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了两部纪录片、12篇论文后发现:应试教育的结果,比素质教育还好

2015年,BBC拍了一部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让5名中国老师到英国汉普郡的一所中学,按照中国课堂模式给初中的英国孩子上了一个月的课。

中英的学校很不一样,英国实行小班制,不公布成绩,老师也不会批评成绩差的学生,上课讲授进度慢,而且会对不同程度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授课进度,连作业的难度都会根据学生的水平做调整。

5名中国老师则完全按照中国课堂来教学,把50名学生集中到一间大教室内,每天在校学习12小时,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法,让孩子背、记知识点,要求孩子遵守课堂纪律、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记笔记和学习。

英国的学生很不习惯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在4周教学中的中间十来天时间里,整个班的学生都和老师对着干,上课不听讲的、聊天的、睡觉的比比皆是,还有偷偷在教室后排发扬英国传统、煮下午茶喝的。

只看课堂表现和师生满意度的话,这次教学的尝试并不成功,英国学生的不理解、不相信中国教育模式,让5位中国老师既愤怒又无奈。

在纪录片开始的时候,BBC采访了这所英国学校的校长,问他如何预测这次教育实验的结果。校长说:“我几乎可以确定,中式教育会输掉,而且输得很惨。”

一个月的教学结束后,学校用同样的试卷对全校学生进行考试,结果是中式教育的这个班级大获全胜,所有科目的成绩,都比其他班级的孩子更好,包括英语成绩。

虽然结果是客观的,但这个纪录片的结果还是引发了一些质疑:

其一,这5位老师本身都是资深、高知教师,任教于中国江浙沪的顶级中学。能用英语给英国孩子上课这一点,就足以秒杀绝大多数的普通中国老师。所以他们的教学成果更好,不具备代表性和普遍性。

其二,中式教育本来就会取得较好的成绩,因为中国教育本来就是“应试教育”,所以只看考试成绩来评判,不够全面,无法体现英国教育的优点。只有考察孩子们的创造力、合作能力、领导力,才能全面表达教育的效果。

其三,有可能是交给中国老师的这批学生本身基础就很好,即便没有让中国老师教,他们的成绩也会更好。

巧了,对于这几个疑问,恰好有另外一部纪录片可以完美解答。

丹麦的电视台也拍过一部纪录片:《丹麦9年Z班vs中国初三13班》。

在这部纪录片里,两国的孩子都在各自的学校上课,没有互换老师。选的这两所学校,都是当地中等偏上的中学,既不是精英学校,也不是渣校,有更强的代表性。实验结束时的考核,由丹麦教育专家出题,不单比较各科成绩(采用完全相同的试卷),还会考察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组成小组,在现场共同完成),由两国专家监督考试过程,并共同为学生表现打分。

在这部纪录片的开头,丹麦中学的校长接受采访时说,丹麦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许不如中国学生,但丹麦有自己的一套教育逻辑,能培养自己的优势。言下之意也很明显,丹麦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一定是更强的。

纪录片跟踪拍摄了两国学生日常作息的不同,由于是丹麦团队拍摄,他们对于中国学生的审视明显带有滤镜,会刻意去强调中国学生的痛苦。

但这个纪录片最终考试时的结果,和BBC节目几乎一样:除了英语成绩惜败之外,其余各项考察,包括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考察,中国学生都以绝对优势获胜。

两部纪录片的结尾,英国和丹麦的教育专家都承认了客观事实,开始反思他们国家的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国的孩子长大后,竞争力会远远超过他们国家的孩子。

但在中国国内,最近30年来对于教育体制的批评却一直从未间断。

中国的教育体制,很久以来都被冠以“应试教育”的名号加以批判,进而创造了“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先进概念,和应试教育划清界限。

这些年来,批评应试教育成了教育界的主流,批评的关键是它只能提升考试成绩,而无法提升孩子的能力。

但这两部纪录片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此外,很多专业人士通过实验和研究,也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说法。

PISA测试之父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在2012年的测试后曾说,中国上海学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不是在那些简单再现的任务中,而是需要他们举一反三、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任务。

美国林肯高中双语系主任方帆比较了中美两国的高中教育体系,认为“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如中国学生扎实”是对的,但“美国学生的创造力比中国学生强”是绝对不成立的。

学者鲁多维奇采用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对中国香港和美国小学生的创造力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中国学生普遍优于美国学生。

周林等中国学者对中国和德国的5-7年级学生进行了连续三年的测验,考察思维灵活性、新颖性等维度,结果是各个年级的中国孩子都强于德国孩子。

凌光明等学者使用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的批判性思维测试(HCT)测量中美两国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结果也是中国高中生的成绩优于美国高中生。

在国内媒体引用的、用以论证中国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贫弱的论据中,最知名的是:2009年,教育发展国际评估组织对21个国家的中小学生进行测量,中国学生计算能力第一,但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

但这个组织和这次测试,都“查无此人”,根本就是虚构的。中国新闻传媒行业,真如张雪峰所言,不断“上分”。

从上述纪录片和科研结论来说,中国应试教育的效果并不差,在各个维度上都不差,并未表现出批评者所谓的短板,总体上的效果是很好的。

但,如果素质教育必不能培养更优秀的创造力、合作能力,为什么它们会被视为更好的教育方式?

素质教育或快乐教育,真的是“更先进的”“更优秀的”“更好的”教育模式吗?为什么?

豆爸最近在编辑东京大学教授神取道宏的《微观经济学的力量》一书,书中提到,规则和制度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是实证问题,如上述纪录片或科学研究,其结果是确定的;除此之外,对结果是好是坏做判断,叫规范问题,其结果往往取决于价值观。

教育理念的价值判断先放后面,关于它的实证问题还有一个:素质教育是“更新”的教育方法论,而应试教育是“陈旧”的教育方式吗?

其实并不是,历史上出现过无数的教育理念,各领风骚数十年而已。每一种教育理念的出现,本质原因,都不是它更优秀,而是它契合了时代的需求。

举个例子,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兴起过一阵“进步主义”的教育潮流,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落幕。

“进步主义”就是认为原来美国实行的单轨制学校教育很不“进步”,所以要充分照顾儿童个人的自由和兴趣,不能只重视知识系统的传授和学校纪律,而应该以孩子为中心,激发孩子内在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和需要。学校课程应该更多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学习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精神……等等。

看起来是不是很眼熟?

为什么这么“进步”的教育理念到了1950年代就偃旗息鼓了?没有持之以恒,变成教育的真理?

因为“大萧条”给了当头一棒,两次世界大战给了当头两棒,冷战来了最后一棒。教育界人士赫然发现:原来世界是严肃的,玩真的,不是过家家,不是喊喊“正确的”口号就行的。

再举个例子,日本也曾进行过以“宽松教育”为名的教育改革,轰轰烈烈进行到2016年,产生了一大批“平成废物”,日本教育大臣不得不宣布要再次改革,掉头转向“教育强劲化”。

如果你有兴趣翻阅一下教育史,在更久远之前的历史舞台上,“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应试教育”都曾以各种变换韵脚的名称,登台表演过。

在美国“进步主义”开始之前,即19世纪后半叶的时候,美国是第一个打破欧洲教育双轨制的国家,也就是废除了贵族教育和平民教育的差异,把所有学生都放在同样的学校接受教育,凭借分数进行选拔和考核,恰恰是更接近应试教育的。

在此更之前,欧洲的双轨制教育体制,恰恰是素质教育与快乐教育相结合的。贵族接受素质教育,平民接受快乐教育。

时间线拉到现在,欧美的教育体制已经重新回归到了双轨制:平民和精英阶层的孩子,又开始接受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了。

素质教育或快乐教育,或应试教育,或一切教育模式的名词,都曾一次次改头换面,重复地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只是每次的名目都看起来都不太一样而已。

在所有时代中,教育都是一个好用的靶子和替罪羊,最容易被利益相关方拿出来祭旗。

但我并不是想为应试教育辩护,如前所述,它也只不过是教育史上的一个片段而已。

每种教育方式,都有其时代特征和适用范围,没有任何一种方式是包治百病的,更没有所谓完美的教育理念。

接下来,我就准备“两面不是人”,说说应试教育的“缺点”了。

回到最开始的纪录片和那些科研的结论,大家同样可以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些结果和结论,有没有什么问题?有没有哪里不对劲?

反正我是觉得有明显问题:

其一,所有的测试或考察,都是对一“群”学生做的测验,最终比较的结果是群体的平均分,所有的胜利,都是平均值的胜出,而不是(也不可能是)全面的超越。

其二,前述这些研究,都是针对中小学生进行的,没有针对大学生和社会人士的考察。我们是否可以怀疑:中小学生的胜利不一定代表整体人生的胜利?

有一些研究认为,中国式的应试教育,对于普遍的成绩和能力提升,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尤其是对于中下水平的孩子来说,效果更是奇好无比。

但对于天赋异禀的孩子来说,这种教育模式却有边界,那边界的突出表现就是:超出高考界限的知识,不教、不学、不用管。

对于学霸而言,应试教育很有可能压制了他们的发展,把他们禁锢在高考这个小圈圈里,无法去拓展更广、更深的知识面。

但对于普通水平及之下的学生,应试教育不会耽误他的创造力。说得残忍点,大多数学生(大多数人类)都没啥创造力值得被耽误的。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有适用性的问题:一个看起来非常美好的理念,也有可能并不适合你的孩子;一个看起来万恶的陈旧方法,也有可能适合某些孩子。

对于普通父母来说,我们真正能做的事情是:

第一,不要轻视知识,只是是一切创新的起点。

曾经有教育专家严厉批评过,热衷于素质教育或快乐教育的很多人,其实是在表达轻视知识的潜台词,尤其是客观经验类的知识。

但人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国家的进步,都根植于知识的进步。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知识,更是所有科技创新的起点。

第二,大多数历史时期里,教育就是拼爹的过程。

我国近几十年的阶层流动,在历史上属于特殊状态,并不是常态。爹妈给的物质条件、教育资源、生活环境,在大多数历史时期中都是有决定性的。

而应试教育的特点,恰恰是对于中下阶层、普通智商的家庭比较友好。但这个历史阶段不可避免地走向终结,接下来,父母的重要性会越发明显。

育儿先育己,更多不是在说你要学会多少育儿知识,而是你能提供什么样的“初始禀赋”。

第三,因材施教的结果,需要全社会承受。

常有人把素质教育或快乐教育描述成因材施教、其乐融融的场景,但真实的结果不会如此温情脉脉。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真要因材施教,那么学校分快慢班就是天经地义的,从小就对孩子做分流也是自然而然的,美国、德国等一些国家从小学开始就开始做分流的准备了。

比如欧美教育重回双轨制,也是在因材施教,但结果并不是全然美好的。

历史地看,我们的教育大概率也会走向事实上的双轨制:让快乐教育的去快乐,让精英教育的去当精英。

第四,关注教育的内核,而不是名词。

词汇往往会带来极大的误导,现代化媒体的宣传也往往会让一些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一批批所谓的“常识”。

对于教育,不要被那些名词所忽悠。

从古至今,教育的内核一直未变。《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教育”一词的解释是:按一定要求培养人的工作。

要对孩子有要求,要去培养,这就是内核,是核心,不要忘掉这个核心,就是合格的父母。

参考资料:

柯政、梁 灿:《论应试教育与学生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方帆:《中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吗?

潘云华:《双减政策背景下家庭教育投资策略分化及其应对》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随笔】求解当代“李约瑟难题” 冥思苦思-《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孩子的未来在哪里?
别再盲目崇尚素质教育:人大教授的一句话点醒众人,父母更要学习
此文章适合所有读者,特别是教育者和学生
我们的孩子真的缺乏创造力吗?
9.2高分纪录片《真实生长》:那个考进北大的学霸,最终成为了普通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