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任性的小孩

任性的小孩

文/劉曉芸

  

任性的小孩,

为所欲为的小孩,

绝对是因为父母(照顾者)的

宠溺、放任而来。

在需要被教导的时候(约1岁的时候),没有教导,导致随着孩子的年纪越来越大,孩子越来越不受控制,父母(照顾者)越来越无力与无助。

可以怎么办?我自己的经验得到的结论:大人要能狠心,让孩子面对结果。

面对五岁以下的孩子,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不行就是不行,没有就是没有,让孩子去面对「得不到」的结果。但这个前提是所谓的不可以、不行、没有,父母有一个可以让孩子信服的理由,不是因为父母的心情、喜好、感觉,所以不可以、不行、没有。

正在生病咳嗽,想吃冰淇淋,所以不行唷。

时间到了要回家的时候,想要在公园多玩一下,所以不行唷。

在餐厅里,想要跑来跑去,但是餐厅不是跑来跑去的地方,所以不可以唷。

想要买的东西,价格太过昂贵,却不是父母经济能力可以负担的,所以没有喔。

孩子被阻止,是因为很多「现实」的情况,不完全是因为父母的恐惧、担心、观念。当孩子得不到的时候,父母要能允许孩子有情绪;得不到想要的,会伤心会难过。

面对小学的孩子、青少年,甚至于成年子女,父母要让孩子承担、面对事情的结果,但是父母是一起「陪伴」。

早上爬不起来、作业没写、该带的东西没有带等等,让孩子面对结果。结果可能是上学迟到、被老师责骂、要去打棒球没戴手套,所以需要开口借,或是这次只能在一旁观看别人玩。该属于孩子照顾自己、打理自己范畴的事情,没照顾好、没打理到的结果,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后果。

让孩子从「经验」中学习,因为父母的口语已经没法有所作为,父母的提醒、耳提面命、警告、威胁等等的语言,孩子如果决定不听,孩子还是会执行他所想的。

所谓父母的「陪伴」是什么?

我觉得一个是父母一定要控制自己的嘴巴,把嘴巴闭上,不去数落、埋怨、指责、揶揄、嘲笑、一副「你看吧,我之前就跟你说过」。很想念,很想说什么的欲望,父母要控制。

再来,父母要有能够看着孩子经历痛苦、挫败、失败的能力。不要因为担心孩子「痛」,就尽可能的「拯救」,好让孩子不用「痛」;这不是「爱」孩子,这样反而会「害」孩子。孩子的「痛」,孩子的「苦」需要的是父母的看见与了解,孩子不想讲的时候,父母给予尊重,给予空间。孩子想要讲的时候,父母给予一双倾听的耳朵,「听」就好,不给建议,不给批判,不发表自己的想法,不说自己的感觉。在听的过程中,不明白不了解的部分,只要「问」就好。

最后,父母要把自己照顾好,特别是生活的稳定与心情的平静,这是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力量。看着孩子承担后果的过程,父母有担心,有不舍,有心痛,有焦虑,这些情绪父母要自己照顾好、安抚好,不要因为孩子的状况,让自己的心情起起伏伏,日子过不下去,这样会让孩子同时要面对自己又要面对父母那种令人感到压力的眼神、表情、语言、行为。

课程. 了解. 咨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任性的孩子杀伤力有多大?想想后怕,家长赶紧管
以任性治任性_为您服务教育网
孩子执拗不服管,用西方宽松的教育方式还是中式严格的教育方式?
李玫瑾教授:孩子三到六岁家长不管,长大后想管就难了
【原创第517篇】其实,你已经无能为力!
不要一味的迁就别人的经典句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