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研习者应读之经典,中华国粹之《中医四大名著》

带您重新发现中医之美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之一,是我们祖先留下来重要的遗产,中医文化涉及阴阳、五行、经络、藏象……肚子里没有点墨水怎么行?作为中医人,“中医四大名著”你了解吗?

中医奠基之作一一《黄帝內经》

《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历代的中华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乃至诊疗原则等各方面,都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一部雄伟壮阔的中华医学史无处没有《黄帝内经》的烙印,所有中医莫不是以它为理论渊源,众多医家没有一个不是认真研修《黄帝内经》开始才成为一代大家。

《黄帝内经》在成书过程中极为广泛地吸收了诸多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以及哲学等多学科的成果,并与医学融合、渗透,提出诸多科学假设,树立了诸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创建了经络学说,使得《内经》利用朴素的方式,证实了人体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而针灸疗法的出现,则显示了中医学与众不同的治疗理念及方法。

外感巨著一一《伤寒论》

《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根据自己的长期医疗实践而写的,书中按伤寒传变规律,以条文的形式逐一辨治,言简意赅,辨证严谨,治法灵活多变,制方药少而精,是我国首部理论与实践结合、理法方药齐备的临床医学巨著故被历代医家尊为“经典”。

元代医家朱丹溪指出:“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

日本医家丹波元坚指出“伤寒论一部,全是性命之书,所以使学者见疾知源”;

现代医家任应秋亦云“伤寒论就是疾病总论,是泛指一切疾病辨证施治的总纲,或者叫大纲。正是因为它是总则和大纲,所以无论什么疾病,都可以运用伤寒论的道理来衡量它”。因此,《伤寒论》是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必读之书。

方书之祖一一《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现存更早的杂病学专著,它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对后世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被历代推崇为方书之祖和治疗杂病的典范,林亿谓其“施之于人,其效若神。” 

本书方剂多系仲景根据自己历年临床经验和病证需要而制定,不但有法有方,而且方中君、臣、佐、使得宜,辨证准确,诚有立竿见影之效,故“经方用之当而通神”实非虚语。

《金匮》在中药的运用上也有其独到之处,它发挥了药材在组成方剂后的作用,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证变治亦变,随证用药。另外本书也从未忽视单味药材的作用。《金匮》在遣方用药上,是以因病立法,以法制方,随证用药为原则。此书在药物的配伍上也有着极为宝贵的经验。

传染病圭臬一一《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为吴瑭多年温病学术研究和临床总结的力作。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前后贯穿,释解温病全过程辨治,同时参以仲景六经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又可《温疫论》等诸说,析理至微,病机甚明,而治之有方。

《温病条辨》一书虽处处辨伤寒与温病之不同,其立法用药亦与《伤寒论》有别。但其辨病求机的思想仍与张仲景一脉相承。而且不少处方仍由仲景化裁而来。如化斑汤化裁于白虎汤,五承气汤化裁于大、小承气汤,加减复脉汤化裁于复脉汤等。更有直接移用仲景诸方,如桂枝汤、白虎汤、栀子豉汤、一物瓜蒂汤等。 

篇后 

中医四大名著已被历代医家奉为珍籍之秘典、应读之经典和临证之法宝,并称其为了解中医的法门,亦是公众和中医药研习者了解相关知识的经典国学藏书。

几千年来沉淀下的丰富中医典籍,展示了中国人向往健康的睿智。《中医四大名著》是国学经典,又是工具书。它们凝聚了古代医者智慧,是中医学的启蒙必读之作,亦是大众和医学爱好者必备的经典国学藏书!

有图有文,才叫书。传世经典之作不要错过~

重要提醒:新疆、西藏需补收运费差,请酌情下单,感谢您的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四大名著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
中医发展简史
中医四大名著正版套装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温病条辨 伤寒论全集 古代医学基础理论 中医养生书籍
中医入门——第一讲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7-1)
经典中医 | 中医学的巡礼:一篇文章了解中医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