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市控江中学校长 张群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3-16 18:56:00
中国教师报历年两会期间对张群的专访
张群委员:制订《学校法》实行“管办评”教育管理模式(2010)
本报记者  冯永亮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控江中学校长张群在政协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管教育,校长办教育,社会评教育,三者职责分明,又相互制约,应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国家应尽快制订《学校法》,实行“管办评”教育管理模式,以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健康、持续发展。
谈及现在的教育管理模式,张群告诉记者,如果说教育管、办、评三者的关系,如同是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关系,那么目前我们的政府几乎是集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三者的功能于一身。于是造成了这样的局面:政事不分,教育行政领导忙碌异常,管这管那,忙得分身乏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也太过臃肿庞大,消耗了不少教育资金,演绎的是文山会海;校长则疲于应付,很少有人真正在思考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的成长;社会对教育也很不了解,众说纷纭,众口难调,教育的责任事实上也无法清晰界定。
面对问题,张群认为解决的有效办法应该是:
政府管教育,具体是管办学的方向、办学的大计方针,以及教育资金的足额投入。而在现阶段,政府还应研究现行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如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沟通和衔接机制,普职分流与交融,公、民办学校如何互补,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学科教学的难易界定等,是否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是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是否有利于把学生从“自然人”培养成为“社会人”,概而言之,就是研究这些教育政策是否真正有利于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而这应是政府的职责所系。
校长办教育,即学校的法人代表校长应该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依法行政,拥有对办学必须具备的人、财、物支配权,以及对所在学校的教育指挥权。校长应该是有思想的实践者,在体现国家对教育的意志,传授人类共性文化的同时,必须结合地域环境,依据学校的实际,根据学生的情况,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尽可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尽可能使“关心一切学生”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至于对学校办学的褒贬评价,应有科学的评估体系,而评价的主体应该来自社会,或者说应由志愿者组成的“社会贤达”来评价教育。张群认为,学校办学,置身社会,用的是纳税人的钱,既要对国家负责,也要对纳税人负责,由纳税人加以评估,乃天经地义。为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相关部门应该依照一定的程序,让一些了解教育、懂得教育、热衷教育的“社会贤达”志愿服务,担任评估员,评价学校,评价校长的工作。这样才有利于增进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并逐步形成有利于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
张群说,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35中时强调“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大胆改革教育体制”,可谓震聋发聩,一针见血。而日前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也谈到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体制改革。这都表明了国家改革现行教育管理模式的巨大决心。因此,为使这一困扰中国教育的体制性改革尽快落到实处,张群建议:
一、教育系统真正实行政事分离,理顺关系,明确界定教育领域管、办、评三者的义务、职责和权限,使上述三方各司其职,在其位,谋其政,遵循教育规律,着眼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真正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建议制订《学校法》,从法律的角度明确学校的责任、义务和权限。创新校长的聘任机制,废除校长的行政职级和终身制,明确校长的义务、责任和权利。根据目前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后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事业单位用人的特点,制定有利于教育发展的人事聘用制度。如此既给校长相应的自主办学的空间,又能促使校长真正依法办学。
三、制订鼓励社会志愿者担任学校评估人员的条例,明确其参与的条件、甄别方法和程序,以及其义务、职责和时限,使之成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媒介,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教育理念的科学可行的载体,并藉以营造全社会真正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氛围。
祈祷教育的天空宁静而淡泊(2009)
——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控江中学校长张群
本报记者   马朝宏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控江中学校长张群在民进界别的小组讨论中关于“教育浮躁”的发言引起了在座委员的共鸣和热议。因此,我们就此话题专访了张群。他站在一个一线校长的角度,认为教育改革不能像搞运动,我们的教育应该远离浮躁,多研究些规律。
少提些口号,多研究些规律
中国教师报:张校长,听说您的关于教育浮躁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今天想跟您谈谈这方面的话题。
张群:对于这个话题,我确实有话想说。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这些年来,我们提过多少口号?我可以跟你数一下:树魂立根,两纲教育,生命教育……我发现,教育就像是在搞运动一样。去年,上海某教育杂志约我写一篇文章,我的题目就是“我祈祷2007教育的天空是宁静而淡泊的”。不过我知道,我写了也没有人敢发。
我们现在教育理论很发达。从前的教师、校长不会说,现在都非常会说。也许是本人孤陋寡闻,我发现我们的基础教育理论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了。去年年初,我曾经参加美国哈佛大学教育院的教育理论研究学习,我发现人家的研究还是很实在的。而相比之下,我们的很多理论很高妙,但是缺少实践的东西。我认为,教育千万不要年年提口号,把教育的目的以及教育规律搞清楚,然后想想如何付诸教育教学实践。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作为领导应该有思想,但是在教育一线,更多的还是要实践,校长就是要做有思想的践行者。
中国教师报:您能否举例说明“教育浮躁”的现实?
张群:比如,现在一直在提加强德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但是多年来就是没有什么效果。我认为,关键问题是目的不明确,如果我们把德育的目标定为公民教育,很容易就能落到实处。公民教育,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要求,逐步提高。小学要求孩子走路要走人行横道,学会尊重他人;初中生要学会向他人学习,和他人沟通;而高中阶段就要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让他们懂得公民的责任。当然,我也不排斥要让孩子有一个崇高的理想,也可以对一部分学生提出高层次要求,要求他们奉献社会、国家和民族。但是,我们首先要承认,人是有层次的,首先要从公民的角度来要求他们,要守住底线。
我这样做,并不意味着降低了德育的要求,而是把德育落到了实处。我开玩笑说,我们的德育为什么落不到实处,是因为现在德育想要把孩子都培养成为圣人,但事实上大多孩子都是芸芸众生。所以,他永远成不了圣人,因此,这样的教育也永远不会成功。
另外,当德育变成口号之后,离开了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块阵地——课堂教学,也永远不会成功。你想,如果是公民教育的话,老师面对学生即德育,课堂生活处处皆德育。现在提一些让我啼笑皆非的口号,要建立一只什么德育教师队伍,那其他的老师算什么?
现在很多政策法规,什么都没想明白,就草率出台。比如有些地方规定7点45分以后学生才能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我们知道初衷是好的,希望上课时间能够晚一点。但是,你没有考虑到城市堵车的问题,晚出来正好赶上上班高峰,要多浪费多少时间?
还有“京剧进课堂”,当然,京剧是国粹,但是国粹只有京剧吗?黄梅戏、越剧等是不是也要进课堂?现在课程越来越多,一个口号就有可能增加一门课程。而且,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爱好,比如,我们学校就有京剧社,喜欢京剧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只有学生喜欢才会有效果,强摁牛头,它是不喝水的!况且,琴棋书画哪个不是传统文化?不能样样都进课堂。
中国教师报:那您觉得,怎么做才能让教育远离浮躁?
张群:我觉得,我们现在首先要把教育的目的和性质搞清楚,如果这个问题不清楚,就等于我们不知道前进方向在哪儿,还搞什么教育改革?弄清楚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还要探讨教育有没有内在的规律。
公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目的
中国教师报:您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什么?
张群:现在教育改革的一个提法是很有意义的,就是进行公民教育。我觉得这点出了基础教育的核心目的。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总是摇摆不定?因为我们的教育目的都是二元取向的——为高校提供合格的毕业生,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劳动者。二元取向的现实下,很多学校便不由自主地偏向了一元——向上级学校输送学生,于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基础教育的目的无非就是把学生从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包括为人和为学两方面,我们讲的为人和为学都是宽泛的。为人,让他们能够遵守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准则;为学,具有学习的能力,能够获得在社会上谋生的本领。
所以,我觉得,公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导性说法。
教育自有其内在规律教育工作者唯有循道而行
中国教师报:您刚才说要研究教育规律,您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没有遵循规律吗?
张群:我们的中小学各种教育科目很多,但往往并不受孩子们欢迎,起不到好效果。这是由于我们长期缺乏对教育规律研究,没按规律办事造成的。
还有,比如说要不要设立重点学校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还是要,但是比例要小,不要像现在一样无限制地扩大。现在我们提倡教育要均衡和公平,不管能力高低都要在一个班里上课,这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提法和做法。
有些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考虑问题不从教育规律出发,而是从政绩出发,这是不行的。而且我认为,其实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才是最好的政绩。
中国教师报:教育规律,这好像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您认为,我们应该去研究什么样的规律?
张群:现代教育发端于工业社会,不过我发现,虽然现在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但是教育基本没有变化,教育有一种惰性,这算不算是教育的一种规律?
当年,我看到包括计算机在内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诞生以后,我以为个性化学习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这种学习应该是能够自定步调,自我计划,自我学习,教师来辅导。但是后来发现不行,因为教育除了知识的传递,还有师生之间的人际沟通。当师生面对面的时候,不只是教授知识,还有情感交流。实际上,教师给予学生影响最多的绝对不是知识,而是价值取向、生活的态度,等等。
所以,教育不是说社会发展到了什么时代,要解决什么问题,确实存在惰性和滞后性,也许这就是它的规律。
还有一些规律需要我们去探讨,比如说孩子心智成长的规律。我们知道,孩子的思维一开始是感性的、体验式的,大概到了初二之后,开始变得理性。按照这样的规律,看看我们现在的课程安排是否科学?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艺术、人文、体育等体验类的课程相对地往前推,而把数学等自然科学往后移一点?这就是课程改革需要研究的东西。只有改革符合了规律,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
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也有其成长的不同规律,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孩子的成长绝对不是身体以及知识的增长,这只是冰山一角。
如果小学生乐于到学校,乐于交友,有好奇之心,有基本的学习习惯,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基本就算是成功了。初中是培养孩子兴趣和学习习惯最好的时期,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小学知识做铺垫,已经可以自己学习了。而我们现在都未曾意识到孩子的学习潜力,把这些潜力抹杀或者掩盖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操练”。其实,我认为,要分数无可厚非,关键是你的分数是怎么来的。
以前,我非常积极地支持初中取消重点中学,给大家公平。但是现在我发现,基础教育初中成为最弱的一个阶段,而初中恰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阶梯,其重要程度远远超过高中。孩子所有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是这个阶段培养的。
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培养一点责任感了,学习上让他们稍微感到一点压力是应该的,当然不能像现在全国很多学校那样,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10点才休息。高中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个性倾向。高中生张扬自我个性的意识很强,如果把他们的个性都充分挖掘出来,每个人都扬长避短,走“扬长”之路,我们国家就可以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强国。而不是现在搞什么考试改革,我认为现在我们的教育改革还在黑暗中摸索。
还要研究孩子是如何走向成功的规律。这里谈的成功不是考入名牌大学才算。我们可以观察,各行各业成功的人,核心的东西就是兴趣和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的人,将来不会有什么成就,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因此,学校课程设置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统一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和国家对公民的共同要求,但是,更要留出空间,照顾到学生的个性,两个方面要平衡一下。没有空间,就没有学生以后的发展。
如果我们教育中人把这些都考虑明白了,我们就不会左右摇摆,也不会太在乎社会对我们怎么评价。从事教育的人都知道,社会上每个人都会对教育做出自己的评价,如果我们都要听,就会无所适从。
2007年,我被评为上海教育年度人物。我的感言就是:教育自有其内在规律,我们教育工作者唯有循道而行。规律,足够我们探索一辈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文化发展战略统领学校发展
孔子之“忧”与当今教育
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创新校长研究
学校变革:实现从“活动育人”到“学科育人”的转变
有人说这件事很酷,其实是源于他们的坚守 | 直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