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治疗+痰饮、咳嗽、哮喘治疗经验+关于小儿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治疗

全网发布:2012-07-04 12:09 发表者:孙子凯 10615人已访问

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分别属于中医“哮病”和“鼻鼽”的范畴。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有研究表明,78%鼻炎患者伴发哮喘,58%哮喘患者伴发鼻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密切相关的,对于上述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已取得共识,即所谓“一个气道,一种疾病”。 由于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病的关系源于呼吸道的连续性,目前提出了“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新的病名。而中医药治疗更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证,个体化治疗。我们就近年来一些治疗经验和体会叙述于后。

1  肺脾两虚为本,痰饮为标,外邪侵袭往往是诱发因素

肺主气,肺气能温煦润泽肌肤,卫为阳气,出于上焦,亦能温养脏腑肌肉。鼻为肺窍,与肺气密切相关,肺的功能失常,常引发鼻的病变。过敏性鼻炎患者多因禀赋素虚,肺气虚弱,卫外不固,易遭外邪乘袭,导致肺气失宣,发为鼻塞、鼻涕、喷嚏,咽痒、咳嗽等症。《诸病源候论》所谓:“肺气通于里,其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若症情反复发作,迁延日久,由肺涉及脾,脾气也虚,脾失健运,痰饮内生,伏藏于肺,成为哮病的夙根。若遇气候冷热变化,饮食不当,疲劳及异味的刺激等因素诱发则可发为哮喘。中医认为其发病多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内伏痰饮,三者相合,闭塞气道,遂致呼吸困难,升降不利,触动其痰,产生喉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若鼻鼽、哮喘反复发作,由实转虚,临床可见自汗、常易感冒,食少便溏,倦怠无力,短气息促,动则为甚,腰酸腿软等肺脾肾气虚的表现。

2  益气疏风、温阳化饮是本病的治疗大法

本病的治则为发时治标,平时治本,治标是缓解发作,治本是防止复发,亦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所在。肺脾气虚为发病之本,感受外邪,痰饮内伏则为标实,故治疗原则益气补肺健脾治其本,疏风宣散温阳化饮治其标。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大多阳虚气弱,平素怯寒,自汗,容易感冒,发作前频频打嚏,目痒流泪,是肺气薄弱,卫外之阳不能充实腠理,捍御外邪。故宜补肺气、固卫阳为主,如玉屏风散、黄芪建中汤、生脉散之类。药用党参、生黄芪、白术、太子参等补益肺气,若气虚明显可予以人参加强补气之力,临床常用生晒参;疏风则用柴胡、防风、荆芥、羌活、苏叶等。若平素消化不良,大便不实,或食油腻易便溏,晨起或者饭后痰多,是脾阳不振,气虚运迟,精微不能四布,积湿蒸痰。宜理温中健脾为主,如六君子汤、理中汤之类。若痰饮内伏,夜间喉间痰鸣,宗“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基于饮为阴邪,得温始开,得阳始运之理。治从小青龙汤意温阳化饮,药用麻黄、川桂枝、细辛、白芍、姜半夏、干姜、五味子、甘草等。干姜乃辛温横散之品,历以横散内郁之阳气,而解散相合之寒邪者也,虽能解散寒邪,而辛温太过设无物以监制之,则寒去热留反耗阴精,变为喘促等症未可知也。故宗仲景以五味子配之,五味虽酸涩甘苦咸具,而以酸涩为多,本草言其入肾而有纳气之功,用之一以制干姜之辛热,一以保肺家之精液,一以使肺气下归于肾,得金水相生之妙,二者相伍,一开一阖,咳喘日久,肺脾有寒者宜之。若其人肾气素亏,冲任之气易于上逆,则宗“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之原则,分治脾肾,苓桂术甘汤、肾气丸等方可酌情选用;若腰痠怕冷,动则喘息,酌加当归、熟地、山萸肉、紫河车、菟丝子、巴戟天等。若痰从热化或外感风热,痰热内蕴,肺失清肃症见咳喘,痰黄,浊涕,舌质偏红,苔黄。则加入清肺化痰之品,如小陷胸汤、《千金》苇茎汤等方中之半夏、瓜蒌、黄连、薏苡仁等常可加入。若咯痰脓稠则可加入鱼腥草、金荞麦等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

3典型病例

例一, 顾某,男,12岁。初诊日期:2008年3月20日。

患者自幼经常感冒诱发咳嗽、鼻塞、喷嚏、流涕,继而出现气喘痰鸣,夜间加重,曾经使用抗组胺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等可以暂缓一时,停药后症状依然,而服用西药期间常常无精打采,上课容易瞌睡。近期患儿发作较频,目前鼻涕喷嚏,咳嗽,晨起咯痰色白量较多,夜间胸闷喘息或有痰鸣,纳少,平素多汗,动则汗出,便溏。舌尖红,苔薄,脉细。查体:两肺可闻少许哮鸣音。肺功能检查提示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试验(+)。中医诊断:哮病;鼻鼽;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中医病机为肺脾两虚,虚体兼夹表虚及痰饮,治从健脾补肺、温阳化饮,佐以疏风。拟方如下:生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熟地黄10克,法半夏6克,陈皮6克,茯苓10克,柴胡5克,防风5克,荆芥5克,羌活5克,麻黄4克,射干5克,紫苏子6克,白芥子3克,杏仁5克,紫菀5克,款冬花5克,甘草3克。7剂。

2008年3月27日二诊:药后患儿鼻塞、鼻涕、喷嚏等症若失,咳喘亦减,基本不咳,咯痰减少,夜间痰鸣偶有,纳食正常,精神可,便调。查体:未闻明显哮鸣音。舌淡红,苔薄,脉细。上方去柴胡、荆芥、羌活、紫菀、冬花、杏仁,加入菟丝子6克,补骨脂6克。10剂。

2008年4月7日三诊:患儿诸症基本消失,咳喘不显,无痰,夜间无痰鸣,精神、饮食皆可。上方去白芥子,加淮山药15克,薏苡仁15克。14剂。后经电话随访,没有再发。

例二,刘某,男,32岁。2009年11月15日初诊。

患者自幼患有过敏性鼻炎,近三年来鼻塞、鼻涕、喷嚏频作,尤以春秋好发,并伴咳嗽,咯痰,胸闷气喘,夜间痰鸣有声,曾经遍服中西药物,效果不显,深以为苦。通过朋友介绍就诊于我,面诊时患者咳嗽,咯痰呈泡沫样,鼻涕喷嚏较多,怕冷,易汗,夜间则胸闷气短、喉间痰鸣有声。舌淡红,苔薄,脉细弦。查体: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少许干性啰音。肺功能提示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治从温阳化饮,补肺健脾益肾,拟方玉屏风散,小青龙汤、三子养亲汤等加减。药用炙麻黄5克,杏仁6克,姜半夏10克,干姜5克,川桂枝6克,五味子6克,白芍10克,黄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6克,当归10克,熟地黄10克,紫河车6克,生晒参6克,白芥子5克,紫苏子10克,蝉衣5克,甘草5克。7剂。

2009年11月22二诊:药后鼻塞、鼻涕基本消失,咳喘显减,偶咳,痰少,胸闷气短不显,偶有夜间痰鸣,纳可,便调。舌淡红,苔薄,脉细弦。治从前法,上方改炙麻黄为4克,加入巴戟天10克,菟丝子10克。14剂。

2009年12月10日三诊:症情稳定,咳喘未发。之后以前方为基础,加入淮山药、薏苡仁、阿胶、鹿角胶、阿胶、龟板胶、胡桃肉等,熬膏,早晚服用,至今未发。

痰饮、咳嗽、哮喘治疗经验(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2454人已访问

本文选自《成方切用》。

痰饮 水气上逆。得阳煎熬。则稠而成痰。得阴凝聚则稀而为饮。皆以脾肾二经为主。以水归于肾而受制于脾也。金匮以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分四饮。后人加留饮。为五饮。不知留饮即痰饮也。唐宋以后名色愈多。而治法愈乱。兹举数方。为扼要之法。  

凡痰脉多应于滑。脉沉而弦者。主悬饮内痛。  

一痰饮诸方。以二陈汤为通剂。兹加减法。仿金匮之意故取效倍于诸家。    二陈汤。
    (八十二)久嗽气短。加桂枝一钱五分。白术二钱。此从水道以化气也。或与肾气丸互服。停饮胁痛。加白芥子一钱五分。前胡二钱。
  四肢肿。身体疼重。加生黄三钱。防己二钱。
  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加木防己三钱。桂枝人参各一钱五分。水煎好。入芒硝八分服。
  心下有支饮。其人若眩冒。加泽泻四钱。白术二钱。
  咳嗽不已。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以上。俱仿金匮意加减。
  火痰。加海粉栝蒌仁黄芩海石。○寒痰。加干姜附子。○风痰。加制南星天麻竹沥姜汁。
  ○加人参白术。○实痰。加旋复花枳实。○食痰。加莱菔子。
  一实热老痰。变出怪症。不可名状。宜礞石滚痰丸。
    (六十三)中脘留伏痰饮。臂痛难举。手足不得转动。宜指迷茯苓丸。
    (六十四)按痰饮之病最多。胸胁疼。呕逆。神识不清。及手足臂痛。皆是。大抵痰为阳邪。随气所到。其症变幻无常。凡苦辛酸咸及竹沥姜汁童便皂角芒硝之类。随症可加入。亦有虚者宜六君子汤桂苓甘术汤。肾气丸。真武汤。小半夏倍加。茯苓汤等。以扶元气。饮为阴邪。
  唯停于心下胁下。为胀为咳为悸为眩冒。及溢于皮肤而为肿。必以桂苓术附。加生姜汁之类。
  使离照当空。而群阴力能退避。若以地黄麦冬五味附和其阴。则阴霾冲逆肆空。饮邪滔天莫救矣。  
咳嗽 
咳嗽症。方书最繁。反启人多疑之惑。其实不若虚实二症。实者。外感风寒而发。虚者。
  内伤精气而生也。总不离乎水饮。金匮以小青龙汤。加减五方。大有意义。小柴胡汤自注云。咳嗽。去人参。加干姜五味子。人多顺口读过。余于此悟透全书之旨。而得治咳嗽之秘钥。因集溢未详。大为恨事。向着有金匮浅注等十种。言之不厌于复。业斯道者。请鉴予之苦心焉。   
[咳嗽] 实症方 
一外感风寒。内挟水饮。必咳嗽不已。兼见头痛发热恶寒等症。若外感重者宜香苏饮加杏仁防风各二钱。半夏干姜各一钱五分。五味子捣扁。细辛各八分。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外感轻者。宜二陈汤。加细辛干姜五味子杏仁前胡。○若二症面目浮肿。俱加桑白皮三钱。
  葶苈子八分微炒。研末调服。
  香苏饮。(三十五)二陈汤。(八十二)一外感风寒。咳嗽颇久。每呛。两胁牵痛发热者。或寒热往来者。宜
    逍遥散。
    倍柴胡。加半夏干姜各一钱半。五味子一钱。(四十八)一夏月伤暑。咳嗽自汗。口渴小便赤短。宜六一散。滑石六钱。甘草一钱。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各一钱。水煎服。
  一秋间伤秋金燥气。皮毛洒淅恶寒。寒已发热。渐生咳嗽。咳嗽不已。渐至泻利。宜泻白散二剂。合为一剂。去粳米。加黄芩阿胶各一钱五分。干姜一钱。五味子细辛各五分。水煎服。此方加减。庸医必骇其杂。能读孙真人书者。方知从五味子汤麦门冬汤二方得来也。(八十六)以上咳嗽。治之失法。多至吐血痨伤。   
[咳嗽] 虚症方 
一痨伤之人。土气日虚。不能生金。每至咳嗽。惟补其中土。则百病俱愈。宜六君子汤。加干姜一钱五分。五味子细辛各八分。水煎服。方中虽有人参。久咳肺燥之人。不忌也。(二)一久嗽不已。时见喘促者。是肺肾俱虚。天水不交之症。宜附子理中汤。加茯苓四钱。细辛五味子各八分。阿胶天门冬各三钱。(一百零七)一咳嗽虽为肺病。其标在肺。其本在肾。肾具水火。水虚者滋之。宜猪苓汤。服四五剂后。即服六味地黄丸。加蛤蚧麦冬五味。火虚者温之。宜真武汤。去生姜。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四五剂后。即服桂附地黄丸。数方俱以利水为主。若读张景岳书辈必谓补肾不可利水。
  求正录中有实漏卮之喻。而不知咳嗽必挟饮邪。标在肺而本在肾。天不连地而连水也。今于水道一利。则上焦之水饮。亦必下行。源流俱清。咳嗽自愈。经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但得三焦气化。水道通决。则云行雨施。乾坤有一番新景象矣。
  一经云。肺恶寒。又云。形寒饮冷则伤肺。仲景不用人参。以参之性微寒也。然此为新病而言。若久嗽之人。肺必干燥。且以多咳而牵引诸火而刑金。人参又为要药。如病在金脏者。宜清燥救肺汤。如病在水脏者。宜琼玉膏。
  一实症不可妄用虚症诸方。恐留邪为患也。而虚症。定不可废实症诸方。以咳嗽必有所以致 喘促 
喘者。

气上冲而不得倚息也。有内外实虚四症。宜与痰饮咳嗽参看。外则不离乎风寒。
  内则不离乎水饮。实则为肺胀。虚则为肾虚。宜分别治之。
  脉宜浮滑。忌短涩。
  一外感风寒。及伤暑伤燥。方治详于咳嗽门。不赘。
  一水饮之病。小青龙汤为第一方。若支饮内痛。亦可暂用十枣汤。如因支饮满而气闭。
  气闭则呼吸不能自如。宜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今人畏不敢用多。致因循误事。
  一咳而上气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脉浮大者。用麻黄三钱。生石膏四钱。半夏二钱。
  甘草一钱。生姜一钱五分。大枣二枚。水二杯半。先煮麻黄去沫。入诸药。煮八分服。日二服即愈。名越脾加半夏汤。○或咳嗽甚而烦躁者。小青龙。加生石膏四钱。
  一肾虚气喘。方治详于咳嗽门。不赘。
  一黑锡丹。为气喘必用之药。宜预制之以备急。
  一喘症。起于七情气逆者。宜四磨饮。起于痰喘胀满者。宜苏子降气汤。二方为喘症之良方。
  四磨饮。(二十九)苏子降气汤。(二十七)一圣济总录云。枸杞汤治气短。方用枸杞四钱。姜枣水煎服。又云。紫苏汤治卒气短。
  方用紫苏四钱。陈皮一钱。枣二枚。水酒各半煎服。○按二方同治气短。何以彼此悬殊。而不知一治肺。一治肾也。肺主出气。皮毛为肺之合。风寒客于皮毛。则肺之窍道闭。窍道闭则出气不利而短。故用紫苏陈皮之辛以开之。书中卒字一字大有意义。肾主纳气。肾虚。则吸气不能归根而短。故用枸杞之补肾精以填之。与八味地黄丸同意。但任专则效速。所以舍彼而用此也。
  过服辛燥等药。喘促愈盛者。可用贞元饮。然为缓剂。若痰多喘甚者。大忌之。
  一喘气诸家之说最杂。近有张心在之论。深合鄙意。余所以数千里而神交之也。心在云。
  喘气专在口也。鼻息出入。气未始不至于口。而专在口。则喘矣。天气通于鼻。一呼一吸。
  吐故而纳新。果顺其常。则出心肺而入肝肾。脾居中而转运。(此句最精。可以悟出绝妙心法。)何喘之有。唯鼻失其职。或肺壅窍塞。不能上达其气。复返心脾而出于口。或肺虚力弱不能下引其气。上到心脾而出于口。则喘作焉。皆肺之过也。至若气短症。鼻气有出无入。
  能呼而不能吸则责在肝肾之绝。肺不任咎矣。
 哮症 
圣济总录。名呷。咳嗽而胸中多痰结于喉间。偏与气相击。随其呼吸。呀呷有声。用射干丸。其方用射干半夏陈皮百部款冬花细辛干老姜五味子贝母茯苓郁李仁各一两。皂荚刮去皮子炙五钱。共为末。蜜丸桐子大。空心以米饮下三十丸。一日两服。
  脉喜浮滑。忌短涩代散。
  愚按。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俞。痰窠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伤即发。伤酒伤食亦发。动怒动气亦发。劳役房劳亦发。一发。则肺俞之寒气。与肺膜之浊痰。野狼狈相根据窒塞关溢。不容呼吸。而呼吸正气。转触其痰。鼾有声。非泛常之药所能治。
  故圣济用前方之竣。然体实者可用。若虚弱之人。宜用六君子汤料十两。加贝母二两。共研末。以竹沥四两。生姜汁一两。和匀拌之。又拌又晒以九次为度。每服三钱。开水送下。以竹沥姜汁。可以透窠囊也。然内之浊痰。荡涤虽为得法。又必于潜伏为援之处。断其根株。
  须用各家秘传诸穴灸法。如畏多者。宜于夏月三伏中。用张路玉外贴药末。余家传有哮喘断根神验药散。(其方载于修园新按。)入麝五分。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
  切勿便去。俟三柱香尽。方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哮喘辨症方治。俱详痰饮咳嗽喘促三门。不赘。

原文地址:关于小儿过敏性哮喘作者:李铮
关于小儿过敏性哮喘
    
    
    我知道,问这个问题的朋友在逼我,呵呵,哎,好吧,那我就先给予为父母者,将后期准备开讲的小儿咳喘的保健一堂课,提前给大家做个简单扼要的讲解。
    
    
    儿童的养生保健,我会在以后详解,敬请关注。
    
    对于小儿过敏性哮喘,常规的处理办法如下:
    
    1,不发热,咳嗽,憋闷,痰少
    
    ---其实大多数并不是没有痰,而是肺脏虚弱,有痰难咯,你听听他的咳嗽的声音就不难发现,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长期慢性反复发作的患者。如果确为干咳无痰,用川贝雪梨膏、川贝枇杷糖浆等即可。
    
    可给予 贝莱口服液。按照说明书服用。
    
    2,不发热,咳嗽,痰多气急,憋闷。
    
    可予 半夏止咳糖浆。按照说明书服用。
    
    3,伴随轻微发热(38.5度以下),有感冒症状
    
    可加用双黄连口服液,38度--38.5度可加用牛磺酸颗粒。按照说明书服用。
    
    4,38.5度以上的发热。
    
    可加用百服宁口服液。按照说明书服用。可予酒精稀释擦颈部、腋窝、肘窝、腘窝、腹股沟、后背等处,并可予温水洗浴,物理降温。
    
    5,急性期发作较重,高热不退,喘憋难忍,仍然要到医院去处理。
    
    6,我不提倡给小儿温补,尤其是食疗中的温补,因为小儿体质易虚易实,一般不需要进补。但杜绝冷饮,生梨等寒凉的伤害也是必要的。
    
    7,给小孩,平常少吃肉食,饮食搭配均衡,不要穿的太暖,比如秋天,即使降温,也不要立刻加衣过多,从而逐渐的提高抵抗力,在咳喘发作初期,轻微的时候,即按照正确的方案用药,尽量避免静滴抗生素,争取让病症,一次比一次减轻,渐趋于无。哮喘治疗主要在预防感冒,体质上去了,症状越来越轻了,也就等于治愈了。
    
    8,儿童过敏性哮喘,和成人的哮喘一样,症状反复发作,病因复杂。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大多数的小儿过敏性哮喘,都是因为更小些的时候,得感冒,稍微有些发烧,比如38度,39度,就立刻到大医院,处理方法:点滴抗生素。结果,当时虽然好转,但没过多久就复发。可见静脉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穿的太暖。其实小烧小热,对机体并无大害,但父母的心啊,真是,哎,犹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呵呵。
    
    
    9,免责声明:以上只是介绍几个我个人行医中,常用而且简便、价廉、有效的方案,并不保证适用于所有患者,今日提出来,以后也是此话,希望各位观众,看此帖,就如同看到书店里的医学诊疗或者养生书籍一样,不要生搬硬套。因为急性期患儿或有热性指征,半夏温化并不适合。网络讲座,无论中西医学,没办法当面诊治,也就无法给予最科学最合理的诊治方案。所以,如有现实病患需要诊治者,请咨询当地医生,谨遵医嘱,套用而至病重者,概不负责。我还想平安的为大家贡献个百八十年啊,请予理解。呵呵。
    
    
    ======================
有人会质疑,你不是中医么,怎么会用贝莱这个西药沐舒坦制剂。
    
    答,谁告诉你,中医就不能用现代科技下的药物制剂?谁告诉你用西药就不是中医?
    
    中医之所以难以前进,就是有这些无知者在给中医上锁链,而很多中医工作者尚不自知,反而被人假言,冠以“用纯中药即纯中医”时沾沾自喜。
    
     可悲,可叹。
    
     我再次强调一遍,中医的精华,在于灵活思辨和整体观念的思维方式。
    
     思路一通,天下万物,皆可入药,成我调治疾病的神兵利器。
    
     有时候一个笑话就可以让人头痛减轻,一言不合就能导致脑血管出血。
    
     赤壁之前,亮仔一句“我可借得东风”,即刻治愈周瑜吐血之症。信夫?
    
     小便短少,当以利水渗湿,难道必须用通草,车前草?难道双克,螺内酯,就不算利水渗湿了么?
    
    
    
     拘泥啊,呆笨啊,中医如果倒下,一个是因为庸医自误,一个就是因为泥古不化。
    
    
    
     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于己百医案精解》之 哮证与鼻鼽
小青龙汤,肺胀,哮喘,气管炎,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中医辨证及论治
中医论过敏性鼻炎与脾胃的关系
哮喘难治愈,不妨试试这个中医经典方
内蒙古名中医杨广源加味过敏煎治疗哮喘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