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推拿可疗小儿无名夜啼
userphoto

2022.11.16 广东

关注

有的小儿白天一切正常,在夜间却常常高声啼哭,俗称“夜哭郎”。有的是夜晚时哭时止,有的啼哭持续不止甚至通宵达旦,有的小儿半夜定时啼哭,以上统称为夜啼。

排除饥饿、尿布潮湿等原因,以及发热、扁桃体过大等原发性疾病外,中医认为,小儿夜啼常因寒则痛而啼,热则烦而啼,惊则神不安而啼,滞则胃不和而啼,是以寒、热、惊、滞为主要病因病机。有什么办法能让小儿踏踏实实睡觉呢?中医推拿疗小儿无名夜啼效果立竿见影。

小儿夜啼,基础推拿手法是清心经100次、清肝经100次、补脾经100次、分手阴阳50次、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除了上述基础手法以外,应随着夜啼不同的伴随症状而增加推拿穴位。

脾胃虚寒

脾寒腹痛是导致夜啼的常见原因。南宋御医陈文中《陈氏小儿病源方论》中的《养子十法》篇提出“脾胃要温”。脾胃属土,喜温畏寒。若是由于养护不当,小儿腹部受寒;又或者是用冷乳哺食,导致寒邪内侵,则表现为夜间啼哭,尤其下半夜哭得厉害,面色发青发白,手脚较凉,喜欢俯卧,腹部发凉,弯腰蜷腿哭闹,不吮乳,常常伴有大便稀软不成形。推拿时增加以下穴位。

推三关

位置:在前臂桡侧(拇指侧),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推50~1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注意推动的方向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揉一窝风

位置: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拇指指端揉,称揉一窝风。揉100~2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心热受惊

母亲在孕期过多食用辛辣肥甘制品,或者过多食用烧烤之物,使胎儿胎中受热;或者出生后养护不当,生怕孩子受凉感冒,穿衣过多过严,火热之气结于心脾,心火太盛,虽入夜但阴不能潜阳,致内热烦躁不安而啼哭。小儿表现为入夜啼哭,尤其上半夜哭得厉害,面色、嘴唇都发红,烦躁不安,口鼻出气热,一惊一乍,喜欢仰卧,见灯光啼哭得更厉害。大便干结,小便颜色深。推拿时宜增加以下穴位。

揉劳宫

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中指揉,揉100~2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惊骇恐惧

心主惊而藏神。小儿脏腑稚嫩,神气不足,心神也较成人怯弱。《诸病源候论》指出“小儿神气软弱”。《万氏家藏育婴秘诀》言小儿“或见未识之人,或闻鸡鸣犬吠,或见牛马禽兽,嬉戏惊吓,或闻人之叫呼,雷霆统炮之声,未有不惊动者也”。惊吓会导致宝宝精神不安,引发夜啼、腹泻、癫痫等,表现为睡梦中惊醒而啼哭,面色发红或泛青,心神不宁,惊恐不安,睡中易醒,梦中啼哭,呈恐惧状,紧紧的依偎在母亲怀里才能安静。可增加以下穴位。

掐老龙

位置: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

手法:掐法,用拇指指甲重按穴位。

操作:拇指指甲掐,掐5~10次。

要领:掐法操作时将拇指伸直并紧贴于食指边缘,拇指指甲垂直用力按压重刺穴位。掐的时候深浅适宜,逐渐用力,以不刺破皮肤为宜。

掐精宁

位置:在手背4、5掌骨之间。

手法:掐法,用拇指指甲重按穴位。

操作:拇指甲掐,掐5~10次。

要领:掐法操作时将拇指伸直并紧贴于食指边缘,拇指指甲垂直用力按压重刺穴位。掐的时候深浅适宜,逐渐用力,以不刺破皮肤为宜。

乳食积滞

婴儿乳食不节,损伤脾胃,使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乳食积滞而胃不和,胃不和则卧不安,因而入夜啼哭。小儿表现为夜间啼哭,厌食吐乳,打嗝酸臭,腹部胀满疼痛,手、腹部较热,睡卧不安稳,大便酸臭,舌苔厚腻。这种类型的夜啼宜增加以下穴位。

清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近拇指一侧),自指尖至虎口(食指与拇指在手掌部衔接处)成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称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一定要看仔细。

顺运内八卦

位置:在掌心内劳宫四周。

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

操作:用拇指侧面或中指指端运,顺时针方向为顺运,逆时针方向为逆运。此处为顺运。运100~200次。(程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夜里总是哭闹 试试小儿推拿,一推就灵
流感肆虐,教你最实用的小儿推拿应对策略(妈妈必学)
流感肆虐,教你最实用的小儿推拿应对策略 | 妈妈课堂
孩子排便困难,小儿推拿轻松治疗便秘!
【小儿推拿】 孩子总是胀肚子怎么办?
按一按,推一推 程氏针灸教你用小儿推拿治疗腹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