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妾不能算作妻,只是生育的工具

差别很大,这是由于古代的婚姻制度确立的。我们可能常常会发生误会,认为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其实中国几千年来婚姻制度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这是中国礼法所规定的。

但是中国又是重孝道的国家,孔子就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妻子没有生养,怎么办?同时,中国人又讲究多子多福,如何做到多子多福,这在现实中就出现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制度作为补充。

严格地来说,妾不能算作妻子,只是作为丈夫的生育工具而存在,她在家庭生活中地位较低,作为妻子的一方对妾有管辖权。

正因为此,妻所生的孩子叫做嫡出,妾所生的孩子叫庶出,嫡出的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于庶出的孩子,这是由封建的礼法所规定的。

作为农业社会,自然地产出有限,因此社会财富也很限,正因为此,造成了社会的内卷化,一个人多占有有了财富,必然预示着另一个人少占有了财富,为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必然要有一套完备的宗法继承制度加以约束。

这方面应该说中国古代汉人做得非常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宗法体系加以约束,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社会的纷争,钝化了社会矛盾,这也是古代儒家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个宗法体系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所谓嫡长子继承制就是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广义的“长子”是指“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继承制是指王位或爵位、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

儒家的宗法体系的确定是在西周时期,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我们从《红楼梦》一书中就可以看出,这种嫡子和庶子的区别是很大的。

在荣府,由于贾宝玉系贾政的正妻王夫人所生,贾宝玉是嫡子,可以说在荣府,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要什么给什么,身边有老妈子、丫鬟、小厮数十人服侍。

而贾环系贾政的妾赵姨娘所生,就像无人待见的可怜宝儿,身边只有两个粗使丫头服侍。

可以嫡子和庶子的差别,无论从政治和经济待遇来讲,都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因此,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赵姨娘为了贾环今后的前程,无时无刻不在咒贾宝玉死,并且在暗中实使了魇胜之术。

这种制度的有效实施,保证了封建王朝的稳定性。在宋朝开国初,为了确保王朝的延继,宋太祖赵匡胤接受母亲杜氏昭宪太后的建议,实行兄终弟及的皇位传承,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宋太宗。

宋王朝稳定后,兄终弟及的做法很快就被废止,宋太宗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传位给其嫡子赵恒。当时宋太宗是否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犹豫时,大臣寇准就劝宋太宗说宋太祖在皇位传承上已经犯了错误,陛下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寇准的话促使宋太宗下定了决心立嫡子赵恒为太子。

可以说,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度,完好地解决皇位继承问题,保证了北宋和南宋的王朝内部稳定。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度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我国古代的北方少数民族,大都是游牧为生,推崇强者为王的做法,以实力决定高低。由于不能很强地解决王位继承制度,所建立的王朝,由于王子们之间内部的争斗,很快就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

比如东晋南北朝时期,唐朝结束后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建立了很多少数民族政权,大多数由于没有妥善地解决王位继承问题,弟兄们相互攻击残杀,没有一个政权能持继很长时间。可以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所以古代汉人说胡人没有百年之国运。

嫡子和庶子的产生有其社会政治基础。能够娶妾的都是相对富裕的人家,穷人连老婆都找不到,根本就谈不上娶妾了。

中国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能够入富裕人家的女子的家庭一般也很富有。这种婚姻往往增强了双方家族的实力,作为家族的正妻,由于娘家家族的撑腰,所以在男方家庭的地位也很稳固。

如《红楼梦》中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就通过联姻的方式,同气连枝,结成了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共同体。

有钱人家的女儿,一般不会给人去做妾。只有穷人家的女儿,因为官钱私债,没奈何只能嫁了人家做妾。做妾不比嫁姑娘,是没有什么正规的仪式,一台小轿直接抬进门,什么拜天地拜父母直接省了。

妾在正妻面前等同奴婢,只是比奴婢身份略高,对正妻如对主人,要三请四安,尽服侍之能,其主人和正妻随时可以因妾的过错将其发卖或赶出府邸,对妾的人身有着左右大权。

在《金瓶梅》一书中,西门庆死后,其遗孀吴月娘随后就将西门庆的小妾潘金莲交付媒人发卖就是一例。不管潘金莲有多厉害,失去了西门庆的撑腰,在封建礼法面前,潘金莲毫无还手之力。

正妻只有一个,妾可以有许多个。妾没底气,是因没钱没势没人撑腰,妾之子也跟着没底气。所以在嫡子跟前往往矮人一等。

但是庶子也是男子的血亲后代。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人类的婚姻制度虽建立在情感与性爱的基础之上,其目的却不在于完成情感与性爱,而是为了确保有一个稳定的、抚育后代的社会机制。

为了保证男方的血亲后代的成长,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嫡子除了在社会政治地位或家族的祭祀权力(这种权力也和在家族中的地位相关联)上处于优势地位外,民间嫡子和庶子在财产继承上实行均分制。在财产继承方面,庶子所获得的权国是逐渐演进的。

西周时为了维护家族利益,不管是身份继承还是财产继承,都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财产,更妄论庶子了。

到了汉代有了一点进步。汉朝明确规定,嫡长子才能继承封爵,否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在财产继承上,则变通为诸子均分的形式,甚至还规定女子在遗产方面也有一定的继承权利。

唐代的财产继承制度比汉代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继承制度方面,已经明确的将宗祧继承与财产继承加以区别对待。宗祧继承表面上是继承祭祀的权力,实际上是与标志政治权力的官爵继承紧密相连,有爵位的人家只能将爵位传给嫡子。

但这种事情只发生在贵族家庭。与老百姓关系不大。而财产继承制才是每家每户的大事。唐代已将“诸子均分”作为法定继承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嫡子和庶子均分财产。

到了宋朝,有关继承的法律制度,就比唐律规定得更加详细,更具灵活性。除沿袭以往遗产兄弟均分制和允许在室女享受部分继承财产权外,还规定出嫁女(即已婚女)继承份额为男子的三分之一,没有出嫁女则按数额给出嫁亲姑姐妹侄女得一分。但是寡妇招接脚夫(后夫),不享有法定继承权,即如寡妇改嫁到后夫家生活或其死亡,财产要没为官府所有。这种做法在小农经济时代有其合理性。

到了明朝,在继承制度上实行身份继承和财产继承相结合,嫡长继承和共同继承并存,以及男女不平等等等。但在继承的具体制度上也有变化发展,主要是立嗣制度更加灵活,奸生子的继承权得到上升。也就是说男子在外面与人通奸所养的私生子也有一定的继承权。

到了清代,清律不仅规定诸子均分财产的权利,对赘婿和养子的财产继承权也有规定。但是男女在继承权上不平等。亲生女只有在无男户的情况下,才有继承绝产的权利。

总之而言,嫡子与庶子在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在家族财产继承上相对平等。

这里不能排除的嫡子的母亲所拥有的财产和庶子的母亲的财产,也就是各自的私房钱,是留给自已的血亲后代的。而嫡妻所拥有的财产一般是多于妾所能拥有的财产的。

在社会政治地位和宗祧继承方面则不平等,嫡子在族中的身份高于庶子的身份。

虽然嫡子在族中的身份高于庶子的身份,但是只要庶子肯努力,在社会上奋发向上,比如做了官或发了财,其社会身份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并获得与其身份相符的社会地位。

比如三国时的袁绍和袁术,袁绍母亲是妾,袁绍是庶子,袁术母亲是嫡妻,袁术是袁家嫡子。但是当时的袁绍获得了比袁术更高的官爵,更高的社会地位,虽然袁术不服气,但也无可奈何。

其实这些都是老黄历了。新中国的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所谓嫡子和庶子之别已经不存在了。不过这种现象曾经在中国出现了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中的一些规章制度也值得今人去研究探寻。它是中华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体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或正或反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谱名词词解
连袁世凯母亲死后都不能入祖坟,古代嫡庶子,差别有多大?
古人为什么那么重视嫡庶之分?
嫡子什么意思?众子又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
古代的长子、嫡子和嫡长子有什么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