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老字号之内联升的前世今生

内联升诞生于封建统治末期,以做朝靴起家,历经百余年,产品发生了细微变化,但仍坚持以手工布鞋为主。经历了战乱的蹂躏,而最终却顽强地存活下来。 内联升在外部商业环境、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中存活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的命运是近代民族手工业发展的缩影。内联升的企业史,每一阶段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烙印。

1853~1900年 起家
清咸丰三年,即公元1853年,内联升在北京东江米巷(今东交民巷)开张,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引来了过往行人和周边商户的围观。东江米巷是达官贵人和洋人的聚集地,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当时的CBD.内联升能在此地立足,完全仰仗出资人之一的丁大将军。
内联升的创始人赵廷,乃天津武清人,家道贫寒,14岁即来到京城东四牌楼某鞋铺学艺。从学徒做起是当时手工业者的必经之路。几年学徒生涯,赵廷不仅学得一手好制鞋手艺,更为重要的是,结识了一位改变他人生的重要人物丁大将军。丁大将军与赵廷机缘巧合下一见如故,两人合计在皇城根开一个制鞋铺。丁大将军出资万两白银,赵廷出资两千两,内联升就这样开起来了。
做坐轿人的生意
此时京城内制鞋的店铺已经不少,也有提供漂洋过海而来的新潮皮鞋的店铺。赵廷虽不懂何谓蓝海战略,却也知道选择当时的市场空白点更容易做生意。赵廷善经营,他认为,要想赚大钱,就得在坐轿的人身上打主意、下工夫。思及此,赵廷决定内联升专做朝靴,在此之前,朝中官员穿鞋在各个店铺购买,并无专门的朝靴店铺,赵廷通过丁将军接触到许多朝中官员,言谈中官员对现有朝靴制作商铺颇有不满,而赵廷恰有此手艺,一来二去,赵廷决定抓住机会,利用自己的手艺专营朝靴。一双朝靴售价50两白银,去除人工店铺等经营成本,利润着实可观,出于商人的直觉,赵廷敏锐地意识到,相比较寻常制鞋铺一点点积累起来,这是一条发家捷径。
丁大将军并不善经营,几年以后(具体年份无从可考),赵廷出资购下丁将军的“股份”,至此,内联升完全由赵廷所有,两人的友谊一直维持至丁将军故去。截止到1900年八国联军血洗紫禁城,虽然外界局势一日千里,内联升在东江米巷位置得天独厚,消费群体稳定,所以,内联升的经营发展并未受到外界局势影响。
《履中备载》与中国高级定制的启蒙
内联升的朝靴深受朝中大员喜爱,逐渐在达官贵人圈中口碑相传,京城文武百官买鞋必到内联升,来京官员送礼或自用也会到内联升选购朝靴,于是,《履中备载》产生了,这是有证可考的国内第一本VIP客户档案。赵廷在内联升内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经营和服务体系。三品以上大员做鞋是不会亲自到鞋店的,内联升派伙计过去量尺寸、试样子。天长日久,内联升积累了朝中显贵的靴鞋尺码,赵廷将官宦的靴鞋尺寸、式样、特殊爱好一一整理登记在册,取名《履中备载》。官宦需要靴鞋,只需家人到内联升通报一声,内联升自会做好送到府上。
有趣的是,《履中备载》专记王公贵族和知名的京官、外省大吏的靴鞋尺寸、样式和特殊脚形。那时各地进京的举子为巴结在京为官的“恩师”,或穷京官为谋得外放的肥缺,常常到内联升打听上司、恩师的“足下之需”,花重金为上司、恩师定制几双朝靴送去,表示“善体上情”——连上司穿多大尺寸的鞋都知道,自然是“心腹”之人,从而博得青睐和赏识,以求飞黄腾达。为此,内联升生产的朝靴身价倍增。
内联升根据《履中备载》中所记顾客的不同需求、爱好,制定适合顾客的靴鞋,虽然设计上并无多大创新,倒也可以称为中国高级定制的启蒙。
开分号与产品线扩张
显赫时期,在赵廷的专心经营下,内联升迅速积累财富,位于东江米巷的内联升老店一直没有扩大规模,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的模式维持了近50年,不过这不代表内联升毫无改变。内联升在北京、天津、大同、青岛相继开有分号。此外,内联升也尝试多种经营,其产品以朝靴为主外,也经营棉鞋、便鞋。在北京东单今东方广场附近开了“万盛斋”,面向普通消费者。内联升给坐轿子的做鞋,万盛斋给抬轿子的做鞋。当时,抬轿人、车夫穿的是内联升做的靸鞋,朝廷文武大员穿的是内联升做的朝靴,宣统皇帝在太和殿登基时穿的龙靴,也是内联升做好后送到内务府的。各处分号也有所侧重,比如天津的分号以做绣花鞋为主。
当然,内联升仍没有摆脱私营手工业作坊的生产组织形式,且地域性较强,品牌意识仍处萌芽状态,品牌影响力范围有限,没有实现规模发展。
1900~1949年 动乱
八国联军的炮火给内联升前期的辉煌画上了一个灰色的句号。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和王公大臣弃京而逃,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夺,东江米巷被焚,内联升亦未能幸免。多年积累一朝成空,年近七十的老当家赵廷不忍半生事业毁于一旦,四处奔走筹措资金。《辛丑条约》签订,东江米巷更名东交民巷,在此设使馆区,不许中国人进入。内联升迁往奶子府(今乃兹府)重新开业。新店开业后,经营惨淡大不如以前,勉强维持生计。民国元年,即公元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发动壬子兵变,内联升再遭洗劫,在兵变中被乱兵抢劫一空。老掌柜赵廷不堪接二连三的打击,遭此重创后不久辞世。
1900年至1912年间,内联升的经营每况愈下,经营管理上并没有创新,仍保持前店后厂自产自销,专做朝靴的经营特点。
1912年老掌门辞世后,其子赵云书顶门立户,秉承家业,将内联升由奶子府迁至宣武区前门廊坊头条,两次毁于战火中的内联升,此时方才稳定下来。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也给了内联升致命的一击,内联升引以为傲的产品——朝靴没人穿了。此时已是民国时期,内联升掌门人赵云书是河北省咨议局议员,无暇经营,内联升开始交由经理人管理,赵云书作为出资人很少过问内联升的经营管理。 此时内联升形式上打破了前店后厂的传统,将鞋作坊迁到距离廊坊头条不远的北火扇胡同,事实上自产自销的性质不变。
时过境迁,内联升再难固守它的高端定位,开始不仅局限于坐轿人,普通大众也成为内联升的目标客户。内联升发展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产品——千层底布鞋出现了。

1949~2000年 存活
解放前夕,内联升和整个中国经济一样,处在濒临崩溃、奄奄一息的境地。内联升生意非常清淡,员工仅余五十人左右。
1949年新中国成立,打破专营男靴鞋,增添女鞋(锈花鞋等)、解放鞋等,这段'恢复--转变'时期,内联升经历了经营思想、经营方向上的基本变化。

1956年公私合营开始,鞋店完成了它经营方向上的转变,进入“转变--发展”时期,鞋店也由 '私方'变成了国有企业,此时,内联升千层底布鞋成了北京名牌产品,并且走向全国各地。

1970年,内联升建立了生产车间,结束了它前店后场(手工业作坊)的历史。此时非自产鞋也列入了销售范围。1976年开始生产与经营皮鞋。1977年,恢复了著名老字号的名称。1986年,全新的内联升厂房竣工,占地面积约十三亩。1988年,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营业面积一千七百多平米的新营业楼落成。一直以来,内联升的销售业绩不断攀升,市场份额不断增大。

2001年,企业性质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成为了公司股东,这说明内联升进入了发展壮大时期。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除西藏、青海等地没有内联升加盟店以外,其余各省都能看到内联升的经销商门店。2001年,内联升营业额约1000多万,改制后每年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2009年营业额近7000万,一年纯利润达到1000多万。十余年积累,内联升的努力初见成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联升: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
老字号 - 内联升的传统手工制作布鞋的展示 组图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 诗意空间
我有一双中国鞋
【案例研究】老字号年轻化转型:现状、问题与建议 ——以“内联升”为例
访前门大栅栏内联升鞋店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