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既没能力,也没背景,像个二货!

庸臣也能上位。不骗你!这类人大多信奉一句话“庸德庸行,和平之基”。

庸字,可以理解为永恒不变的道理,也可以理解为固拙守成、抱残守缺,更可以理解为平庸。

如果你在商场政界没有依靠,你又没有过人的手段和能力,又不想违心干坏事,你只能选择平庸。不过平庸有平庸的学问,不是说瞎平庸!

我们来具体看下《陇山策》当中马尚书的手段:

马尚书以科甲入翰林,博研道艺,躬亲黎庶。然而累年无功,乡人讥之曰:官不依技也,位不由德也,功不为善也。竟以为是,刻字于厅堂,昭示往来。

张国相莅其府而问曰:未知尚书谦之至此也!何谪己之太刻乎?

答:事三公而有其位,用儒效以有太平。行走亦有私,多炭冰之敬,不敢称刻。

国相以为贤。

李太尉以张虎生达远意深,探穷颐理,荐于翰林院。马尚书折节重之,阅改其文,并加训诂,焚膏继晷,鸡鸣而起。

虎生或以为尚书辞有不达,乃献《远海图志》,曰:君前奏对,用此机杼,能摛翰振藻,辞趣翩翩。尚书笑而遣之。

尚书侄急公为民,常议论宏辩,引义慷慨,而东朝廷争,尚书不发一言。侄怒而怪曰:顺上损下,腹剑深茂!

答曰:争夺之时,驭民为先;分定之后,侍上为首。

勒祢酋,宫人也,而见重于董妃。尝令人设赌诈欺,弹压上官。尉迟卫张虹怵其丑,乃欲棒杀。马尚书闻之曰:治弊不两坐,谋大不妄行!遂输银款十万,以息纷断讼。

正始三年,淮阳帝卒。士绅以公田法蠹政害民,欲构国相。尚书自摘冠而请之:张相访民疾苦,夙夜究心,修城堞,置义阡,宽诛求,察诬证。何过于公哉?所过者,某参办不力耳!遂辞官。

正始五年,马尚书复起,晋爵太常,开府仪同三司。辟就之后,辄居家中,或往田间,未有甘棠之会。

其大意是,马尚书这个人最早是科甲正途出身,文章写得好,先在作家协会待过一段时间,可能任职某省作协副主席。后来当了大官,实权副国级,整天就在家研究学问,偶尔也去访贫问苦,但是解决的都是家长里短的问题,一件大事也没给老百姓办。

老百姓骂他平庸无能。他竟然直面受之,还亲手刻了一个“庸”字,挂在大厅。

张国相有一次去他们家家访,看见他住的很一般,就问:“你这不够副国级标准,不要对待自己太刻薄!”

他回答说:“我最早是靠给大领导当秘书、当体己、当跑腿的,才干到如今这个地步!成功了以后就一直用儒家的道德准则要求自己。虽然如此,为了合群,也收受过不少礼品,足够两代人使用,怎么能说刻薄?”

张国相因为他实实在在而夸奖他贤能。

李太尉因为张虎生的学问和人品都不错,就推荐给翰林院。马尚书常常自降身份,帮他撰改公文,修缮不足,生怕他出什么纰漏。有的时候甚至批改到深夜。

张虎生有时认为马尚书君前奏对的文章遣词造句太过老成持重,毫无新意,于是把《远海图志》送给他,希望他加入其中的词句,那就就可以文采斐然、与众不同。马尚书认为这是冒险的做法,于是笑着批评了他。

马尚书的侄子是一个一心为百姓造福的官员,经常为了百姓的利益在朝廷之上得罪人。而当自己受到攻击的时候,马尚书居然不为侄子说话,跟个木头人一样。

侄子骂他说:“你只知道逢迎大官,保住位置,城府太深了!老百姓的事情你为何不管不顾?”

马尚书说:“在乱世就要以收揽民心为重,在太平盛世就应该取悦上级!”

有一个叫祢勒酋的,在禁宫之中张扬跋扈,仗着董妃的势力,竟然勒索朝廷命官。有功之臣张虹看不惯,想打死这个刁奴。马尚书于是用自己的钱帮他们两个息争解纷,并劝诫张虹:“治理这种弊端,不是你我两个人能够办到的。我们将来还有大的图谋(指拥立太子),难道为了这点屁事耽误政治前途?!”

后来,老皇帝死了,新皇帝根基不稳,朝野上的士绅乡党都纷纷构陷帝师张国相,说他推举的公田法实在是害人不浅,让百姓怨声载道、沸反盈天!

马尚书自行摘下官帽,说:“自从张国相当政以来,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老百姓的日子确实是越过越好!部分政策是得罪了富商和大族的利益,然而那不是国相的错,是我在具体执行的时候不能协调人民群众和政治精英的利益!”于是辞职。

没几年,新皇帝掌握了权柄,重新启用马尚书,让他的位置仅次于总理。

重新得到升迁之后,马尚书一如往常,还是宅居家中,偶尔做些访贫问苦的形象工程。在任期间,从来没参加任何餐饮聚会。

通过马尚书为人处世的风格,我们来解析一下庸臣做事六字诀。

1、清

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以我们讲的这个清,可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清廉,而是透明,上位者最讨厌的就是别人跟他使诈,隐瞒。比如,作为领导的下属,有人给你送礼,或是回扣,不能隐瞒,直接给老板拿出来,或者你藏三分,报七分。老板会说,人家送的,你就拿着。老板也很开心,你也很开心。如果你不交代,领导会不知道有回扣?你也就完全失去了对你的信任。领导不在乎这点钱,在乎的你是不是在他面前清澈见底。

马尚书在这个问题上就做的很好,直接跟张国相承认自己有“灰色收入”。这不仅让人感觉他质朴坦率,更避免了张国相日后以此为据,对他敲打。

2、慎

这个是关于工作态度的问题。无论是职场还是官场,最最重要的就是工作态度,一个人工作态度必须是朝乾夕惕、如履薄冰、勤勤恳恳,只有这样的工作态度,才不会马虎,才不会犯那些不该犯的错误。做领导的怕的就是下属漫不经心,给自己捅娄子,搞麻烦。做领导的都会容忍下属谨慎后的错误,但是不会为其马虎买单,下属的作用就是减轻领导负担,而不是让领导天天擦屁股。所以谨慎的工作态度领导最看重。

马尚书一个堂堂二品,对于李太尉推荐的一个六品翰林的“作业”,竟然秉烛夜读,还逐字逐句校对,引经据典的评论,直至通宵达旦。这种侍近如尊的做法,显然让李太尉十分受用。

3、独

这是关于权力稳定的问题。做领导的,尤其是权力意识强大的权谋型领导,对自己的权力敏感度极高。对于下属之间的拉帮结派,搞小山头,搞团团伙伙,是极度讨厌的。因为他当初就是那么混起来的,他也害怕别人故技重施。所以,作为权谋型领导的下属,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不参与任何团伙,即使参与也是在领导的指示下,卧底进去的。领导必须是下属唯一的盟友,这是领导对下属的必然要求,这是个站队问题。

马尚书虽然不是张国相的门生,但二人都是太子党,张国相又曾多次提携马尚书。于情于理,马尚书都应该把张国相当成半个主子,而拒交其他权贵。马尚书上任以来,一直秉持着“闹市繁华常避影,酒场热闹早抽身”。张国相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然会以为马尚书“非己不附”,是个极为可靠的下属。

4、畏

畏就是害怕。在古代,我们就有君子三畏的提法。什么叫君子三畏?就是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就“君子三畏”的实质而言,“畏天命”,就是敬畏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通常说的自然规律是指人类以外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自然规律一词产生于自然科学,而中华自然哲学对自然的理解宽泛得多,它不仅包括人类面对的自然界,也包括人类自身人性发展变化的过程。

“畏大人”,就是敬畏那些德行很高、地位很高的人,因为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畏圣人之言”,就是古今圣贤留下来的至理名言,我们可以称他们为权威,他们就是我们人生的导向标。尤其是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我国先民,很早就选择了敬畏自然、追随人的自然天性。因为没有神谕和圣徒的指引,我国先民便将身边品格高尚、知识渊博的人尊为圣贤,于是,历朝历代的圣贤就成了引领芸芸众生从凡俗走向崇高的盏盏明灯。

这是古代的君子三畏。那么现在在职场,我们也有三畏,畏领导、畏近侍、畏小人。就是敬畏领导,敬畏领导身边的人,敬畏单位里的小人。总而言之,就是敬畏权力。

在这三畏之中,马尚书也是榜样!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尚书,就行事张狂,毫无顾忌。相反,他一直在巴结领导、巴结近侍、巴结小人。

5、常

常,我们理解为不刻意追求标新立异,不刻意追求出众,深藏锋芒,不露棱角。

《菜根谭》里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标节义者,必以节义受谤;榜道学者,常因道学招尤。故君子不近恶事,亦不立善名,只浑然和气,才是居身之珍。

大意是:一个爱好标榜节义的人,到头来必然为了节义而受人批评诽谤;一个标榜道学的人,经常由于道学而招致人们的抨击指责。因此一个真有修养的君子,平日既不接近坏人作坏事,也不标奇立异建立声誉,只是保留那种纯朴、敦厚、和蔼的气象,这才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无价之宝。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有人劝马尚书在奏对中加入文采、加入奇书孤本的内容,以此自我炫耀。殊不知,淮阳帝虽然明察烛照,但是也自负得很,他自认为文采风流,天下第一,你非弄几句他没见过的词句,那不是找抽吗?

马尚书把庸字诀吃得透透的,宁可稳扎稳打、日拱一卒,也绝不冒险讨宠、祸及自身。所以他在奏对中只援引诸子百家的言论。即使这些言论大家都见过,那又怎么样?不出纰漏是第一位的。这就是庸臣思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6、忠

忠有四种类型:狼忠、犬忠、人忠、神忠。狼忠就是谁有钱有势,就忠于谁;犬忠就是愚忠,一辈子只追着一个主子,咬定青山不放松;人忠就是忠于广大人民群众;神忠就是忠于一种准则,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仰。

当领导的最喜欢哪种忠诚?大多数是犬忠。就是我说的话不管对还是错,你去不折不扣执行就可以了!

执行中有什么阻力你克服,有什么骂名你背着。

我们有些刚入职的小朋友替领导干事,一点骂名都不想背,一点委屈不想受。那领导怎么提拔你?!

马尚书在这点上拿捏的很到位。明明公田法是张国相推行的国策,马尚书只是执行者,而且还是第二执行者,但是他把公田法推行以来所获得的所有辱骂全都自己扛了下来,把所有功绩全都推给了张国相。

有人说,这样的话,在老百姓心里是要失去形象的。我们注意了,有得必有失,两害相权取其轻。在乱世的时候,老百姓最值钱,拥有他们你就能造反!在太平盛世,老百姓最不值钱,所以不能为了他们毁掉仕途。

马尚书那句:争夺之时,驭民为先;分定之后,侍上为首。真是至理名言!

笔者曾经有幸参与一次西北私立院校改革。当时学校内的西化派(挟洋自重的外国留学海龟)与保守派(传统思想观念较为浓厚的学究)你争我夺,互相攻讦。他们都想占据这次改革浪潮的潮头,都想把住行政副院长这个位置。

西化派的人如果上了位,就要实行“学生自治”的理念,学院社团也会商业化、社会化,效法欧美,与校外各大商家签约、谈项目。说白了就是要利用大学生这帮廉价劳动力赚钱、包工程!

保守派上位,就会先把“论文代发”这个项目啃下来,垄断论文代发权,让全校的师生都找他们发论文,以此榨取钱财。

最后,这两派的人都没上位,上位的只是一个丝毫不起眼的法学系班主任。

该校长跟家父透露说:“西化派雇佣学生在校外开酒吧、开超市的事情,我早已经有所耳闻。这是鼓捣学生不走正道啊!到头来自己赚大钱!保守派那帮私通《国语新风》杂志社、《今古奇观》杂志社的事情我也了若指掌,他们妄图垄断论文发布,让学生的毕业答辩、老师的职称晋升都找他们!可恶至极!”

家父问:“那么何以选择名不见经传的法学系班主任?”

校长:“我的产业将来肯定是传给儿子的!那两派上位了,我儿子坐不稳。至于那个班主任,脾气好、能忍耐、懂眼色、会听话、没能力!我最放心!”

这就是庸臣上位术的全部奥秘。

每当各大利益集团斗争的如火如荼时,庸臣最容易上位。

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大多数能做到宰相这个位置的人,都是沾了一个字。不信各位可以翻书去找,或者对照时下去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夏记 卷二十五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文言断句和翻译5
必修1—必修5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句子翻译
(转)中国最美的一千首婉约词(三十二)
“小人”最大的2个优点,无论任何人,一定要学会!
中国历代宰相(金朝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