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飞龙湖文学社】散文阁第31期


飞龙湖文学社
散文阁


目录

⊙  我哥我嫂(程训安/江苏)

⊙  紫色的诱惑(一抹香/吉林)

⊙  同学会(陈广东/江苏)

⊙  父亲与苦楝子树(黄萍/广东)

我哥我嫂

程训安(江苏)


(一)

我没有同胞亲哥,这个哥是我家族系五世哥哥。我嫂是山东曹县人,比我哥小十岁。很能算上个年轻貌美、贤惠温和、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现在他俩在南京照看孙子、接送孙子上学。他们是几年前、我婶去世后才离开农村老家、去儿子家的(我叔三十年前已去世)。他们的儿子是南京大学教授,哥嫂目前的生活非常舒适、快乐。
说起我哥我嫂结婚的当初,确实特别出人意料:我哥家不仅是“地主成份”,我叔还是个双目失明的残疾人(小时候出“天花”落的)。就这条件,谁都认为我哥“打光棍”是注定了。所以我结婚的时候,我哥的婚事还没一点影子。
那后来我哥是怎么娶到的我嫂?说是得益于他亲姑娘(婆家在山东曹县,姓闫),其实不全面、也不是根本。
闫姑娘和姑夫都是小学教师,很可能是为解决我哥的婚姻难题找点希望、出路,她们出钱给我哥买了一台崭新的上海产“蜜蜂”牌缝纫机、那年代的缝纫机可是农村的“宝物”,一个村子也难有一台。并且,冬闲时让我哥去她那里,在曹县请了个裁缝师傅跟着学习裁缝技术。一直到开春农忙了,我哥连人带机一块回老家丰县。我哥虽然只上了个小学六年级,但他很精明灵巧,三个多月就掌握了基本裁剪衣料知识和缝纫机使用技术。
那时候,农村人总觉得穿缝纫机“扎”的制服,是最富有、最阔气的展示,所以尽管很少人能穿得起“制服”,但是当爹娘的还是宁肯多喝几顿稀汤,也要少吃省用给长大该结婚的儿女买块“洋布”、“扎”身制服外套……因此,我哥从曹县闫姑家回来后,不断有这家那家村邻、拿着块布料去找我哥做衣服。我哥呢,不管什么人的活都不拒绝,热情收下。但是,不管收的活再多、队长是不允许缺工不干农活的。所以我哥只好凑下工后、出工前的小空做点小碎活,大活在晚上点煤油灯熬夜干……
又到了冬闲,我哥又带着缝纫机去了曹县姑家。在那里一边向师傅请教些难题,比如衣服造型、缝纫机故障修理排除等。也一边给闫姑娘村里乡邻做衣服。
先是我知道我哥给俺村人做衣服,从不收一分钱加工费,后来听说他在姑家,给那村人做衣服也不收一分钱。他的说法是:还没学成来,全当是实习、 给大伙帮点忙……
正因为我哥在曹县姑家村里落了个“心思好”的名誉,所以就有热心人给我哥提亲牵线,就是我现在的嫂子。他俩相识相爱,1974年愉快圆满举行了婚礼,但场面非常简单:没有喇叭乐器、没有任何一种婚车,只请来几家姑舅辈亲戚,摆了几桌简单的家宴……
就这样,我哥和我们族家及亲友已经很知足了,我哥终于跨越了改变人生命运的第一步!
(二)
我在以前的作品中,简略说过我哥当队长的事。那事在当时,也算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大奇迹”!
那是孙玉祥队长因健康原因辞职后,“国不可一日无主”呀,所以谁来接任,成了大队和社员最关心的迫切问题。那时候虽然生产条件差,队长难当还搞不好,大多都不愿、不敢当队长,但是当队长的资格条件没谁敢降低:一是出身成份好,二是要社员选举公认的“心思平和、公道人”,都怕队长是贫污分子、损害大家利益,三是要经公社批准备案。
我当时是俺队会计,大队田忠仁支书先找我征求意见。其实田支书就住在俺庄东南角,我明知他对俺队情况十分清楚。我也是个直言不讳的性格,想了想我哥的品德和能力最合适;又想了想他家虽然是“地主成份”,但此时已经在79年中央一号文件后,摘掉了“地主”帽子,按政策我哥能享受公民的所有权力了……就大胆直接推荐了我哥。
嗨!我哥运气还算不错!社员会赞成通过、公社行政批准,我哥也有大伙想不到的勇气和担当精神、以坚持克己奉公、坚持听从上级党的指挥、坚持为大伙服务的实际行动,带领社员艰苦奋斗,很短时间取得很大生产成绩!
农村体改取消生产队编制后,我哥又被选为合队后的村民小组长,不久又被选进村委会,担任治保委员好多年,直到退休。
多少年后了,村里谁家办喜事,大家聚一起帮忙时,闲拉呱常提起我哥我嫂的命运故事,说他俩命好,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我哥我嫂是难遇的好人,他们的长处我非常了解、事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让我特别感动、记忆深刻的一次,是2021年我老伴因病去世时,我哥不顾年迈操心奔忙、还特关照我孩子们的食宿困难,在我难过之极哭泣不止时,我嫂亲手拉住我的手劝说……
我和我哥同龄,他是个比我大两天的哥哥,对我的关爱、帮助、担待、宽容、包容,却像个比我大十几岁的老哥哥。
我文学知识极少,但凭感觉认为:除小说外,其他作品中的优秀人物只要是真实的,尽管是平凡的普通百姓,都应该写上他们的真实姓名,历史不应该忘记每一个好人!实实在在说,我哥姓名程训民,我嫂姓名王昌娥!
愿我哥我嫂安康、幸福!

作者简介:程训安,男,笔名安如泰山,江苏丰县华山镇人,高中文化。文学爱好者、县作协会员。2016年以来在多家文刊、文化网台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




紫色的诱惑

一抹香(吉林)

要说我是一个颜色控,一点也不为过。生平喜欢的颜色唯有紫色。最喜的,也不是大红大紫的那种深紫色,偏偏茄子花那般的浅紫,即俗称的藕荷色,最入我眼。
记得小时候,北国的春天里,开得最早的野花,非野豆角花莫属。在田间地头,乡路旁、铁路边的沟帮上,紫囡囡的连成片,迎风招展,美不胜收。长大以后才知道,它有一个优雅的名字——紫花地丁。紫花地丁是融入我生命中的色彩,那是打开花骨朵一般的童年记忆的开始,早已刻入骨髓。乃至这种连成片的紫色花海,时不时地入梦来,安抚一下日渐干涸的心湖。
紫色的土豆花于我,有着一段传奇故事,那是父亲与我之间的秘密。父亲出生三天,其生母便因产后风离世,后来一直不受继母待见,在缺爱中长大。在那个落后的年代,家境本就贫穷,继母又一气儿接连生养了八个子女。尽管父亲十几岁便辍学在外做苦力支撑家用,继母还是待他极尽凉薄,甚至诅咒他绝户棒子。父亲年近三十,才勉强娶到母亲,我算是他们苦难爱情的结晶。自从母亲怀有身孕,父亲就一直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着母亲给他生个儿子,可最终却盼来了一个丫头片子。父亲的失落心情可想而知,后来听母亲说他三天也没看我一眼。他默默地用推车把我们娘俩儿从二十里外的镇医院推回了家。当时路过村东头那一大片土豆地的时候,父亲累得满头大汗,于是脱去上衣打着赤膊用力地向前推着,推过那片紫色的土豆花。我想,父亲那时候应该是唱着歌的,至少在心里面唱着歌。因为后来,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爱。或许应该感激弟弟的出世,打破了继祖母那个绝后的诅咒,或多或少增加了父亲对我的爱。感恩土豆花的囡紫,扬起爱的风帆。
李商隐在《菊花》中写道: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诗句中描写的淡紫,早在我幼儿时期,便真真切切地亲眼见过。那份关于酥人心胸的淡紫色大叶菊的记忆,刻在脑海里一辈子,挥之不去。那是一份关于母亲的记忆。
冬季里,大东北的花草树木早已凋零殆尽。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苦贫寒,一家人挤在小土坯房里,父亲母亲总是能想方设法搭起一座小火炉取暖。一进屋里,窗台上总有着三两株绿意掠进眼底,偶有不落叶的花草,譬如被母亲移植回屋子里一马槽的大叶菊,有藕荷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粉色的,硕大的花朵常开不败,开过整个冬季,直开到春节的光景,看上去分外喜庆。冬闲时,邻里乡亲们都喜欢来家里坐坐,一进得屋内,迎面扑来春天般的温暖与花香,令人身心那叫一个愉悦了得。
朱熹眼中的春日是姹紫嫣红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可在我的眼中,早春是冰凉的暗紫色的。
自童年起,我就受着母亲的影响,喜欢侍弄花草、挖野菜。每年春天来临,各种色彩次第登场,取缔了漫长冬季里灰茫天空下的清一色。春天带来的,不啻于一场盛宴。尤其最早刺破天空的野菜,野蒜、荠菜、婆婆丁、曲麻菜,这些野菜芽儿刚钻出土时,均呈暗紫色。在那个贫穷年代,冬季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除了自家储存的萝卜白菜,没有新鲜蔬菜可食。于是春天就像冲锋的号角,一经吹响,人们就急不可耐地跑到野地里去挖野菜。我的记忆里,储存了各种各样挖野菜的场景。冰雪融化后的第一场挖野菜,总是被冻得手脚生疼,料峭寒风直吹得头皮发麻。那也要坚忍地猫着腰,盯着一垄垄润土红外线扫描,一寸都不放过。刚刚冒锥儿的针尖细的暗紫色野蒜苗儿,在黑黝黝的土地上极其难于辨认,只有眼尖之人通过太阳反光仔细寻找才能够发现。所幸,我总是收获颇丰的那个人。
后来的日子,就像电影快放一样,读书结婚生子,按部就班地走过大半生。细细想来,似乎每个人生阶段,都禁不住紫色的诱惑。最奉若珍宝的服饰,T恤、衬衫、连衣裙,甚至披肩、手串,堪堪最是紫色的那一抹。即便几经筛选淘汰,最后剩下压箱底的,还是紫色居多。紫色就像有一种魔力,紧紧地抓住了我的眼球,我的魂魄,我的一生。
执笔至此方才了悟,缘何对紫藤园那样流连忘返,对紫丁香的花香毫无免疫力,对诗歌中的薰衣草那么心生向往,对生命中的二月蓝那么情有独钟。李白诗言: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紫色,就像折射的水晶,折射着至高至纯的人性光辉,或者说是爱,甚至是,一种望尘莫及的爱。有了这种爱的魔力牵引,如何不怀向阳之心,如何不生慕春之意?



作者简介:一抹香,本名赵艳凝,吉林长春人。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飞龙湖文学社副总编。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各网络平台与纸刊。


同学会

陈广东(江苏)

史店中学最后一届高中的同学会,即史店中学一九八O届高中毕业生的同学会,始于我们毕业20年后的二OOO年的毕业季,由一班的班长长刘允华(刘星)和二班的副班长马志林发起,部分任课老师有体育老师王云涛老师、教几何的赵正军老师、教代数的老师随敬友老师、政治老师有赵心忠和赵明华、物理老师赵传明、化学老师杨传芬老师(女)、语文老师王思忠老师等到场压阵,在一品红大酒店隆重举行。散居于各地的同学们,踊跃参与,我印象中到会人数约五十多人,可惜的是当时的签到簿和合影,我这里都已无处可寻,留下很大的遗憾。
打拉子——凑翘!趁着史店中学最后一届毕业生的首届同学会的热乎劲的东风,在胡学峰同学的倡议下,一班以刘允华(刘星)为首,二班以马志林为头,我们合建了一个史店中学同学群,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后常联系,年年来相会,以防失联,本着以自愿为原则,来去自由,固定每年春节为同学大聚会,轮流做东,更推崇能者多劳,不拘小节,不拘一格,固化升华当年同窗情。当时报名者,就有十六七人,现已有增加到二十三位同学,王飞同学就是一七年才加入,为庆祝他找到了“组织”,他还在北关兰涛全羊馆办了个场,很有仪式感。从这届起,我是秘书长至今,将来还一定是,只要同学们不罢免我,我会竭尽全力打理好群里一应事务,还会矢志不移地把同学会这个群,和每位同学一道用心,打造成相亲相爱的一个大家庭,一个架接同学情谊的直通必达的桥梁,一个温柔美丽的幸福港湾。我,定会乐此不疲,虽无薪,却有心,退而不休。愿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还都能不掉队,将是同学会的最大的心愿。
年春节的同学会,地点设在永兴酒楼,由胡学峰和他老表范振永合办,时间是正月十六中午,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的同学年会地点依然定在永兴酒楼,我提前七天,打了无数个订餐电话,只有永兴酒楼有18个座位的大厅,还可以点菜,同学吕开权作东,十五月亮十四一样圆,提前(钱)一天庆祝元宵佳节。我们和永兴有缘,愿我们的同学会如酒店之名那样,永葆青春不老,兴致情趣永不改变,守情如一。
不期而遇一场大雪,为出行造成不小的麻烦。为人身安全计,更因为车门被冰雪冻住,我决定步行前往赴会;为了能和同学们一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而开怀畅饮,不能喝酒的我,决定不开车,坚持一定要吃点,以壮形色。
通知十点到,我九半已迈进永兴酒店的大门,服务员们正在清理积雪,收拾各房间的卫生。
不一会,范振永牵着自行而来,程言超骑电瓶车到了,孟凡荣和路争光开车从北刘楼赶来。
互道“新年好”后,掼蛋开始。从未打过掼蛋的孟凡荣,依然打的生龙活虎,和他对门又是曾经的同桌的振永,更是把桌子拍的山响,打牌靠打,打出气势,打出水平,打出威风,打牌一词的创造,真的贴切形象,无二词可替换。
不一会,住徐州市区的马志林和王飞开车而至。这两个掼迷一入场,气氛高八度,把观牌不语的古训早抛到爪哇国,左支右差,让两个新手不知所措,只好拱手相让。
紧接着吴善义、候先亮、赵家民、洪志昌(洪雷)、袁辉、吕开全、刘星、刘德义、胡学峰陆续到达,刘尊明来的最晚,顿时,整个大厅热闹非凡,马上又开一桌,鏖战起来。
为了把一场完整的掼蛋打完,年会推迟到十二点半时开始,深深地领略“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之精髓。趁不晕,我们先来一张全家福。
我们按年龄大小排位次,属牛的刘德义年龄最长,退休多年,做主位,其次是刘星,属虎的有4个同学,属兔最多,有10位同学,我属龙,范振永最小,六五年生人,属蛇,催菜叫服务员,跑跑颠颠,由他兼劳。
在老班长简短的开场白过后,同学会正式开始。今天聚会,有个特别要求,除开车者,酒量不分大小,一律要喝白酒,平时滴酒不沾的我,也践行我群里约定,自己给倒了小半杯,也算给同学会暖场。开权同学为了今天的年会,准备了一箱子梦之蓝,我们的宗旨是吃好喝好,不让任何人喝倒,一定要做到“尽兴而来,尽兴而归”,因为我们都不再年轻,拼酒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第一杯酒,分六次喝完后,属虎的开权酒量真的不减当年,他乘主场之势,当仁不让地先整一圈,二两的杯,他倒多满杯,先喝半杯为敬,从老大哥刘德义喝茶开始,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量来,能喝酒喝酒,不能喝酒喝茶,以顺时针转起,酒瓶转到谁,谁自斟自饮,邻近同学可善意提醒和监督,但绝不强求。喝茶喝酒同学都很自觉,都不噎着藏着,放开着喝。一圈转下来,最一位同学和余下半杯的开权一同,一饮而尽,这一1斤1两的满瓶酒,自带节奏,被喝了底朝天。
开权同学通关一打,同学会的气氛就推向了高潮。
接下明年同学会主办权的洪志昌(洪雷)主动请缨,他和开权喝一个交接酒,他喝半杯,开权可随意,但开权岂可随意,也以半杯回敬。接下来,在医生岗位退休又去恩铭中西医医院上班的的洪雷,又倒一满杯,一口闷后,还不忘给他上班的医院做广告:咱在座的所有同学及亲朋好友,凡需体检者,请来恩铭,费用一律减半,医疗仪器绝对先进一流。他话音刚落,赢得满堂掌声。他也依葫芦画瓢,一样地整完一瓶。
多年不在丰县,一直在内蒙呼和浩特市当建筑总工的孟凡荣,他开车,没喝酒,以茶代酒,也整了一圈,酒下半瓶。
酒酣处,我不失时机地汇报一下最近五年来基金使用情况,余额几近为零。老班长刘星当机拍板,额度提到1000元每人,开权率先交给我现1000元,其他同学皆通过微信转我,我的手机收红包的铃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给同学会增天了无限的喜庆我遐想,也充分说明了实现财务自由的我们一帮子同学,活出了人生的精彩!
最后,由年龄最小,明年才退休的范振永,把一箱酒所剩的瓶中之酒分完,不再开新箱新瓶。我们共同举杯邀明月,喝了个全家福,接着就吃过年的饺子,品甜美的元宵,喜气洋洋喜迎中国的情人节——元宵节。
一年一度的同学会,在欢快祥和的气氛中圆落下帷幕。
十五将至,年要走远。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惜惜作别时,翘企盼来年,待到重逢日,白首依少年,时光能倒流,该有多么好!
如果岁月是首歌,一定是浅吟低唱,余音绕梁,每一个音符,将是没有翻版的绝唱;若岁月是首诗,千回百转,平仄留韵,每一个字符,都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对白,深情的对望;若岁月是幅画,浓淡相宜,注重留白,每一笔描绘,都是对生命的深爱,对友谊的凝固。
不用说再见,所有的驰骋都奔向今后团圆。在明媚的春天里,爱我的人,我爱的人,正在说,明年我们再相会的同学们,让我们相互击击掌,手指里的春光将被我们,一寸一寸地拉长……
趁人生不老,用文字留住光阴的故事。
地上本无路,人走多了,便有了路!同学是缘,处久生情,就有了同学会,便找到了回家的路!




作者简介:陈广东,江苏丰县人,江苏省外贸学校毕业,会统专业,现为丰县文体广电与旅游局中层干部,中共党员,已二线,爱好写作和打掼蛋。




父亲与苦楝子树

黄萍(广东)

周末外出,信步陇上,微风轻拂,送来一阵馥郁的香气。循香望去,只见在一大片青绿的秧田中央,一棵高大突兀的苦楝子树,抖擞着如盖的枝叶,仿佛在向蓝天宣示主权,密密匝匝的枝叶间,点缀着紫色小花,像一幅云锦。这棵苦楝子树勾起了我对父亲绵长的回忆。
小时候,我家后边的空地上有两株高大的苦楝子树。那是一个部队家属大院僻静的角落,苦楝子树沿着部队的后围墙伸展开去,枝杈撩拨着顶上用于防攀爬的碎玻璃。当然,这些碎玻璃可防不住我们这群在部队长大的毛孩子。沿着苦楝子树杆爬上去,通过斜伸的枝条,就可通向外面的世界,那可是我们进出部队大院的捷径。
父亲特别喜欢屋后的这两棵苦楝子树。他常说,在他老家凤凰村的村口,也有棵古老的苦楝子树,是爷爷的爷爷栽下的。树干有两三个人合抱那样粗壮。每天,爷爷牵着老黄牛去地里干活都要打这棵苦楝子树底下经过。孩童时的父亲也常常在这棵老树下翘首等待晚归的爹娘,偶尔还能等来爷爷摘回一把诱人的野果。晚饭后,村里的婆姨们最喜欢聚集在老树下纳凉、唠嗑。那时没有风扇和空调,一缕自然清风和一把大蒲扇就是消暑的完美组合……
苦楝子树在清明前后开花,绚烂而沉静,香气远播,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什么。有天放学后,我看到父亲站在屋后的苦楝子树下发呆,手里还燃着一支烟。父亲平时不吸烟,只在心情烦闷时才这副模样。
爷爷走时,父亲十四岁,最小的叔叔才两岁。奶奶辛辛苦苦拉扯七个孩子,作为老大的父亲过早地担起了家庭的重任。为了让弟妹们吃饱饭,父亲在18岁那年选择了参军。他说,当他离开家乡回望苦楝子树下不断挥手的奶奶时,才明白了这树为什么又叫“恋子树”。
参军以后的父亲很少回家,成家后更是四年才有一次探亲假。而回一趟老家也着实不易,汽车转火车再转汽车,要折腾一两天才能到家。因此,父亲一般都选择在万家团圆的春节带着我们回去。记忆中我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印象最深刻的,是唯一的一次清明节跟父亲回老家拜山。经过苦楝子树下时,父亲仰起头,徐徐地对我讲述苦楝子树的来历。紫色的花瓣落在父亲沟壑纵横的脸上,我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
父亲带着我穿过荆棘丛生的山路,来到几座长满杂草的坟前,让我挨个儿跪下磕头。在焚烧纸钱时,我隐隐看见父亲眼中的泪花。作为一名二十几年军龄的军人,父亲的坚毅是刻在骨子里的。哪怕是在晚年多次接受化疗被折磨得皮包骨头时,他也没叫过一句痛,流过一滴泪。
父亲死前唯一的愿望,是将他的骨灰运回老家,葬在爷爷的墓边,正对着凤凰村口的那棵苦楝子树。
于是,每当我想到父亲时,就想到那棵苦楝子树,想到勤劳善良的乡亲,想到坚韧顽强的军人,从而感恩蒸蒸日上的祖国,珍惜幸福美好的生活。



作者简介:黄萍,笔名二月风。鲁迅文学院广东作家研修班结业,广东省云浮市作家协会会员,飞龙湖文学社散文小说分社社长。



本期编委

收稿:知了

制作:阳光弯弯

飞龙湖文学社散文小说架构

社长:黄萍

执行社长:王兰芳

总编:杨春香 

副总编:李以亮

主编:赵艳凝

副主编:丰慧

美编:安秀梅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天的苦楝子树(外一首)
楝子亦老这时刚过生命里最美好的春天
那些年,一树紫色的苦楝花
癸卯八月入金龙湖文学社感[七绝]
农村有种树,能做工艺品,还可以治病
谈“楝”爱吗,一言不合就中毒那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