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夸孩子前需先懂孩子

 洞悉孩子行为中的小秘密“今天的年轻中国父母似乎已完全甩开了以前教育孩子的各种束缚,他们不断地夸孩子,崇尚让孩子自由发展,少规矩,多个性,告诉别人说自己是完全按照欧美国家的教育方

  “今天的年轻中国父母似乎已完全甩开了以前教育孩子的各种束缚,他们不断地夸孩子,崇尚让孩子自由发展,少规矩,多个性,告诉别人说自己是完全按照欧美国家的教育方法。其实他们错了!西式教育一直被中国很多年轻父母误读了很多年!”在近日新东方举办的家庭教育论坛上,众多知名的教育专家抛出了不少发人深省的观点,令现场很多年轻父母陷入沉思,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方法适合我们的孩子?

  中国父母常常把放纵当自由,把任性当个性

  “我经常会在一些聚会场合上看到,四五岁的孩子到处乱跑,大声喧哗,这个时候年轻的父母都会对我讪讪一笑:‘我们现在也学欧美国家,让孩子自由发展,少点规矩,多点个性!’”华东师范大学认知与心理科学学院教授李晓文的发言以这样一个场景引起不少父母笑声,“好吧,我们可以原谅他们,孩子太小了不是吗?”“可有的孩子已经十三四岁了,在聚会场合,父母还要督促他们问候其他人。孩子完全不融入聚会,自己玩手机,父母此时会说:‘我们家很民主的,多给孩子空间和自由,少干涉他。’这种论调很让我困惑,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身上,我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看到;一个十三四的孩子连打招呼都还要父母教,都不具备一个正常的交流能力,谈何‘素质’呢?所以说,中国的父母有可能一直误读了所谓的西式教育。”

  李晓文说:“如果你的孩子不具备一些基本的礼仪和约束力,不要再说‘那是欧美的自由和素质’。把放纵当自由,把任性当个性,这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素质教育。”

  “现在赏识教育一直很流行,可是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夸奖已经造成很多问题了,比如孩子会往过度自由的方向发展。过多的夸奖还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言行能够讨父母的欢心,久而久之,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是因为自己想做或喜欢做,而是因为这样做能够得到父母的夸奖。这样一来,孩子就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意识。另外,过分的夸奖会使孩子成为爱虚荣、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人。孩子一旦自满起来,以后就很难纠正了。”

  “一些潜质很好的孩子长大以后之所以没能有所成就,正是源于孩子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所以,父母在夸奖孩子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要在夸奖的同时指出不足。”同时她指出,现在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业甚至放弃自己的事业开始“全职陪读”。“你以为你这样是爱孩子吗?其实现在的‘陪’是为了以后的‘不陪’,就算‘陪’也要独立的‘陪’!”

  未来对孩子的要求,首先应是拥有感性的思考力

  “如果你很努力很费劲帮孩子打造一双飞往天空的翅膀,可若干年以后,你可能会发现未来世界的领域并不仅仅是天空,还包括海洋,也许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可能更需要潜入海底的全能人才?”新精英生涯创始人、著名职业规划师古典这样开始了他的讲座,看到还有观众似懂非懂,他接着说,“各位,你觉得你的教育理念符合这个年代吗?在未来的几十年以后,专业、行业、职业都迅速变化,很有可能你学了十几年的专业没有用,未来甚至可能是追求幸福而不是追求成功的年代。”

  如何能够胜任未来世界呢?古典老师说道到几个关键词,“感性的思考力”,“应变能力”和“创造力”,还有“寻找幸福的能力”。“未来对孩子的要求,首先应该是拥有感性的思考力,而不仅仅是理性思考力,其次应该有应变能力和创造力。再者,他应该有寻找幸福的能力,无论成功与否,都能幸福。从强到美是未来培养孩子的方向,我们要培养很多美的人。”

  父母最好不要扮“黑脸”和“白脸”

  嘉宾台湾师大副教授林如萍在“教养的第一课,婚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的主题发言中谈到,管教只有建构在情感关系和孩子的意义理解之下才有效。

  “例如说父母爱买书和父母爱读书,哪一个习惯对孩子比较有帮助呢?答案是爱读书。如果父母爱读书,那么当我们看书时,孩子看到我们在阅读当中找到笑容,于是他会模仿出来,慢慢地他会发现书里有小世界、全世界。可是如果只是买书,却不赶紧去读,那么对于孩子来说读这个书是很沉重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化是一个互动的历程,孩子的解读和亲子关系才能够教到他,而父母本身对于这件事情的信念和行为,也胜于我们的作为。”林茹萍娓娓道来。

  她指出,这种概念和作为也叫做“共亲职”或“共教养”,“共”的意思是父母齐心协力来做这件事,核心要点是:爸爸妈妈在孩子身上都要投入心力,要尽可能多地关注和陪伴孩子;尊重他的判断;婚姻关系的经营,夫妻间要有好的沟通。

  “最难的是教养的一致性”,林茹萍说,中国的父母很喜欢做黑脸和扮白脸,“例如,北京早晚温差很大,带孩子去散步,妈妈说‘宝宝来,穿上外套’,孩子说‘不穿’,这时爸爸说‘我们等一下要玩好一阵,天黑以后更凉,而且我们等下还要去吃好吃的,进了餐厅更凉,我们穿上外套’,这是补充支持妈妈的指令。妈妈有时候可能会这样说,‘宝宝,穿上外套,你看爸爸都穿上了’,爸爸就穿上了,爸爸用行动的方式来支持妈妈的请求,这叫共同行为。这时孩子在解读,不只是学会了穿衣服,他看着我们的互动,看着我们的沟通,他在这里面看着比我们想的还要多。其实婚姻关系好,亲子关系就会比较好。”最后林茹萍总结道:“互敬互爱的夫妻关系才是家庭教育的磐石。”

  只有犯错误才让孩子有改变自己的空间

  “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印迹,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里程碑。”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的副校长刘丽君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只有犯错误才让孩子有改变自己的空间,有人说孩子是在痛苦中长大的,这是非常好的观点。”

  刘丽君以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谈到,如今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非常高,希望他能在学业上成功,最后找到一个非常好的饭碗,然后能有自己的社会地位,所以害怕孩子犯错,希望在他的学业当中或者在他的人格当中,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事实上从人格方面来讲,比如说他们犯了一些错误,我们是应该去纠正,而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不倾听错误背后的原因,不考虑他的年龄阶段,一味地苛责孩子,这会让他们背负不应有的压力。”

  孩子的这些行为你读懂了吗?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也许不是因为智商和勤奋的问题,可能他真的有读写障碍症!”“孩子有时候说谎也许真的不是有意的,而是他太小还不能区别现实和想象!”“孩子偶尔口吃不要责怪他,那是他在语言学习阶段的暂时现象!”孩子的这些行为你读懂了吗?在新东方家庭教育论坛上,在场的嘉宾为现场父母们解读了孩子种种行为背后的原因。

  喜欢借助手指阅读文字也许是有读写障碍症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看带图片的书,而且喜欢根据图片的意思来理解文章;或者阅读的时候往往借助手指,边指边读,往往是逐字地读,连读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做应用题的时候比较困难,但是只要有人帮忙读懂题意,就会很快迎刃而解。”北师大刘翔平教授现场说道,如果你的孩子具备以上行为特征,也许是因为有读写障碍症!

  “什么是读写障碍?读写障碍的人智力是好的,我们测IQ,一测一百多分正常,但是这种人只是在阅读和书写方面出现严重的落后。”“阅读障碍是遗传的,主要是基因。但读写障碍的人学数学特别好。”刘翔平教授举出一组非常惊人的数字,据统计,在所有学习障碍儿童中,在读写或者语言的接受与表达方面落后的人要远远多于那些数学不好的人,在被诊断为学习障碍的儿童中,大约有80%以上与读写落后有关。

  这些读写障碍的孩子的左脑功能会出现落后,导致右脑脱离了左脑的制约,成为一个“右脑人”。这些孩子通常都会喜欢图形和空间的事业,不喜欢语音,能够回答一些字面意义的问题,对于需要推理的问题,只能凭借猜测。“一个有阅读障碍的儿童,必然也是一个有写作障碍的儿童。”

  “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有读写障碍症,可是这个孩子的触觉神经非常发达,于是我这个朋友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将近三千个汉字刻到了一个个正方形的小木块上,每天都训练孩子去触摸这些汉字,然后组词组句,最后让孩子用这些汉字写短文。”刘翔平教授告诉所有的父母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兴趣点,用孩子天生的触觉、视觉和听觉帮助他们认识到阅读的乐趣。

  “比如有些男孩喜欢武器,父母就可以专门为孩子提供一些介绍武器的青少年读物,然后将武器类的读物延伸到军事、军事人物和历史传记等。”刘教授还建议,“一般有阅读障碍的孩子视觉激活都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单调的颜色都不能持久的注意,所以父母在选择阅读材料最好选取字体颜色比较丰富的读物或者是纸张带有颜色的读物。”另外,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要让孩子学会做笔记,对不理解的问题进行提问,或者用特殊符号进做标记,孩子每读完一篇文章会问“我想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有哪些精彩的地方?”

  父母还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有趣、轻松和自在的阅读环境,一只灵巧的小书架,一个舒适的小沙发,一小块漂亮的地毯,都会让孩子爱上阅读。

  你会辨别孩子假性“说谎”、“口吃”吗

  在“第七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学前分论坛上,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谭顶良指出,幼儿的行为特征有:逆反,以自我为中心,嫉妒,缺乏快乐,怕吃苦,主动(自己来),以及多动,并用事例生动讲述了幼儿的假性表现。

  谭教授说,学龄前的孩子有一个阶段爱说谎,他举例说,有个孩子对幼儿园的小伙伴们炫耀说爸爸出差给他买了一个很好玩的玩具,恰好老师听见了,就让这个孩子把玩具拿来大家一起玩。可是孩子却一直没有拿来。老师在与孩子妈妈通电话时得知,孩子的爸爸根本没有出差也没有给他买玩具。“可能有的家长就认为这个孩子在说谎,但其实这不是真的‘说谎’,是孩子想象与现实不能区别的表现,过了这个阶段自然就会好。”

  谭教授说:“家长有时发现孩子说话时总是会不断重复某个词,说话不够连贯,表现为‘口吃’。但其实这是假象,这种不断地重复性的‘口吃’不是真正的‘口吃’,它是幼儿在学习语言阶段暂时的现象,是孩子语法结构没掌握或词汇少的表现。”

  孩子不能控制情绪其实是“恐惧”

  “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不能控制情绪,为什么别人很容易学会的东西我就学不会?为什么人家能坐下来听老师讲课,我就听着好烦,甚至我不知不觉就会动,其实这是孩子心理创伤的表现”,怀着一丝感伤,龙迪神色凝重地开始了“疗愈童心,聆听说不出来的伤痛”的主题发言,她说,孩子心理创伤的核心情绪就是恐惧,是不同程度的恐惧。

  “恐惧让孩子受到很多的惩罚,因为他们不听话,学习不好,然后不好管,所以就增加了他们的恐惧。有时候家长和老师为了制止孩子的问题行为,用的办法却增加了他的恐惧反应。孩子长期被恐惧的情绪笼罩,他就会缺乏安全感,会用各种动作来保护自己。所以我们看到问题行为有相当一部分可能就是孩子自我保护的生存策略。”

  龙迪进一步说,当孩子缺乏安全感时,便会启动自我保护的生存策略,表现为身体回应危险的三种反应:迎战,愤怒,具体表现是多动、有攻击和破坏行为;逃离,退缩,逃避和孤立;关闭情绪,表现为麻木、发呆、漠然。

  “当孩子说‘没感觉’时,其实他的感觉很强烈,是需要帮助的”,龙迪肯定地说,童心是可以疗愈的,首先就是疗伤止痛需要有人听到说不出来的声音。如果有人能够听懂他们说不出来的伤痛,并且还能帮助他们去面对恐惧的情绪,去学习更有效生活的办法,能够有更多的办法来控制情绪,那么创伤就可以疗愈;其次,我们不仅用耳朵听,还要用眼睛听,因为孩子有些需要是说不出来,但用行动表现的。“我能感受到你痛苦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慈心,这需要学习”;第三,我们是否有能力从生命的脆弱中学习爱的智慧?就是不要那么势利眼,尊重孩子们生命的脆弱,坚信今天看来脆弱的生命,其实也能绽放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杜娟 耿艳红 采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孩子要懂的心理学
李玫瑾告诫:若察觉孩子有这四种举动时,该揍就揍!长大很难改正
清华教授:当孩子出现这10种行为,家长往“死”打!绝不手软
复旦教授:如果您的孩子在3~18岁,家长再忙也花5分钟看看!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
父母十种行为毁掉孩子自信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