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月六,天贶节

中国古人对重日总是偏爱有加。所谓“重日”,即月份与日期相同的日子。如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都是“重日节日”,这类的“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而六月六也位列其中。

六月六天贶(kuàng)节这个称谓出于宋真宗。“国朝会要曰:祥符四年(1011)五月,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在京禁屠宰九日,诏诸路并禁,从欧阳彪之请也。”(﹝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24)我们都知道签订“澶渊之盟”之后,宋真宗在王钦若等人的“建言”下,开始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神仙祥瑞,并且炮制出降天书等各种闹剧,这个天贶节就是为了纪念上天赐下天书而设立的。天书事件虽然是闹剧,但自此六月六就此获得了官方认可的“身份”。

当然,天贶节的来历也有不同说法。像周简段先生就认为“农历六月初六俗称天贶节(意为天赐节)。传说唐僧历尽八十难终于从西天取来佛经,在回国途中经大海时佛经坠入海中,为水所湿。皇天感其艰辛,便在六月初六这天赐以炎晴天气,将被水所湿之佛经全部晒干,于是这天被定为天贶节。”(周简段《民俗话旧》)

抛开天贶节这个称谓到底来自于唐还是宋不论,其实六月六在唐宋之前,它已属于民间自发的节日。“六月六见于传世文献是始于东汉时期,最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农业时间节点。崔寔(shí)《四民月令》中记载,六月六'可种葵,可作曲’,也就是种植葵菜、制作酒曲的日子。后来到晋代,六月六开始有'鄱官节’的名称,鄱官就是田神的意思,六月六祭田神的习俗开始于此,并一直延续到近代,至今在部分农村地区还有遗存。”(李一鸣《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

宋代的天贶节因为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天书,在保留了前代制曲、祭田神和暴晒衣、书之外,主要是增加了一些道教色彩比较浓厚的祭祀习俗,包括祭祀圣祖、祭祀真武大帝、祭祀崔府君等等。这些祭祀活动基本都是由官方主导,然后民间响应参与的,尤其是纪念崔府君,这一活动在宋时民间可谓是香火鼎盛。

到明、清两代,逐渐形成了在天贶节当日晒经书、晒衣物的民俗,“内府鸾驾库、皇史宬等处,晒晾鸾舆仪仗及历朝御制诗文书集经史。士庶之家,衣冠带履亦出曝之。”(﹝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这样的移风易俗,多少失去了当年天贶之词中“天赐”的含意,而有“亮宝”“斗富”的意味和倾向。“流传下来的故事曾说,有钱人家会在这天把锦缎绫绸的衣服拿到大街上晒,名为防蛀,实为摆富;有知识的文人撩开衣服晒肚子,说是怕满肚学问用不上白费了。”(陈玉新主编《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综上所述,六月六天贶节有一个从民间到朝堂再到民间的过程,其“重日”的特点契合了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认知;它产生的比如祭神祈福、晾晒经书、制曲做酱等习俗也反映了人们祈求丰收、避瘟防病的心理诉求。应该说,包括六月六天贶节在内,我们很多的传统节日习俗,都可以从传统衣业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里找到这种内在的逻辑。但在现代社会,这种内在的逻辑存在感越来越差,这也成了传统节日逐渐凋亡的最重要因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复兴六月六:带着商业目的打造 “传统节日”,还是传统文化吗?
又到七月半--马芙蓉
中国年:知年俗,品年味(附一组热闹年画)
端午节别名20个以上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说民俗 闹元宵
中国必须应该掌握的春节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