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 第315条诸家解说

第315条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少阴病,下利,脉微,为寒极阴胜,与白通汤复阳散寒。服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寒气太甚,内为格拒,阳气逆乱也,与白通汤加猪胆汁汤以和之。《内经》曰∶逆而从之,从而逆之。又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此之谓也。服汤脉暴出者,正气因发泄而脱也,故死;脉微续者,阳气渐复也,故生。《内经》曰∶若调寒热之逆,冷热必行,则热物冷服,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由是病气随愈,呕哕皆除,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和人尿、猪胆汁咸苦寒物于白通汤热剂中,要其气相从,则可以去格拒之寒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

【注】

此承上条详申其脉,以明病进之义也。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下利当止。今利不止,而转见厥逆无脉,更增干呕而烦者,此阴寒盛极,格阳欲脱之候也。若专以热药治寒,寒既甚,必反格拒而不入,故于前方中加人尿、猪胆之阴,以引阳药入阴。经曰:逆者从之,此之谓也。无脉者,言诊之而欲绝也。服汤后,更诊其脉,若暴出者,如烛烬焰高,故主死。若其脉徐徐微续而出,则是真阳渐回,故可生也。故上条所以才见下利,即用白通以治于未形,诚善法也。

【集注】

程知曰:此言阴盛格阳,用胆汁通阴法也。以白通与之,宜乎阳可救。今乃利不止,反至厥逆无脉,则阴邪愈无忌矣。干呕而烦,则阳药在膈而不入阴矣。此非药不胜病,乃无向导之力也。加人尿、猪胆之阴寒,则可引姜、附之温,入格拒之寒而调其逆。此『内经』从治之法也。

程应旄曰:脉暴出者死,无根之阳骤迸诸外也。微续者生,阳气渐交,阴肯纳也。

【方解】

是方即前白通汤加人尿猪胆汁也。加尿、胆者,从其类也。下咽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情且不违而致大益,则二气之格拒可调,上下之阴阳可通矣。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下利脉微,是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也。与白通汤以通其阳,补虚却寒而制水。服之利仍不止,更厥逆,反无脉,是阴盛格阳也。如干呕而烦,是阳欲通而不得通也。猪者水畜,属少阴也;胆者甲木,从少阳也。法当取猪胆汁之苦寒为反佐,加入白通汤中,从阴引阳,则阴盛格阳者,当成水火既济矣。脉暴出者,孤阳独行也,故死∶微续者,少阳初生也,故生。

【方解】

葱辛温而茎白,通肺以行营卫阴阳,故能散邪而通阳气。率领姜、附,入阳明而止利,入少阴而生脉也。附子生用,亦取其勇气耳。论中不及人尿,而方后反云无猪胆汁亦可服者,以人尿咸寒,直达下焦,亦能止烦除呕矣。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白通汤原为下利脉微,故以葱白通其脉也。乃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而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加以干呕而心烦者,此以阴盛阳格,姜、附不得下达,愈增上热,故下利脉微依然,而呕烦并作。宜白通加猪胆汁汤,人尿、猪胆,清君相而除烦呕,姜、附下行而温水土,葱白上达而通经脉,脉应出矣,而出不宜骤,服汤而脉暴出者,阳根已绝而外脱则死,脉微续者,阳根未断而徐回则生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本条与第314条同讲。

少阴为病,原以水盛血寒为的证。水盛则溢入回肠而下利,血寒则肢冷而脉微。血寒则水不化气,真阳不能上达。白通汤用葱白以升阳,干姜、附子以温中下,但使血分渐温,寒水化气上达,则下利当止。若服汤后利仍不止,水之盛者益盛,血之寒者益寒,而见厥逆无脉,甚至浮阳冒于膈上,而见干呕心烦。热药入口,正恐格而不受,故于白通汤中加咸寒之人尿,苦寒之猪胆汁,引之下行。迨服药竟,热药之性内发,阳气当行,脉即当出。但脉暴出为阳脱,譬之油灯垂灭,忽然大明。微续者为阳回,譬之炉炭将燃,起于星火。此为生死之大机,诊病者不可不知也。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本条与第314条同讲。

这两条是论述少阴寒证,阳虚且抑的证治及预后,属于少阴的脏证,要合在一起来体会。

从太阳篇讲到少阴篇,少阴病下利一般都是用四逆汤。

为什么这一条的少阴病下利就用白通汤呢?其一,这一条的少阴病下利已经用过四逆汤,但没好,那就是说四逆汤药力小了。其二,这一条的少阴病下利病机是阳虚而寒盛,阳气既虚且抑,阳气抑郁正因阴寒盛所致。因此,它的症状就是脉不但微,而且很沉伏。

这种下利比较严重,不能用四逆汤。四逆汤只能扶阳,不能破阴。白通汤就是四逆汤去炙甘草的缓恋,加上葱白的破阴。用四茎就是四根葱白。方中附子、干姜扶阳祛寒,葱白通阳破阴。服药以后,脉就起来了,下利就止住了。白通汤和四逆汤不同,一个是以补阳祛寒为主,一个是以补阳破阴为主。作个比喻,寒气太甚时水就变成冰了,那就非破不可。为什么葱白能够通阳破阴,干姜、生姜行不行?一个药一个性,只有这个葱白通阳破阴的效果好。

晋朝葛洪《肘后方》中有个治伤寒的葱豉汤,就是由葱白和豆豉组成,能发汗散风寒。可见,葱白不仅通阳,还有发散作用。

少阴病到了阴寒极盛,阳气极虚的时候,给他吃了白通汤,是不是吃了一个就好了一个啊?也不尽然。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这是接前条。不但不见效,而且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症状加重了。虽然药是正治之法,白通汤不是祛寒破阴通阳的吗?但也有阴寒太甚而格拒不受药者。王冰说过:凡大寒大热者,必与违其性者争雄,异其气者相格也。因为阴寒太盛,往往对大热之药拒而不受,以致更加激发了寒邪的势力,因此服汤后证情反而加重。这就要变正治之法为从治之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过:逆而从之,从而逆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在白通汤里加上苦寒的猪胆汁,咸寒的人尿,来顺从阴寒之性,使它不相格拒,然后引阳入阴。

同时,少阴病下利不但伤阳,而且伤阴。如果下利阴阳皆虚,白通汤扶阳有余,滋阴不足。单独治阳而不照顾津液,就是不全面的。干呕、心烦、厥逆、无脉,是阴虚了,这时候尽是附子、葱白、干姜,也是无能为力的。猪胆汁和人尿都是生物的代谢物质,能补体液,比草木的生津补液来得快,直接就被人吸收,吃了才有效。因此,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格拒的问题,还有阴阳并虚的问题。

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吃了白通加猪胆汁汤以后,若脉突然间出来了,脉暴出而浮大的,就像那个蜡烛,已经是把那油都耗干了,最后残烛欲灭,灭而复明,回光返照,所以脉暴出,这是不符合生理的一个情况,恐怕是元气暴脱,残灯复明,难活一命了。微续者生,微续,以前没有脉,现在脉沉,微微的也有这么一点儿脉了,再过一会儿稍微又好一点儿了,微微的一点儿一点儿地由沉,就慢慢出来了。真阳已回,寒邪已退,符合病情的发展,符合生理上恢复的情况。

为什么叫白通汤?有的人说是因为里边有葱白,葱白就叫白通。有的注家认为白通是指人尿说的。古代把大小便叫通,尿是白的,就叫白通。就是说,这个方子里,葱白、干姜、附子,应当还有人尿,这个才符合白通汤的方名。另外,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为什么不提人尿?意在言外,白通汤里一定有人尿,就不需再提了,这个地方只说个加猪胆汁就行了。

在临床上,用白通汤要加人尿、猪胆汁。张仲景说没有猪苦胆,光尿也可以。去年在湖北开《伤寒论》的全国教材会议,就谈到了这个问题。有位同志说白通加猪胆汁汤还就得有猪胆汁,并举了程门雪老大夫,治疗的几个因为吃螃蟹而腹泻不止,手足厥逆的医案。结果用了猪苦胆的病人就活了;没有用猪胆汁的病人就死了。

猪胆汁苦寒,它和黄芩、黄连、黄柏的苦寒也有不同。不同在什么地方?因为这个胆汁,它是动物身上脏器的分泌物,所以这个苦寒不会伤阳气。譬如白通汤里要加上其他的草木的苦寒之药,那么有利于阴,不利于阳。而猪胆汁恰恰是相反,能够滋阴,而又不会使阴寒之邪有所增加。人尿是咸寒的,有滋阴的作用,没有妨碍阳气的流弊。这就是人尿和猪胆汁的一大特点。

现在看起来,喝人尿很不卫生。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这是无可厚非的。在中医里用人尿治病的也不只是《伤寒论》,还有很多。譬如骨科治疗人从很高的地方跌下来所致的昏迷、口渴难受,有经验的骨科专家就不让喝凉水,而是喝人尿,这个人就可能救活。另外,还有救急的意义。譬如在旧社会,医药条件不好,妇女产后大失血,昏迷了,怎么办?你说开个独参汤。你上哪儿找人参去啊?这时候家里有小孩儿,赶快撒尿,给产妇灌下去,就能灌活了,这个事情是现实的。

大家也不要对猪苦胆等闲视之,现在还用猪胆或熊胆治眼病或黄疸,效果都是很好的。它解毒、清热、退烧、通便,有很多优点。譬如在临床治疗长期低烧不退,有的时候要用点儿猪苦胆,效果很好。后世有一个柴胡清骨散,又名叫柴胡清骨饮,里面就有猪胆。但是,苦胆有利大便的作用,不能总吃,总吃大便就作泻。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那么这段是有问题的,历来注家都这么说的,少阴病下利,脉微者,应该用白通汤,同上面一样呀,那么吃完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这不是药有所误,就因为这个病呀,太寒了,突然一下吃热药,反而拒而不受,所以发生这类的情形,那么怎么办呢,古人就有一个说法,就是热以寒用,说这个药太热了,加点寒药,加点猪胆汁,这样一吃就可以好了,这种说法我以前也信,我当时学伤寒,我也是这样认为,可是这个其实这是大错的。

怎么错呢,你看看本文,前头说「少阴病,下利」,没说「脉微」呀,那么这段它说「少阴病,下利,脉微者」,这个不能与白通汤,与白通汤不但利不止,还出现底下这个逆症的,出现坏病的样子,「厥逆无脉,干呕而烦」,而且这个病有生死的关系,你看后来,吃了这个药,「脉暴微者死,微续者生」,多么严重呀。外边没有津液,不能发汗,一发汗,再次亡阳,虚极,一定转入阴寒重证,那就是底下的这种情况。

这个历来注家都做方才那个解释,他们认为白通汤不是发汗药,他们认为葱白呀也是辛温的嘛,可是它真能发汗呀。如果脉微,那么即便它有下利,那也只能治里,不能够再攻表,所以与白通汤它是误治呀,不但利不止,而且厥逆无脉,干呕而烦。厥逆无脉是虚脱的样子,以前它并没有厥逆无脉,这是吃这个药后加重了,哪是那个格拒不受呀。

后面的白通加猪胆汁也有问题呀,既然吃了白通汤后是这样了,那还可以用白通加猪胆汁汤吗?我认为这也错了,这个应该是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这后头有。这个已经厥逆无脉,哪有还用白通汤发汗呀,再发汗它非死不可。那么加猪胆汗,也应加在通脉四逆汤里头,不能加在白通汤里头,你们好好研究研究这段,这个是我这么讲的,应该是通脉四逆汤,这个白通加猪胆汁汤呀,这是个错误,传抄错误。因为这个书呀,现在差不多已经一千七、八百年了,开始没有印好的书,都是传抄,把白通汤加猪胆汁与通脉四逆加猪胆汁给搞错了,你看看后面就知道了,为什么通脉四逆汤可以复脉。

可是服完通脉四逆汤而脉暴出者死,这就像这个油灯,油没有了,这个灯就突然一亮就灭了,所谓灯欲灭而焰反彰呀,这是常识,拿到这来做比喻,暴出者就是虚极暴脱的样子,所以脉一出马上就没有了,这非死不可。微续者生,一点一点脉在往回恢复,这是生气欲复之像,这个必活。

所以这个白通加猪胆汁汤应该是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为什么这样讲呢,你看看方剂后面的作用就看出来了,如果虚寒到了极点,想要去这种沉寒,得扶阳,非用附子、干姜不可,从这个书前后可以看出来。那么这个白通汤,你看看这个干姜、附子用量比较轻,比四逆汤还轻,与通脉四逆汤更比不了,那么已经厥逆无脉而用这个分量就是不行,你再加上发汗那更不行了,所以这个我认为是一个很有争论的一段。

我注解这本书,把有的地方给改了,里面搁了个猪胆汁这个药是什么药呢,这个药是个苦味亢奋药,有亢奋作用,但是不能加到白通汤里头。这个人尿,在通脉四逆汤里头没有人尿呀,这个人尿大概也起亢奋作用吧,即使现在也这么说,是尿中含有荷尔蒙,就是激素,这个还很难说,科学还没考验,可是人尿的确可治人一时的虚脱。

有时妇人产后昏迷,常用童子尿给她灌,就是解决问题,我也亲眼看到过,那么这个是需要研究的,是不是这个药有这个作用,像我说的是不是里头有少量的激素,这也不一定。即使加这些药,加胆汁和人尿,也要加到通脉四逆汤,不能加到白通汤里头,这个要确定。因为它不对头,它这里的脉微不是随便搁的,头一个「少阴病,下利」,当然脉不是微,这一段特提出个脉微,这不是随便说的,这个注家也把这个脉微给抹了,就认为前后是一个病,事实上不是一个病,所以这一段呀很成问题,你们好好看看各注家,自己再好好考虑,这个值得研究。

王付 【释疑解惑】  

①怎样理解“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

答:㈠张仲景论“少阴病”,即少阴阳虚戴阳证。㈡辨识“下利,脉微”的病变证机是阳虚不固,清气下陷。㈢张仲景设方用白通汤而强调病变证机有虚阳浮越。

②怎样理解“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答:㈠运用白通汤,在通常情况下治疗阳虚寒证应有一定治疗效果,而在特殊情况下,服用白通汤不仅没有治疗效果,反而还会加重病情。㈡辨识“利不止”的病变证机是阳虚被温热药所拒而不能固于下。㈢辨识“厥”的病证表现,或是手足厥逆,或是神志昏厥,病变证机是阳虚不能固摄与温养。㈣辨识“逆”的病证表现,或是手足逆冷,或是肺气上逆,病变证机是阴寒内盛而肆虐上下内外。㈤辨识“干呕”的病变证机是阴寒浊气扰乱胃气而上逆。㈥辨识“烦”的病变证机是阴寒上扰而困于心。

③怎样理解服白通加猪胆汁汤后脉象变化?

答:服用白通加猪胆汁汤主治阳虚戴阳证,若出现“脉暴出”,则为虚阳暴露于外,阴阳离绝,预后不良;若脉微续出现,则为阳气渐渐恢复,标志病为向愈。

【学用思维点拨】  仲景辨证精神有以下5个方面:

①辨识少阴阳虚戴阳证的基本脉证。

论述服用白通汤治疗少阴阳虚戴阳证,因病变轻重及体质因素等,导致服药病证加重或发生其他变化。

③论述服药后出现的病证表现即少阴阳虚戴阳格拒证,如“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

④白通加猪胆汁汤是辨治少阴阳虚戴阳格拒证的基本代表方。


⑤论述服药后必须仔细观察病人脉象变化,根据脉象变化特点以判断疾病预后与转归

李翰卿

白通汤方
【方义】
此温中回阳,散寒止利,兼治头痛之方。
【主治】
少阴病下利厥逆,脉微头痛。但必须是寒邪直中之急性证,具有不喜冷性饮食及舌白而滑之表现。
【药品】
葱白一至二钱 干姜二至三钱 附子二至三钱
【煎服法】
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姜、附回阳以止利,葱白通阳以治头痛。
【禁忌证】
没有头痛者不可用葱白;慢性下利较重者也不宜用,因葱白性散,防止虚脱也。
【类似方剂参考】
(1)四逆加人参汤:此治阳虚兼气虚之方。
(2)附子汤:此回阳补气、利水养阴之方。
(3)真武汤、茯苓四逆汤:此都是回阳止利之方。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方义】

此治阴盛格阳,热因寒用之方。

【主治】

少阴病,下利脉微,服白通汤后,利仍未止,反发现厥逆无脉,干呕烦躁之证。此阴盛格阳也,但必须是寒邪直中之急性证方宜。

【药品】

葱白一至二钱 干姜二至三钱 附子二至三钱 童便半杯猪胆汁半枚至一枚

按:本方加人参更效。

【煎服法】

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加入童便、猪胆汁温服。

【用药大意】

姜、附回阳止痢,葱白通阳治头痛,童便、猪胆汁救液消除烦躁。

【禁忌证】

无烦躁证不可用,因不是童便、胆汁的适应证;慢性者也不宜用,因葱白性散,恐致虚脱也。

【类似方剂参考】

(1)白通汤:此温中回阳,止利之方。

(2)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此亦回阳救液之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白通汤方
《伤寒论》试解No.315
白通加猪胆汁汤经典医案、方论
《方剂学》学习笔记130
伤寒论临床使用之~白通加猪胆汁汤方第九十四
白通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