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类心理----自助大招
1、管理自己的注意力焦点:
少看手机,少看负面报道,减少讯息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2、开展家庭活动和室内运动:
如棋牌、手游、成语接龙、朗诵诗词、歌唱;瑜伽、跳绳等,特别推荐自学“腹式呼吸法”并教导家人;
3、置身音乐的环绕和陪伴:
宜选择古典音乐、冥想音乐,特别推荐“莫扎特K448”,具有疗愈性质的音乐,用耳机、音箱陪伴单独的自己、家人。
4、缓解紧张的有效方法:
跟随“莫扎特K448”做“腹式呼吸3次“,进入常态呼吸3-5分钟,即可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大脑回归理性思考和理智判断,身体得到舒缓和安定,回归平常和平稳的心理状态。
【B】别让自己太闲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专家杨灿副教授:
1、维持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
合理安排饮食,多喝水、保证新鲜水果蔬菜摄入、将肉蛋鱼奶等动物性食物加热熟透,同时保持适度合理的适合体质的居家锻炼。
2. 少刷手机和新闻:
信息不停轰炸、消息层出不穷、各种群里的真假消息让人无所适从,徒然增加自己的焦虑恐慌情绪,影响自己的心情。非常时期,要学会放一放,可以每天定时查看手机新闻,而不是每分每秒都在刷屏。
3.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不让自己太闲:
可以适度选择家中的娱乐活动。平日你一定知道做什么事情会令自己开心,列出来、执行它。例如,玩一些不费脑的小游戏,多运动,深呼吸,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体,泡泡热水澡或冲澡,甚至做做家务,将家里装扮出新年的气氛,和朋友家人聊天。总之,找出可以转移注意力或者让自己愉悦的事来做。
4.正视并接纳自己的焦虑恐惧情绪:
首先,要正视自己的焦虑和恐惧情绪。面对未知的病毒,我们很难做到淡定。由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是全新的病毒,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会让很多人感到病毒“无处不在”,难以预防。所以,当我们在这样的大事件中,只要作为一个社会的人,都会自然地出现一些情绪反应。这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不要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脆弱,自己是不是意志力不够坚定等这样的自我贬低。允许自己哭一哭,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绪,不要严苛要求自己。
5.正视身体发出的信号:
当人类处于应激状态时,身体自然都会出现一些反应。比如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身体没有力气,精力不佳;或者看到网络上介绍的新型肺炎介绍的症状,由于心理暗示,也会感到咽干咽痛,胸闷,头昏等等。首先要正视这些症状,告诉自己情绪不好,恐惧害怕焦虑担心时,就是会有这些不舒服;其次正常作息,规律生活,适量运动,转移注意力等等。如果症状严重持续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需要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评估并制定治疗方案。
【C】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
1、做好日常防护工作:
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众、减少流动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对自己最高级别的保护。
2、对信息来源要进行判断和筛选:
谣言止于智者,在看到非官方的信息时,要学会自我判断,同时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
3、避免频繁刷手机和新闻:
过量信息对情绪健康无益,如果你感到看手机让你更容易焦虑,要学会“放一放”,可以每天定时查看手机新闻,而不是每分每秒都在“刷屏”。
4、转移注意力,在不外出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家中的娱乐活动,看电视、看书、听歌等,一旦转移注意力到自己平时喜欢的事物上,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过度焦虑、恐惧的情绪也会引起身体的不适,甚至导致免疫力的下降,所以尽可能的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做好身体的防护,也做好心灵的防护。
5、建立信心提高耐心:呼吁广大市民对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支持、信任、鼓励和理解,在就医的时候多一点耐心,多一句关怀。只有调整心态,勇敢面对,才能更好地抵抗病毒,才能保护好自己和深爱的家人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小学心理防护指南
安徽人注意!面对疫情 心理与身体防护同样重要
疫情谣言泛滥,你更需要带上一个“心理口罩”
少刷手机!专家为抗击新型肺炎开“心理处方”
面对疫情请不要慌张,心理学专家告诉你,焦虑情绪下我们该怎么办
刘素珍 | 心理学家再谈一一新冠肺炎疫情的心理防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