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景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串联一些细节,大家会有新的认识

汉景帝这个人,虽然在历史上和他父亲共享了“文景之治”的美誉,但其实他和他父亲的成色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么说吧,“文景之治”这个汉初大盛世其实主要是在汉文帝手里成型的,汉景帝只是幸运地保留了余韵。也就是说,汉文帝身上的开创者成分更多一些,汉景帝身上的继承者成分更多一些。

当然,创业难,守业更难!汉景帝能把他爹交给他的偌大一份家产守住,并略有发扬,这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所以,世人给他选定的谥号“景”(美的意思)也算是比较中肯的评价了。

回到历史现实之中,汉景帝做得比较好的主要有几点:一是在位期间继续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政策,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二是将田租由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三是将“中央集权”的政治使命强行地往前推了一步。

但是,我们看历史不能唯结果论,而是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真实的汉景帝远比我们从课本上看到的明君形象要复杂得多!至于他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请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自行判断吧。

汉景帝的一些争议行为

汉景帝刘启本是汉文帝和侧妃窦漪房(吕雉的侍女)所生的孩子,但因为在汉文帝登基前,他和代王妃(极有可能是吕家人)所生的四个孩子全部暴毙,刘启的命运也因此被改写。

公元前180年,汉文帝登基。未过数月,军功集团为了进一步稳固局面,要求汉文帝尽快立太子。汉文帝只能选择孩子中年龄最大的刘启为太子,窦漪房也因此被册封为皇后。

在生性很佛系的奶奶、爸爸和妈妈长达23年“黄老之治”的庇佑下,刘启得以快乐地成长,老一辈不断地帮他打基础,就等他来接手家业了。

公元前157年,46岁的汉文帝过早地离开了大汉人民。同年六月,31岁的太子刘启顺利继位,史称汉景帝。

汉景帝当了16年皇帝,由于老爸汉文帝留给他的政治基础实在是太厚实了,所以在他的任期内,西汉人民也算是过得十分幸福,西汉王朝继续国泰民安,所以历史上将他们父子这近40年的统治称为“文景之治”,这段时间西汉王朝的物质积累,也是后来汉武帝刘彻怼天怼地怼匈的主要资本。

但是,即便坐拥“文景之治”的政治美誉,汉景帝为何会比他爹汉文帝更加惹人争议呢?主要是他干了以下几件让人多少觉得不太合适的事情。

1、年少暴力杀人

俗话说,三岁看老有些人的本性是很容易通过一些年幼时期的行为折射出来的,汉景帝刘启其实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暴露过自己。

当年,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吴王刘濞的儿子来长安串门,也是代表父亲来行诸侯朝拜之礼的。结果,这两个年纪相仿的堂兄弟就很快打成一片了,经常在一起饮酒下棋。

但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之间总是容易起争执的,有一次两人正在下棋,不知何事起了争执。若是正常兄弟朋友之间,不欢而散就完事了呗,但是刘启这熊孩子却用了一种让人瞠目结舌的方式来处理。他二话不说,举起棋盘,当场就把吴国太子给砸死了。

一个孩子,对着自家兄弟下黑手,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这种孩子不是有暴力倾向就是心狠手辣、自我意识极强,容不得一丁点侵犯的主,跑不了的!

2、生怨极端报复

这件事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他逼得汉文帝的宠臣邓通饿死街头的事情。原因就是,邓通有一次拍马屁拍得过头了,帮汉文帝口吸脓血的时候,顺带把汉景帝也给捎进去了,逼得还是太子的汉景帝也干了一次这么恶心的事情。

虽然是帮自己的父亲吮吸脓血,但是汉景帝却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他觉得自己这么尊贵的身份却被逼干了这么恶心的事情,所以心里恨死了邓通。等到他当了皇帝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想找邓通报仇了。

按理说,你要报仇,图个眼前干净,你把邓通杀了或者发配到某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去也行了。但是,汉景帝非要用一种极端带有侮辱性质的方式去报复,他没收邓通的所有财产,将其贬为乞丐,并明令不准任何人救济,将其活活饿死在大街上。

看到没有,伤害性和侮辱性都是这么强烈。一个君王,报复心太过于强烈虽然不一定是什么说不过去的事情,但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3、甩锅怒斩恩师

晁错是刘启当太子时期的老师兼智囊,所以一直深受刘启的器重与仰仗。但是,这位同志是那个时期著名的“激进分子”,他成为天子重臣之后,不时就给自己老板兼学生献上一点“金点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削藩策”。

汉景帝本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一听老师提议自己削藩,这不正是我想干的事情吗?于是,立马便安排落实下去了。

结果,这个“削藩策”是真的把那些诸侯们给逼急了,尤其是那个和汉景帝有杀子之恨的吴王刘濞,于是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就此爆发了。

但是,汉景帝显然是一个想法多又扛不住事的主,一见几十万诸侯联军即将呼啸而来,心里慌神了。

这个时候,一个叫袁盎的大臣提出,这纷争都是晁错给挑起的,诸侯们也是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造反的,不如杀了晁错,然后和七国诸侯去争取谈判。

也不知道汉景帝是怎么想的,难道他觉得造反这事开工还有回头箭,诸侯们会真的接受谈判?就算你真的这么认为,你起码也要先派个人去交涉,去确定诸侯们的意见再说吧?结果,汉景帝二话不说,趁着自己老师毫不知情,猛地下令将晁错诛杀于闹市之中,还将晁错来了个满门抄斩。

退一万步讲,就算君王无情,你必须要牺牲自己的老师来平息政治纷争,你好歹在平定七国之乱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为自己的老师恢复一下名誉吧,哪怕就是象征性吊唁也可以!但是,大家想多了,汉景帝压根就把这事当作没发生过一样。

不管怎么看,汉景帝都不像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4、偏信绝情杀子

如果说汉景帝冤杀自己的老师晁错还不能证明他是一个绝情之人,那么他刻意逼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刘荣一事,就足以证明他心有多狠了,毕竟虎毒尚且不食子嘛!

别说什么政治家的帝王心术就是要心狠手辣,要斩草除根,这实际上要看当事人是不是真正存在威胁?对于一个已经没啥威胁性的儿子,何必要痛下杀手呢?

前太子刘荣因为一群当妈的背后的神操作,最后被自己的十弟刘彻顶替了。(此事以后会详细介绍的)

失去太子之位的刘荣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根基和实力了,但是,汉景帝却并没有打算放过他,趁着他犯了侵犯宗庙土地的罪行之机,故意派著名的酷吏郅都去审问,其意昭然若揭,就是不想给刘荣活路了。最后,逼得刘荣自杀了之。

当然,这种事情在皇室之中是比较常见的,但不管如何都足以证明汉景帝是铁石心肠的。

总而言之,汉景帝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诸多行为都是颇具争议的,他之所以历史风评还算比较好,主要是得益他前有一个好爸爸,后有一个好儿子,自己在中间也能稳住局面,沾了“文景之治”的光。

其实,若真把汉景帝的一生细细展开来分析,他的明君、仁君形象是会大打折扣的。比如后面会讲到他是如何逼死救国功臣周亚夫的,周亚夫固然有自身的原因,但人家父子两代毕竟是你们父子两代的救命恩人和救国功臣,学学父亲汉文帝对周勃,敲打得差不多不就行了,非得用栽赃陷害的手段把人家逼死干嘛?

当然,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汉景帝身上就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只是想告诉大家,这个人远没有我们心目中那么美好。

02、汉景帝的行为逻辑分析

老规矩,咱先从汉景帝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

其实汉景帝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短暂而又灿烂的“黄老之治”时期,这段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百姓最有福气的黄金时期,没有之一。若要问为什么,读读后世“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样的词句就知道了。

当然,黄老之治并不是真正的无为而治,它不是不治,而是不乱治、不瞎治。

黄老之治是谁开启的呢?正是大家心目中心狠手辣的吕雉!有些朋友会嗤之以鼻,吕雉就差没把西汉王朝翻了个天了,就她还黄老之治?前面说了,无为而治不是不治的意思,大家注意没有,吕雉(包括后来的汉文帝)人家是很有分寸的,从来不把怒火和怨气撒在老百姓头上,只会想办法去折腾那些真正的政敌。

“黄老之治”经过吕后和文帝两代的沉淀和积累,其实在西汉政权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被奉为治国良方,比如接棒汉文帝的女政治家窦老太太(窦漪房)就十分推崇黄老之术,经常在皇家大院内举办黄老之术培训班。

但是,前面也说了,汉景帝刘启从小就是一个骨子里不太安分的主,清静无为的黄老之术对他来说就好比清汤寡水,太没什么味道了。

恰巧他的老师晁错骨子里是一个儒家思想的信奉者,他把儒家思想之中那些激进的东西毫不费劲地全部灌输给了刘启。

别的不说,光看汉景帝刚一登基就接二连三地放大招,就可以略见一斑了。

这里重点说说他引爆“七国之乱”一事,这件事情其实汉景帝做得很不应该。因为熟知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早在他父亲执政的时候,就采用政治天才贾谊的两个金点子——“列侯之国”“众建诸侯少其力”,这是两大“温水煮青蛙”的大杀招,只要汉景帝继续贯彻下去,所有诸侯最终都会被实行安乐死,根本不可能折腾出太大的浪花,中央政府最终将以极其优雅的姿势和极其廉价的成本完成中央集权的。

但是,汉景帝有点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感觉,什么时间红利?那是什么东西?老子要的是立刻、马上就能达成目标,花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看到没有,这才是当年一言不合就拿棋盘砸死自己堂兄的刘启的本性!他是没有什么闲情逸致和大家玩什么温水煮青蛙的游戏的,他要的是不服就干的霸道总裁的既视感。

当然,汉景帝如此猴急猴急地要削藩,晁错背后的推动与引导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晁错这个汉文帝时期卖官鬻爵的经济大师,也是一个披着黄老外衣、藏着儒家内核的策划大师,也是一位不太喜欢与时间温和交朋友的同志,恨不得把时间老人的活都抢着干了。因为儒家讲究不能蹉跎岁月嘛!

汉景帝骨子里的不安分和大汉王朝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根基渐稳,这是晁错从汉景帝身上看到让儒家思想大放异彩的两道希望之光。

因为儒家思想中的“有为”实在太能刺激汉景帝那颗悸动的心了,咱一言不合就敢拿棋盘砸死一个小王爷,你让我每天窝在深宫之中学什么黄老之术,太秀逗了吧。另外,国力渐强的西汉也让他们折腾起来特别有信心、有底气,乘风破浪正当时呀,来吧,宝贝,咱们开干吧!

结果,这两位同志根本没想到,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他们削藩削到吴王刘濞头上时,人家新仇旧恨一起爆发了,联合一众心里很不爽的王爷造反了。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你爹借着帮我们分家的名义,步步蚕食我们,已经让我们感觉很恶心了。怎么到了你小子手里,温水煮青蛙还不过瘾了?开始直接动手抢了?是可忍,叔叔不能忍,伯伯也不能忍!这种熊孩子不能惯!必须联合起来教你做人。

其中,重点解释一下吴王刘濞造反的原因,这玩意还真怪不得人家,你刘启仗着太子身份明目张胆地拍了他的宝贝儿子,他心里能过得想?自古以来,杀子夺妻之恨不共戴天,鉴于你爹汉文帝会做人,人家一直再忍。现在你小子刚一上位,又来火上浇油,他不反你反谁?

总而言之,汉景帝几乎是凭借他和老师晁错的两人之力就挑起了汉初大动乱“七国之乱”。从这个过程来看,汉景帝最大的错误还是犯在了性子急、心胸窄、下手狠这几点上。

这种人是典型的“耐不住寂寞”和“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性格,大家千万要引以为戒!为啥呢?因为这种人一般都是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只要有机会他便会整出点事来,比如,吴国太子就是和他争吵了几句,他脸上挂不住就把人家给拍死了。

另外,这种人一般还没有什么担当和底线!不信就看看汉景帝是如何应对“七国之乱”的!

他是典型的“只管杀不管埋”的心理,只管闯祸,不愿面对后果。熊孩子闯祸后的第一反应自然是找家长或者老师来擦屁股,汉景帝也不例外,他第一时间就是慌张地询问晁错该怎么办?说明这孩子是担不了什么事的。人家已经公开造反了,还能怎么办?打回去呗!自己闯的祸,还能指望那些怒气冲天的债主放过你?

插一句,汉景帝这个老师水平也就那样,晁错给汉景帝出了个什么骚主意?他对汉景帝说:“不要怂,干就完事了。最好是皇上你御驾亲征,然后把京城交给老师我!”前半句还有点道理,后半句就纯粹是没见过世面的说法。咋了?你还指望一个从来没有行军打仗过的老板挡在前面,自己躲在大后方挥斥方遒?你让你的老板怎么想你?

结果,袁盎看准时机和汉景帝畏惧的心理,提议杀了晁错来平息纷争,汉景帝简直是没怎么过脑子就同意了。

先不说汉景帝这种太没水准的抉择,光说他这种胡乱甩锅的行为,就不是一个明君所为。那是你的老师、你的政治助手,咋能这么轻易把人家给卖了,你这死道友别死贫道也太急了点吧,你让其他人包括对手怎么看你呢?

结果,果然,牺牲了晁错并没有换来汉景帝想要的和平,最后还是得靠他爹留给他的周亚夫才好使。但是人家周家父子多次挽救了大汉江山,汉景帝最后翅膀硬了,吃饭的时候故意不给周亚夫配筷子,抓着人家态度不好这一点上纲上线,把一代名将周亚夫逼得绝食自毙于牢中。

汉景帝的刻薄寡恩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说汉景帝对外人冷酷一点,多少还好说一点,但汉景帝对自家人也是从来不会心慈手软的。

七国之乱时,他把自己的亲弟弟当作最大的挡箭牌,虽说这是周亚夫的战术请求,但他毕竟还是接受了,把自己唯一的亲弟弟置于炮口之下。

要知道平时在他妈面前可不是这么表现的,那可是一副恨不得和弟弟生死与共的样子,甚至给了他妈一种他愿意传位给他弟弟的错觉。哥俩感情真的这么好,会干这种毫无人情味的事吗?而且,著名战将李广就是因为接受他弟弟的将军印,导致他一辈子不大待见李广,你不是哥俩好吗?这又分得这么清楚了?

后来,“七国之乱”平定之后,为了掀翻周亚夫,他又经常拿“梁王当挡箭牌”一事来恶心周亚夫,这不是你事先同意的吗?

讲了这些事,其实就是想让大家了解,汉景帝并不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甚至有点反复无常。

最后,说说汉景帝逼死自己亲生儿子刘荣的事情。从政治角度,他想替刘彻扫清权力障碍,这还是可以理解的。但关键大家要读懂汉景帝的心理逻辑,他其实想把刘荣杀了以绝后患,但又怕担负无情无义的骂名,所以就专门派一些酷吏去审问自己的亲儿子。酷吏是怎么办案的你不知道吗?这不就是借刀杀人吗?

总而言之,我们要想真正读懂汉景帝这个人,绝对不能带着“文景之治”这样先入为主的光环思想去解读,而是要去通过一些散落的细节去串联出他的整体性格和逻辑。总的来说,汉景帝内心里是阴暗反复与刻薄寡恩的。

03、关于汉景帝的一些反思

汉景帝一生两大历史光环无非是“文景之治”和平定了“七国之乱 ”,其中“文景之治”为他那个满世界找匈奴决斗的儿子夯实了物质基础,平定“七国之乱”则是直接鞭笞了汉初以来让中央政权头疼的诸侯威胁问题。咱首先不能不客观,说这不是汉景帝的历史功绩!

但是,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有功绩和有能力、有品性、有格局往往是两回事,有时候,人运气来了,功绩会来得特别突然和容易,比如后世的明武宗就不费吹灰之力平定了“宁王叛乱”,但是大家能说明武宗是一个有能力、有品性、有格局的好皇帝吗?

总体来说,汉景帝是一个志大才疏、想法多能力小、反复无常、刻薄寡恩的人,这个前面已经分析了,就不再赘述了。

“文景之治”算是他摊上一个好爹,他搭上了他爹的顺风车;平定“七国之乱”主要是周亚夫的功劳,而且这事确实也是他挑起来的,按照他那尿性,既没有面对问题的勇气也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说平定“七国之乱”是他的功劳实在有点太牵强,他不过沾了领导身份的光。

当然,也有人会说,我们不应该是一种普通人的视角来评价一个政治人物,那好,我们就再从一个政治家(领导者)的角度来聊聊一个领导者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看看汉景帝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好领导?

一、领导者的第一要务是什么?就是要稳住、把控局面!大家可以观察周围,越是大领导就越知道维稳这两个字背后的意义。

为啥领导者首先必须要维稳呢?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你要对你手下一大帮子人负责呀!你时时刻刻就想着放飞自我,天天想着带着下属去干点刺激的事,这是很容易把团队和下属带到沟里的。

还记得我曾说秦武王不是一个好领导吗?就是这个原因。太不知道克制自我情绪了,你不知道你作为一国之君,图个一时之快,有多少人要跟你遭殃吗?

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明白,你捅了篓子,下面的人是要竭尽全力甚至牺牲性命帮你去补漏洞的!如果你挖的坑太大,下面的人填不了呢?或者下属失去信心了,不愿意帮你擦屁股了呢?你岂不是挖了坑把大家都给埋了?

汉景帝迫不及待地满世界拉仇恨,就是属于有点太任性了。本来那些诸侯被你爹治得没脾气了,继续慢火炖之,不香吗?何必要急于一时去搞得鸡飞狗跳呢?不为浪费国力考虑,也至少要为自己的属下和百姓考虑吧!

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才是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当领导的第二条重要原则是什么?可以叫下属去送死,但绝对不能让下属去背锅!因为你是一个领导者,是一个表率,你不能像一个孩子一样,出了事就甩锅给别人,这样会让别人看不起你的,会认为你一直没有长大。

很多领导者都和汉景帝一样,喜欢没事整点事出来,刷一下存在感,然后出了事,把责任全部推到下属身上,甚至牺牲下属来讨好对手。这其实是职场大忌,作为领导者,要明白授权不授责的道理,干事的时候你可以让下属先上,但是事情没兜住,作为领导者必须勇于站出来承担责任。

因为你是领导者,你得聚集人心,得让下属跟着你干没有后顾之忧,不会被自己人背后放冷枪!这样他们办事的时候才会尽心尽力。

像汉景帝这样,事情刚刚挑起,就迫不及待地杀了自己的老师和盟友去平息对手的怒火,除非你一直命好,让别人永远逮不到机会,否则,没有人会老老实实为你卖命的。

三、作为一个领导者,有时候可以适当不讲道理,但千万不能没有底线和原则。领导者可以任性霸道一点,毕竟这是领导者的特权,没有几个人会跟你较真。但是,你如果办事没有底线和原则,上行下效,整个队伍就全乱了。

你汉景帝要杀邓通、要杀前太子刘荣、要杀军功大佬周亚夫,这其实都不是什么硬伤!帝王之术勉强可以解释得过去。关键是你杀人诛心的方式确实有点下作,太不注意吃相了。若是你的下属纷纷仿效,你该怎么办?但汉景帝还算命好,在位只有16年,又生了个好儿子,算是完美给他托底了。

别的不说,就说说后世的司马家族,他们家窃取了曹魏政权的胜利果实,当上了皇帝,但是他们家谁真正直起腰杆子过?他们家建立的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窝囊的朝代,司马家的皇帝被玩弄、被轻蔑、被谩骂……比比皆是,别怪其他人,你自己就没带个好头!

综上所述,汉景帝这个人离一个好领导的差距还有点大,将其与他老爹汉文帝等量齐观,实在是有点抬举他了。

这个人身上有一股暴戾之气,喜欢任性妄为;喜欢瞎掺和,又不愿承担责任;还刻薄寡思、冷酷无情、好大喜功、狭隘偏激。只不过在那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他的种种缺陷被温和地化解了,这是他之大幸,亦是国之大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景帝
唐如松:牛逼的刘濞到底想要怎样|2019
大臣建议皇帝削藩,皇帝:深得朕意,等到诸侯一反,皇帝:弄死他
[人物传记] 晁错“削藩”之策,何错之有,错在操之过急...
旧事文摘:汉景帝冤杀恩师逼死亲子
汉景帝为什么一定要削蕃,甚至不惜引发诸侯叛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