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浪西北]西行散记-兰州,不只有牛肉面

-20170531 No.53-    

对于西北,一直有一种难以诉说的情愫埋藏在心里,或许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一种敬仰,也有对大漠苍凉的一种敬畏,更是由古诗词中所描述的边疆沙场的那种悲壮凄凉所产生的一种情怀,于是在20157月仲夏带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西行的列车,一路向西!兰州、张掖、嘉峪关、敦煌、西宁,青海湖,一一走来!

——题

图文 | 地排车    编辑 | 店小二

经过十几小时的漫长颠簸,于傍晚时分到达此行的第一站-兰州。

兰州站前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雕塑,那是出土于武威市、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是国宝级文物中的精品,而整个兰州城散发着的牛肉面的味道更是无是不在刺激着我的嗅觉。

放下行李就去寻找可餐之地,当然在这个被称为建立在牛肉面上的城市,就不可能错过这个美食。好在街的对面就有一家评价还不错的牛肉面馆,也许是早已饥肠碌碌,也许是美味太过诱人,以至于来不急细细品尝,就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面前的那一大碗,连面带汤一点儿也不剩。

一碗牛肉面就将旅途的疲备一扫而光,躺在宾馆那舒适的床上,带着满足进入梦乡。

身在异乡,无论床有多么的舒适,我还会习惯早起,就想体验这初来乍道的城市所展现的另一番味道,这一天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什么呢?

天气晴好,站在街道上,即将面对这西北重要的兰州城。慕名来到位于大众巷的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曾经取景拍摄的牛肉面馆-马子禄牛肉面馆。一大早,牛肉面馆里就已是座无虚席,那美好的一天就从这一碗牛肉面开始吧!

马子禄牛肉面馆分两层,一层是比较平民的平价牛肉面7/碗,熟牛肉则8/50g,二楼则显得有些高端,卖些套餐之类的。

当然是平价才有味,在门口的收费处点两碗牛肉面和一两熟牛肉,在取餐窗口排队等待着,听着里面的师傅不时的喊着“毛细一碗”,“韭叶一碗”……轮到我了,师傅问要哪一种,当时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就说“来常规的吧”。

清汤、绿葱、细面、牛肉和必不可少的油波辣子合成一碗美味的面上桌,然而脑袋还在转筋的我只能边品尝美味边了解这令兰州人备感自豪的牛肉面了。

兰州人可是把牛肉面吃出了名堂,吃到了极致。兰州牛肉面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而著称,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就面的粗细而言,可分为二柱子、二细、三细、细、毛细、大宽、薄宽、韭叶子、荞麦棱子、一窝丝等不同的规格。

好吧,我承认在这儿我LOW了,我露怯了!但是,无论如何兰州拉面还得在兰州吃,那才是正宗,现在兰州拉面已经在全国开枝散叶,但无论是否打着正宗的旗号,那味道总有些差别。

吃罢牛肉面,出得店来,女儿就嚷着口渴,这小家伙每回是骗吃骗喝,当然也许是吃得咸了,也许是天太热了,不管了,出来一趟就依着她吧,看到街面上到处有卖杏皮水的,这可是好东西,甘肃的招牌饮料,用当地的李广杏为原料,用杏皮熬制而成,口感酸甜,生津、消暑、解渴、开胃消食。

来兰州就不能不看黄河,沿大众巷北行就会到达黄河岸边,这是就有名的南滨河路,被誉为是兰州的“外滩”,而兰州的主要影点都集中在从东向西的这一条线上,所以也称之为“百里黄河风情线”。沿黄河岸堤上的台阶下到河边,顺河而行,滔滔黄河水就从脚边流过,奔腾不息。

沿河岸前行,不久就是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的中山桥。据桥头石碑上记载,该桥是由德国人于1907年建造。是兰州最古老的桥梁,也是五千多公里的黄河上历史最悠久的、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被命名为“中山桥”。

漫步于这座已经改为步行桥的百年老桥,看着黄河水从脚下流向远方,轻抚那铮铮铁骨,传入指尖的温度,似乎是在讲述古往今来的变迁。一百多年来,中山桥历经无数次天灾人祸,已略显苍老,但它依然傲立于黄河之上,用自己的钢铁脊梁,承担着沟通黄河两岸的重任。对于兰州来说,这座铁桥已不止是一座桥,它更像是一位历经磨难的老者,在向着人们讲述着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

中山桥跨黄河而过的另一端就连接着白塔山公园,因山顶有一白塔寺而得名。“举头迎白塔,缓步过黄河。对岸两山峙,中流意兴多。”现已免费对外开放,站在铁桥上就能看到“白塔山公园”五个苍劲有力的金字嵌在路边的墙壁上。

沿山上的幽径拾级而上,山虽不太高,但还是费些力气。行至山顶,有一座白塔寺立于山巅之上,这是最有名的那座,山也因此而得名。

据白塔寺内资料记载,该寺始建于元代,是为纪念一位去觐见成吉思汗而病逝于兰州的西藏喇嘛而建,后被毁,于明代正统年间重建。白塔位于寺正中,呈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有围基,颇有藏传佛教的建筑韵味。

立于山顶,可以俯视兰州城,看黄河穿城而过,白塔与中山铁桥遥相呼应,兰州城、黄河、中山桥宛如画中,浑然一体。清朝诗人秦潍岳有诗云:“北上环拥势嵯峨,塔影巍然最上坡,布地散金名宝刹,擎天一柱俯黄河。”

从山上下来后,再次跨越黄河回到南滨河路,有人拿着宣传画册来询问要不要坐快艇,岸边倒是有几个码头,时不时地有着载满游客的快艇如离弦的箭般冲向河中,在水上穿梭,随波浪起伏着,心里就有一种恐惧,再看价格,惊为天价,不玩也罢。倒是岸边竖立着的羊皮筏子,吸引了我的注意。

羊皮筏子是黄河两岸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渡河工具,由十几个气鼓鼓的羊皮制成,据说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偶尔有人坐上筏子顺河而下,飘荡而去,远远望去,犹如一叶扁舟在随波逐流。时至今日,随着铁路、公路及桥梁的兴建,羊皮筏子已经退去了摆渡的功能,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黄河文化民俗体验出现在黄河两岸。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被誉为中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国有着许多表现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雕塑作品,兰州黄河母亲像据说是其中最漂亮的一尊,它位于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距离中山桥大约有两站地吧。

兰州的黄河母亲像是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现在黄河母亲像与兰州拉面一样,已经成为兰州的标志了。

当我欣赏完这漂亮的雕塑,一回头发现那娘俩不见了踪影,赶紧寻找,好嘛,俩人坐在雕塑后的河滩上的树荫里,已经喝着酸奶,悠哉游哉了。

晚上去了著名的正宁路小吃夜市,小街不大,但两旁全是小吃摊,买了红柳羊肉串和烤鱼,本来想去品尝一下牛奶鸡蛋醪糟,一逛下来发现,整条街上有若干家,都打着“正宗老马家牛奶鸡蛋醪糟”、“央视推广品牌”等字号,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呢?不用问,找人最多,排着长队的那家就是了!

兰州自古以来,黄河就穿城而过,正如兰州的乐队野孩子在其作品《黄河谣》中所唱道:“黄河的水不停地流,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一座城总会有自己的特质,而经流不息奔向远方的黄河水,用那滚滚浊浪和阵阵涛声,将兰州打造成了一个率性的城市,并造就了兰州人粗犷、豪爽的性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州丨在没有黄河穿过的城市,你吃到的牛肉面很可能是假的。
吃了这么多年的兰州拉面,竟然白吃了?
感受“黄河之城”的独特魅力
黄河第一桥
一座铁桥,咋就成景区了?
兰州黄河边的“羊皮筏子” 12只羊才能做一个 制作工艺濒临失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