看各种娱乐新闻、手游APP的消遣需求。如果孩子真的因为学业,需要查一些背景资料,或者读一些专业的文献,那么因为有限时使用的时间压力,也会把这个查询需求排在娱乐需求前面的。因为查不完就完不成作业、交不了差,面对家长和老师连锁后果比较多。

这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孩子完成了同学、老师、朋友们的各种问候交流,再把需要查的学业内容都上网搜索完,能使用的上网的时间所剩无几了。我们知道,任何人玩游戏、追剧或者刷小视频,都是在一定长度的时间内不自觉地陷进去的。如果时间非常短,蜻蜓点水地浏览一下,是不太容易上瘾的。所以,控制手机的使用时间,让孩子来不及上瘾,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

任何事儿都是疏导的效果优于围堵的效果。我们正视并认可孩子借助手机平台的社交需求,同时用限制使用时间来使这种需求不至于过度膨胀,就会如同给洪水修了一条泄洪渠一样,把它引入安全范畴中。

3.技术流——适当限制手机的功能

孩子独自在家或外出使用手机时,家长无法对孩子在手机上看了些什么、使用多长时间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好在有很多家长自己就是技术达人,在手机功能设定上,“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儿”。在这里仅截取几个供大家参考。

后记

无论在监管孩子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出现什么样的矛盾冲突,尊重孩子的人格都是第一位的。不能随意闯入孩子的私人空间,更不能把孩子的隐私公开。

学习不用心、成绩暂时落后,孩子长大了终会醒悟;沉迷游戏,导致没考上好高中、好大学,孩子仍然可以做一个负责任的丈夫、有爱心的妻子,一个善良的人,拥有幸福的人生。

但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尊严感,别人怎么对待自己,都能接受;自己怎么样对待别人都一点也不内疚,那他即便学业有成,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之路上,也很容易做出无底线的事。

声明:本文由亲子读写原创,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关注微信公众号【亲子读写】,第一时间获得语文学习和亲子教育经验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条件养育的13个原则
好消息!今年暑假禁止老师给父母留辅导孩子功课的任务
十一长假,你可能遭遇这四大亲子危机!
孩子青春期叛逆怎么办?这6条建议送给家长!
树洞回音 | “相处时间多了,亲子冲突却更多了,怎么办?”
360奇少年q10pro学生手机测评(360奇少年学生手机评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