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及经络顺逆泻补



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都是据其分布于手足内外、所属脏腑的名称和阴阳属性而命名的。

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为“手经”;

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为足经。

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于“阴经”;

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

阴经隶属于脏,阳经隶属于腑。

按照阴阳的三分法,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厥阴、少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少阳、太阳。

胸中三脏,肺为太阴,心包为厥阴,心为少阴,其经脉皆行于上肢,故肺经称为手太阴肺经,心包经成为手厥阴心包经,心经称为手少阴心经,并依次分布于上肢内侧的前、中、后线;与此三脏相表里的大肠、三焦和小肠,则分属阳明、少阳和太阳,其经脉分别称为手阳明经,手少阳经和手太阳经,并依次分布于上肢外侧的前、中、后线。

腹中三脏,脾为太阴,肝为厥阴,肾为少阴,其经脉皆行于下肢,故分别称为足太阴经,足厥阴经和足少阴经,并依次分布于下肢内侧的前、中、后(在小腿下半部,足厥阴经在千元,足太阴经在中线);与此三脏相表里的胃、胆和膀胱,则分属阳明、少阳和太阳,其经脉分别成为足阳明经、足少阳经和足太阳经,一侧分布于下肢外侧的前、中、后线。

《灵枢.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同名受阻阳经在头面部交接,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


《素问.气血形志》说,“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

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交接,均循行分布于四肢内外相对应的位置上,并各自属络相为表里的脏或腑。表里两经及其属络的脏腑之间在病理上也可以相互影响,如肺经受邪影响大肠腑气不通而便秘,心火亢盛循经下移小肠而见尿痛尿赤等。治疗时,可根据表里经的经气互相沟通的原理,交叉使用香味表里的两经腧穴。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它们首位相贯,依次衔接,因而脉中气血的运行也是循经脉依次传注的。气血在体内除了循十二经脉流注外,还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运行往复。如营气行脉中,按十二经脉走向,按时循经运行;卫气行脉外,昼行与阳,夜行于阴,环周运行;经别种的气血着重于表里经内部的循行;络脉中的气血着重于体表的弥漫布散;奇经八脉依蓄溢方式调节气血的运行等。  

   



关于经络顺逆 泻补

教你如何可以判断穴位和经络按摩

一、穴位的按摩。 

我们日常按摩的保健穴位有:百会、太阳、风池、劳宫、内关、养老、足三里、涌泉、太冲、太溪、合谷、膻中等穴位,其中合谷、足三里、涌泉、内关称为四大养生穴

穴位的按摩方法有两个注意点:

一是力度轻重:轻为补,重为泻。

二是点按的方向: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三是与呼吸的关系:呼气时按,吸气时松。

二、经络的敲击。

我们最常敲击的经络有:心包经、胆经。此外,根据需要也可以敲胃经、大肠经、小肠经、肝经、三焦经、脾经。心经多用拨的手法,肾经多用疏道的手法。膀胱经在背后的部分自己无法调理,委中往下一段自己可以按揉。

经络敲击也有两个注意点:

一是力度轻重。轻快短为补,重慢长为泻

二是敲击的方向。顺敲为补,逆敲为泻。

那么,经络敲击的顺逆如何判断?经络以起点为依据,可分为手经和足经。手经和足经都又分为阳经和阴经。以下可以清楚地判断经络的顺逆和补泻。

 由上到下由下到上

 手阳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逆/泻 顺/补

 手阴经、肺经、心包经、心经顺/补逆/泻

 足阳经、胃经、胆经、膀胱经顺/补逆/泻

 足阴经、脾经、肝经、肾经逆/泻顺/补

如手厥阴心包经为手阴经,对照上表,由上到下敲为顺,是补手法。由下到上为逆,是泻手法。其他经络,同理类推。

三、几个注意点

1、心包经一般为补,夏天心火旺的时候可以逆敲,泻心火。

2、实症为补,虚症为泻。如治小儿近视,为虚症,肝开窃于目,应该泻法敲肝经。便秘,应该泻法敲大肠经。感冒,要泻法敲肺经。

3、肾经任何时候只能补,不能泻。对照上表,应该由下往上敲或者疏通。

4、一些深入肌肤的穴位,即使补法也要用力按。如足三里,风池,昆仑。

5、胆经多从上往下敲,用补法。但在大腿部肌肉发达,补法也是得用力,主要是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等穴位要用一定的力度敲击。过了膝盖,从阳陵泉开始往下要手法略轻。

6、膀胱经的俞穴,如肝俞、胃俞等穴位,俞为通道,而人的后背最易受寒堵塞,需要一定的力度按揉,打通通道。

7、中医手法有十种,现在只提了两种。其他一些手法也基本适用顺逆和补泻关系的,比如采用揪和拍,肯定是虚症。如咳嗽,在咽喉部揪痧,心血管疾病在心包经拍痧。刮的手法也是适用顺逆和补泻关系的。

8、要灵活运用中医的五行理论。主要是正确判断经络之间的表里关系和相生相克关系,确定补泻治疗手法,再用本文的方法判断方向和力度。如调理肾经,一般来说肾经出现问题都是虚症,肾经要补。肺运肾水,肺经要补,脾经和肾经隔一位,要泻。所以,总的调理思路应该是:疏通肾经,补肺经,泻肝经和脾经。然后,对照本文中的表格,可以轻松判断经络调理的方向。

 五输穴的用法 按照五行学说,肺、大肠属金,心、小肠属火,肝、胆属木,脾、胃属土,肾、膀胱属水,心包、三焦也属火。某条经络上的穴位,一方面同属于这条经络的属性,如肺经的穴都有肺经的金性;另一方面,每条经还依五行(金、木、水、火、土)各自构成五个特定穴(井、荥、俞、经、合),叫五输穴。输就是传导的意思,古人最善比喻,把经络的传导比喻为水流从小到大,从浅入深的变化过程。五输穴各自的含义: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肺经的少商穴和脾经的隐白穴。井就是水的源头,井之为义,汲养而不穷。

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脚掌)趾关节上,如肺经的鱼际穴和脾经的大都穴。荥的意思是迂回的小水,像山溪细流。

俞(shu)穴多位于掌腕或跖关节部,如肺经的太渊穴和脾经的太白穴。俞是灌注的意思,像山泉的瀑布,倾泻而下。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如肺经的经渠穴和脾经的商丘穴。经是主道,像宽广的江河,畅行无阻。  

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肺经的尺泽和脾经的阴陵泉。合喻做江河之水汇入大海。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少商穴和隐白穴;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上,如鱼际穴和的大都穴。俞穴多位于掌腕或跖关节部,如太渊穴和太白穴;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如经渠穴和商丘穴;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尺泽和阴陵泉。

五输穴以井、荥、俞、经、合来说明经气由四肢末端向心脏方向流注于肘膝关节,经气由微至盛,由浅入深,汇入脏腑的过程。五脏(心、肝、脾、肺、肾)所主的经络叫阴经,六腑(小肠、大肠、膀胱、胆、胃、三焦)所主的经络叫阳经。不管是阴经还是阳经,都有其各自的五输穴,各自的属性也完全不同。阴经的井属木,荥属火,俞属土,经属金,合属水。而阳经的井属金,荥属水,俞属木,经属火,合属土。对于这些属性,其实大家可以不必强记。五输穴在一条经络中的功能,就像是一个公司里不同部门主管的作用,中医经典《难经》上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一、井主心下满:是指胃脘部痞满,郁闷之症。五脏六腑皆有可能成为心下满的原因,如果因脾胃不和引起,可刺激脾的井穴隐白,胃的井穴厉兑。若因肝气郁结引起,可刺激肝经的井穴大敦。若因大便不通引起,可刺激大肠经的井穴商阳。

二、荥主身热:身热可理解为上火了,如发烧,咽喉肿痛,可选肺经荥穴鱼际。口疮,小便短赤,可选小肠经荥穴前谷。口臭,大便燥结,可选胃经荥穴内庭。心烦不眠,五心烦热可选心经荥穴少海。牙龈肿痛,眼红赤,可选三焦经的荥穴液门。各经络的荥穴可以配合使用,去热功能效果更佳。

三、俞主体重节痛:体重节痛是指浑身酸懒,身体倦怠,关节疼痛。如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的,可选肝经俞穴太冲,胆经俞穴足临泣,上肢关节痛,可选肺经俞穴太渊,心包经俞穴大陵。白天倦怠嗜卧,无精打采,可选脾经俞穴太白,肾经俞穴太溪。若是感冒引起的肢体酸痛,可选膀胱经的俞穴束骨,胃经的俞穴陷谷。俞穴具有健脾去湿,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的功效。

四、经主咳喘寒热:咳喘寒热是说经穴善治咳喘之症,且无论是寒性、热性以及阴虚、发热的咳喘,都可选择经穴治疗。《内经》上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如外感咳嗽,可选肺经的经穴经渠和膀胱经的经穴昆仑;肾虚的咳喘,可选肾经的经穴复溜;肝火旺引起的咳嗽可选三焦经的经穴支沟;肺气不足的咳喘,可选脾经的经穴商丘。经穴有清肺化痰,理气镇咳之效,平日可作为保养肺脏和预防咳喘的要穴。

五、合主逆气而泄:若胃气上逆则呕吐,可选胃经合穴足三里;胆汁上逆则嘴苦,可选胆经合穴阳陵泉;肺气上逆则咳喘,可选肺经合穴尺泽;脾虚便溏腹泄,可选脾经合穴阴陵泉;肾虚遗尿,遗精,可选肾经合穴阴谷。《灵枢四时气》中说:邪在腑取之合;《内经咳论》说:治腑者治其合,都是在强调合穴善治脏腑之病。 五输穴的效用非常广泛,这里只是简单地略述其皮毛,让大家有一个简单的印象。知道了穴位的五行,就可以试着用在日常保健上了。如肺经的太渊穴,是俞穴,属土,肺经属金,正好是土生金,又如脾经的商丘穴,是经穴,属金,脾经属土,也是土生金。这两穴合在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有人总说买不到参苓白术丸,而这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学会了五输穴的用法,您可以灵活地搭配出许多免费的中成药来。而且是最正宗且无毒副作用的良药www.ymca1.com/不要着急,穴位很多,但不用一下子都掌握,学中医,一定要一点一点渗透进去。中医的精髓,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人性化的科学,需要灵感,需要领悟,需要身心交融,更需要宽大的胸怀。

十二经脉图解




手厥阴心包经 多血少气
手厥阴心包经多血少气,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由气态向液态的散热冷降变化。
手厥陰心包經有9穴(左右共18穴),其中8穴配列於上肢掌面的正中線上,1穴在前胸上部。經脈
起點在乳頭外側一寸,第四肋間的天池穴,終點則是在手中指頭的中沖穴。
主治胸、心等循環系
統病症、神經方面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症。手厥陰心包經的穴道:依序為 天池、天
泉、曲澤、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沖


手少阳三焦经  少血多气
手少阳三焦经少血多气,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由气态向液态的散热冷缩变化。
手少陽三焦經有23穴(左右共46穴),其中13穴配列於上肢背面的正中線上,10穴在頸、側頭部。
經脈起點在手部無名指上的關沖穴,終點則是眉梢外側凹陷處的絲竹空穴
主治胸、心、肺、咽
喉病症,某些熱性病症和側頭部、眼、耳病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症。手少陽三焦經的穴道:
依序為 關沖、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
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臑
會、肩髎、天髎、天牖、翳風、瘈脈、顱息、角孫、耳門、和髎、絲竹空。


手少阴心经 少血多气
手少阴经少血多气,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由血化气。
手少陰心經有9穴(左右共18穴),其中8穴配列在上肢掌側面的尺側,1穴在側胸上部。經脈起點在
腋窩中間的極泉穴,終點則是在手小指的少沖穴。
主治胸、心循環系統病症,神經精神方面病症,
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症。手少陰心經的穴道:依序為 極泉、青靈、少海、靈道、通里、陰郄
、神門、少府、少沖


手太阳小肠经 多血少气
手太阳小肠经多血少气,气血物质的变化是由气态向液态的散热冷缩变化。
手太陽小腸經有19穴(左右共38穴),其中8穴配列在上肢背面的尺側,11穴在肩、井、面部。經脈
起點在手小指的少澤穴,終點則是在耳珠的聽宮穴。
主治腹部、小腸、胸、心、咽喉病症,某些熱
性疾病,精神方面病症和頭、頸、眼、耳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症。
手太陽小腸經的穴
道:依序為 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
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



  手太阴肺经少气多血
手太阴肺经少气多血,经脉气血以气向液转化为主。
手太陰肺經有11穴有11穴(左右共22穴),其中有九穴配列在上肢掌面橈側,兩穴在前胸上部,
經脈起點在上胸部位的中府穴,終點則是在大拇指的少商穴。
主治呼吸系統疾病及本經脈所經
過部位的病症。手太陰肺經的穴道:依序為 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
經渠、太淵、魚際、少商。共計11穴。


手阳明大肠经  多气多血 
手阳明大肠经多气多血,气血的变化为高温之气向低温之液的转化
手陽明大腸經有20穴(左右共40穴),其中15穴配列在上肢背面橈側,5穴在頸、面部,經脈起點
在食指的商陽穴,終點則是在鼻翼旁的迎香穴。
主治腸胃等腹部疾病,神經精神方面病症,某些
熱性病,眼、目、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症。
的穴道:依序為 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歷、溫溜、下廉、上廉、三里、曲池、肘髎、
五里、臂臑、肩骨禺、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

足厥阴肝经穴 多气少血
足厥阴肝经多气少血,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不断地吸热蒸升的变化。
足厥陰肝經有14穴(左右共28穴),其中12穴配列於下肢內側面,其餘2穴在胸部及腹部。經脈起點
在足大指端的大敦穴,終點則是乳下二根肋骨距離的期門穴。
主治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病症、
肝膽病症、眼病,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症。
足少陽膽經的穴道:依序為大敦、行間、太沖、
中封、蠡溝、中都、膝關、曲泉、陰包、五里、陰廉、急脈、章門、期門。


足少阳胆经 少血多气
足少阳胆经少血多气,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不断地吸湿冷降变化。
足少陽膽經有44穴(左右共88穴),其中15穴配列於下肢背的外側面,29穴在臀、側胸、側頭等部。
經脈起點在眼框外緣凹陷上的瞳子髎穴,終點則是足部小指次小指上的
主治胸?、肝膽病
症,熱性病、神經系統病症,頭側部、眼、耳、咽喉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症。
足少陽
膽經的穴道:依序為 瞳子髎、聽會、上關、頜厭、懸顱、懸厘、曲鬢、率谷、天沖、浮白、竅陰、
完骨、本神、陽白、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
肩井、淵液、輒筋、日月、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風市、中瀆、陽關、陽陵泉、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丘
墟、足臨泣、地五會、俠谿足竅陰

足少阴肾经 少血多气
足少阴肾经少血多气,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由液态向气态的吸热蒸升变化。
足少陰腎經有27穴,其中10穴配列在下肢內側面的後部,餘17穴則配列於胸腹部任脈兩側。經脈起點在足掌心中央的湧泉穴,終點則是在胸部鎖骨下緣的俞府穴
主治泌尿生殖系
統、神經精神方面病症、呼吸、循環、消化系統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症。
足少陰腎
經的穴道:依序為湧泉、然谷、照海、水泉、大鐘、太谿、復溜、交信、築賓、陰谷、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盲俞、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
、俞府。

足太阳膀胱经 多血少气
足太阳膀胱经多血少气,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再变为液态的过程。
足太陽膀胱經有67穴(左右共134穴),其中49穴配列在頭面部、頸部、背腰部之督脈兩側,餘18
穴則配列在下肢的正中線上及足的外側部。
經脈起點在眼框內側的睛明穴,終點則是在足小趾頭
上的至陰穴。主治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精神方面病症、呼吸、循環、消化系統病症和熱性病,以
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
足太陽膀胱經的穴道:依序為 睛明、攢竹、眉沖、曲差、五處、
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木予、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
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
、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附分、魄戶、膏盲俞、神堂
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
舍、胃倉、盲門、志室、胞盲、秩邊、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委中
合陽、承筋、承山、飛
揚、附陽、崑崙、僕參、申脈、金門、京骨、束骨、通谷、至陰。


足太阴脾经 少气多血
足太阴脾经少气多血,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由气态向液态再向气态的不断反复变化,且为吸热蒸升的过程。
足太陰脾經有21穴(左右共42穴),其中11穴配列在下肢內側面的前部,10穴在側胸腹腹。經脈起點
在腳拇指的隱白穴,終點則是在腋下的大包穴。
主治脾、胃等消化系統病症,泌尿生殖系統病症,
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症
足太陰脾經的穴道:依序為 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三陰
交、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沖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谿、胸鄉、周榮、大包。


足阳明胃经 多气多血
阳明胃经多气多血,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由液态向气态再向液态的不断反复变化,且为散热冷降的过程。
足陽明胃經有45穴(左右共90穴),其中15穴配列在下肢的前外側面,30穴在側腹、胸部、頭部。
經主治腸胃等消化系統,神經精神方面病
症,呼吸和循環系統某些病症,頭面、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
症。脈起點在頭部的承泣穴,終點則是在第二腳趾的厲兌穴。
足陽明胃經的穴道:依序為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
、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鷹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
關門、太乙、滑肉門
、天樞、外陵、
大巨、水道、歸來、氣沖、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
條口、下巨虛、豐
隆、解谿、沖陽、陷谷、內庭、厲兌。




人体12经脉动画示意图

12经脉: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1、手太阴肺经;2、手阳明大肠经;3、手少阴心经;4、手厥阴心包经;5、手太阳小肠经;6、手少阳三焦经;7、足太阴脾经;8、足阳明胃经;9、足少阴肾经;10、足厥阴肝经;11、足太阳膀胱经;12、足少阳胆经;

  1.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 辰时( 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9.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 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旺

  奇经八脉:武侠小说中常出现奇经八脉之说,那么到底什么是奇经八脉呢?其实,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其中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间一周。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会合。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踵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

  1、督脉;2、任脉;3、冲脉;4、带脉;

  5、阴維脉;6、阳维脉;7、阴蹺脉;8、阳蹺脉;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

  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其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 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任、督脉之中,惟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最厉害的是《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晋代的皇甫谧,他四十多岁得了一个类风湿性关节炎,痛得什么都不能干了,请了多少医生也看不好,他就自己学,自己治,等治好了他自己的病,他就成了与当时的太医令王叔和齐名的名医了!司马昭有病,无人能治,皇甫谧给他手到病除。

  咱们老百姓,即使学不成,最起码可以知道医生给你吃的是什么,学点中医,用来保命,总没坏处吧。

  其实发这个动画图片..就是想告诉大家经络在身体内的循环路线.你每天按着这些经络路线敲打..对初学中医的人.找穴位很难..那么可以每天敲打经络..所起的效果和针灸一样..记住了..离穴不离经..每条经络敲打完整效果就相当好..也可以用瓷勺按经络走向来刮..刮得皮肤微红就可以..尤其是刮自己的小腿..有的人刮完后腿觉得很轻..走路轻多了..以前腿似灌了铅的感觉马上就没有..如果能坚持..那结果不是你能想象的好呢.

  原因就是敲打和刮拭使得身体的局部循环改善了..如果你做了全身敲打和刮拭,那么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就得到改善..身体循环得到改善.那么每个部位都会得到新鲜血液...每个部位就会得到恢复的机会.每个部位都会生机勃勃..那么整个人给人的感觉也是生机勃勃阳光灿烂的...人就会自信.做事有耐力....

手太阴肺经循行图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

 

足阳明胃经循行图

 

足太阳脾经循行图

 

手少阴心经循行图

 

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图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图

 

足少阴肾经循行图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图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图

 

足少阳胆经循行图

 

足厥阴肝经循行图

 

督脉循行图

 

任脉循行图

 

冲脉循行图

 

带脉循行图

 



阴跷脉循行图

 

阳跷脉循行图

 

阴维脉循行图

 

阳维脉循行图

 

带脉循行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穴性小结
人体经络穴位系统知识
经络学自学快速入门(中医必备)
人体经络穴位分解
《人体经穴图谱》上:人体经络循行图
脏腑、腧穴及经络学说概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