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乔布斯之死,或是性格使然

最近,我们协助某企业做人才盘点,盘点后,我们和客户领导就公司内部重点员工做了沟通,交换了意见。会后闲聊时,客户负责人把我喊到一边,特意问我他刚刚招募不久的几位寄予厚望的员工有什么不足,我谈了一些我的看法,最终的结论大概是,这几位员工有些是属于情商比较低、有些是不会和主动人沟通的、还有些常常沉醉于自己的世界里,并且这些很难改变……每次和当事人沟通时,他们自己也会意识到自己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我进一步的结论是,最好的是用他们长,不要希望他们能够改正这些“不足”,完全的独当一面。

客户负责人若有所思,他接着问了我一个问题,能不能通过培训、内部督导等方式将改变他们的这些缺点?我不敢肯定,但很可能是企业花了大量的精力,最后成效甚微。我的一个观点是:大多数人都有固执的一点,但有些人在职场中更为开放,他们会观察、学习和应用更有效的职场发展之道,而有些人更为“固执”,始终坚持自己的。他的这几位员工大概属于后者,不然不可能都40来岁了(这几位员工年均在40左右),还一方面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另一方面又始终不改。

而另一方面来讲,企业如果能用好这些员工“偏执”的一面,也不失为一笔财富。接着,我和这位负责人分享了一个“乔布斯之死”的故事。

很多人都知道,乔布斯在56岁的时候因为癌症而死。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从医学上来说,乔布斯的病本来是一个治愈率非常高的胰腺疾病,甚至连癌症可能都不算。而且,乔布斯查出这个病的时候只有48岁,正是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如果治疗得当,康复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对于乔布斯之死,一个真正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最聪明、最富有洞察力、最有远见的人,会输给这么一个本来并不严重的疾病呢?

2003年,苹果正走向巅峰。当时乔布斯成为苹果的正式CEO已经有三年了,其间,他推出了iPod,建立了苹果线下零售店,并且用音乐商店的形式改变了整个音乐产业。2003年底,他去做了一次肾结石手术,手术很顺利,不过他的医生在B超里发现了一个阴影。于是,他敦促乔布斯去做进一步的检查。

乔布斯一开始不想面对这件事。了解乔布斯的人知道,乔布斯很强大的一个能力就是,固执己见,不听他人的意见有些资料甚至将之归结为“现场扭曲力,。但后来医生的语气越来越严重,乔布斯不得不重视。结果到了医院一查,发现是胰腺上的肿瘤。

胰腺癌被称作“癌中之王”,一般病人从发现到去世,就是6至9个月的时间,没得治。当时检查的时候,有医生已经让乔布斯准备后事了。但是第二天,进一步的检查结果出来了。乔布斯得的是所有种类的胰腺癌里最罕见的种类之一,而且是可以治愈的一种,只需要配合医生就好了。这个结果一出来,乔布斯就和捡来了一条命没有区别。

对于一般人来说,听到这种消息的第一反应应该是非常高兴,庆幸自己捡回了一条命,然后就是立刻配合医生治疗了。但乔布斯就是乔布斯,在后来的9个月里,他完全不遵医嘱,不愿意进行手术,直到2004年7月,CT扫描显示他的肿瘤已经长大并且扩散到肝部了,乔布斯才不情愿地接受了手术。

这9个月之间发生了什么?可以说,乔布斯做了很多看起来非常荒诞,甚至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他尝试严格的素食,摄入大量的胡萝卜汁和果汁,希望以此能击退癌细胞;他还试过一些奇葩的疗法,比如针刺疗法、草药疗法,甚至还请过灵媒——就是有点类似于巫师和术士的人。

这些行为,对于我们常人来说很难理解。但对于乔布斯自己而言,可能却是非常正常的。现在也许可以来回答我们刚才提出来的问题了。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最聪明、最富有洞察力、最有远见的人,会输给这么一个本来并不严重的疾病呢?

答案其实也不复杂,因为他从来就是这么一个固执己见,坚持认为世界会按照他的方式运转,完全不顾客观事实甚至直接扭曲现实的人。他在每件事情上都蔑视权威,不关心大众智慧。他总是坚持寻找自己的方法,然后永远乐观地相信他相信的事情总会成功。

从这一点来说, 乔布斯面对癌症的态度,和他面对产品、同事以及管理公司没有任何的区别 。他的世界观从来没有变过,并在每一件事上都做到了极致。只是,有时候这种固执让他赢得非常漂亮,比如力排众议推出苹果的零售店;比如按照自己的方式改造唱片行业;比如重新定义手机;但还有一些时候,这种固执让他输得也同样惨烈。

这就是,乔布斯被疾病打败的最重要的原因。有时候我会想, 如果拿掉这种固执,乔布斯可能不会在年纪轻轻的56岁就离开人世 ,而是会陪伴我们到76岁,86岁,甚至96岁。但与些同时,如果没有这种固执的话,他还会是如此伟大的一个产品家和CEO吗?

故事归故事,回到现实中来,从企业或管理者来讲,一定要用人所长。前两天,前两天,我们一位项目总监和我吐槽一个项目成员的不靠谱,他还举例说很多与这位项目成员合作的人都对其有很多不满,恰巧,我也和这位项目成员合作了很多次。我说,我怎么觉得他还很不错呢,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工作态度都蛮好,至少在与我合作的所有项目中,我都比较轻松,她说,因为你一直在用他最擅长的那部分……

实际上,我们用人所长的第一步是容人所短,依我的经验,这不只会让他更好的发挥,实际上他在我们面前、客户面前也能够更自信、更从容,随之而来的良性循环是,他也会更积极、更主动,工作开展起来自然也会更顺畅。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骨子里的“本性”大概是永远不会轻易改变的。

而回到我们个人来讲,不仅要意识到问题所在,更关键的是要采取行动摸索和尝试解决这些问题。最近在网络上,职场里流行“I人”和“E人”的测试。“I人”代表内向、内倾型,“E人”代表外向,外倾人。通常我们见到的很多高管,大家都会认为他们是“E人”,但实际上很多人测试下来发现自己骨子里是“I人”。有位民营企业的老板和讲,受生活所迫,他硬生生把自己从“I人”逼成了“E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语:李开复称乔布斯将与奥巴马会面 病危实为谣言
苹果乔布斯去世的真相!8年与癌共存又给我们什么启示?
乔布斯的故事 苹果总部员工悼念乔布斯
乔布斯传(1955-2011):一本最客观的乔布斯传
从苹果看乔布斯精神
视频丨没有乔布斯的10年,苹果失去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