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家和尚

仁庄旧事系列之22


仁庄村子东北角儿,住着一户陈姓人家两兄弟,老大陈家玉,老二陈家和。老大一家男男女女有十几口子人,陈家玉还是仁庄第七生产队的会计,老二陈家和家只有爷俩,陈家和与他的儿子陈小明。
陈家和没有结过婚,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和尚。仁庄人熟悉的,干脆就叫他“陈家和尚”或者“和尚”。
陈家和,说是“和尚”,不敲木鱼不念经,不着僧袍不挂珠,日出而作,日落而熄,和其他的农民一样生活。
每两个月都会有几天,蓝营村的育才师傅,会挑着剃头挑子,来到仁庄轮流给村民们理发。理发师看清楚陈家和的头上有戒疤,就知道他做过和尚。所以,陈家和的发式,虽然也是很短的平头,但是和周围人的总有些异样。


陈小明生于1969年,小学毕业,比我大3岁,也曾和我在仁庄小学同过学。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小明不上学改放羊了,但是小明懂得的道理比我要多——因为和尚识文断字,实际上在家没事的时候,和尚就教小明学习文化知识。
不过问题来了,和尚没结过婚,那小明是从哪里来的?
小明给我们讲述过自己的来历——他的经历当然是从和尚那里知道的,小明是和尚抱养的,其生身亲妈是谁,小明没有见过,和尚说他自己也不知道。
真的假的?村里人没有就这种事揪着不放的,人家愿意讲,就自然会让知道;如果不愿意讲,那也许压根就不该问。


据说,陈家和小时候是为替家里老人到寺庙里还愿,因为与佛有缘,才出的家。当初出家时,原来说定的只是几年而已,但是陈家和后来愿意落发为僧,态度坚决。不知怎么的,到了1969年,陈家双亲老人病重先后过世,也就是那段时间,陈家和拗不过家里,跟着大哥从山里还俗,又回到了仁庄。
小明,也大约就是在那时,跟着和尚来到仁庄的。
有一天大清早天还不亮,小明被放在一个包裹中,包裹放在一个菜篮子里,直接就被人放到了陈家和的家门口。陈家和听到了敲门声,出门后却找不到旁人,就发现了这个菜篮子里的小人儿。


用陈家和的话说,佛家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孩子,放我门口就是与我有缘,我不管他谁管?身体力行救命将养,胜过念经诵佛。
村里的赤脚医生,帮忙剪掉孩子的脐带并包扎好。从此,这孩子就归陈姓,跟了和尚。也因为这个孩子,陈家和虽还了俗,却一辈子没有再结过婚。
陈家和尚在村里为人很好,从不与人争执,遇事甘于吃亏从不计较,闲话没有也很少与人交流。


陈家小院墙上,种了一溜仙人掌,仙人掌开红花,剥开皮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和尚不仅会干农活,甚至小明的衣服,也是他亲自剪裁用针线缝制的。
话说陈家和尚又当爹又当妈,也挺不容易,终于把小明养到了16岁。那一年,时光斗转星移,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篇章。
也是在这一年,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干部模样的人,从城里找来登上了陈家和尚的门儿。


女人原是安铺邻村的一位插队知青,后来回城多年后,才一路寻访找到陈家。她哭红了眼睛,同和尚讲述当年的无奈。她说,我不生下他,就得堕胎一尸两命,当时家里人不会同意,我是既没有办法,也没有人肯帮我,实在没有办法了才走这一步的。
和尚肯定了对方的身份,决定把小明还给上门的女人。这女人果真是孩子的亲妈,小明还能跟着在城里继续上学。
陈家玉急了,小明是我们陈家的娃,辛辛苦苦养育16年,哪能你说还给人家就还了?再说,你怎么那么傻呀,她说当年孩子用的什么包裹什么篮子,都过十几年了,你不承认她还能咋了你?
和尚到底是和尚,陈家和虽然还了俗,清规戒律一直还保持着,不杀生、不偷盗、不饮酒、不邪淫、不打诳语。其实我都知道,连小明都受其影响,“天戒”不吃肉甚至不吃鸡蛋。陈家玉吵吵他的时候,和尚平静地说,我是出家人,不能打诳语。
那时候,还没有听说有什么亲子鉴定之类的技术。要有,事情也许就更简单多了。
但是,陈小明不干,陈小明觉得突然现身的女人,还是没有陈家和尚爹熟悉了解。一句话,陈小明拒绝跟和尚认可的“亲妈”,回到另一个新的家庭。
女人带来了2万元钱。
这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收入,希望对和尚一家能有所帮补偿还。
但是,和尚与小明商量后,一分钱都没有让留下。
最后,女人只留下来一长串泪水。


陈小明当然也没有到城里继续上学,不过那时候就开始允许社会青年参加自学考试了。
他大概在1988年,参加自考考上了大专,后来在城里工作、安家,再后来,陈家和尚也跟着小明住到了城里。
我估计,到最后,因为小明,陈家和尚终归会和小明的亲妈,成为两家“亲戚”。
当然,如果陈小明愿意的话。

作者简介:二水崔,爱好文字,对历史、文学、经济话题多抱兴趣,有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发表。自由职业,资深编辑,广告人,图书经纪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少女寺庙求姻缘,连点三次香未燃,老和尚笑道:上钩了
亲人,怎么亲爱才好咧
故事:陈家生了个女孩,不甘心地又生了一个男孩,却是阴年阴月阴日阴时
太巧了:二弟贪财想卖嫂,阴差阳错反将自己的妻子卖掉了
张春林:跑路
离婚后婆婆上门找事,我用一个抱枕让她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