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搞定入园分离焦虑,陪孩子迈入人生第一个“江湖”

每到一年幼儿园开学季,门口总是不少哭哭啼啼的孩子隔窗遥望着不远处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的家长。

一些孩子出现了不适应症:

嚎啕大哭、恐惧胆怯、孤独迟钝、固执任性、易怒等情绪问题;

以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睡眠减少、免疫力下降等方面的生理问题。

细心的妈妈们送完孩子,总在心里忧虑孩子能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独立生活:

自己能不能吃好饭睡好觉?

会不会受到其他孩子欺负?

遇到困难是否敢向老师寻求帮助?

老师可否照顾好孩子?

不少平日里严肃的爸爸们面对与孩子的分离也不禁默默流泪,有些家长送完孩子甚至会立刻电话联系老师,对孩子入园后的状况忧心忡忡,坐卧不宁。

家长和孩子们出现了典型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伤心、痛苦的情绪反应,并伴随出现各种抗拒分离的行为。当然成人也会在亲子关系、婚姻情感关系、亲人的分别或离世中出现分离焦虑。

宝宝适应入园的过程是走向独立、长大成熟的第一步,也是心理“断乳”的真正开始。

当发现日夜陪伴身边的亲人从视线消失,孩子会突然警觉:妈妈去哪儿了呢?哭着,喊着呼唤妈妈出现。

6个月之前,孩子未形成差异性依恋,比如白天邻居阿姨带孩子,晚上换做妈妈陪伴,孩子不会察觉异常。

大部分孩子从七八个月起,就会开始形成差异性依恋,如对于妈妈出门前背包、穿外套等行为,孩子会马上意识到妈妈要离开了,这一时期会明显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

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1、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2、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3、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看见爸爸妈妈时又会出现悲伤。

父母在与幼儿分离时,对其行为的回应程度,以及分离焦虑处理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子女成年后亲密关系的依恋模式

父母给予爱与陪伴即使关注孩子情绪,孩子发展出“安全型”(Secure)依恋;

父母对孩子的照顾时有时无,导致孩子容易紧张焦虑,发展成“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依恋;

父母对孩子情绪冷漠、忽视、拒绝,使孩子难以信赖他人,发展成“回避型”(Avoidant)依恋。

幼儿园是孩子独立闯荡的第一个“江湖”,应对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情绪是宝宝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的里程碑

适龄宝宝离开父母和家庭进入幼儿园,迈出其社会化进程第一步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面对与父母的长时间分离,宝宝独自承受分离焦虑所带来的痛苦烦躁的情绪,大多数宝宝都有能力随时间推移慢慢适应此过程。

  • 作为家长该如何陪伴宝宝更好地应对入园分离焦虑呢?

首先,在孩子3岁上幼儿园之前的时间里,爸爸妈妈需要提前着重培养宝宝五大能力:

1. 基本的独立生活技能。

1-2岁时尽早开始培养孩子独立吃饭能力,训练孩子独立上厕所,穿脱简单的衣裤。防止进入幼儿园后,跟不上其他孩子的生活节奏难以适应。睡眠时间孩子最易感到孤独沮丧,很多孩子需要大人陪伴才可安睡,因此培养独立睡午觉的习惯十分关键。

2. 良好作息规律及生活习惯培养。

而很多好动的孩子中午精力旺盛难以入睡,幼儿园老师没有办法照顾到每个孩子,所以提前养成同步的作息规律,可以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同时,入园前家长要调整孩子的进餐时间,保证家庭进餐时间和幼儿园的进餐时间一致,防止其他孩子进餐时宝宝不饿,或者饥饿时没有食物提供。

3. 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纪律。

幼儿园的生活不像在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娇惯,上课需要遵守课堂纪律,下课玩耍也要有秩序。如果孩子没有规则意识,仍然像在家一样自由散漫,与其他孩子产生冲突,难以融入集体生活,来自老师的批评会让孩子误以为不喜欢自己,更加难以适应。

4. 培养社交能力。

家长应提前带孩子走出家庭的狭小范围,鼓励他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和小朋友一起交流玩耍的经历会帮助孩子适应未来入园的新环境。有机会还可以多认识亲友家里已经上幼儿园的“大朋友”,这些孩子已经适应幼儿园生活,让孩子听听他们口中描述的幼儿园里有意思的游戏、丰富多样的玩具,可爱的小朋友还有陪伴他们的老师……

也可以带孩子提前参观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的设施,多“安利”幼儿园的好处,会让孩子对未来的入园生活产生美好憧憬。

5. 自我感受的表达能力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或开心或悲伤的情绪感受,以便日后进入幼儿园,孩子可以及时向家长表达在幼儿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情绪,家长也可以及时帮助孩子处理。特别是生性内向的孩子,胆小的个性会让孩子不敢向老师表达自己,格外需要家长预先引导。当然,家长应当及时关注孩子反馈的“恐惧、悲伤、烦躁”等情绪,及时疏导安抚。

除了提前强大孩子的适应能力,下面试一下家长们可以尝试的小tips

  1. 提前尝试与孩子适度分离小段时间。

    比如:送孩子去邻居或朋友家,让Ta尝试独立看电视、看书、玩耍,但是告诉孩子这是安全的,自己会在规定的时间及时回来接Ta。可让他尝试逐步与亲人短暂分离,通过一段时间的分离适应,降低孩子对独处的排斥恐惧,渐渐适应看不到爸妈仍然情绪平稳,让孩子明白分离只是暂时的,爸妈会在指定时间回来,构建提升孩子的安全感,逐步建立孩子的信任感。

  2. 家长自带“正能量”,避免无意间将负能量传递给孩子。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纯洁且敏感脆弱的,父母话语构建的世界会影响Ta的价值判断。

    当孩子入院前,不要说煽情的话传递焦虑:“你就要去幼儿园了,不要太想妈妈哦!”

    不要向Ta预设焦虑:

    “再不听话,等到了幼儿园老师收拾你。”

    “你这么拖拉,到了幼儿园可怎么办?”

    “等你到了幼儿园,可没有爸爸妈妈这么惯着你了。”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尽量不要向孩子询问这些内容:

  • “今天在幼儿园哭了吗?”

    (这句话对孩子情绪是负面暗示。孩子分离时的哭闹大都只是一时的,当注意力被丰富的集体活动吸引,自然就融入了新的生活,不再焦虑害怕了。如果只关注孩子的“哭”,孩子会以为“哭”可以让爸妈心软,从而以此要挟拒绝去幼儿园。)

  • “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

    (孩子的问题大都可以由孩子自己解决,相信孩子有处理能力,避免将焦虑情绪投射给孩子。)

  • “今天老师有没有批评你?”“老师喜不喜欢你?”

    (强调孩子的负性情绪体验,不利于孩子自信心树立,新环境下,给孩子与老师一点适应的时间)

你可以这样问:

“今天交了新朋友吗?”

“今天班上有什么有趣的事发生?”

“教教妈妈你今天学到的手工?”

跟孩子一起探索新环境里新鲜有趣的人、事、物和新知识,强化积极情绪体验和新环境里孩子的兴趣点。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上面提供的小点子可以结合使用。

有个妈妈的“独创”做法一招致胜:

她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详细介绍了自家宝宝的“小癖好”:比如性格比较慢热,相对胆小,需要老师耐心指导;比如饮食和睡眠习惯“不太爱吃绿菜,喝水不积极”;再比如,孩子是左撇子,他恳请老师不要去纠正。这样,及时避免了老师因为不了解孩子而造成的尴尬,帮助孩子平稳适应。

当孩子真正离开家独自上幼儿园开始,父母们不得不习惯面对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

有人说亲子关系的终极意义便是“分离”,好的教育不是孩子跟父母“粘”得多近,而是放手让他自己独立走多远。

本文图片皆来源网络

本文为三明治妈妈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愿意去幼儿园,爷爷竟然用麻袋扛着去?如何让孩子开心上幼儿园?
分离焦虑 需要家长和宝宝一起克服
家长淡定:宝宝入园第一天要经历什么?
【家园共育】新生入园变奏曲
儿童自控力培养“指南”,每一条都是干货!
十招让孩子快速适应幼儿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