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苓桂甘枣汤证与苓桂术甘汤证的鉴别
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同样是发汗后,同样是悸动,只不过位置低了,从心下到了脐下。本条的注解,注家大多从心阳虚,肾水上乘入手解读,介于仲师几乎不讲五行,从六经阴阳出发看问题,我认为患者素体下焦虚寒,阳气本来就不足,发汗伤了阳气,下焦阳气不足以化阴,无阳的津液变成了水饮,而水饮就是造成脐下悸的病因病机。
“欲作奔豚”,“欲作”,就是想作,还没作起来。“奔豚”,《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并治》:“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师曰:病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从“奔豚气病脉证并治”来看,病的全称叫“奔豚气”,“奔豚”是简称,肾五行属水,五色主黑,五情主恐,五畜为猪,奔豚气就是水气上冲,“从惊恐得之”是病之来路,会出现气上冲胸,肾主少腹,会腹痛,少阴有寒热两端,化寒化热,所以会往来寒热。而本条在水气上冲的特点上是符合“奔豚”的,但是在“皆从惊恐得之”上又是不符合“奔豚”病的。我认为“奔豚气”这个病只有两个证型,一个是桂枝加桂汤证,一个是奔豚汤证,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只能算一个类似证,供鉴别诊断之用。不然,“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的桂枝汤是不是也有资格治疗奔豚?“心下逆满,气上冲胸”的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是不是更有资格治疗奔豚?这三个证只满足了“气从少腹上冲胸”的条件,却与“惊恐”无关,所以不属于“奔豚”。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脐下悸”,病位在下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根据“其下者,引而竭之”的原则,以八两茯苓为君,《神农本草经》:“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御览作疝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其“利小便”之功可以将下焦水饮从小便排出,桂枝四两,甘草二两就是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的。需要注意的是大枣,《神农本草经》:“大枣: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利小便除水饮之后的下焦会出现一个真空区,大枣“补少气,少津液”,就是以正气、津液占据真空区,不给邪气留机会。大枣十五枚,五是“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的土之数,十五枚大枣在补正气之余还可以帮茯苓以制水。“安中养脾,平胃气”的大枣,可以巩固中焦,使下焦的水邪无法上逆到上焦。
人们喜欢拿67条的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做比较,“心下逆满,气上冲胸”的病位在中焦,根据“中满者,泻之于内”的原则,泻之于内就不能让水邪从小便排出,而是要从中焦气化为津液,所以将茯苓减量变为四两,去大枣加白术二两,二为“地二生火,天七成之”的火之数,一切的调整都是为了加强中焦的气化功能,“泻之于内”。
最后看将息法,“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余下八升,“纳诸药,取三升”,久煮茯苓是取其味厚为阴,在阴位(脐下)利水。甘澜水其实是本方的第五味药,现在一些人钻在故纸堆中考证出甘澜水是“米泔水”,说扬其千遍的劳水之法是王叔和画蛇添足,却不知早在《灵枢·邪客》中就有甘澜水的记录:“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古人是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因为本病是下焦水邪为患,为了防止煎药的水去助水邪,故扬其千遍,使水性无力,不能助水邪上逆。 
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课前思考:
1.腹胀满是虚证还是实证?
2.本方中半夏有何作用?
3.本条文属于六经病中的什么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每日学伤寒】桂枝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经方:甘姜苓术汤/肾着汤(温脾化湿,治带脉病)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65条
今天只讲一首经方丨关于苓桂枣甘汤,我是这样理解的
[转载]苓桂枣甘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