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人父母者,都应该知道的10个心理学规律(上)

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

  让我们一起多学习育儿知识,了解以下心理学知识,学做更优秀, 更称职的好父母!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将一群小白鼠随机分成A组和B组,告诉学生实验者,用来进行迷宫实验的老鼠验的老鼠来自不同的种系:A组的是聪明鼠,B组的是笨抽鼠。几个月后,实验得出了聪明鼠比笨抽鼠犯的错误更少的结论,而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罗森塔尔对学生实验者测试老鼠时的行为进行观察,并没发现欺骗或做了其他使结果歪曲的事情。似乎可以推断,拿到聪明鼠的学生比那些拿到笨抽鼠的学生更能鼓励老鼠去通过速宫。也许这影响了实验的结果,因为实验者对待两组老鼠的方式不同。


为了脸证自己的猜测,罗森塔尔又来到一所小学。这次,他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8个月后,他再次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父母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父母长时间给予孩子消极的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那孩子就会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父母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就就会有多大!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刚开始,他被牧师声情并茂的演讲深深打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几分钟,牧师还在没完没了地演说,他便开始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将捐款减半。又过了十几分钟,牧师还在继续他的演讲,马克·吐温决定,放弃捐款的打算。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出于气愤,不仅没有捐款,反而从盘子里拿走了几美元。

这种因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现象时不时会在家里上演。比如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三番五次地对一件事做同样的批评,致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变成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而不要没完没了地批评”。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才能避免孩子产生厌烦、逆反心理。


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码,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工作动机不但不会增强,反而会减弱。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元”“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父母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所以,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最好不要。


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谁也不服谁,于是商量比威力,看谁能将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吹得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将大衣裹得更紧。轮到南风时,南风和北风的做法截然相反,只徐徐吹动,行人觉得春暖上身,于是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之所以顺利让人脱下外衣,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通过南风效应,父母们应该能从中学到点什么,那就是教育孩子,经常采用棍棒、恐吓之类的“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而应该实行南风似的温情教育,多点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这样,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木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说的是一只木桶想盛满水,每块木板都必须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也就是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木桶效应,亦称为“短板效应”。


孩子的各学科就像拼成木桶的木板。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不能单指望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取决于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父母们应该及时提醒孩子,帮助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以达到补短的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大心理学效应(著名的心理学效应大全,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学效应,蝴蝶效应) | 佳人
10个心理学规律<一
家长要知道的,走心管教孩子的5大心理学规律,看看你就明白差距
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每天只问小孩四句话
底层思维有多强,你的能力就有多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