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说起素质,谁也不比谁卑鄙,谁也不比谁高尚
旁观者效应




这项研究的细节是众所周知的。被试们以参加一个关于“个人问题”的讨论为借口受邀来到了实验室.

被试和一些陌生人聊天,每次试验中陌生人的个数从1个到4个不等。   
由于讨论话题的敏感性,被试被告知讨论将通过对讲机进行。实际上这是一个策略,以保证被试无法看到和自己谈话的人。   


在讨论中,一组里的一个成员会突然表现出癫痫发作的症状。


然后,实验者测量被试需要多长时间才去帮助那个人。他们明显发现一组中的成员越多,被试对于这个紧急情况的反应速度就越慢。似乎其他人的存在抑制了人们帮助他人的行为。


旁观者效应最常见的就是街头有人发病或受伤,而旁观者人数越多,就越无人帮助.这其实是因为人群掩盖了个人的独立人格,使人们觉得我只是旁观者中的一份子,别人不动,我也不动.


而当你不是人群的一份子时,比如你是外国人,你的责任心就会驱使你去行动,当然我不否认中国一些判例比如南京徐老太案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但判例毕竟无关老百姓的素质.




米尔格兰姆电击实验




 Stanley Milgram的著名实验是为了测试对于权威的服从而设计的。Milgram想知道,当被一个权威人物命令去伤害他人的时候,一个人究竟会残酷到什么地步。不仅是那些武装部队,就连普通人都被强迫去实施最为残酷可怕的暴行。


被试所处的实验情境最初比较简单。被试被告知他们参与了一个学习实验,他们执行电击,并且需要持续到实验的最后。他们是“老师”,而另外一个人是“学习者”。


他们坐在一个机器前,上面有标着逐渐增大的电压值的刻度盘。这就是“电击器”。上排的第三个电闸贴着“危险:强电击”的标签,之前两个电闸只是标着“XXX”。   



在实验过程中,每当“学习者”犯下一个错误的时候,被试就被命令执行不断增强的电击。当然学习者不断地犯错,于是老师(可怜的被试)必须持续给与学习者越来越强的电击,并且听到惨叫,直至最终学习者安静下来。   


被试实际上并没有释放电击,实验中的学习者只是一个按照预演演戏的演员。学习者看不到被试,所以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假设来装出被试给自己造成的痛苦程度。


然而,他们几乎可以肯定,到了实验最后,电击会变得极度痛苦,而学习者很可能会不省人事。当被试推诿,不愿实施电击的时候,以身着白色实验服的权威形象出现的实验者会命令他们继续。


63%的被试一直持续到实验的最后——即使在学习者痛苦地尖叫,对他求饶,直到最终不省人事的情况下,被试还是执行了所有强度的电击。这些可不是特别挑选出来的虐待狂,他们都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志愿参加这次研究。



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们对于权威的服从性通常超出自己的想象,仅仅是一些穿着白色实验服的教授就能使人丧失同情心,更不要说国家领导人了.


所以很多平时很善良的人会听从命令犯下暴行,并不代表他们本性是坏的,只是,权威的威力..





Robbers Cave,罗伯洞穴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21位11岁的小男孩被带到了奥克拉荷马州的Robbers Cave州立公园去参加一个夏令营。


他们不知道其实自己是一个实验的被试。在这个旅行之前孩子们被随机分为两组。正是这两个小组构成了Sherif研究两组人之间如何产生偏见和冲突的基础.   


当孩子们到达的时候,他们住进了单独的小屋里。而且在第一个星期中,他们并不知道还有另外一组人的存在。在游泳和徒步旅行中他们相互熟悉。两个组都给自己选了名字,并将名字印在自己的衬衫和旗子上:一组叫做老鹰队,另一组叫做响尾蛇队。   



现在两个组已经建立起来了,实验进入了第二阶段。两组人第一次发现了对方,并且不久后组与组之间的冲突迹象以语言上的侮辱这种形式出现了。   


可是相互咒骂还不够。实验者希望大大加剧冲突的程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让两组人在一系列的竞赛中相互竞争。这渐渐加重了两组人之间的敌意,特别是两个组的所有得分被加在一起,而响尾蛇队最后得到了总分第一的奖杯。他们没有让老鹰队忘记这次失败。  


响尾蛇队在球场上插上自己的旗子,将其据为己有。随后两组人开始相互咒骂,还唱着侮辱对方的歌曲。



不久后,两组人就拒绝在同一个房间里吃饭了。   


两组人之间的冲突被成功激化之后,实验现在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实验者可以让两组人和好吗?



首先,他们尝试组织了一些两个组一起参与的活动,例如看一场电影和放鞭炮,不过没有一样管用。   



实验者然后尝试了一个新的办法。他们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并给了他们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第一个问题中,孩子们被告知一些破坏者蓄意袭击了他们的供水系统,如果他们不合作修复,那这个夏令营就结束了.终于,在两组人成功合力扫除一个龙头旁的障碍后,第一粒和平的种子被播下了。   




在现实中,一些平时很睿智,很关心民主,民生的人,一旦涉及国家间的事物,就变的粪青而不可理喻,这并不说他们是愚昧的,只是人类根深蒂固的群族思想的延续,想要化解冲突,只有建立一个最为高大,并且是共同的目标.







过度理由效应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


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


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


现实中,我们总喜欢给道德高尚的人标以种种光环,使他们成为明星,给予奖励.但是一旦这些成为道德行为的外在理由时,普通人为善的比例将大大减少,因为成为明星和获得奖励成为了善举的外在理由.

所以使人民高尚的办法是要让人民对自己有信心,喜欢自己,喜欢这个国家,而不是整天的树立什么榜样,或者给予利益上的优待.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不是也是因为此呢?




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


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


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


后来,辛巴杜用锤子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现实中,有一个理论叫做"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但实际上,如果政府公正而又严格,大多数人民也将是守法的好公民;如果一个政府对于细小的漏洞不闻不见,那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犯罪就会滋生,腐败将会蔓延.

所以,是有什么样的政府,才有什么样的人民.





皮格马利翁效应


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



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   


然而,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


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   


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


所以我虽然可以理解很多人批判人性,批判国人素质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很多时候都适得其反,人们通常需要的是积极的鼓励,而不是负面的打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领导干部要读点心理学:必用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三个有趣的心理实验和5个心理规律
10个超经典的心理学效应
全民吃瓜时代,10个心理学知识告诉你该如何正确吃瓜
早知这七大心理学效应,就不会走那么多人生弯路
为人父母者,都应该知道的10个心理学规律(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