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有什么理所当然,一切都是难能可贵

上周六晚上,上海某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和我联系,她说她公司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她的一位朋友聊了聊,她的那位朋友(是我的客户)建议她来和我聊聊,听听我的意见。她碰到的主要问题是,她们企业今年的效益下滑比较明显,尤其最近3个月现金流非常吃紧,但是公司一半多的合伙人闹情绪了,要求总部降低业务管理费比例,将更大的比例返给下面生产机构。

她很关心行业内相似企业相似管理模式下,管理费区间是多少,我告诉她相应的行业数据,她认为她们公司目前管理费的比例是比较合理的,她和我举了个例子,她们公司下面一个生产机构的负责人,在营收2000万的规模下,负责人的年收入大概可以到150万,现在的问题,一是生产机构做不到2000万了(完不成目标),二是在完不成目标的基础上,他们就拿不到150万,而他们认为他们应该拿150万的年薪……我说,目标和收入挂勾这是无比正确的,生产机构的负责人要想拿到这150万,完成目标是基本前提。

类似的事情其实有很多,最近两三年,尤其是最近1年,很多行业的很多企业经营都面临了较大的挑战和压力,很显然,年终奖通常就会打折,有些企业甚至直接就没有了年终奖,这着实让很多的员工无所适从,他们经常怀念过去,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往年怎么怎么样”。最近我在企业内部分享时经常讲到一个观点:不要怀念过去,无论过去是好是坏,我们都回不去了。

我知道一位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准备在一线城市买房时,他征求了他老板的意见,老板给了很多可行的意见,其中一点特别中这位朋友的意——买大不买小,于是这位年轻人找亲戚朋友借钱买了个大房子……大房子住起来自然是更舒适,但是最近这位年轻人觉得压力无比大。我见到他,问他为什么要买那么大的房子(不量力而行),他说是他的老板的一句话,让他下了这个决心,老板说:“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他那几年跟着自己的老板很是赚钱,于是认为只要跟着老板干,以后会更赚钱,结果是预期中的好日子并没有来,公司却不行了,业绩一年不如一年,这位年轻人的收入在不断下滑。

他说他觉得老板欺骗了他,我说老板肯定没有欺骗他,因为老板当时也是这么想的,而且也是坚信不移的,只是没想到外部环境变化这么快而已。我们不能把已经获得的东西当做理所当然,实际上很多东西都是难能可贵的。

有一个国家的女人出门必须戴上头巾,把脸、头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后来有一天,这个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发文女性可以架车,再后来国家发文,女性出门可以不露出脸部……这个时候,我们知道,有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在另一些地方,却是需要努力争取的权力。

同样是上周四,我在广西某企业,这家企业刚刚由事业单位转为国有企业,面临的第一个管理要求是工资总额管理,他们自己做了一套方案报一国资委,被国资委否了。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觉得自己要得也不高呀,为什么上级就是不批呢?因为他们智力密集型企业,人均薪酬大概是20万,我说,“觉得不高”仅是你们自己以为,用我们的大数据来衡量,你们单位是那6%(月薪超过1万的人约为总人口的6%),在一个内陆的地级市,这样的收入对很多企业来讲都是“高水平”。这是方案不被上级同意的关键原因。

去年,我帮一家集团公司下属新成立的子公司设计职业经理人机制,其中有一位副总经理,我们需要通过公开的市场化选聘产生,我们当时给这个岗位设计的年薪水平是49万,我们面试其中一位候选人,觉得他各方面都很不错,问他期望的薪酬(招聘启示上未公布薪酬 水平),他不假思索的说“年薪15万”,把我们一众面试管们给说蒙了,这也间接印证了我经常讲的“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可能是一些人的极限”,也就是说,我们不应想当然地认为“应当如何”。

有个朋友,随着他所在的公司“降本增效”的推进,幸运的是他留下来了,不幸的是他的工作较以前更多了,而收入却不如过去,他每次见到我们总是要吐槽公司几句,我说,在当前并不景气的大环境里,能够留下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虽然离开也不至于流落街头,但总归新工作也是是那么容易找的。一切都是难能可贵,需要不断地努力获取,这就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要有自觉,要随时知道自己是干啥的。人家对你好,你就要多问自己几遍:“凭什么?”如果你得到了利益,马上要问自己:“我配不配?”一定要让自己的付出覆盖掉自己的收获。随时都要考虑:“我是不是拿多了?”可拿可不拿的,不要拿。可付出可不付出的,一定付出!不要唱那个歌:“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这是不情愿付出的人才唱的歌,这歌的理念,就是付出一定要有回报,回报一定要超过付出。要懂得付出不求回报,付出是你的责任,是你存在的意义,这才是原理。

还有,不要认为什么东西是你应得的,记住两句话,第一句是“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一切都是难能可贵”,就算是应得的,这个应得,也需要不断获取,需要有新的付出,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第二句是“没有什么是一劳永逸,一切都需要不断获取”。当年,历史上长安君是赵王的亲弟弟,太后的亲儿子,今天他的一切都是应得的,但是明天呢?凭什么呢?下一代呢?下一代有新王,有新太后,有新的赵王的亲弟弟,太后的亲儿子,赵国最好的封地凭什么让长安君家占着呢?这就是触龙跟太后讲的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通人想赚大钱,必须突破这个思维困局
10万的高工资为何员工依旧选择离职?究竟是人出问题还是机制问题
固定工资、底薪+提成、绩效工资、年薪制,年轻人为何都不买账?
地产人的薪酬多久没涨了?
为什么你总抓不住机会
打工的年轻人千万不要固执,你一定要认识到:机会比薪酬更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