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其身正,不令则行——榜样的作用

其身正,不令则行

                            ———榜样的作用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谈到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力时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说明了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身正",对学生具有教育作用。所谓身正即品德学问上值得学习的榜样。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故而,为人师表成为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第一要求。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他们尽管有自己的情感、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但是,由于他们刚刚步入社会,涉世不深,思想品德正在形成之中。因此,对于是非、善恶、美丑等还没有成熟的观念和切实的体验。这时,他们要想成长、成熟、学会做人、学会思维,就必须学习。在知识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传授书本知识进行,而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仅停留在理论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学生往往从教师的道德、思想、行为中学到为人相处的方式方法,认识是非、善恶、美丑。当教师按教师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使教师把对学生提出的思想品德方面抽象的规范和要求在自己身上具体化、人格化,学生便可以在富于形象性的榜样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从而增强教师教育的可信度、吸引力和有效性,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师所期望的思想品德。

法国作家卢梭曾这样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可能成功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可见,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人们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经常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的就是自己老师的启蒙教育和榜样作用。陈景润不是在中学时期,对博学多识善于诱导的数学教师沈元佩服得五体投地,并为他抛出的那道哥德巴赫猜想的难题鼓动与整整一生吗?伟大的鲁迅先生不也时时忆起青年时的日本老师藤野,不仅把他的为人正直、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时时裴在心里,还将他的照片挂在书案对面,每每液深怠倦时刚想偷懒,仰面看看老师黑瘦的面容,从而似乎听到了老师抑扬顿挂的心灵的呼唤么?
若要雕塑好别人,最有效的办法是率先雕塑好自己!

有一句老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人的灵魂,培育社会的接班人,教师职业何其重要、责任何其重大,不言而喻。“其身正,不令则行。”“身正”就是要求教师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用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信念、真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端正的行为来“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从自身做起,求“心正、行正、言正、学正”,乃为“身正”。

一、心正是基础

心正是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崇高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人成就事业的前提,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崇高的思想品德,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团结协作,尊重家长,为人师表。这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八条具体要求。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身执教,持俭守节,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是对教师奉献精神最好的诠释。他的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学子们所敬重,为学子们所效仿,成为中国现代史上垂范世人的楷模。他的这种廉洁从教的作风,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力,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之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以这种情感来对待和坚持献身教书育人的事业,就是人民教师应有的高尚情操。 

二、行正是关键

行正是指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日常行为。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是学生的榜样,学生时时处处都在模仿着老师。教师的世界观、品行乃至日常生活习惯,时时事事都在影响着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小事做起,示范、影响、带动学生。教师的行为必须遵纪守法、符合道德规范;要端庄、公正,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不以学生的品德、学习成绩、相貌乃至衣着等状况的优劣来评估学生,不歧视学生;行为要适度,要关爱学生,但不溺爱。处理问题要不愠不火,要耐心细致,不搞惩罚。总之,行正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效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家庭、社会等影响,及时地对教育思想、智能结构等作出动态调整,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能力。这对教师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今天,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更是提高了对教师适应外部条件变化的自我控制能力的要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师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完善自身素质,才能让学生从高尚的人格魅力中汲取有益的营养。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我们班级的晨读一直纪律不好,教室里总是不静,干什么都有,我便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早晨的宝贵时间利用好,可是虽然纪律好,学习效率不高,仍然有同学桌面空空的发呆、哪怕一块橡皮也能默默地玩一个早晨,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一天我在办公桌前学习业务,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从此开始,讲台上多了我的笔记,我的教育理论书籍,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同学,索性自己专心看书、学习,不出两天,同学们也知道拿出书来学习了,渐渐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

记得一次批改学生作业,我发现学生的字迹变得不工整了,然后我便翻看学生以前的作业本,确实有下降之处。我便暗地里找来几个同学调查其原因。同学们说:“老师,你这几天的字也很糊涂呀。”哦,原来如此,是我的糊涂影响了他们的不工整,于是,我便从自身开始,规范自己的字,暗下决心,努力练习,每一节课,都把板书写好,写工整。过几天,学生们的作业又恢复了昔日的光彩:工整,清晰,大方。

这虽是一件小事,但这正体现了身教胜于言教。可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来说影响是多么大。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好好地有意识地应用这可贵的身教。

三、言正学正是重要保障

言正不仅指教师要用正确得体的语言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教师的语言要得体、文明,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语言要符合道德规范,非礼勿言;语言要注意一定场合,注意一定气氛;要言必行,行必果。这是言正的核心。教师的语言如果不切合实际,不付诸行动,则会被学生视为空话,久之,教师便失去威信。一次集中活动中,小丹积极参加还主动与小朋友交流,活动中我很高兴地对她说:“小丹的表现真不错,老师要奖励你一朵小红花。可是中午开会我把这事忘了。下午我到教室。小丹笑眯眯的跑来找我要红花,我这才想到上午对他的承诺。小丹见我没有红花给他,嘟着小嘴扫兴地准备走开了。他一定在想老师不可信,我立刻走到他身边认真的说:“对不起,老师忘了,我马上去给你拿。“小丹笑了,说:“我猜你是忘了,我的妈妈也老这样。”
   
这件事让我记住了一句话: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失信于孩子。因为信任是人们通过交往、凭经验得来的对人的一种态度,也是对人的一种评价。而孩子对你的信任程度就出自他们对你每次是否实现承诺的总结。从此我答应孩子的事我都会认真去做到,而且也明确的告诉孩子们朱老师是说话算话的,答应大家的事一定去做到,也请大家一样,答应老师的事也要做到。

 学正是指教师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的。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道德情操和学术水平的完美统一。教师不仅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天文地理各个方面都要略有涉及,还要懂得教育规律。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去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工作需要。而教师的学习态度、方法和目的首先影响的就是自我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必然地转移到受教育者身上。在教学生涯中,我一直把读书作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敢自诩已“博览群书”,也不敢说是“读书破万卷”,但我扎扎实实地去大量地读书,读大量的书。我读书不仅读的数量多,而且读的范围也较广泛,从文、史、哲到天文历法、相对论,从《中庸》《论语》《周易》到《圣经》《物种起源》《时间简史》,从博尔赫斯、克里斯蒂、毕加索到王蒙、金庸、古龙,就连现在的孩子喜欢读的《蜡笔小新》《多拉A梦》《哈利·波特》《冒险小虎队》如此等等,我也读了不少。当然,叶圣陶、李吉林、魏书生、朱作仁等许多我国当代语文大师、专家、学者的学术著作、教育专著以及各种教育教学报刊更是我必然涉猎的。

读书,使我的综合素养提高了,知识功底深厚了,创新思维活跃了,指导学生更有说服力了,工作起来就比以前更加得心应手了。读书的滋味、读书的效果真是甜啊!

虽然如此,但我还是常常教育学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用陆游的话来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用自己的读书经验和体会去指导他们:读书,要创造性地读,要批判性地读。我还告诉孩子们,书籍是知识的载体,而人不是知识的载体;人是创造的载体,是知识的创造者,是世界的创造者。我形象地跟他们讲,人和书的关系,就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我不希望我的学生成为书的奴隶。

现在,《语文课程标准》也给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教学建议”: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这些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处理好自身的博览群书与学生的读书学习的紧密关系,紧跟时代,大步前进。

心正、行正、言正、学正是教师确立自身师德不可缺少的四个方面,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我们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切不可偏重一方而偏废另一方。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当然应该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事,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平时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给学生做出榜样。比如,要求值日生提早15分钟到校,老师自己就要坚持天天提早20分钟赶到学校。站在教室门口,等学生的到来,学生亲眼目睹,久而久之,他们也不好意思迟到了;放学,迟疑点离开学校,督促学生打扫卫生,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知道班主任对班级的每样事情都回过问.检查,学生根本就不会存在有偷工减料.偷懒等情况。无形中,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坚持早到校,做好每一样应做好的本职工作,正如滴滴甘露,润物如声。

总之,教师作为学生最直观的榜样,行得怎样,做得如何,就是学生们赖以学习的一面镜子,对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学生起着重要的感染作用。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光明磊落的行为,只有以德才能育德,否则,空话连篇,假话一串,不仅无育人实效,而且口不应心,行不一,只能起负面作用。其身正,不令则行。我们应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相信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教师实习自我鉴定
2019安徽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资料德育和师德教育
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方法
学科频道 师德演讲稿: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榜样在我身边(一)
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