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征服了王家卫和胡歌的《繁花》,凭什么?
最近,由王家卫担任总导演和监制的电视剧《繁花》确定于近期开拍,并由胡歌出演剧中男主角阿宝。

这是王家卫首度执导电视剧,亦是王家卫和胡歌首次合作。



《繁花》改编自同名小说,也是作家金宇澄的首部长篇作品,一经面世直接一炮而红。

当年即获201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首届鲁迅文化奖年度小说奖等。

2015年获茅盾文学奖,评委王春林曾这样评价:

“说到上海叙事,大约有四位作家是绝对绕不过去的。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他们分别是韩邦庆、张爱玲、王安忆以及金宇澄。”

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入选25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网络文学作品暨2019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名单。




《繁花》讲了什么故事?

小说《繁花》以上海话本的形式,讲述了沪生、阿宝、小毛三位少年玩伴的上海往事。

以10岁的阿宝开始,以中年的小毛去世结束,起于20世纪60年代,终于20世纪90年代。

在《繁花》开头,金宇澄写道:

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阿飞正传》结尾,梁朝伟骑马觅马,英雄暗老,电灯下面数钞票,数清一沓,放进西装内袋,再数一沓,拿出一副扑克牌,捻开细看,再摸出一副。接下来梳头,三七分头,对镜子梳齐,全身笔挺,骨子里疏慢,最后,关灯。否极泰来,这半分钟,是上海味道。

三个男主角,阿宝、沪生、小毛。



阿宝,商人世家,在生意场上游走的他见识林林总总的百媚千红,却是个情痴。

早夭的青梅竹马蓓蒂,成了他一生的痛。梅瑞走近了,他不冷不热;对李李动过真情,却最终让李李出了家。


金宇澄绘的插画

阿宝与军人家庭出生的沪生是一生的好朋友。

沪生的父母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少年时的复杂经历,让沪生对一切都看得很淡,性格佛系。

太太白萍要出国,他同意;让他买衣服寄过去他照做;丈母娘要钱他照给。

甚至阿宝从白萍寄回国的照片一眼看出“她出轨”,沪生仍不以为意,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我理解,人人会有故事,人人心里有想法。

他爱的殊华,到东北上山下乡,嫁个一个老大粗后被折磨成精神病。

童年和爱情的不幸,沪生看淡世情,不热心名利,但同时,他又极重情谊。

沪生对工人家庭出生的小毛极好。

小毛喜欢抄古诗词,看话本小说,拜师学武艺。沪生召集朋友,为他庆祝生日,小毛就要斩鸡头烧黄纸,跟人义结金兰。

小毛爱银凤,又因银凤跟沪生和阿宝翻脸,后来与春香结婚。

春香难产致死,弥留之际对小毛要答应我,不可以忘记自家的老朋友,这也是三人重归于好的契机。 

此前网上有一个流传颇广的话题,关于“渣男”一词。

金宇澄在《十三邀》里批评到:

“渣男”这个词最不好,人本身是非常复杂性的东西,你用这么低能的一句话去涵盖它,真的太可怜,太幼稚了。


在《繁花》里,阿宝、沪生、小毛、甚至陶陶,都无法用“渣男”这样一个简单的词来概括。

从10岁的阿宝开始到中年的小毛潦倒去世,整个小说飘然而止。

正如结尾的《新鸳鸯蝴蝶梦》歌词,人生如梦,到最后什么也抓不住,唯一能带走的,就是一些'温柔同眠'的事情。

《繁花》出现了非常多人物,在一个个故事和故事里,白描触勾勒了一幅上海60到90年代的市民生活画卷。

他们都似满树繁花中的花瓣一朵,共同细绘出了上海市井百态、人性嬗变和历史沧桑。



《繁花》的特别不止大胆

《繁花》语言非常大胆,整本书全部用上海方言写作。

不过读者们不用担心看不懂,因为金宇澄对方言进行了改良,让非上海的读者都能看懂。

用上海方言写作的《繁花》,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上海繁华里的烟火气,在弄堂里,在苏州河边。

《繁花》的大胆不止于此。

相较于一般小说的全知观点,这部小说用一种几乎是旁观者视角的纪录片的方式讲故事,用故事讲故事。

通过一系列人物之间的对话和无数的相识之人进出他们的生活展开叙事,而不是依靠叙述和内心独白。

对人对景用白描的手法,让所有细节如看电影般扑面而来。


这样的写作手法与读者熟悉的小说模式非常不同。有意思的是,很多评论家对此赞赏连连。

小说是不是一定要讲故事?

至少在《繁花》不是。

普通的日常,形形色色的人物,松散又分头并续。

故事没有大起大落,只有无尽的生活细碎,市井庸常,却反倒从对一衣一饭极尽描摹中刻画最极致的海派风韵。

写旗袍,

一只樟木箱里,全部是旗袍,姆妈结婚前后,单,夹,呢绒旗袍,闪面花缎,四开纺绸,平头罗纺,竖点纀绸,颜色素净,也有‘雨后天’,桃玉,悲墨,淡竹叶颜色,每一件,腰身绝细,样式不一样,滚边包纽,暗纽,挖镶,盘香纽,看似简单,实在也是妖。

金宇澄以“说书人”自比:


“一件事带出另一件事,讲完张三讲李四。不说教,没主张;不美化也不补救人物形象,不提升‘有意义’的内涵;


位置放低,常常等于记录,讲口水故事、口水人——城市的另一个夹层,那些被疏忽的群落。”

文学批评家吴亮评价道:“我看《繁花》是陷进去了,我会从中间任何地方进去读,我可以倒过来读,我可以把一段看三遍。我知道我碰到了一件非常惊人的作品。”


中山大学文学系教授、评论家谢有顺也对金宇澄评价颇高:

金宇澄的写作缓慢、谦恭,如同一次漫长的等待。他发表于2012年度的长篇小说《繁花》,新旧交错,雅俗同体,以后撤和迂回的方式前进,以沪语的软与韧,抵抗话语潮流中的陈词滥调。经由他的讲述,一衣一饭的琐屑,皆有了情致;市井与俗世的庸常,亦隐含着意义;对日常世界的从容还原,更是曲处能直,密处能疏。他的写作,有着话本式的传统面影,骨子里亦贯通、流淌着先锋文学的精神血脉。他把传统资源、方言叙事、现代精神汇聚于一炉,为小说如何讲述中国生活创造了新的典范。


不过,小说好不好,这还得靠读者自己去读,自己去品。


金宇澄:60岁才走红

说回作者金宇澄。

在60岁成名作《繁花》出版前,他是《上海文学》里工作了30年的平凡的老编辑。

2011年5月,金宇澄偶然进入“弄堂网”论坛,世界各地的上海人在此聚集。

心痒的他化名“独上阁楼”发了一个“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的帖子,用上海话写些自己亲历目睹的人和事。

没想到大批网友“催更”,整理好大纲后,开始以每日打卡般的自律,近七个月完成《繁花》的初稿。

2012年在《收获》杂志上发表,引发轰动,继而连获诸多文学大奖。

金宇澄


《繁花》书中有句话值得玩味:“乡下人拍上海,就只能拍外滩,十里洋场,这是洋人的天下,跟上海有关系吧?”
言下之意,以往电影中的上海大多是外界臆想、架构出的“海市蜃楼”,而《繁花》力图书写的是一个更“日常”的上海。

王家卫说:“《繁花》是上海的‘清明上河图’,藏着城市精神和历史文化的密码。”

王家卫与金宇澄(右) 

在写作上,金宇澄并不认同“宏大叙事”。

在他看来“作家的位置在改变,托尔斯泰时代过于闭塞,读者都在茫茫黑夜中,无比需要听一个巨人说话。而今是信息爆炸时代,碎片化阅读时代,作者还站在高高神坛上是可笑的,也因为读者的卧虎藏龙,读者比作者更懂文学。”

他的作品注重细节,甚至可以说是时代和人物的录音。


《繁花》豆瓣评分8.7,5星和四星居多。王家卫版本的《繁花》会如何呈现,尚不得知,等不及的朋友们,不如提前看看小说。

繁花落尽,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等了四年才让胡歌做男主,《繁花》是什么来头?连王家卫都下海了
金宇澄,为何钟情书写上海弄堂里毛茸茸的人生 | 怡道魔都
品《繁花》
金宇澄:人生就是盛极必衰
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
金宇澄《繁花》中的都市女性形象书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