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孩子会庆幸你读过这本书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作为一个父亲,看这本书的时候特别有感触。我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很多东西并不懂。如何当父母这种被认为是与生俱来的技能,只不过是在我们当了父母之后,一步一步学会的。

这本书,用育儿理论讲述了如何培养亲子关系,以及从亲子关系出发,发散到所有的人际关系,还能让我们学会更好地处理我们身边的关系。

回应孩子的感受

作者提到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有些家长很喜欢用“转移注意力”这种方法,使孩子不去想他们正在经历的事情。这是家长常用的招数,但通常无效,因为转移注意力只是一种把戏。长远来看,操纵孩子并不能帮孩子培养快乐的能力。

看完这个观点的时候,我的感触特别深,同时也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我之前经常对孩子这么做,特别是在他闹别扭的时候,我就会叫他看各种东西,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

现在我已经改掉了这个习惯,只要孩子一闹腾,我就会问他的感受,跟他沟通。

如果孩子想要玩我的钥匙,我不想给他,我会告诉他不能给他的理由,让他慢慢平静下来。

比如当他拿我的车钥匙时,我会说:“我不给你车钥匙了,你不开心对不对?但是爸爸需要钥匙去开车/开门,所以现在不能给你。“

这样做比转移注意力耗时耗力,但是渐渐地孩子已经学会听我解释,心平气和地把钥匙还给我,所以我认为是非常值得的。

当然了,转移注意力这招也不是永远没有派上用场的适当时机。

比如打疫苗,这时候确实是需要转移注意力的,因为他已经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需要把他的注意力从疼痛上移走,减轻他的痛苦。

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沟通的

作者讲到的这一部分我觉得很有共鸣。

如果你要打破孩子的某个日常习惯,可能需要事先提醒孩子很多次,提前做一些预想,孩子会有什么反应,甚至可以排练一下。

在事情发生之前,你应该先告诉孩子即将发生什么事,并停顿一下。养成这个习惯很重要。

这种习惯真的非常好。我在日常中也是这么操作的,比如帮孩子洗澡的时候,洗完之后准备起来了,但他还想再玩水,我会提前告诉他:“再玩3分钟就要起来了哦”。2分钟后我会再跟他说:“再玩1分钟就要起来了哦”。

有时候他会真的愿意自己站起来,有时候还是不愿意。这样提前跟他说,比突然抱他起来会更好,有时候没有这样的铺垫突然抱他起来,他会受到惊吓并大哭。

再比如,有时候我会跟老婆出去,交给家人带的时候,我们提前会跟他说:“等会爸爸妈妈要出去了,你跟奶奶在家玩一会,我们2小时后就回来了。”如果没有提前跟他说,偷偷地溜走,他发现我们不在后会更痛苦。

只要跟他说清楚了,他会学着接受,也会愿意在家待着,而不是一直大哭大闹。

多跟孩子沟通,不要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这些日常的行为,生活上的细节他都会看在眼里。

互相尊重,认真陪伴,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作者告诉我们,亲子关系是靠给予和接受的互动培养出来的。所谓给予和接受,是指父母与孩子对彼此的影响。我影响你,你影响我,我们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关系,不同于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

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陪伴,不必时时刻刻与孩子面对面互动。但至少在一起的时候,专心地跟他在一起。

现在很多家长会长时间在孩子面前刷手机。这样做不仅剥夺了亲子接触的时间,也会让孩子感到空虚。这不是夸大其辞,那种空虚可能使人日后对某种东西上瘾,以阻止那种遭到忽略的空虚感再来纠缠他们。在孩子面前不要长时间玩手机。孩子也会上瘾,沉迷网络。

现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我都会把手机放到一旁,专心地陪伴。

关于黏人的孩子,作者是这样解释的:孩子对父母和直系亲属的喜爱,胜过其他的照顾者,那是很自然的现象。孩子觉得亲子关系越安全时,越容易与他人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但只在他准备好的时候,所以别急着让这种情况发生。孩子黏你、渴望你、爱你的强度,有时会让你觉得太强烈,难以招架,但你应该好好享受它:那说明孩子已经对你形成强烈的依附关系。他们对这种依附关系越确定,就越有安全感,越不需要到处寻找这种依附的保证。

每个孩子都会有恋母期/黏人期,不要苦恼和烦恼,因为他需要最直属的亲密关系来学习如何建立关系。孩子总有一天会独立,等孩子长大以后,他会想方设法远离你,到时你想跟他亲密都不行。

没有通用的妙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作者说,我不会给你一份标着年龄的里程碑,告诉你孩子何时该微笑、何时该学会坐着或站立、何时唱出一首歌,因为每个人都以不同的速度成长,晋升到不同的阶段,没有能力高低之分。帮孩子度过每个阶段的方法,是满足他在那个阶段的人际关系需求。这样一来,你和孩子就能顺利度过那个阶段,不会卡在那里无法前进。孩子的发展是催不得的,也不能忽视,否则孩子会卡住,停滞不前。你在开始阶段多在孩子身上投入正能量,后面就会轻松许多。

是的,其实并没有规定孩子一定要在什么时候掌握什么技能,一定要什么时候学会什么,一定要以什么方式成长。只要好好陪伴,孩子能健康长大,拥有健康的身心就足够了。

比如我的孩子从小到大都不喝奶粉,其他人都说喝点奶粉是好的,或者说母乳是不好的。但是孩子就只喜欢喝母乳,那就纯母乳喂养,现在也健健康康的。

另外,应该依循孩子自己的步调,让他自己成长,而不是强迫他接受你的步调。

孩子迟早会自己睡一整晚,自己学会坐起来、爬行、走路、穿衣服、吃固体食物,自己做早餐、付房租。在孩子准备好之前就强迫他去做那些事情,是在打击他的信心,也是在打击我们自己。我们煞费苦心地教他或逼他做的许多事情,其实他迟早都能自己学会。揠苗助长,反而可能延迟成长。

放任他自己摸索,他会翻身与扭动,并自己学会爬行、坐着、站立、走路。他也会学习如何学习,我们不必干预那些流程。

总有一天,孩子会独立,不要慌。不要帮他成长,那是在拔苗助长。

养儿育女是一件苦差事

为人父母日常一天做得最多的四件事情就是:帮他们穿衣,喂他们吃饭,给他们洗澡,哄他们睡觉。

养儿育女,只是陪伴孩子走一段路的过程,孩子长大了,就需要自己往下走了。也意味着,孩子还小时,你是家长;接着,你和孩子都是成年人;最后,你可能在成年子女的眼中变成小孩。

感觉有点像这样:前一分钟,你的步伐非常缓慢,因为幼儿的小腿只能迈出很小的步子。接着,你和孩子会以同样的速度前进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会超越你,你需要跑步才能跟上他。最后一段是最长的一段。

作者建议大家回顾自己的童年,注意那段经历如何影响我们的亲子教养一样,如今我们成年后,也可以留意父母现在怎么对待我们。将来我们的孩子成年后,我们可以决定哪些做法要跟父母一样,哪些做法不要跟父母一样。

我们的父母受到的教育和指导都是有限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学习过如何当父母,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父母或身边的人学会如何当父母。父母的教育理念也许会有不对的地方,但他们都是爱我们的。

只不过是时代不同,有些行为是受到时代的影响。比如现在的父母大多数都会抱着手机而忽略了孩子,但是以前的父母并不会。

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知到上几代传承下来的不好的行为,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些不好的行为,不要再传给下一代。这就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最后,我同意作者对育儿的定义:我的照顾、尊重与关注,是对我女儿及亲子关系的一种投资。如今回顾我女儿刚出生的那几个月和那几年,感觉那段日子过得很快。育儿的成果终究会出现的,只不过不会出现在每天结束的时候,就像其他工作一样。

以上这些是我从这本书里,我学到的最深刻的内容,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在改变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

推荐各位父母/准父母都认真读一读这本书,你们的孩子会庆幸你们读过这本书。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阴阳互济的原理处理亲子关系(下)
6
微头条
多动症儿童家长如何改善亲子关系
“老师让带1万粒米”爸爸陪孩子数到半夜
黄色周五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先与自己和解,才能成就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