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生统一 自然融合
天生统一 自然融合
2013-10-26 10:35:59
董旭午
 ——对“教文”和“立人”如何有机融合的几点体会和认识

教师为什么要教语文?学生为什么要学语文?问题其实并不复杂,无外乎就是教学生会认字,会读书,会思辨,会说话,会用文字会表情达意等。当然,这里面还有个教师教文立人、学生学文做人的问题,但无论“立人”还是“做人”都必须有机地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中,绝不是生硬地填塞,更不是主观地以人文教育替代语文教学。这一点,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高度自觉地坚守住,并扎实地用心践履。下面,笔者结合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自觉教学生主动用心咀嚼

杨绛散文《老王》有一段很朴实的叙述: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上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其中加点的“好”、“大”、“也许”几个词,看起来很不起眼儿,但若删掉,味道可就大不一样了。老王家的香油和鸡蛋再怎么好、怎么大,又能好到哪里大得怎样呢?但多年后对怀有愧怍之心的作者来讲,这香油肯定是世上最好的,这鸡蛋也肯定是世上最大的,甚至再好再大都不为过。再有,那“也许”一词更是不显山不露水,但却意味深重。从文中所述的境况来看,老王肯定不会认为作者杨绛的话有道理,站在那里也肯定不是等着拿钱。第二天就去世了的他,又老光棍儿一个,这时候要钱还有什么用呢?如果真要钱的话,他还不如把“香油”和“鸡蛋”随便卖给哪个人呢。那么老王在等什么呢?我想,他该是在默默地表示自己对作者杨绛的尊重——尊重她的清高和自尊,尊重她的个性和做法,甚至把这样的尊重一直带到棺材里去了。可见,这“也许”不仅蕴含着作者多年后对自己当初的清高甚至冷漠的深刻反思,也应该深含着作者心灵深处那挥之不去的愧怍。这样看来,这段话里的“好”、“大”、“也许”这几个词可真的一点儿都不寻常啊。但是,如果不深入作者在“文革”时期的不幸遭遇,走进她本就清高,又严重受伤害的心灵,不了解一个彻底无产者的老王在那个年代非常腰粗的史实,那么老王的朴实、醇厚和善良与作者的真诚反思、赞美和愧怍,我们就不可能体会和感受得那么深刻,也就不可能会对“好”、“大”、“也许”这几个词如此敏感,进而去深度咀嚼和品味了。事实上,当下的很多语文课堂上,这几个词就已经从师生眼皮子底下滑过去了。事实上,经典散文(或小说)中经常会有一些类似的词语,看似寻常却意味深重,如果就都那么稀松平常地滑过去了,也就根究谈不上“语文”和“人文”、“教文”和“立人”的机地融合了。当然,需教学生用心咀嚼的,还应该包括文本的语句、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甚至布局谋篇等。例子很多,但道理都是一样的,这里也就不再赘例分析了。

二、自觉教学生主动用心积累

说起自觉积累,就学生语文学习而言,主要该指字词积累、知识积累、语句积累、素材积累等。这些事学生都可以自主去做,并且也都能够做好,教师必须教他们主动用心积累,深深打上生命的烙。

课堂上,学生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就该教他们趁热查词典。只有在这个时候,学生才是最迫切、最主动的,教师一定要善于抓住这样的契机教他们做实做好这样的事。尤其是文言词汇积累,教师还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语境猜读某个词的意思,而后再查阅文言词点来印证,效果比教师讲解要好得多。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中的“引”字,教师须先启发学生想,蔺相如不愿意与廉颇直接发生矛盾冲突,他会让车怎么走。学生一般都会猜到“要躲开”、“调转车头”之类。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查词典印证,他们往往会收获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功的喜悦,进而信心倍增。长期教学生主动地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夯实文字基本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更有益于他们慢慢发育处事能力、主动人格和自主精神。

至于知识、语句和素材的积累,教师也应该教学生主动地用心去做,还要尽心为他们创设机会和平台。先说知识积累。比如,学习杜甫《春望》、《登高》、《旅夜抒怀》等学生一定会很迫切地想了解这些诗的创作背景。教师不妨只提供方式方法,而后放手让学生去搜集有关资料,并自主整理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用心积累一些关于杜甫以及他的诗歌创作的知识。语句积累和素材也一样,只是做起来稍麻烦一些。语句积累,教师可先要依托课本教学生勾画、摘抄一些精美的或有哲理的语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后,自然就会在课下阅读经典美文时主动勾画、摘抄、领悟和积累精美语句,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收获美的享受、性情的陶冶、心灵的升华。——当然,教师须定期检查、督促并适当鼓励。素材积累,教师也要先依托课本,在课本中发掘可供学生充分展开思辨的素材。比如,同样是人生失意,屈原选择自杀而司马迁却选择苟活,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引导、组织学生对此进行深入、多维的思辩。赞同有赞同的理由,反对有反对的说法,辩证的有辩证的智慧,将这些都融入学生的灵魂,而后再整理和积累下来。这样一来,这出自课文的素材就被打上了学生个体生命和智慧的烙印。这样积累的素材,才是永远活在学生生命和心灵里的真素材,才会永远属于学生。学生在课内学会了如此思辩、积累素材,并逐渐养成了好习惯,自然就会用同样的方式方法到课外去阅读经典,阅读生活这本大书,去自主独立地思辨和积累了。

现在,这字词、知识、语句和素材等,早已被打成捆、装成袋,就像已经加工好的快餐一样,以助学生提高素养为名硬塞给了学生,以便他们速学速背速成地去应试。所有自主查阅、阅读、体验、感受、分析、思辩、整理的环节和过程统统被取消了,几乎没有了生命和心灵主动的切入,就像被动地应付某种差事一样。这也许能够有些所谓的效果,但学生的青春和生命却被消极、低效地耗掉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健全人格等也被一点点地扼杀了。

三、自觉教学生主动用心历练

说起教学生用心历练,须抓实做好的环节还真不少:

一是教学生用心做好课内积累和整理。课内积累字词、语文知识,整理笔记等,都是很好的历练机会,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用心做好。积累字词和语文知识前文已谈过,这里就不再赘谈了,但整理课堂笔记这个环节必须得谈谈。现在的一些语文课,整理课堂笔记这一最锻炼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环节,早已经被电脑屏幕给替代了,或者被所谓的合作探究给不了了之了。比如,课文的层意、写作特色、思想主旨等的提炼、概括和整理,要么被教师制作成投影片了,要么就讨论一通而后不了了之了。岂不知整理课堂笔记这个环节,对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自主独立人格的培养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是教学生主动应对课内考练。学生总要接受考试和练习的,这也是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必选动作”,只是不宜过滥——尤其是高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教学生以科学、阳光的心态来对待考试和练习,把每一次考试和练习都视为总结、反思自己,明确下一步提高目标的机会,又要指导他们如何科学、有序地进行这种积累、反思和矫正,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修养和提升自己。比如,现代文阅读总出问题,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或人文素养积累不够,或对各种文体的阅读规律缺少把握,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不足,或具体答题时的操作不尽合理,或试题本身有不足,等等。对此,教师一定要教学生及时地具体分析、反思和总结,并自觉保留错题,与老师沟通,想出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甚至还要教学生自觉地质疑试题本身的合理性和完美度,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独立意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自觉地把文学类文本赏析试题的讲评作为课文教读的延伸,依照课文敎读的样子教学生提炼、概括试卷上那篇文学类文本的人文内涵。例如《老妪》的人文内涵:

近乎本能的尊贵的人心是神圣、崇高和伟大的,不论这个人本身多么卑微或显达。在这样尊贵的人心面前,任何鄙视或怜悯、施舍都是猥琐甚至龌龊的。(小说作者:梁晓声  高三某次月考试题,限于篇幅,仅举此例)

学生学会了主动这样做,就会把每一次做卷的痛苦体验自觉地转化为发育并提升自己的扎实历练。高中三年下来,学生要经历大大小小上百次考试和训练,会主动提炼、整理上百篇的文章的人文内涵。这上百篇的文章的人文内涵无疑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凝结成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使学生的精神和境界一天天拔节长高,从而达到一种“痛,并快乐地历练着,成长着,提升着”的境界。毋庸质疑,这个主动应对课内考练的过程,既是很好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历练过程,也是学生人格和品格的历练过程。长期坚持,必然会对学生扎实而高效地学文做人大有裨益。

三是教学生把读世悟文当日子过。教学生读世悟文,就是教学生心怀课内所学,到更广阔的生活天地里去体验、感悟,用眼睛去读到、用心灵去悟到生活中的“作文”来。笔者曾与学生一起制定出“读世”的着眼点和要求。如读时文、美文和同龄人的优秀作文,运用课内所学到的分析语言的方法去解剖“麻雀”;看其他学科的教材,注意体会理科教材语言的周严性和文科教材语言的条理性;看电影、电视剧,注意比较语言文学艺术和影视文学艺术的区别,并能够在影视画面中发现“课文”的影子;看《焦点访谈》《今日说法》《东方时空》之类的电视节目,注意领会学习主持人的“过渡”和“总结”艺术;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并能够抓住动人的情景或场面进行描述,能够想评论员那样去据实评论;听演讲、报告和他人的讲话,注意听出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听出语言表达艺术,听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等等;听词曲皆优的歌曲,注意琢磨、吸收歌词中的生活情理,展开联想和想象,欣赏乐曲的艺术美并作鉴赏评价;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并能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进行穷形尽相的描述,等等。学生拥有了这些“读世”的着眼点,并长期坚持按要求去 “读”,去历练,他们自然就会逐渐养成用语文人的眼光和头脑去读世悟文的好习惯,从而实现“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的良性循环,读世悟文,悟文做人,终身受益。

四是教学生自觉坚持抄读练笔。有了“读世”的着眼点和要求还不够到位,还要教学生学会联想、想象、思辩和感悟,并坚持随时把这些联想、想象、思辩和感悟写下来,甚至使这样的“写”成为自己生活中乃至生命的一部分。笔者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准备文摘和周记两个本子,每周做摘抄、写周记分别为600800字,分单双周交老师检查并审阅。每学期还要求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形式写一两篇专门的读书笔记(也可以是心得)或专题性研究报告(如《“金陵十二钗”的命运》之类),让学生自主张扬个性,发表独到见解。这种扎扎实实的历练,不仅扎实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读写和思辩能力,也使他们的人性、人格、境界、精神等获得了良好的发育和提升。

五是教学生坚持自主思辩。教学生自主思辩,出发点在课堂,前文在谈教学生用心积累时已有所涉及,这里就不赘述了。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这种自主思辩远不止于课堂,其增长点和发展极应该在课外这个更广阔的“语文天地”。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毕竟有限,很难练硬学生思辨的翅膀,教师要教学生带上课内所学到广阔的、鲜活的现实生活中去体验、感受和思辨。长期坚持这样的历练,学生势必始终处于自主思辨的“场”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对切实成就学生思辩能力、健康心理和独立人格十分有益。

四、自觉教学生主动用心对话

教学生用心对话,主要是教学生与作者、与主人公、与读者甚至自己对话。这种对话绝不是空泛的和形式化的,一定是深度的,是生命与生命、心灵对心灵的。

周邦彦《苏幕遮 燎沉香》词中有几句: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这几句历来被人称道,如何描写细腻生动,形象传神云云。于是,很多语文教师也就人云亦云,只是导引着学生到原词中去寻找相关词句。接着,就是一通自我表演式的解说:“呼”、“窥”和“语”等词语多么细腻生动啊,“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等描写多么形象生动啊。这怎么能叫赏析呢?赏析是必须要与作者和作品主人公进行深度对话的。这首词的作者和主人公都是周邦彦,那就首先与他深度对话:作者此时身在异乡(汴梁),多年未升官阶,心有失落,思乡(吴门)心切,孤独寂寞,百无聊赖。天气又暑热难耐,他辗转反侧,几乎彻夜难眠,所以早早起来观望屋檐处早起喧闹的鸟雀,甚至把麻雀窥探屋檐的眼神和动作都看得一清二楚。表面上是在细腻地描写麻雀的眼神,实际上是在刻画自己无聊空虚的心理。观罢麻雀,又折腾到户外,痴痴的呆望着初阳下、池塘里一支支挺立的荷叶,眼盯着那昨夜的雨珠一点点地被蒸发掉。可见,诗人空虚无聊的时间之长,观察之细致入微。教读时教师若不引导学生走进周邦彦的生命和心灵,不充分调动他们自己相似的体验,学生就不可能真正读懂周邦彦为什么要如此细腻地描景摹物。于是,师生的赏析也就只好停留形象生动、描写细腻这类的在浅层次上了。文学类文本的鉴赏,就是需要与作者和作品主人公进行这样的深度对话,教师必须教学生主动做实做好。

不仅要教学生与作者和作品主人公深度对话,还要教学生与读者甚至自己深度对话。先说说与读者对话。《我的叔叔于勒》从我们一家人天天盼望叔叔于勒发财回家写起,就是为了先设悬疑,吸引读者读下去;《祝福》采用倒叙手法,从祥林嫂在鲁镇人的新年祝福中死去写起,不仅是为了突出小说的思想主题和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也有吸引读者读下去的用意;《项链》结尾处才告知读者项链是假的,不只是想更有力地嘲讽女主人公的虚荣,突出人生的变幻无常,也是在巧妙地激发读者或痛快或悲哀的心理;《变色龙》写奥楚蔑洛夫反复无常,当然是为了淋漓尽致地展现他欺弱怕强、阿谀逢迎的丑恶灵魂,但这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同样也是为了满足读者不喜平铺直叙的阅读心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泼墨如水,极尽铺张、渲染之能事,把鲁提辖那三拳描写描写得淋漓尽致,肯定也有作者想让读者顿生痛快淋漓之感的意图。教读课文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与读者对话交心,从他们的角度来深度品味、体验和感受,一定会收获另一种美的享受。

再说说与学生自己对话。韩少功散文《我心归去》中的几句话:

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遁……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

很显然,这几句话细腻生动地刻画出了作者身在异国、孤独寂寞,甚至空虚无聊的心理。要读懂这些,仅与作者深度对接似乎还嫌不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与自己对话,充分调动他们相类生活体验,拿人心比自心。比如,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孤独寂寞、空虚无聊、心无着落的生活经历,回想当时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所作所为。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就会进一步加深这种体验和感受,进而更加深刻理解和感悟到作者非要这样遣词造句的真正用意。同时,常常如此地拿人心比自心,也有益于学生美好人性的发育和提升。

    最后,再强调几层意思。“语言的”和“人文的”是一体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教师“教文”和“立人”也好,学生“学文”和“做人”也罢,都应该是自然融合的。这一点,教师必须高度觉悟,并自觉地去抓实做好,绝不故意焊接或强行统一,更不能只强化其中的一极。目前的语文教学,这几种毛病都存在,很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并用心矫正。二者,语文课就是语文课,本没有那么复杂,因而也不应该搞得那么复杂、漂浮和花哨,一定要努力做到本真自然,扎实高效。三者,中国社会正期待着深刻的变革,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更迫切地期待精神自主、人格独立、心地善良、主动介入、勇于担当、积极创造的社会主人。为此,语文教学必须在“自觉”、“主动”、“务实”和“用心”上深下工夫,为社会和民族的未来计。否则,我们广大的“语文人”就有愧于我们的社会和民族。

                                     (见《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2013年第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化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范式概说(董旭午)
弃本博功:语文教学失真低效的最大症结(董旭午)
语文|从单篇阅读引向整本书阅读的策略研究
以读为主,让“语文味”回归课堂
如何提高中高年级学生作文水平
整合课内外阅读,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