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渊丨《大战中的插曲》:插曲的插曲

冯渊上课

《大战中的插曲》

插曲的插曲

冯 渊
上海市特级教师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中学语文教研员

Q

A

老师

学生

1.大战中的插曲

师:今天学习《大战中的插曲》。我们仅选取其中六百多字的书信来讨论。书信最大的特点是写信者得有明确的读者意识。写信人心里要想着:我写给谁看?用语是否合乎双方的身份?那么,这封信的作者是谁?信是写给谁看的?有同学查阅过吗?

生:作者是聂荣臻元帅,抗日战争期间,聂荣臻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和政委。1940年夏天开始,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战役,参战兵力达105个团,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中,我军在进攻井陉煤矿的战斗中,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女孩。她们的父母已经死去,其中一个女孩还在襁褓之中,伤势很重。聂荣臻认为,孩子无罪,决定将她们安全送回日本军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决定。为了交接清楚,聂荣臻给日本部队的长官和士兵写了这封信。

师:这封信要写得有声势、有情感,还得体现中国军人的这种取舍背后的中国文化特色,其实很不容易。战争中,多少无辜的中国妇孺被屠杀,我们却还要救助侵略者的子女并冒险将她们送回去。大家想想,聂荣臻为何这样做?

生:孩子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这封信要谴责敌人,还要唤起他们的良知。这封信写作的关键是不是应该放在这里?

师:你说得不错。大家想一想,写信者是我方军队领导,收信者是日方军人,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生:这封信不宜长篇大论。

2.如果是你,会怎么写这封信?

师:如果让我们来完成这封信,可能会怎么写?

生:慷慨陈词,申明大义,以表达我方的正义诉求;同时告诉敌人停止侵略,回头是岸。

生:如果我写,我会用抒情一点的笔调,譬如写乡关之思,唤醒他们身上残存的人性。

生:当然是犀利、犀利、犀利!扎进对方心里,让他们知错认错,彰显我方的正义和威武。

师:有的同学偏重情绪的宣泄,有的同学偏重理性的彰显。但是大家想过没有,这封信的目的是激怒对方,还是促进他们反省?在战争中,哪个更有意义?

生:老师,书信本来就是给收信人看的,说服对方,让对方心里有所触动最好。我方完全处于主动地位,要写出我方的宽容大度,还要让敌方受到教益才好。

师:战争中兵戎相见,常常是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文艺抒情起不了作用;一味地指责也不行,因为双方价值观不一致,我们很难凭借一封信化解尖锐的矛盾。眼下要做的是一件具体的事,并非要靠这两个日本孤女扭转战争形势。

生:老师,我知道了。这封信最难处理的是,既要讲清楚民族大义,又要触动对方的情感,从而让对方对自己当下的行为有所反省。

3.插曲的意义

师:救助日本孤女在百团大战中是个插曲,一封信在整个救助行动中也是个插曲。我们分析这封信,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救助行为为何“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所以我们在前面花了时间来猜测这封信应该怎么写。

生:老师,那我们来看看这个插曲中的插曲吧,看看是否跟我们的猜想一致。

师:我们看书信的第一段。大家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很古雅,这种文言文在交际中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师:我们再看内容。第一段首先指出灾难的源头是日本军阀发动的侵略战争,然后强调战争造成了两国人民死伤无数的共同命运。这一点既表明了我方态度,又容易触发对方的反思,战争不仅伤害了中国人民,也使得日本人民饱受痛苦,眼前的孤女就是铁证。最后归罪于日本军阀,这就将日本普通军人与罪魁祸首区隔开来,能引发他们的共情,从而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我方观点。那么如何进一步与日方军人进行深入交流,取得一些共识呢?我们看信是怎么写下去的。

生:第三段先说两国人民本无仇怨,制造战争的是日本军阀;日本人民因此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屠戮中国和平居民,造成无数人间惨剧;最后将这一切罪孽归结于日本军阀。第三段是对第一段的阐释和深化。这一段多处使用四字句,骈散结合,如“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死伤流亡,痛剧创深”,体现了中国文字在表情达意时的独特魅力,暗示我们是礼仪之邦,不该受此欺侮和凌虐。


师:你分析了句意的推进,还能从文字的角度感受中文的美好,很好。大家请继续。

生:第四段表明我方态度,即坚持抗战是为了自卫,然后分析日本士兵参战是因为军阀胁迫,这些意思前面两段已有表达。这里重申,起到了收束和强调的作用,并为下文的主张做铺垫。下文提出“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消灭罪恶的战争,争取两大民族的自由与幸福。否则不仅中国人民有无尽苦难,日本士兵的前途也不堪设想。

师:短短几百字,语意逐层递进。这封信以浅近、雅洁的文言,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思考战争与人类的命运,又立足于当下日本士兵的道路选择,表明“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的期盼,可谓腾挪跌宕、起伏有致。回到本节课的开始,写信一定要有读者意识,达成交流效果。你们猜想一下,日本士兵或长官看信后会有什么反应?

生:如果日本士兵没有放下屠刀,这封信不是白写了吗?

生:课文提到日军接收了女孩后,给我方回信感谢了呀。

师:《左传》《战国策》里的确有凭口舌之劳退师的人,如烛之武、华元、弦高等等,那是发生在特殊年代特殊情境中的故事。近现代社会,一旦战争发生,我们不可能靠一封信消弭灾难。但是,我们理解一封信的价值,不能因为它没有消除战争就否认它的意义,也不能高估它在人类反省自己命运过程中的作用。日本士官不会因为一封信立即放下屠刀,但是看到美穗子,他们肯定会想到她父母的死难,不免物伤其类,他们对八路军的善意也不会完全无动于衷——善的根苗要从恶的土壤中慢慢生长出来,需要时间,需要风,还要阳光和水分。聂荣臻选择将美穗子送回去,就是为了种下这善的根苗。课文介绍说,四十年后美穗子和听闻此事的日本人对中国军人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这不就是善的根苗在生长吗?

生:所以这封信的末尾写道,如果日本官兵能觉醒,“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在血雨腥风之中,还有和煦的人性的光辉,还有对无辜的幼童的关爱。老师,您前面说过这只是大时代的小插曲。有时候,小插曲也会改写大时代的走向。我说得对吧?

师:你们说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国元帅聂荣臻回忆:大战中的插曲——两个日本孤儿
直奉战争开打20余日,吴佩孚仍未临阵指挥,只为在后方催要军费
中原大战:蒋介石为何能“一打三”
南京十年 | (二)北伐后新军阀及其内战
中原大战:民国最大规模权力争夺,蒋介石如何赢得新军阀战争胜利
战争/恐怖片《猎战2022》1士兵大战僵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